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

當於毒和劉石立即選擇回到自己的營寨,然後再派人前往黃龍寨查探消息的時候,就連五鹿寨都已經被攻破了。

黑山軍本來就熟悉山中地形,白雀和李浮的加入,給予了飛燕白饒牛角等人極大的勇氣。

最重要的是,五人聯盟是暗中行事。他們熟知黃龍寨的各處暗哨崗位,早就提前派人佔據要道,破壞了通信設施,把烽火臺之類的地方全部攻下來。

然後在所有人都沒有防備的時候,攻破了寨門,把黃龍殺死,劫掠了他們的部衆,根本不給黃龍五鹿等人一點反應的時間。

很多時候,從外部進攻敵人,並不是一件很好的選擇。從內部進攻敵人,反而會十分容易。

到了第二日,五鹿寨也早就被攻破,最後只剩下白騎軍。

白騎軍審時度勢,面對五方聯盟的進攻,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投降。

等到飛燕白饒牛角等人一切順利,不僅奪得了黃龍五鹿等人部衆,還能獲得大批糧草的時候。

林慮縣城裡的官軍神兵天降,將他們團團包圍。

於毒和劉石也投降了。

這樣算上他們二人的部衆以及白雀軍、浮雲軍等早就投靠朝廷的隊伍,又組成了新的五方聯盟,開始對付飛燕白饒牛角等人。

到了九月上旬,差不多十來天之後,整個太行山南麓就都落入了陳暮手裡。

大批的黑山軍被遷移出來,依照之前白波軍的做法,家屬被送到後方屯田,又挑選精銳之士,由徐晃接手。

整個過程十分順利,分爲兩個步驟,一爲驅狼吞虎,二是假道伐虢。

先以利誘,利用黑山軍內部的貧富差距懸殊以及一些首領對於現狀的不滿,官軍提出以金錢和糧草借道,從黑山軍的手裡索取那些至關重要的太行山小陘。

有人不同意,自然也有人答應。太行山中並非什麼世外桃源,而是一片苦寒之地,至少以如今的農業技術水平,想要讓上百萬不愁吃喝地棲息在這片大山裡,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最早的時候,

黑山軍確實擁衆百萬。可多年內耗下來,死傷無數。有些人佔據了膏腴之地,有些人則被趕到了糧食都種不出來的地方,內心裡自然有不平衡的時候。

而此時一旦有外力介入,那麼一切的事情,自然也就順理成章了。

大量黑山軍的加入補充了洛陽軍隊的實力,同時在這一段時間,也正式進入了雙方對峙的階段。

陳暮先是攻破了林慮谷口的袁軍,佔據了洹水以南的所有土地,現在整個洹水以北,就只剩下一個安陽城還在支撐。緊接着又拿下了黑山軍,佔據了太行山南麓,俘獲了大量人口,得到數萬青壯。

這些青壯都是可以訓練成精銳之士的存在,洛陽善於練兵者一爲朱儁,二爲關羽,三爲徐晃,趙雲雖然也不錯,但畢竟多訓練的是二線屯田兵,還沒有訓練出特別精銳的一線部隊。

但除了他們三人以外,實際上還有一人,那就是鞠義。鞠義這次跟隨陳暮來洛陽,就是要解決洛陽精銳士兵一直較少的這個問題,現在又得那麼多人口,正是時候。

各種溝渠還在修建,鄴城之戰,曹操花了半年時間,先是圍點打援,然後又放水淹城,這才攻破鄴城。

如今安陽重鎮,陳暮還得消化黑山軍,因此目前只是先把溝渠修建起來,並且鑄造大壩,並沒有立即放水。最主要的是也已經秋冬季節,枯水期到來,他怕水量不夠,難以把安陽城變成一片澤國,所以才暫緩此事,等到來年春汛再說。

又過了一個多月,到了十月末,河北下起了莽莽大雪。雪覆蓋了整個大地,凌厲的朔風吹拂,天地間變成了一片茫茫的白。湖面開始結冰,河流全都凍住了,就連黃河的水位,也都大幅度下降,露出一片柔軟的河灘。

小冰河時期的氣候再一次開始發揮出它的威力,夏天越來越炎熱,造成各地不同規模的旱災,糧食減產。冬天越來越寒冷,河流結冰,湖水結冰,也就是黃河還能扛得住,不然黃河再結冰,就太難受了。

鄃縣縣城內,劉備正在大廳中看着陳暮寫給他的信。洛陽也下起了雪,冰天雪地將連綿無盡的太行山變成了一條莽莽冰龍,他敏銳察覺到事情的不對勁,就立即給老大哥寫信讓他撤軍。

“最近這兩年的天氣真是太反常了些,一場大雪,把我們建造的防區變成了一片坦途。四弟也察覺到了這一點,寫信讓我立即撤往平原,他料定袁紹準備冬季進攻了。”

劉備揚了揚手裡的信,對沮授和荀彧說道。

三個人並不是分主次而坐,而是穿着新制棉襖,就坐在廳內堂下,圍着一個火爐。

外面天寒地凍,鵝毛大雪紛飛,裡面也是呼呼的冷風不斷。

沮授雙手籠在袖子裡,看着爐子裡不斷躍動的火苗,嘆了口氣道:“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萬般籌劃,難敵天命。”

“事情也沒到那麼艱難的地步,不過是放棄了鄃縣,失了馬頰河、瀟河等地屏障而已。”

荀彧笑了笑,說道:“即便袁紹來攻,讓他們一回又能如何?”

“之前的一切籌備,豈不是廢了近三成?”

劉備略微有些不甘心。

他們在古九河防區做了很多準備,早在五六年前就開始精心策劃,結果一場大雪,就直接把第一道防區給弄沒了,太影響人心態了。

荀彧搖搖頭道:“該放棄還是得放棄,且鄃縣本來就是最危險的地方,此地城池低矮,不利於大規模守城作戰,我們本就打算在此地不過是阻撓一下袁軍勢頭而已,現在天氣如此,也不得不放棄了。”

“嗯。”

劉備沉吟片刻,扭頭對不遠處的許褚道:“仲康,你傳我軍令,讓將士們準備準備,整理輜重,這兩日之內,就準備撤離。”

“唯!”

許褚領命而去。

等他離開之後,沮授就又道:“軍情司最近情報,袁紹軍隊調動頻繁,冬衣準備就緒,大批量的糧草也已經運達夏津,子歸還是料事如神,袁軍確實有所動靜。”

其實不用陳暮提醒,劉備他們自己也在商議着撤軍的事情。

忽如其來的冰寒天氣,導致原本設置的古九河防區全部變得無用。正如曹操在官渡設置防區一樣,因爲官渡河附近泥沙堆積,土地柔軟,不適合騎兵以及大規模步兵進攻,能讓袁紹的騎兵部隊和人數優勢失效。

青州在古九河防區也是如此,鄃縣在最外圍,被古九河之一的馬頰河與瀟河包裹,這些區域同樣屬於黃河支流的沖積扇區,跟許多河流地形一樣,地質結構較軟,且多有沼澤湖泊之地。

因此青州謀士團對這些地區的設想,本應該是第一層防線,打一仗之後,再逐步撤到平原、安德等地,利用另外幾條河流繼續作爲緩衝區。

如此階段阻擊,不僅會打擊袁紹的士氣,還能夠有效地殺傷敵軍。最後等到從平原撤離到高唐之後,決戰地就會在黃河渡口的龍湊兩岸,形成如官渡之戰一般的對峙。

可惜天公不作美,大雪把那些柔軟的土地變成了一片堅硬的凍土。雖然雪天同樣限制了騎兵,可對比了一下與袁紹的步兵優劣勢之後,劉備也不得不與謀士團商議,放棄城池較爲低矮的鄃縣,而轉戰城高牆厚,原本應該是第二道防區的平原縣城去。

聽到沮授有提及最近袁軍內部確實有不少動靜,劉備詢問:“袁軍當中的內線有什麼最新的消息傳回來嗎?”

沮授說道:“閻先生那邊派人傳信,說是今天秋糧收上來之後,袁紹從後方又大批調集了上千萬石新糧,目前囤積於甘陵與夏津等地,而且還有新的糧食在源源不斷地繼續運輸,河北確實是膏腴之地,即便今年有旱情,糧食減產,依舊能倉稟充實。”

荀彧接過話茬道:“我們在袁軍當中的內線,多爲黨人等中下層文職,其中管理糧草的主簿、吏員、令史、從者就有不少,他們每個人接觸的倉庫不同,將他們的消息彙總之後,我覺得是不是可以繪製出一幅糧倉輿形圖?”

沮授想了想,搖搖頭道:“我覺得沒必要,現在戰爭還未開始,袁軍糧草必然是集中在甘陵城中各處糧倉當中。一旦開戰,戰線開始前移,糧草也會隨之前移,位置發生變化,有輿圖也未必管用。”

“這倒也是。”

荀彧點點頭,說道:“一旦戰事開打,恐怕袁軍當中的內線,也很難再把消息傳遞出來了吧。”

“是啊。”

沮授嘆道:“現在甘陵城尚未完全管制,附近鄉民百姓還可以進出城池,因而可以傳遞情報。一旦到了戰爭時期,他們那些負責管理的底層黨人,亦是不能隨意進出,百姓也不可能再接近,除非他們叛逃,否則袁軍的一切行動,再難以像現在這樣瞭如指掌。”

戰爭時期可不是平常時候,甘陵城作爲清河國的治所,哪怕這些年劉備經常遷移百姓去青州。可因爲他沒有強迫,所以實質遷移的人數很少,幾乎有八成以上的鄉民故土難離,因此附近依舊有十餘萬百姓生存在甘陵城周邊。

城市在古代有不可取代的作用,附近鄉民的生產資料進行買賣的時候,都必須依靠城鎮。再加上現在處於對峙期,而非戰爭期,因此甘陵城現在還不是管制階段,百姓與鄉民依舊可以自由出入。

正是利用這一點,軍情司才能傳遞情報。可等到開戰之後,袁紹的兵馬前移,大軍在野外駐紮,軍隊嚴格管制之下,內部的一切情報,就很難直接傳遞出去。

到了那個時候,青州軍較爲發達的情報系統,反而會廢掉大半。這對於劉備來說,其實是一個很大的損失。

好在劉備倒也沒有過多的痛心,而是沉吟道:“我行伍多年,深刻明白三軍未動,糧草先行的道理。現在袁紹的所有糧草、輜重、武器裝備都已經準備齊全,恐怕不日之內,就要對我們動手了,我們也應該要提前做準備了。”

“嗯。”

荀彧道:“明公,這兩日,我們就立即開始搬遷鄃縣,把城內物資運往平原吧。”

劉備點點頭:“我知道,屆時我親自去辦。”

“可惜了。”

沮授忽然砸砸嘴,一臉惋惜。

劉備還以爲他在爲防區的事情傷神,便笑着說道:“公與也無需煩惱,我們不是還有城高牆厚的平原城爲依仗嗎?”

“我不是可惜這個。”

“那是?”

“我是在想,如果就這麼走了,白送給袁紹一座城池,實在太可惜了”

沮授隨口提了一句。

緊接着,下一秒,他與荀彧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

對呀。

憑什麼白送給袁紹一座城池?

鄃縣雖然城池不大,但以袁紹的能力,佔據此地之後,馬上就進行擴建,囤積糧草,成爲進攻平原的橋頭堡,到時候對於青州來說,反而是件麻煩事情。

既然如此,那爲什麼不毀掉呢?

想到這裡,二人同時對視一眼,異口同聲道:“毀城!”

“毀城?”

劉備一頭霧水,問道:“毀什麼城?”

“自然是鄃城。”

沮授說道:“此城離平原太近,我們原本是拿來抵禦袁軍用的,如果白送給袁紹,那豈不是給袁紹一個站穩腳跟的地方,到時候甘陵——夏津——鄃縣連成一線,每地相隔不過數十里,對於我們來說威脅實在太大了。”

“不錯。”

荀彧點點頭:“最理想的狀態,就應該是袁紹長途跋涉來進攻我們。如果中間沒有夏津和鄃縣二城,那麼從甘陵到平原,則有二百餘里地,軍隊勞師遠征,中間沒有城池休息,糧草運輸也會不便。所以如果能毀掉夏津和鄃縣,那麼我們勝算就又能多至少兩成!”

“原來如此。”

聽到二人的解答,劉備恍然大悟。

這就跟驛站是一個道理。

每隔二十里一個驛站,換馬不換人, 八百里加急,就可以保證消息傳遞速度。

而如果每隔百里才一個驛站,那結局就是跑死馬,累死人。

甘陵到夏津約七十里,再從夏津到鄃縣,則差不多一百一十里,最後從鄃縣到平原,則只有四五十里左右。

這樣一來,原本是甘陵到平原的這一大段路,就被分割成了三段路,每一段路袁軍都有一座城池休息,囤積糧草,如此在運轉過程當中,糧草安全可以保證,人員也能得到充足的休息。

現在夏津在袁紹手裡,不過即便只是毀掉鄃縣,從夏津到平原,也有那麼一百六七十里,差不多是三日行軍路程,且又是大雪紛飛的天氣,也許時間會更久。

那麼一大段路,又跑到城池堅固的平原城下,足夠袁軍士氣盡失,戰意全無了。因此毀掉一座自己的城池,絕對不是什麼壞事。

想到這裡,劉備目光露出堅毅的神色,點點頭道:“公與,文若說得沒錯,鄃縣這座城,確實該毀掉了!”

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完結感言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七十章 出兵第四十章 奇襲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一十二章 尚書檯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九章 陌上桑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請假條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請假條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第一十二章 尚書檯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九章 既當......又立......請假條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七十五章 臥底的自我修養第九十二章 滹沱河驚變第五十八章 各就各位第七十二章 真假周泰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六十七章 李儒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二十四章 襄陽城下第四十八章 與礦山打仗第二十四章 宣戰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一百四十八章 偏師攻兗完結感言第七十三章 投石問路第一十四章 荊南叛亂第三十二章 中伏第九十四章 鞠義的痛苦第四十章 夢開始的地方第五章 曹操的處境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三十章 天子閱兵第八十章 陳暮之計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二百七十四章 突襲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七十五章 給老大哥擦屁股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二百六十三章 交易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三十三章 學宮最後一天(1)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六十六章 朝廷諸公的援助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二十二章 世事如棋,風雨將至第一百二十五章 分化第二十五章 侍女阿香第四十七章 黃道大吉第九十四章 歷史的書寫者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七十章 出兵第四十章 奇襲第二十一章 追擊第五十八章 奇襲浚儀第七十章 老狐狸的算計第一十二章 尚書檯第一十八章 溫柔鄉,英雄冢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九章 陌上桑第一百一十九章 靈魂拷問第一百二十六章 智取黑山軍,緊急軍情第一百三十七章 毀成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八十二章 他猜到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虎踞河東第五十九章 只要那個男人不在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一百一十八章 修史,建元第九十七章 高順VS麴義請假條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第七十三章 銍縣會盟第二百零七章 十勝十敗第二十四章 調虎離山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孫堅遭襲請假條第三十章 一十八路諸侯響應號召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第一十二章 尚書檯第七十六章 打二十個第三十四章 洞悉人心第一十七章 各有算計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五十五章 威脅第五十三章 西進關中第二十五章 割以永治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一十八章 老狐狸與小狐狸(感謝比魯大佬盟主)第五十四章 劍拔弩張第六章 定徐州(1)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二十五章 廣年對第七十二章 陳暮的鬼名堂第九十一章 魚死網破,今晚就走第一章 雖非同胞,情同手足第八十六章 大戰前夕第一十二章 一口雞湯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二十一章 曹操刺董第二百七十七章 古來衝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第四十七章 第二步,親征曹操第九章 既當......又立......請假條第四十七章 袁家第二百八十章 不可能,絕對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