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閻忠

八月,皇甫嵩於擊敗黃巾卜已。

眼看皇甫嵩就要前往冀州,在東郡的時候,陳暮總算要出發前往洛陽。

他命張飛和典韋帶領大軍回冀州找劉備,自己則只帶了胡平等少數幾個比較機靈的年輕小夥,跟着王鈞的車隊離開。

皇甫嵩大軍中一片忙碌,很多士兵在軍營周圍各處巡邏,四下搜索追捕,似乎在找些什麼。

當王鈞的車隊駛出陳暮軍營的時候,皇甫嵩的士兵就圍攏上來。

“大膽,這是天使的車隊,爾等要造反嗎?”

王鈞的護衛臉色不善,將人攔住。

天使車隊?

士兵互相看看,遲疑片刻,最終退去。

其實王鈞這趟出來是私下出京,並不是有差事在身上。

他是受張讓所託,來找陳暮問計。

一般來說,像官員調令這種東西,並不需要特意派宦官去宣旨,各州郡縣有文書檯,有專門的郡曹佐吏去送這些公文。

比如東萊郡的太史慈以前就是負責送刑事案件到州里的郡曹佐吏,不可能讓宦官親自跑一趟。

因此王鈞現在其實就是狐假虎威,如果皇甫嵩較真,他還真要被搜查。

好在士兵們忌憚他天使身份,自己撤去。

車隊安然地駛出了裡三層外三層的包圍圈,當過了濮陽,離皇甫嵩大營已經數裡之外後,陳暮看着馬車裡這位大汗淋漓的中年文士,輕笑道:“誠漢兄,已走遠了。”

閻忠苦笑道:“多謝子歸搭救,差點就沒命了。”

“誠漢兄到底跟皇甫將軍說了些什麼?惹得他如此大動肝火,居然出動軍隊來抓捕你。”

陳暮一臉好奇的詢問。

他當然知道閻忠是勸皇甫嵩不要北上,應該趁着這個機會繼續南下,佔領揚州荊州等地,南面稱王。

不過這種事情要假裝不知道,不然的話未卜先知也太明顯了一點。

閻忠左右而言它道:“沒....沒甚大事,只是說了些不好聽的話惹皇甫將軍不高興。對了,子歸這是要去哪?怎麼忽然離營了。”

皇甫嵩大破豫州黃巾,名震天下,全國各地名士聚集過來,陳暮在其中也混了個臉熟,和閻忠關係很好。

主要是閻忠在皇甫嵩帳下並不受重視,涼州名士嘛,再怎麼有名肯定也不如司隸豫州等文人輩出之地名氣大。

所以閻忠頗有些鬱郁不得志的意思。

這個時候已經在天下小有名氣的陳暮湊上去,有人搭理自己,閻忠當然也不會牴觸,如此兩個人很快相熟,算是朋友。

閻忠事發後準備逃跑,但皇甫嵩已經下令搜捕他,這個時候他第一時間想到的,自然是找陳暮幫忙。

陳暮笑着說道:“我去魏郡。”

“哦,這是北上去黎陽還是去頓丘啊?”

“去安陽。”

“這樣啊,那我就不耽誤你了,你把我送到前方,隨便找一個有人煙的鄉亭將我放下就行。”

“誒,誠漢兄與我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怎麼能這麼快走呢?”

“我家裡還有事.....”

“誠漢兄,現在皇甫將軍大破黃巾,正是威震天下之時,要是他餘怒未消,還在搜捕你的話,我現在放你走,豈不是把你害了?”

“這.....”

“不如你先跟着小弟,等去了安陽,我再想辦法送你回武威。”

“好...好吧。”

面對陳暮的盛情難卻,

閻忠也只能同意。

最主要的是他的確擔心皇甫嵩咬死不放,畢竟他勸皇甫嵩南面稱制,已經跟張角造反沒什麼區別。

如果皇甫嵩上報朝廷,朝廷發下搜捕文書,那他也只能遠遁塞外來保命了。

深夏時節,天氣更加悶熱。

沿途道路崎嶇,偶有行人,也是成羣結隊,拿着刀劍,各自警惕。

現在世道亂了,除了黃巾賊以外,還有無數小股動亂勢力遍佈天下,這些人多則成千上萬,少則數百近千,或佔山爲王,聚嘯山林;或盤踞湖泊江水,四處劫掠。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甘寧,現在正禍害益州巴郡。

不過王鈞惜命,出來的時候帶了數百護衛,都是官軍制式裝備,戰鬥力強悍,普通的山賊盜匪根本不敢靠近,因此一路相安無事,從東郡濮陽走了兩日半,順利抵達魏郡安陽縣。

侯栩是安陽本地人,原本只是個縣吏,之所以成爲張讓的賓客,是因爲張讓門下的同鄉有信奉黃巾道,在張角的示意下,侯栩就被舉薦進去,因爲以前讀過書,能寫會算,成了張角賄賂張讓的中間人,提出要張讓寫收據禮單,也是他做的。

事實上皇甫嵩從豫州黃巾那搜到的書信並不完整,因爲侯栩不僅是張角的聯絡人,同時還是豫州黃巾的聯絡人,在洛陽的地位僅次於被車裂的馬元義,因此完整的書信當中,是寫給豫州黃巾他們在官府的內應。

只是這批書信被銷燬了,皇甫嵩只搜到了少部分信奉黃巾道的名錄。如果能抓到侯栩,將所有的信息全部上報給天子的話,不僅宦官集團要遭到重創,豫州很多世家同樣要受到牽連。

所以這個人非常關鍵。

馬車悠悠地停在安陽南城門大街巷,陳暮和閻忠下了馬車,另外一輛馬車上,王鈞也同時走下來。

三人並排站在一起,看向旁邊的一座獨棟小院,小院上了鎖,門口的落葉無人清掃,門上和地面積攢了一層厚厚的灰,隱約還能看見幾個模糊不清的腳印。

“你們上次來的時候就是這樣?”

陳暮用手指擦了擦門上的灰,這樣厚的程度,恐怕已經有一年以上沒人居住了。

王鈞說道:“是的,天子要人的時候,張公就立即去找,託了很多人問,認識侯栩的人說,侯栩離開張公府邸,說是要回鄉了,可後來派的人沒有找到他。”

“嗯。”

陳暮順着牆壁緩緩行走,一邊四下觀察,一邊隨口問道:“你們的人上次有沒有進去過?”

“沒。”

王鈞搖搖頭:“當時差人過來見大門緊鎖,又問了左鄰右舍和當地官府,知道人沒回來,就離開了。”

“這種辦事方式還真是敷衍。”

陳暮輕笑一聲,表達了對宦官那幫手下的不屑。

王鈞尷尬道:“人沒回來,就算破門進去也無用啊。而且張公說了要低調行事,儘量不要驚動官府,太大張旗鼓,更容易被天子誤會。”

“胡餅,新鮮的胡餅,來嘗一嘗。”

旁邊巷口,有小販在賣胡餅。

胡餅是張騫出使西域,引進芝麻、胡桃後漢人制作的新鮮食物,和後世的饢有些類似。

陳暮摸了摸肚子,對王鈞和閻忠道:“肚子餓了,你們餓不餓?”

王鈞和閻忠搖搖頭,王鈞有使命在身,急着辦事,那有心思吃東西。閻忠是擔心自己被通緝,這兩日來連睡覺都不踏實,更何況吃胡餅了。

“那我去買個餅,你們就在此地等我。”

陳暮走過去,和賣餅的小販聊了幾句,過了片刻,拿了兩個餅回來,邊走邊吃。

王鈞焦急道:“賢弟,你就別顧着吃餅了,快說說現在怎麼辦?”

“我正在長身體嘛,容易餓。”

陳暮將咀嚼的食物緩緩吞嚥進去,才慢條斯理地對王鈞說道:“有兩個壞消息和一個好消息,你想聽哪個?”

“好消息。”

王鈞毫不遲疑地回答。

“還是先聽壞消息吧。”

陳暮又咬了一口餅,邊吃邊說:“第一個壞消息呢,是除了我們以外,還有另外一批人在找他,你們的人沒進去過,牆上卻有新鮮的腳印,說明有別人進去過侯栩的屋子。”

王鈞想了想,反駁道:“萬一只是普通的竊賊呢?”

“剛好我們來找人的時候,就有竊賊,太巧合了點。而且我問過那邊的小販,的確有人曾經來問過他有沒有見侯栩回來,是潁川口音。”

“潁川口音?”

王鈞納悶道:“是誰在搗鬼?”

“先不管幕後還有誰。”陳暮接着說道:“第二個壞消息呢,是侯栩自始至終都沒有回來過,如果他隨便找個山裡一藏, 這輩子都別想抓住他。”

王鈞無語了,合着半天什麼收穫也沒有,於是問道:“那好消息呢?”

“好消息是那批人沒有找到侯栩。”

“這算什麼好消息?”

“這怎麼能不算好消息呢?侯栩要是被別人抓住了,那張常侍的把柄豈不是要落在別人手裡?受制於人?”

“額,這倒也是。”

王鈞見陳暮又開始往回走,不解道:“那現在我們該怎麼辦?”

“回去。”

“回哪兒?”

“洛陽。”

“不進去看看嗎?”

“沒什麼好看的了,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這屋子裡除了一片狼藉以外,什麼線索都沒有。”

陳暮搖搖頭。

如果時間是在現代,裡面的任何痕跡都非常有用。

指紋、腳印、各種痕跡,現場遺留物。

可這是古代,就連戶籍和身份信息都可以作假,除了特別出名的人,普通人想隱藏起來實在是太方便了。

靈帝光和七年,也就是今年年初,人口還有5000多萬人。

一個黃巾之亂,再加上漢末軍閥混戰,天災瘟疫過後,到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的時候,短短三十三年,人口銳減到了1500多萬,減少了三分之二。

除了兵災饑荒瘟疫等元素以外,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漢末各大世家豪族隱藏了無數黑戶。

這些黑戶是沒有戶籍的,你在官方資料裡完全查不到他們的存在,世家豪族想做點不乾淨的私事,用這些人,你都無從查起。

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請假條第四十章 表功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七十章 等人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二章 孟德第四十章 鳴金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請假條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五章 定策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
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請假條第四十章 表功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五十一章 分崩離析(新年快樂)第七十六章 三股勢力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八十六章 戰術第六十五章 人心叵測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六十七章 遠洋船隊第五十五 招攬荀彧第一百一十一章 泰山封禪第七十五章 徐榮,奏起戰爭的號角第四十九章 曹呂之戰(感謝歆帥帥的盟主)第二百二十四章 東武城之圍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七十章 等人第四十四章 老大哥慷慨解囊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征高句麗第七十三章 袁紹自己人第八十九章 臨時變陣第九章 既當......又立......第四十九章 責任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一百一十二章 遠征西域第四十章 人心所向,優勢在我第七章 內政改制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五十九章 起風了第二百零四章 圖謀界橋第二百三十章 要變天了第一百四十九章 轆轤車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六十章 入駐華陰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二百零八章 一觸即發第一十七章 民族融合第三十二章 仁義無雙劉玄德,忠孝二全陳子歸第一百六十三章 歷城城下第二十一章 南陽之戰(3)第三十六章 雞澤設伏第一百六十七章 僵局!第五十一章 二戰管亥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八十八章 一十五規劃(2)第二章 孟德第四十章 鳴金第六十章 何進之死(二合一)第四十七章 奪權第三十五章 西涼亂第八十章 劉表東進第二章 中平四年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四十一章 鐵鎖橫江第二十五章 鹿門山訪賢第一十四章 關中諸事第六十四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六十二章 出城,死戰!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三十二章 滿滿的套路第十章 逼上梁山第八十七章 浮陽之戰(完)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一百五十四章 南方大亂再起第六十四章 給年輕的虎癡上一課請假條第五十二章 泰山書院第五十八章 掛牌賣官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四十一章 內閣會議第一百七十二章 大戰再起第五十章 戰略目標:曹操保衛戰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一十九章 也曾一言而拯救黎民!第八十五章 意外之喜第五十二章 劉曹會晤第二十三章 長輩的快樂第一十四章 意在荀攸第八十一章 花裡胡哨與一拳超人第九十六章 腥風血雨第五章 定策第七十八章 淮水之戰第七十七章 好大的嗓門第二百零五章 自毀城牆第九十一章 張飛戰呂布第七十二章 圖謀第七十二章 閻忠第一百七十三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五十二章 天下五君,笑對蒼穹(新年快樂)第七十四章 解開心結第四十三章 王朗第一百六十章 谷陽之戰第三十九章 呂布第七十四章 張讓第八十七章 陳子歸束髮棄袍第五十二章 借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