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

“二分天下之論”,歷史上是周瑜提出來的戰略計劃。

他認爲在赤壁之戰後,孫權集團可以吞併劉備集團,然後出兵巴蜀,佔據四川,與曹操南北分治。

而魯肅提出的戰略則叫“榻上策”,他覺得應該先吞併劉表,再看天下形勢。

從時間上來講,魯肅的“榻上策”早於周瑜二分天下論,建安五年,官渡之戰纔剛剛打完,他就對孫權說,應該先取劉表,再圖北方。

最關鍵的是,魯肅其實並不是個什麼忠厚仁義君子,不要被老羅塑造的老實形象給騙了,因爲早在“榻上策”之時,他就勸孫權奪取荊州之後,就立即學劉邦稱帝,建立一番基業。

在當時最先稱帝的袁術纔剛剛死掉,很多人以爲曹操是個周文王要大興漢室,天下無數心向漢室之人紛紛爲曹操效力的時候,也就只有魯肅在勸孫權稱帝。

雖然這一點無可厚非,但以此時的輿論環境以及江東就連張昭這等重臣都是投降派來看,絕大多數諸侯都沒有或者不敢有稱帝的想法。

即便是他們反抗曹操,也是打着復興漢室,說曹操是控制皇帝,操弄權術的奸臣這個由頭與當時的許都朝廷對抗。

比如孫策佔據江東,說要進攻許都,便是打着匡扶漢室的名義。

在那個時間節點,也只有魯肅完全沒有把漢室江山放在眼裡,勸說孫權稱帝,可見魯肅絕對是一個狠人,而非什麼老實人。

當然,這裡並不是說魯肅人品不行。

而是說魯肅絕不是演義中表現得那麼老實憨厚。

真正的魯肅不僅擁有不錯的戰略眼光,同時也是孫氏集團最大的擁護者。

歷史上若非魯肅周瑜等人堅定主戰的話,以當時江東聲投降派浩大的聲勢,孫權保不齊還真有可能會投降。

那爲什麼歷史上提出“榻上策”的魯肅如今會與周瑜會一起提出二分天下論呢?

因爲時局不同了。

歷史上魯肅提出“榻上策”的時候,曹操纔剛剛打贏官渡之戰,袁紹雖敗,實力猶存,北方依舊處於難解難分之勢,

二人誰纔是勝利者,大家都不知道。

包括魯肅也只是認爲,要想消滅曹操不容易,還是先觀望北方的形勢再說。

所以當時魯肅給孫權的意見就是先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等到合適的機會除掉黃祖,然後攻滅劉表佔據荊州,最後再稱帝建功立業。

但現在由於豫州是在孫家手裡,他們就幾乎直接與北方接壤。

如果能夠奪下揚州和荊州,則將擁有黃河以南除兗州青州徐州以外的所有地盤,實力會大幅度提升。而北方即便是分出勝負,也不過是得了幽州冀州青州之地。

兩方中間還夾了個曹操,在北方勢力更強的情況下,曹操不會傻到與孫家爲敵。

因此孫家如果真的能夠在這數年之內平定袁術和劉表,則趁着曹操的地盤爲中間的緩衝區的時候,西進川蜀奪得四川,則與北方霸主共分天下!

這裡有個很明顯的差別就在於,歷史上沒有曹操在中間作爲緩衝區。

有些類似於後來的北宋——遼——金,亦或者南宋——金——蒙這種關係,兩大帝國之間,都有個第三方的存在。

正因爲歷史上沒有這個第三方,魯肅和周瑜那時就認爲,只要北方分出勝負,敵人就會立即南下,他們應該沒有什麼機會再圖謀川蜀。

所以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也僅僅只是以“榻上策”爲戰略,多次對劉表進攻,主要還是奪取荊州爲主,等到赤壁之戰擊敗了曹操,纔開始有了對川蜀有想法。

而如今有了曹操作爲中間緩衝區,魯肅和周瑜就覺得,趁着現在如果可以把袁術和劉表擊敗,拿下揚州和荊州,那麼整個南方都會落入他們手裡。

到時候哪怕北方分出勝負,中間還有個勢力不大不小的曹操作爲阻礙,南北就不會那麼快發生戰事,他們也就有充足的時間西進四川。

畢竟脣寒齒亡的道理,北宋和南宋不懂,不代表曹操不懂。大概率,那時曹操也只能聯合他們對抗北方勢力。

這個策略,可謂是“榻上策”與“二分天下論”的結合體,趁着北方劉備和袁紹大打出手的時候,先破袁術,再取劉表,聯合曹操對抗北方,同時西取巴蜀,戰略眼光非常長遠。

然而聽到魯肅和周瑜的話,孫策卻一時猶豫,看着他們二人忍不住問道:“公瑾,子敬。我覺得......你們會不會想得太簡單了些?”

“哦?”

周瑜笑道:“伯符覺得有什麼問題嗎?”

孫策沉吟道:“攻打袁術沒什麼問題,他爲當今朝廷奸逆,討伐他師出有名。可如果攻打劉表的話,恐沒有出兵理由,皆時恐爲朝廷所不容。且劉表此人可不好對付,袁術與他交戰多年,寸土未得,多次大敗而歸,他佔據荊州,有大江天險,想要攻破他,絕非易事。”

這就是現在很多諸侯面臨的問題。

洛陽朝廷並不是被誰掌控在手裡,有獨立自主權。各路諸侯雖聽調不聽宣,儼然一方霸主。但表面的尊重還是要有,每年都要向朝廷上供以表心意。不然的話,其它諸侯就有理由來攻打你。

包括周瑜魯肅爲什麼認爲曹操不敢來攻打他們?

就是因爲孫堅是洛陽朝廷的鐵桿擁護者,一旦曹操攻打孫堅,那無疑就是去選擇袁紹陣營,到時候別說現在朝廷冊封的徐州牧呂布有藉口,就連劉表都可以來打他了。

所以孫家去攻打袁術天經地義,但去攻打劉表的話,至少劉表現在明面上臣服於朝廷,他們一動手,無異於授人以柄,曹操也有理由來攻打他們。

聽到孫策的擔憂,周瑜贊同地點點頭道:“這個問題我與子敬也考慮過,攻打劉表確實不易。但如果是道義上的事情,倒也不必擔憂。等到我們擊敗袁術之後,北方戰事也差不多已定,若是袁紹獲勝,我們也無需再理會洛陽朝廷。若是劉備取勝,他到時篡位,洛陽朝廷亦一樣也再無權威。”

“關鍵還是劉表不易攻打。”

魯肅補了一句。

“是的。”

周瑜說道:“劉表確實不好對付,然事在人爲,當今天下紛亂,唯有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方能鼎足,若我們不朝着這個方向努力,則如何壯大自身?”

“嗯.......”

孫策默然點頭,陷入了沉思。

不管是現在還是歷史上,劉表都是塊難啃的硬骨頭。

先不談孫堅進攻江夏被黃祖暗箭射殺,以及孫策也討伐黃祖,最終並沒有成功的事實。

歷史上在魯肅制定“榻上策”的戰略之後,孫權就數次進攻荊州的江夏,結果都被黃祖擊退,甚至還導致大將凌操、徐琨被射殺。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看,二人制定的策略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把劉表迅速拿下的問題。

不過周瑜和魯肅分析得也沒錯,撇開劉表的問題不談,現在確實是攻打袁術,壯大自身的好機會。

包括曹操跟呂布之間的恩怨,也到了關鍵時候。

北方陷入戰爭泥潭,劉備和袁紹自顧不暇,南方各路諸侯自然也想着伺機而動,努力發展自身,避免將來劉備和袁紹其中任何一方成功之後,南下把他們吞併。

所以不管是曹操還是孫家,都會積極尋找突破口來解決未來出路的問題。

與此同時。

不止是孫氏,兗州的曹操,也在與謀士們展開會議。

濟陰郡,定陶縣。

曹操府邸之中,郭嘉、戲志才、程昱、陳宮等人濟濟一堂。

本來這個時候應該還有荀彧荀攸董昭這些後來的重量級謀士,不過荀彧荀攸在青州,董昭在洛陽,所以此時的曹操,其實非常缺乏戰略型人才。

衆人分列而坐,曹操環視四周,沉吟說道:“諸位,如今袁劉已經時勢如水火,雙方已經處於激戰當中,我軍應當何如?”

郭嘉思索許久,說道:“當藏氣於身,待時而動。我料那袁術必不甘龜伏於壽春,必然有所行動。且呂布爲人短視,反覆無常,此番雖上表朝堂,得了個徐州牧,但必然又會聯合袁術掀起風浪,屆時明公正好可以討伐。”

“嗯。”

曹操點點頭。

戲志才說道:“公此番若能找到時機,當先取呂布,得了淮北,再圖謀淮南,可千萬不能讓孫氏得手。”

曹操嗤笑道:“孫文臺現在領兵北上,就留了其子孫策守豫州,一個乳臭未乾的毛頭小子爾,又如何得知淮南淮北之要地,屆時恐怕也不過是打退了袁術,就坐待其父歸來罷了,我可盡取揚州之地,得淮望揚。”

“這是最好的結果。”

諸多謀士紛紛點頭。

曹操確實比較缺乏戰略型謀士。

但這一點他們還是看得出來,認爲應該先拿下呂布,再奪取揚州,等到北方大戰出了結果,再決定是對付孫堅還是劉表。

因爲孫堅是朝廷的死忠,如果是袁紹取勝,那孫堅就有聯合的價值,孫氏經營豫州也有那麼七八年,根深蒂固,實力不容小覷,想要拿下他們也不容易。

如果是劉備取勝,那自然是另說。到時候曹操可以聯合劉表先對付孫堅,等侵佔了豫州之地,再與北方的劉備決一雌雄,圖謀整個天下。

可以說,他們的整體戰略目標還是非常相似的,那就是先整合南方,再跟北方的霸主打決戰。只是曹操的地盤畢竟更靠近北方一些,也更容易被攻擊,所以劉表就在他心中遠沒有那麼重要,他的主要精力,還是會放在呂布和袁術身上。

只是曹操絕對沒有想到,孫家的主人確實是孫堅沒錯。但孫策已經是少年成名,跟隨父親南征北戰,在孫氏當中,已經儼然是二號人物,他的身邊也聚集了周瑜魯肅這等青年才俊,對於天下亦有染指的想法。

所以要是曹操還是把一門心思忠心朝廷的孫堅當作孫家的領頭羊,那肯定是一個巨大的錯誤,也許將來會吃一個大虧。

不過現在還僅僅只是一個開端,未來的事情,誰又能知曉?

除了孫氏與曹氏以外,袁術同樣蠢蠢欲動。

他的主簿閻象水平其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差,閻象曾經以周文王得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土地,卻依舊要向商紂王稱臣納貢的例子來勸說袁術不要稱帝,可見他還是有些遠見。

袁術在熬死劉繇,盡得揚州之地後,實力稍微有所恢復。在閻象的勸說下,最終再次與呂布聯合,雙方結成兒女親家,共商出兵大計。

曹操和孫策知道,現在是他們壯大的好時機。閻象又何嘗不知道,現在已經是袁術死中求活的唯一機會。

很簡單一個道理。

北方戰事,不管誰勝,袁術如果再不採取行動,那他的下場必然是死路一條。

袁紹勝,袁紹雄兵南下,二袁本就勢如水火,袁術必被袁紹吞併。

劉備勝,劉備大軍浩浩蕩蕩南下,袁術必死無疑。

那唯一的生路是什麼?

當然是拳打孫堅,腳踢曹操,把河南等地全部納入自己地盤,纔有與北方抗衡的力量。

所以這一戰,已經是不可避免。

袁術在聽到了閻象的分析之後,也認爲確實只能這樣。

他不想成爲袁紹的附庸,也不想最後落得兵敗的下場,因此此時已經是絕命一博,必須聯手呂布,在河南之地殺出一片天地。

總結來說。

除了呂布以外,包括曹操、孫氏以及袁術,都在搶時間來統一河南,爭取在北方戰事結束之前,先把河南之地納入自己勢力範圍。

因爲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擁有與北方對抗的能力,不至於到最後等北方霸主出現的時候,將他們一一吞併。

各家都是陽謀,誰都知道是什麼結果,最後就看是鹿死誰手,看誰纔是最後的勝利者。

至於呂布。

呂布其實早就沒了爭霸的心思,他只關注於自己那一畝三分地。

然而形勢由不得他,曹操要想脫離兗州這塊龍困之地,就只能把目標對準徐州。孫氏與袁術之間的大戰,同樣也會波及到他,他與孫氏也有不少仇恨,曾經差點殺死孫堅,所以這一戰,也由不得他去逃避。

於是便在永漢元年末,河南地區,同樣已經開始暗流涌動,各路諸侯,包括荊州的劉表,南陽的張繡,都蠢蠢欲動,試看今日之天下,到底誰能作主沉浮!

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頭城外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二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十章 B計劃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七十二章 閻忠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八十章 平青州請假條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請假條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四章 冀州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七十八章 舊時代的消散,新時代的開啓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請假條。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二章 孟德
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頭城外第四十二章 呂布投冀州第一百一十三章 留畫雕像第八十四章 計中計中計中計第二十八章 我回來了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一十一章 玉堂尋賢訪陳生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二百三十八章 平陽相會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五十一章 步戰之王第二十五章 哥幾個,走着第三十六章 海內聞名,天下皆知第五十二章 魑魅魍魎(一)第六十七章 天子賜劍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七十七章 一肚子壞水第三十五章 虎牢關前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三十六章 學宮最後一天(4)第四章 漢末羣雄之黑馬劉玄德第十章 B計劃第二十六章 仁義之名傳河北第七章 大漢忠臣董仲穎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四十一章 援軍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七十二章 閻忠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二十一章 楊賜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一百二十八章 安陽城下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一百二十章 開關一按,便是半個盛漢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四十八章 長社城內第四十二章 走馬豫州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二十六章 坐而論道第四十章 章武三年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二十四章 戰略謀劃第八十章 平青州請假條第一百零三章 章武六年請假條第一十二章 太史慈第一百三十二章 示敵以弱第二百六十七章 攻打鄴城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三十章 窺伺關中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三章 雙面間諜第三十一章 試探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四章 冀州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七十四章 一席話語,管教徐和拱手而降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七十八章 舊時代的消散,新時代的開啓第一百三十一章 斬將搴旗第三十二章 呂布東逃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二百一十七章 大戰略與郭圖的神助攻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請假條。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一十八章 這TM的就是驚喜第一百七十四章 進攻內黃新書發佈了,九荒聖師,求大家收藏推薦一下第二章 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