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五章 替天子背鍋

“三國之謀伐 小說酷筆記()”查找最新章節!

當張讓緩緩走下馬車的時候,旁邊立即就有一名小黃門給他打上了竹簦。

迎面冷風撲來,讓他不禁打了個寒顫。

這洛陽宮殿修得是龐大無比,可一旦到了冬天,就變得十分寒冷。

特別是像這樣陰雨連綿的時候,嗖嗖的冷風加上潮溼的空氣,像是能把人的骨頭凍化了。

沿着北面玄武門外的複道進去,迎面是龐大的漢白玉階梯,拾階而上,張讓在腦中快速地思索。

作爲一名宦官,包括名聲、財富,很多時候其實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因爲這些東西都不能給予他權勢。

如何取悅帝王,受到帝王的寵信纔是頭等大事。

君不見王甫當年權勢如何滔天,一旦被帝王所厭惡,則很快就被陽球所殺,連屍體都被棄於道路兩旁任野狗啃吃,晚景何等悽慘。

即便不爲了自己,也爲了宗族家人,張讓也不得不在取悅帝王這一條道路上繼續走下去,他已經回不了頭。

所以張讓很清楚,天子的麻煩就是他的麻煩,他的用處,就是在於幫助天子解決麻煩。

如果皇甫嵩真的已經成爲了天子的心腹大患的話,那麼.......

張讓的目光閃爍,一路穿堂過殿,來到了崇德殿。

沿途一路巡邏的宿衛看到他,都給他讓路。宮女宦官看到他,紛紛彎腰鞠躬,在這皇宮之中,他張讓是僅次於天子太后皇后之下的第四人!

“天子正盛怒。”

張讓抵達崇德殿外,門口的宿衛就立即低聲相告。

張讓點點頭,宮中到處都有他的眼線,包括天子平日在何處,什麼時候需要他,都能夠隨時出現。

宦官也不是天天跟在天子身邊,他們也有自己的職責和任務要做。

比如中常侍,就得負責處理尚書檯的文書,將這些東西挑選出來交給天子批閱,

有點明朝時候司禮監的味道。

快步進了崇德殿,還在殿外就已經聽到天子的怒吼:“這也要錢那也要錢,朕這個天子上哪去弄那麼多錢來,那些流民往哪裡趕?爾等是打算再鬧一次黃巾之災?”

張讓看到朝中幾個大臣站在一邊,爲首的是司徒張溫,光祿勳劉寬,少府黃琬,如果說朝中還有人關心洛陽的災民,大抵也就這幾個人了。

其他像司徒袁隗,大鴻臚曹嵩等人,沒人會在乎城外那羣賤民的生死。其實天子也不在乎,但誰讓他是天子?

哪怕再心疼錢,他也得出錢養着城外的流民。不然上百萬的災民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很快就會掀起第二場黃巾之亂。

到時候受災的可就不是冀州豫州,而是洛陽天子腳下,劉宏可不希望洛陽出什麼事情。

見到張讓進來,劉宏勉強收斂了怒意,喝道:“爾等先出去,朕再想想辦法。”

張溫劉寬黃琬等人無奈退下。

他們算是朝中少數清廉之士,像張溫每年得給漢靈帝交買官錢,自己還得湊錢交上去才能保住自己的官位,就可以知道他們也不算富裕。

如今馬上就要到冬天,洛陽城外還有近百萬災民嗷嗷待哺,就算把他們賣了也幫不了多少災民,只能來找漢靈帝要錢。

但現在的問題是天子家也沒有餘財,漢靈帝纔打了仗,西園的錢每天都在源源不斷地流出去買糧食救濟災民,可是杯水車薪,眼看西北又有戰事要打,如今自己都愁眉苦臉,劉宏能怎麼辦,天子也很絕望啊。

“陛下。”

張讓等大臣們走後才進來,向着漢靈帝拱手一禮。

“坐吧。”看看小說

劉宏點點頭,長舒了一口氣,一屁股坐在了木塌上,整個人頓時鬆懈了許多,唯有在張讓趙忠這樣的親信宦官面前,他才能展現出輕鬆的神色。

張讓跪坐在一旁,另外一邊服侍的趙忠向他使了個眼色,往桌案上的一堆竹簡瞥了眼,張讓會意,微微點頭。

“唉,到處都在用錢,黃巾剛剛平定,西邊那邊又不太平。”

劉宏從桌案上取出一份竹簡,對張讓晃了晃:“外面打仗的也沒個省心的,董卓纔剛剛兵敗不久,御史臺就有人彈劾皇甫嵩連戰無功,耗費錢糧。朕這個天子,當得還不如一個平頭百姓來得舒坦。”

說皇甫嵩連戰無功就有點扯,人家才平定了黃巾之亂,現在正在做冀州牧,安保黎民,聲勢正旺,哪來的連戰無功。

不過耗費錢財是真的,如今冀州也是一個爛攤子,民生凋零,百廢待興,不僅無法再給中央財政提供稅收,還得由中央補貼糧草錢財過去,讓漢靈帝最近算是快愁白了頭。

早些年賺的錢讓他大興土木到處修宮殿建花園,吃喝玩樂好不痛快,現在忽然一下子要那麼大筆錢的時候,他反倒一下子掏不出來了。

張讓看到天子對這份奏摺的態度,心裡就已經有了主意,雙手籠在袖子裡,躬着腰說道:“陛下,冀州如今算是平定,剩下的就只需要安撫黎民即可,何不召回皇甫嵩,將他的一半兵馬留在洛陽,讓他帶另一半人馬去長安抵禦羌人?”

召皇甫嵩去長安?

劉宏眯起眼睛,盧植帶去冀州的北軍如今也在皇甫嵩手裡,朱儁那邊反倒只有小股兵馬,總數也就一兩萬人。

除掉幽涼並三州的邊境戍守部隊,皇甫嵩手上握着大漢內部地區一半以上的精銳力量,如果他要是造反的話,洛陽甚至沒有太多的兵馬可以防守。

現在西北那邊陡然出了大亂子,剛好讓何進出一趟洛陽,名正言順地先將北軍接管下來,再把皇甫嵩派去長安,這樣既可以分掉皇甫嵩手中的力量,又能把這個燙手山芋先丟去關中,之後再慢慢處理他兵權的問題。

這倒是個妙招,張讓什麼時候這麼聰明瞭?

“好主意。”

劉宏緊鎖的眉頭頓時舒展下來,一拍桌子道:“就這麼辦。”

張讓在一旁陪着笑臉說道:“我聽說張角霍亂冀州,破家滅宅,收斂了無數金銀珠寶。皇甫嵩一戰平定張角,必然繳獲無數,不如命他將錢財上交國庫,以彌補國庫空虛。”

《後漢書》記載皇甫嵩之所以被貶,說是張讓向他索賄五千萬錢,皇甫嵩不給,於是張讓趙忠聯手向漢靈帝進讒言,將他貶官。

實際上張讓一個太監要那麼多錢做什麼,當初何皇后毒殺王美人,張讓趙忠等十常侍一起湊錢,才湊了一千萬給漢靈帝消怒氣,就可以知道張讓這些人本身也沒什麼錢。

別人用來買官賄賂,還不都是要供給漢靈帝?

比如曹嵩花一億錢買太尉,名義上是賄賂宦官,可這一億錢能落到張讓趙忠他們手裡就鬼來了。

所以真正貪婪的一直只有漢靈帝一人而已,他們這些常侍,只是幫他撈錢的工具。

正如陳暮之前對荀和分析的那樣,扳倒一個張讓什麼用都沒有,只要漢靈帝還在想着不斷撈錢,還在貪圖享受,那麼黨人幻想的政治清明就永遠不可能實現。

聽了張讓的建議,劉宏滿意地點點頭:“不錯,皇甫嵩攻殺張角,必然繳獲無數, 你去讓他拿錢來。”

張讓臉色不悲不喜,低頭拱手道:“唯!”

天子讓皇甫嵩拿錢在道義上肯定不行,這世上哪有皇帝命令臣子上交錢財的道理。

所以這個時候就體現出張讓趙忠他們這樣背鍋俠的作用。

以張讓的名義去要錢,就方便得多。

這也是爲什麼張讓趙忠被無數人唾罵,卻總是屹立不倒的原因。

因爲他們是在替天子背鍋。

這世上還能有什麼比替皇帝背鍋更好的事情呢?

和珅看了估計都得直呼內行。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101章 替天子背鍋)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五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計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請假條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頭城外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七十章 出兵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八章 回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七十九章 奪冀州的第二步戰略第七十七章 馬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請假條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十章 天子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請假條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端午節請假條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
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第一十九章 南陽之戰(1)第一百零五章 哥幾個,騎着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百二十五章 天命難違第五十八章 勢如破竹第三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七十五章 進山第二十二章 呂布的困境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七十六章 名滿天下第一百五十六章 上鉤了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二十二章 南陽之戰(4)第一百零四章 軍萬馬自北來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一百五十九章 算計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一十四章 此去洛陽第十章 收斂屍體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四十八章 籌謀第四章 運籌帷幄,決勝裡之外第六十三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七十四章 真真假假,虛虛實實請假條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一百一十五章 海頭城外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七十章 出兵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八章 內閣的作用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五十四章 軍情司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一百九十章 誅顏良第七章 弟,咱家沒錢了第五十七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七章 學宮最後一天(完)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一百二十九章 偷師曹操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一十三章 收權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六十七章 呂布攻兗州第八章 回京第一百八十四章 體力消耗戰第一十九章 投名狀第二十二章 曲樑城破第五十九章 軍情司初建功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七十九章 奪冀州的第二步戰略第七十七章 馬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一十六章 朝堂驚變第二十七章 廣年對(3)第六十三章 人心險惡第八十一章 賊往東去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請假條第二十八章 算無遺策一週年,不寫書,聊聊人生第十章 天子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請假條第一百九十五章 還債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三十一章 勸服馬騰端午節請假條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