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

關羽的最強殺招,就是前面三刀以勢壓人,然後步步逼近,打亂對方的進攻節奏,找到破綻之後,瞬間秒殺。

這招幾乎無往而不利,特別是出其不意的時候,比如斬殺華雄時,當時關羽還只是個無名小卒,利用華雄對他的輕視,三刀將其斬殺,可謂是將前三刀用得淋漓盡致。

但到了後面,關羽名聲傳遍天下的時候,這三刀往往就不好使。對付武力值低的輕輕鬆鬆,但對付高手,就沒那麼簡單,如蔡陽黃忠等,很難奏效。

羑里城之戰時,關羽是在亂軍當中,直取顏良。以第一刀拖刀斬,壓迫了他的氣勢。當時顏良周圍全是人,根本無法躲避,只能硬抗。

可硬抗的結果就是第一刀起手就被壓制,緊接着後面兩刀如疾風驟雨般劈來,讓他根本難以抵擋,最後差點就被斬殺。

後來顏良痛定思痛,也明白了爲什麼自己當初會輸的原因。

一開始就被拖刀斬壓制,導致先機被人家佔據,後面的兩刀又沒有找到應對的方式。自然也就只得被動挨打,且自己當時確實慌亂了,沒有沉着冷靜應對。

於是在應下與關羽的決戰之後,他在這數日裡,不斷地調整了自己的心態,通過文丑之死,在極致憤怒當中,讓自己依舊保持着平和。

這幾日在校場與木人樁練習不一定能夠提升他多少武力值,但心境的提升,卻是讓他能夠有了一種自我的昇華和成長。

對於一名巔峰狀態即將開始下滑的四十歲中年戰將來說,臨陣還能突破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

然而顏良做到了。

這或許就是一名在戰場上渴望建功立業的大將所能夠到達的極限了吧。

顏良破解關羽前三刀之後,順勢找回自己的節奏,擡刀橫劈,被關羽擋開,兩匹馬互相追逐,在原地轉圈,頃刻間互相來回劈砍招架,已是過了二十多合。

場間刀光劍影,似有龍吟虎嘯之聲。關羽長袍飄飄,青龍偃月刀輕巧地在手中旋轉,像是變幻出了一條青色長龍,不斷舞動。

龍在咆哮,冷豔鋸的刀面,在熾烈的陽光下,散發着奪人心魄的光芒。

顏良亦是絲毫不遜色,

大刀不斷揮舞,九尺長的刀在手中彷彿蝴蝶般上下翻飛。每一次劈砍,都帶着一股可怕的寒芒,宛如一道皎潔的銀輝,將自己與敵人籠罩在月光下。

二人激鬥在一起。

又是過了十多回合,關羽瞅準機會,一刀戳向顏良腰部。顏良爲躲開這一刀,展現出了精湛的馬術,一個漂亮的翻身下馬,然後再次躍上馬背,大刀橫掃向關羽的頸間。

關羽向後一倒,躲開了這一擊。卻是沒有想到顏良刀鋒銳利,刀刃幾乎是擦着他捆綁鬍鬚的那個袋子繩索而過,把繩索給割斷了。

袋子飄落到地上,瞬間二尺長的絲滑鬍鬚就暴露出來,在風中像是用了飄柔一樣輕輕搖擺飄蕩。

看到這一幕,在遠處山坡上正用望遠鏡觀戰的陳暮頓時皺起眉頭。

鬍子太長也不是一件好事,一旦起伏動作過大,會導致鬍鬚飄蕩起來,偶爾遮蔽視野。所以古代長鬍子的將領打仗,其實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只是在古代傳統觀念當中,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頭髮、鬍鬚是不能隨便割的。曹操以發代首,就是這個原因。

因此根據記載,秦漢武將打仗的時候,往往會用一個袋子把鬍子套起來捆綁固定住。

而南北朝到隋唐時期,武將受胡人習俗,會把鬍子紮成像辮子一樣的結構,如現代出土的隋朝武將陶俑模型,那些隋朝武將就有魚骨辮和麻花辮形狀的鬍鬚。

此時正是漢末,還沒有受到胡人影響而把鬍子紮成辮子,所以關羽每次作戰,也是用袋子把鬍鬚套起來,在外面捆綁繩子來固定。

後來,在土城之戰關羽被曹操俘虜之後,曹操因爲羨慕關羽的鬍子,就問他是如何保養的,聽說關羽是用皁紗囊包裹鬍子,便令人用紗錦製作了一個鬍鬚袋,贈送給關羽以示友好。

現在關羽套鬍子的袋子居然被打落了,這對於戰局來說,絕對不是一個好消息。因爲鬍子的阻礙,很有可能讓關羽原本99的武力值,只能發揮96,跟顏良相當。

甚至說不好會落入下風也不一定,畢竟高手之間的鬥爭,往往都是一瞬間的事情。誰也說不好,會不會因爲剎那間的視野遮蔽導致戰鬥失敗。

接下來的戰鬥果然如陳暮預料的那樣,關羽受鬍子拖累,不能全力施展。甚至有幾次,爲了保護鬍子,關羽都要停下疾風驟雨般的進攻節奏,以防治鬍鬚飄動,遮蔽自己的視野或者將手臂纏住。

反倒是顏良越戰越勇,在第八十回合之後,居然開始有些佔據了上風。原本最開始的時候,是關羽攻多防少,哪怕前三刀沒有奏效,卻依舊是壓制着顏良,不給他反撲機會。

但現在卻變成了顏良攻多防少,大刀不斷地往下劈砍揮舞,虯結有力的臂膀隆起的肌肉彷彿充滿了無限力量,雙方刀刃相撞,火花迸濺,摩擦激鬥聲不絕。

“二將軍危險了。”

阿大阿二,張龍趙虎等人遠望,雖然離得太遠,只看到兩個黑點在不斷拼鬥,但刀光劍影,他們依舊能夠察覺到關羽已經隱隱落入下風。

陳暮想了想,反倒是舒展了眉頭,笑道:“危險倒不至於,我其實還擔心二哥會因爲心中傲氣而不願意引顏良前來,現在就不擔心了。二哥不是一個迂腐的人,到了那個關口,也不得不用計。”

他之前曾經是想用道德綁架來逼關羽把顏良引到埋伏圈,但即便是用道德綁架,以陳暮對十幾年關羽的瞭解,也感覺只是五五之數而已,能不能成功,還得看關羽怎麼想。

但現在看起來,應該是九成以上了。因爲通過關羽計殺蔡陽,引誘黃忠來看,在關鍵時刻,也絕對不會因爲心中的傲氣而不選擇用比較“卑鄙”的手段。

在關羽的心中,“義”字排第一,其次是漢室江山,最後纔是心中的傲氣。

所以看到關羽意外落入下風,陳暮反倒是放心下來。

事情也確實如陳暮預料的那樣,兩馬在地上奔逃,濺起大量塵土,戰場逐漸被迷霧籠罩,看不清楚。

然而這團迷霧卻彷彿是在移動,緩慢地向北面靠攏,慢慢在往這邊延伸。

關羽現在也確實如陳暮想的一樣,沒有辦法。

他確實希望與顏良公平一戰,可鬍子嚴重妨礙了他的行動。

這對於他來說,本身就有些不公平。

也不要說什麼,你鬍子長是你自己的事情,既然要上戰場殺敵,爲什麼不把鬍子割掉這種論調。

因爲後世的人不能把後世的價值觀放在古人的價值觀上去做討論。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可不是開玩笑的。

在那個年代,只有犯人才會被割掉頭髮和鬍鬚。這屬於一種恥辱,因此關羽是不可能把鬍鬚割掉。

所以既然鬍子已經嚴重妨礙了他,關羽清楚,如果不採取特殊手段,落敗是遲早的事情,他就不得不按照戰前陳暮所說,帶着顏良往埋伏圈走。

做法確實比較卑鄙。

但兵不厭詐,且顏良是跟着袁紹的,不管是爲了維護漢室江山,還是爲了大哥劉備的事業,關羽都有這麼做的理由。

二人不斷激戰,手中大刀旋轉如風輪,塵土激揚,雙方士兵大聲吶喊助威。

管亥來到陣前,擺下擂鼓,不斷敲動。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嚯嚯嚯嚯嚯嚯嚯!”

歡呼聲陣陣。

袁軍也不甘示弱,孟岱亦拿出銅鼓,不斷敲打。

陣前塵土飛揚,刀刃相撞。

過了片刻,忽然場間兵器碰撞聲停了下來,塵土開始漸漸散去。

所有人都看到,關羽和顏良相聚約三丈遠,不知爲何,顏良居然停下了進攻節奏,停滯在原地,不再繼續追擊。

二人互相對視,不斷喘着粗氣,手中大刀下垂,渾身大汗淋漓,汗液早已經沾溼了額頭和鬢角。

“怎麼回事?”

“好像沒有戰鬥了,是體力不支了嗎?”

“不知道啊,也許是吧。從日中打到現在,已經快一個多時辰了吧。”

雙方士兵議論紛紛,戰鼓也漸漸停下來,場面變得安靜。

而就在雙方士兵不解的時候,場上的顏良對關羽說道:“關羽,你鬍鬚已亂,若是勝你則勝之不武,你回去紮好鬍子再來吧。”

“哦?”

關羽眯起眼睛,想了一會兒,說道:“也好。”

說罷兩人調轉馬頭,各自回營。

那邊顏良回營之後,孟岱、史煥、馬嚴等將領連忙簇擁上來,詢問情況。

顏良嘆氣道:“那關羽確實厲害,我與他惡鬥了不知多少合,仗着他鬍鬚已亂,才勉強壓制,但再打下去,我恐體力不支,不得不找了個藉口回來休息。”

孟岱皺眉道:“將軍,若是這樣的話,他也會休息。而且他到時候把鬍鬚紮好,豈不是戰力更甚,若是如此,恐怕.......”

顏良大笑道:“諸將勿憂,我已經找到了對付他的辦法。打鬥間,我察覺他似乎對自己的鬍鬚頗爲愛惜,等待會再戰的時候,我就猛攻他勁間,逼他只有回防之力,不敢進攻,則此戰必勝。”

幾人對視一眼,紛紛誇讚道:“將軍英明。”

這邊關羽也回了營。

他畢竟比顏良年輕數歲,最重要的是他本身爲天下一等一的武將,體力驚人,顏良已經開始走下坡路,而他正處於巔峰期,所以顏良打了一百多回合,體力逐漸不支,他卻猶有餘力。

說實話,按照關羽自己的估算,即便有鬍鬚拖累,再戰個三百回合不是問題。然而顏良找了個冠冕堂皇的理由,恰好他確實愛惜鬍鬚,因此才答應了顏良的要求。

回到自己陣營之後,關平管亥等人很快簇擁上來,管亥手裡拿了一個布袋子,關平第一個上前詢問道:“父親,那顏良答應與你停戰了?”

“是他主動要求的。”

關羽一邊給自己的鬍鬚套上布袋,同時這次多拿幾根繩子捆好,一邊說道:“不過我已經察覺出來,他體力不支了,再僵持下去,恐勝算不大,所以他才以我皁紗袋掉落爲由,暫時停戰。”

聽到關羽的話,關平大喜道:“若是如此的話,那顏良豈不是根本打不過父親?即便是耗下去,也能夠把他耗死。”

“沒那麼容易。”

關羽把鬍鬚套好之後,下意識地想去摸鬍子,卻摸到了布袋,苦笑着搖搖頭道:“這廝不好對付,幾次招數陰險得很,我疑他還有殺招,看來,這次也不得不依靠你四叔了。”

關平幾人便不說話了。

過了片刻,關羽休息了不到十分鐘,就再次騎上馬匹準備出戰。

他很清楚,顏良說是因爲自己的鬍鬚而大義凜然地讓他回去重新紮好,實際上就是要搶時間休息一下,恢復體力而已。

但關羽和張飛都是那種變態級別的體力,一個普通人在千軍萬馬當中,掄起十幾斤重的大刀,砍個幾刀就氣喘吁吁了。而這些猛將,如項羽、楊再興、冉閔、夏魯奇都是有史記載的單人殺百人戰績。

五虎上將當中,關羽張飛黃忠趙雲馬超五人雖然肯定是比不上這些變態級別的人物,但也就是弱那麼一線罷了,特別五虎之首關羽,體能和恢復力都在巔峰期,比顏良強得太多。

因此關羽也沒打算就讓顏良一直恢復體力,在紮好布袋之後,立即決定再次出征。這次他有十足的把握,只要顏良敢和他決一死戰,他必然把顏良斬於馬下。

而且顏良雖然說得冠冕堂皇,但確實是讓關羽重新把心愛的鬍子好好保護起來,如果顏良沒有其它陰招的話,關羽並不打算把他引入伏擊圈。

不過關羽雖然來到陣前叫陣,顏良卻派人出來說他回去喝兩口水,讓他再等等,幾乎就杳無音訊, 過了快兩刻鐘都沒回來。

關羽保持着耐心,依舊坐在馬上等待。差不多快半個時辰過去,顏良恢復得差不多,才姍姍來遲。

這個時候都已經快傍晚,已經到了日入初時,也就是下午五點鐘左右。

夕陽西下,西方升起了大片絢爛的晚霞。

關羽看着已經恢復體力的顏良,冷笑道:“力氣恢復得差不多了吧,這次應該也沒有藉口了。”

顏良沉聲道:“關羽,我是看你鬍鬚擾亂了我們決戰,纔給你回去紮好鬍子的機會,沒想到你還污衊於我,看來你不過是一小人爾!”

“哼。”

關羽冷厲道:“亂臣賊子,吾必殺汝。”

說罷催馬上前。

便在此時,顏良抽刀直戳關羽頸間,刀刃竟是直指他的鬍鬚!

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四十章 奇襲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請假條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七十章 我們都是華夏子孫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
第五十一章 約戰曹操第二百五十五章 高興得太早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開城門第二百七十二章 圍魏救趙第三十三章 心肺驟停!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一十三章 二桃殺三士第三十八章 快去請陳子歸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一百八十章 姓的智慧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七十七章 離間計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六十五章 邙山救駕第一百二十章 送死老管去第七十六章 高前亭之戰第一十一章 正義的夥伴陳子歸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四十章 奇襲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四十三章 幕後黑手第三十七章 離別第四十一章 呂布,我要你的命!第一百四十七章 水淹安陽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九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七十八章 羛陽截擊第八十二章 曹操投降與未來規劃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六十二章 宮廷亂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二百七十九章 袁紹之死,禪位第一百零二章 幫公孫瓚完成戰略勝利第一百二十一章 張燕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是一個圈套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七十一章 狗急跳牆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第四十五章 朝廷的對策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一十五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二章 朝會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一百一十章 邗溝通航第三十四章 祭祀第八十六章 翻手爲雲覆手雨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一百零三章 江湖仍有他的傳說第四十七章 答應聯盟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九十八章 葛亭之戰第一十五章 攪亂天下格局第七十九章 淮口射戟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請假條第一十五章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第五十九章 曹操無路可逃第六章 哥,咱家有後臺了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五十九章 內部的一把火第二十九章 論仁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六十九章 萬惡之源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二十八章 講學第三十六章 白馬與少年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二百零二章 大決戰開始第一百一十章 開戰吧第一十三章 大幕濺起第六十二章 迷惑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四十二章 楊賜去世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一十四章 中庸之道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六十一章 怒擒馬超第一百二十九章 造像留碑第四十四章 孝出強大第七十章 我們都是華夏子孫第二百三十一章 兵敗如山倒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零一章 誰能繼承大統?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六十三章 進軍第一十三章 宦官之友陳子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