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

泰山封禪的事情幾乎毫無阻礙就通過了。

當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成果展現在洛陽所有正二品以上級別的高官面前時,就再也沒有人反對。

不談劉備收復統一全大漢的功績,單說這文治武功,就已經在秦皇漢武之上。

漢武帝雖然兇悍,武功卓著,打得強盛一時的匈奴幾近滅族。

但文治方面就差了許多,文景之治積攢了七十年的家底差點被他打空, 窮兵黷武的帽子一直沒有甩掉。

而如今劉備實行一五計劃,已經全面進入了糧食生產大爆發時期,國內安穩富足。

京杭大運河開挖工作已經完成了接近一半,除四川外,全國河道航運即將正式開通,經濟和農業發展也將再上幾層樓。

因此至少在文治方面,劉備已經超出了秦始皇漢武帝乃至於光武帝太多。

武功方面雖然沒有像他們那樣取得巨大的成就, 但漠南已經是漢土,又東征三韓半島和倭奴島,全面恢復遼東。

同時周邊像匈奴、朝鮮、夫餘、高句麗、鮮卑、西羌、靺鞨、南越、閩越、西南夷等大量少數民族皆不敢再叛亂,即便是叛亂也很快被鎮壓。

滿朝諸臣心裡都有一杆秤,當各部門把情況和數據上報之後,劉備的功績自然會拿來與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他們來進行對比。

對比之後,衆人發現比武功,劉備比不上秦始皇和漢武帝。

畢竟兩人當中,一個統一全國,使中華文明不像歐洲大陸那樣分裂,千古一帝,功績永遠第一。

一個舉全國之力,擊敗了當時北方無比強盛的匈奴帝國,相當於兩個超級帝國碰撞,最後大漢成爲了勝利者, 將匈奴帝國瓦解。

劉備雖然收復全國,但他打的都是諸侯和小部落, 不像漢武帝那樣是與一個強盛帝國硬碰硬, 自然無法比較。

因此在武功方面, 他只能和光武帝劉秀相比。

功績上二人相差不大, 都是劉姓宗室恢復漢室,

都是統一全國,奪回了老祖宗失去的江山。

但在對外方面,劉備的戰績和策略都要比劉秀強,所以武功要超過劉秀。

那麼文治呢?

比秦始皇漢武帝光武帝強太多。

秦始皇一統全國之後,文治慘不忍睹,沒幾年大秦就崩了。

漢武帝雖然沒有導致國家崩潰,可也差不多。國內可以說是民不聊生,各種叛亂不斷。

要不是後來的漢昭帝和漢宣帝開創了昭宣中興,也許西漢很有可能滅國了。

至於光武帝,雖然文治水平沒有那麼差,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比起光武中興的那三十三年,劉備僅僅用了不到七八年的時間,就讓倉稟充足,國家富強,同樣強了許多。

雖然錢都是從海外掠奪來的,糧食產量大幅度提升也要歸功於陳暮派人從海外找到的如占城稻、玉米紅薯土豆花生等高產農作物。

但這些本來就要算在劉備身上, 因此文治方面劉備穩壓劉秀一頭。

如果打分的話。

跟前面三位皇帝比,秦始皇有一統華夏, 讓華夏自此不再分裂的功績, 武功100分,而文治最多30分,甚至30分都算多。

漢武帝與強大的匈奴帝國硬碰硬,把匈奴打得分崩離析,武功99分,文治最多50分,畢竟差點也把自己搞崩。

光武帝統一全國,但對外拒絕收回西域,拒絕攻打匈奴,武功方面只有統一全國的分數,90分,文治的話,有光武中興,也是90分。

而劉備呢?

武功方面統一全國90基礎分。

對外暴揍鮮卑,腳踹烏桓,西破羌夷,南錘山越,周圍少數民族莫不敢視。

雖然也有因爲周邊再也沒有像冒頓單于時期的匈奴,檀石槐時期的鮮卑那樣強悍的少數民族帝國出現,導致大漢重新立國之後天下無敵的原因。

但至少也不像光武帝那樣採取懷柔政策,利用已經發展起來的經濟實力,強硬地把周圍各蠻夷吊打了一遍。

唯一的缺憾就是沒有收復西域。

所以在武功方面,劉備還要加幾分,大概在96左右。

如果收回西域,再把貴霜帝國打一頓,那麼應該和漢武帝差不多,有個99分了。

而要想超過秦始皇,只能是把貴霜帝國滅掉,佔據中亞。

至於達到1000分,統一全球去吧。

文治方面不用多說。

章武中興。

劉備登基的九年時間裡,糧食產量翻了好幾番,經濟增長,國富民強。用了九年時間做到了光武帝三十三年的事情,文治水平也在96分左右。

因此如果說光武帝劉秀是力速雙A,文治武功都達到了90分以上的一流皇帝,那麼劉備就是力速雙A+,屬於超一流皇帝水準。

拿朱元璋和李世民比的話,也許就李世民能碰一碰。

畢竟這位也是力速雙A+,文治武功能在歷史皇帝中排名前三的存在。

所以陳暮在今日會議當中,要求諸多大臣做年底報告總結,其實就是讓他們掂量掂量劉備的功績。

當他提出劉備想要泰山封禪的時候,大家就會本能去根據之前所說的數據和情況,來與之前三位有資格去泰山封禪的皇帝進行對比。

最後他們發現,要是劉備都沒有資格,那就沒有人有資格了。

於是事情就這樣順利完成。

沒有人反對。

劉備見事情非常順利,不由十分驚訝。

唯有陳暮和荀彧荀攸賈詡沮授等老狐狸對視一眼,相視一笑,一切都在不言之中。

田豐之前是與張遼北上平定鮮卑去了,這次張遼班師回朝,他暫時留在幷州一帶,對當地的少數民族進行規劃管理。

他不在洛陽,那麼只需要小小手段,就能夠讓劉備想要封禪的願望成功,根本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

等第一個議題和第二個議題結束。

陳暮又提出第三個議題。

“二五計劃。”

陳暮看着衆人說道:“第一個五年計劃結束,那麼第二個五年計劃就要開啓。現在大運河的進度不一,難度不一,預計在未來五年之內,要完成基本通航,未來十年之內,完成全面通航。”

“在一五計劃當中,國家已經完成了基本果腹,也就是百姓勉強可以吃飽肚子。運河調動數百萬人工作,間接帶動一兩千萬人得利,但每年冬天還是有人凍死。”

“所以第二個五年計劃,就要解決溫飽問題。既全年吃得飽,冬天穿得暖。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解決棉花和羊毛產業的大力發展。”

“根據青州農學院研究,身毒產的棉花只適合種植在地勢較高,熱量充足的地區,比如西域。而海外美洲還有一種木棉,那種棉花質量不錯,目前已經從海外移植回來,正在試種。”

“但要想全面推廣現在還不容易,因爲國內目前的土地還是更注重糧食生產。只有等糧食再次大幅度生產之後,才能夠用國內的土地來種植棉花這樣的經濟作物。”

“因此第二個五年計劃,我們很有可能要收復西域,並且要常駐西域,讓那裡成爲大漢的棉花產地,解決百姓冬天不會凍死的問題。”

他坐在僅次於劉備的高臺之上,俯瞰着下面諸多大臣們,侃侃而談,將未來國家發展的重心講述出來。

有人說道:“丞相,西域離得實在太遠,之前大漢一直不能常駐軍隊,就是因爲糧食運輸過於困難,現在也是如此,恐怕想要收復西域,沒那麼容易。”

陳暮點點頭道:“這一點我自然也清楚,但困難就不代表什麼都不做。溫飽問題將會是未來大漢要面臨的核心問題,棉花和羊毛產業,也將會是大漢必須要解決的問題。所以就算是困難也要去做。”

那人便不再說話了。

陳暮繼續道:“當然,收復西域是指國家大方向政策,內部的話,還是要以大運河修渠工作爲主。然後教育、農業、醫療、治安、科技發展等問題都不能放下,我到時候會列好將來各部門要發展的方向規劃,送到各部,爾等整理改進之後,交由陛下批閱。”

“唯。”

羣臣齊齊拱手應是。

會議又持續了一個多時辰,陳暮講述了二五計劃的整體大綱和思路,今年年底各部就要交出方案,由皇帝和內閣批示。

散會之後,羣臣離開,劉備召陳暮關羽張飛三人去西園飲酒。

西園亭中。

劉備興高采烈道:“我竟也能泰山封禪,二弟三弟四弟,你知道我現在有多高興嗎?”

陳暮輕笑道:“大哥功勳卓著,已經不比高祖和世祖差,前往泰山封禪,理所當然之事也。”

“是啊大哥。”

張飛嚷嚷道:“現在這天下都沒有仗打了,我整日無所事事,都快閒出鳥來。”

關羽說道:“聽聞三弟最近天天蹴鞠,雖然也是件好事,但何不多看看書?《春秋》就很不錯。”

“二哥看了一輩子《春秋》,都快倒背如流了吧,這書有那麼好看嗎?”

“孔子曰,溫故而知新嘛。”

“哈哈哈。”

幾個人大笑了起來,飲酒作樂,好不痛快。

正在此時,內侍王植匆匆進來,臉色微微難看,手中拿了兩份公文,拱手向劉備道:“陛下,出事了。”

“怎麼了?”

劉備問。

王植答道:“剛纔軍情司送來兩份從涼州發來的公文,第一份公文寫了西域劇變,那大月氏破龜茲車師等國,威逼鄯善國。”

“嗯?”

劉備皺眉道:“那第二封呢?”

“還未來得及看。”

“拿來。”

“唯。”

王植便弓腰雙手把兩份公文遞過去。

劉備取了第一份,迅速瀏覽了一遍,看向陳暮道:“四弟,這收復西域恐怕不好辦了,那大月氏集結十二萬兵馬,再加上被他們打敗而依附於他們的西域諸國,總兵力已經達到了二十餘萬了。”

關羽思索道:“段煨目前駐守西涼,他手下有三萬人,再徵召一部分羌人,應該可以前往西域。敵人遠道而來,必不能久戰。”

“段煨已經不能出征了。”

陳暮手中拿着第二份公文,臉色比較凝重,環視一圈道:“他在上個月病死了,這是八百里加急的文書,臧霸上書讓朝廷派新的將軍前往西涼駐防。”

衆人臉色都微變。

誰都沒有想到事情發生的這麼突然。

段煨就這樣病死,那在短時間內,西涼那邊就只能靠軍中的副將來指揮,是否能擊敗貴霜還是個未知數。

“大哥,我去。”

張飛瞬間來了精神,容光煥發道:“之前四弟不是說西域必須要收回來嗎?我去和他們一戰。”

“這.......”

劉備皺眉道:“西域如此遙遠,三弟這一去怕是得幾年不見,我怎麼能忍心.......”

陳暮同樣皺眉,沒想到發生這樣的事情。

關羽說道:“大哥,我也想去。班定遠威震西域,我亦心中嚮往啊。”

“四弟,你勸勸他們。”

劉備連忙看向老四,四兄弟這幾年好不容易團聚,天天在一起,眨眼間又要分開?

陳暮搖搖頭道:“其實九虎當中,派誰去都行,只是二哥和三哥若是執意前往,大哥也應當放他們去,大丈夫當馬革裹屍,何況二哥和三哥已是大將,並不需要衝鋒陷陣,安全肯定無憂。”

“.......”

劉備臉色不是很好看。

陳暮忽然一拍腦門,笑道:“對了,瞧我這腦子。青州最近已經發明出了燧發槍,其安全性和穩定性已經徹底解決,火器時代就要來了,讓二哥和三哥帶幾千火槍兵去吧,就當是去西域走走,一兩年內就能回來。”

“一兩年就行?”

劉備驚訝道:“班定遠在西域可是花了三十餘年時間。”

陳暮說道:“其實打敗敵人不難,難的是路途遙遠,帶火槍兵去,輕易可破大月氏,屆時順勢把整個西域收復回來,留下西域長史即可,早去早回嘛。”

“是啊大哥,我們擊敗大月氏之後,儘快回來。”

關羽和張飛都一臉渴望。

武夫的夢想就是馬革裹屍,戰死沙場。

一統天下之後又不打仗,整日無所事事,閒得蛋疼。

現在終於有個機會,他們也不想錯過。

看到他們殷切的眼神,劉備無奈道:“好吧,不過我有兩個要求,一是等明年年初,我泰山封禪之後你們再去,我想和你們一起去泰山。二是你們去之前,必須與我一同畫一張畫像。”

陳暮笑道:“大哥是指最近青州出現的油畫吧。”

“嗯。”

劉備點點頭:“上次泰山學宮進獻了些東西,我看其中有一些畫不錯,那油畫栩栩如生,我打算將來學明帝於雲臺畫像,咱們四人,還有九虎公與文若他們都畫上。”

“行。”

三人都答應。

去泰山封禪沒有任何問題。

因爲像這種大戰,前期準備要做很久。

光運送糧草到酒泉和敦煌二郡去,就得花半年時間。

至於畫畫就更不是問題。

雲臺二十八將是正面例子,劉備效仿也很正常。

所以大家都沒有異議。

見三個兄弟都同意了,劉備也沒有開心的表情,只是幽幽長嘆了一句:“二弟三弟,早去早回呀。”

“大哥放心,早去早回!”

關羽張飛認真應道。

不知道爲什麼,兩個兄弟還沒有走,劉備卻已經有了一種想哭的感覺。

彷彿自己在未來很長時間要失去兩個兄弟一樣。

他張了張嘴,憂懼的目光看着他們出神,卻發不出任何聲音。

沉默許久。

最後也只能無聲地唉嘆。

其實劉備不捨得他們去的原因很簡單。

不是怕關羽張飛打仗有失,而是西域到洛陽實在是太遠了。

直線距離有四五千裡,算上繞路,七八千里都有。

單說這消息傳遞。

陳暮是在去年三月份,也就是章武八年三月派軍情司前往西域建立據點。

如今已經是過去了一年半的時間,消息纔打了個來回。

這還是因爲軍情司有使用驛站的權力,發消息的時候可以換馬不換人,八百里加急送回來。

要是靠走路,那就不是幾個月的事情。

比如公元850年正月,唐宣宗大中四年,西域僧人悟真爲了將歸義軍節度使張議潮收復西域的消息傳回長安,足足走了兩年。

唐僧玄奘去印度取經,一人西行兩萬多裡,順着絲綢之路跨過蔥嶺瓦罕走廊到印度,來回時間花了六年。

現在關羽張飛想去那麼遠的地方打仗,劉備怕他們一去就是好幾年,當然心中憂懼。

好在最近些年,由於植物油開始在大漢生根發芽,豆油、芝麻油、亞麻油、花生油、桐油的出現,豐富了大衆。

有人利用亞麻油加上調料製作油畫, 畫出來的人栩栩如生。

所以劉備纔想畫一張四人像。

而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段煨忽然去世的消息刺激到了他。

最近這幾年,也有不少朝中大臣相繼去死。

他的年齡也已經四十九歲,運氣不好,也許活不了幾年。

年紀越大,就越捨不得珍惜的東西。

因此關羽張飛要遠征西域,心中還是非常不捨。

可即便不捨,也不願意逼迫兩位兄弟繼續留在自己身邊。

因而最終無奈,只能畫一張畫,來留存這份思念。

只希望他們。

早去早回。

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七十章 出兵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三章 得兗州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四十章 奇襲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三章 捨命拼殺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四十章 鳴金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六十章 孫策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強多了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通知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
第一十九章 徐晃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五十六章 將膽第九十二章 嚇不死你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四十四章 兄弟相聚第一百章 朝廷的政策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百四十一章 錯誤的道路第七十章 出兵第六十五章 奇襲箕山第三章 得兗州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一百七十一章 下馬威第三十三章 此間涼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二十六章 奔馬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一百九十八章 徐榮回遼東第八十九章 鄙人不善坐船第四十章 奇襲第二百三十四章 袁紹西遁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三章 捨命拼殺第三十九章 最後一功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破城只需要一架雲梯第二百六十章 新的佈局第二十四章 聽四叔的話第四十章 鳴金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九十六章 開戰!第九十二章 呂布大意失仙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二百六十二章 如何證明?第五十五章 佈局冀州第六十章 孫策第九十五章 白馬玄甲,定叫他有來無回第一百二十三章 巔峰關羽第三十七章 自古槍兵多.....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三十四章 養蠱第六十八章 我入彀中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一百三十三章 攻山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五十五章 比四弟強多了第四十七章 老友相聚第六十二章 關中大勝第五十六章 陰損之計第八十七章 一十五規劃(1)第八十章 土崩瓦解第七十一章 民族認同感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二十二章 偷樑換柱第五十一章 比我狠第三十六章 立傀儡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會來救我的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二百三十九章 令人疑惑的策略第一百七十九章 斬文丑通知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六十八章 武課第六十一章 陰謀、陽謀、明爭、暗鬥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七十九章 天下惡名,由我劉玄德來背!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二百六十八章 母子失和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二十六章 戲志才病危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二百四十四章 洛陽的意圖(感謝歆帥帥大佬的盟主打賞)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一十八章 天命在我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一百一十六章 總攻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