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婚姻價值觀

“三國之謀伐 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中平六年八月,青州。

在公孫瓚的幫助下,陳氏宗族遷移至了青州。

雖然也有一些不願意走的,但老太公發話,除了少數幾家死硬派,最終數百人背井離鄉,遠赴濟南。

其實從蒲陰到濟南,說遠也不遠。總共三百多公里,穿過河間渤海就到了平原郡。

如今劉備執掌青州,擔任青州牧,連各地太守都受他節制,安頓一家宗族數百人沒有任何問題,算是免除了這個後顧之憂。

齊國臨淄,青州的治所所在地。原本的刺史府已經變成了州牧府,劉備在這裡一攬大權,控制了整個青州。

陳暮抵達青州之後,四兄弟連日來飲酒作樂,痛飲了兩天,到這一日,總算是開始正事。

劉備坐在席位上,笑着說道:“三弟,朝廷的通緝令下來了,你被通緝了。”

張飛大笑道:“那正好,我跟二哥四弟都被通緝過,就差大哥了。”

“誒。”

關羽翻了個白眼:“三弟,你會不會說話。大哥是朝廷乃一州州牧,將來是要進入中央做三公九卿之人,怎麼能說被通緝呢。”

張飛撓撓頭,憨笑道:“酒後失言,酒後失言,我自罰三杯。”

陳暮含笑道:“恐怕三哥是想喝酒了吧。”

衆人大笑,殿內充滿歡快的氣息。

這次是四兄弟私下聚會,位於州牧府後院的偏廳裡,幾人坐得很近。

劉備也飲了一口酒,放下酒杯,嘆氣道:“可惜如今朝政被太皇太后與那董卓把持,等天子長大親政,也不知何年何月,我就擔心太皇太后被董卓蠱惑,釀成更大的禍事呀。”

“這一點大哥倒是毋庸擔心,董卓此人,囂張跋扈。一不如何進隱忍,二不如竇武恭謙。卻又野心勃勃,嚮往大將軍之職。”

陳暮分析道:“但他不過是個與董太后隔了七八代的遠方族人而已,

哪有資格擔任大將軍,因此包括袁太傅等人在內,必爲滿朝文武所不容。屆時文武百官,也會遊說董太后,立董承爲大將軍,而非董卓。”

“哦?”

劉備心頭一喜,笑着道:“那董卓失勢,似乎不久矣。”

一山豈容二虎。

東漢歷史上爲什麼只常設大將軍,而很少常設驃騎將軍?

就是因爲驃騎將軍會分大將軍權。

如果董卓擔任不了大將軍,被董承當了大將軍,那董卓的權力反而要被董承分走大半。

所以不管是對董卓來說,還是董承來說,應該都是不能容忍的現象。

“不錯。”

陳暮點點頭:“太皇太后之所以依仗董卓,只是臨時利用而已。隔了七八代的族人,不可能讓他取代自己親侄的地位。一個驃騎將軍打發就行,要是董卓還不滿足,想做執掌天下大權的大將軍,他也不看看自己夠不夠格。”

劉備又問道:“那依四弟之見,董卓會何時失勢?”

陳暮想了想道:“依我之見,最遲明年,董卓就得升任三公,權力明升暗降,屆時我與大哥迴歸中央,輔佐天子,差不多也該是那個時候。大哥兩救太皇太后,簡在後心,只要當下能治理好青州,升遷無礙。”

驃騎將軍是萬石,僅次於大將軍,位比三公。三公也是萬石,理論上來說,雙方平級,爲什麼說是明升暗降?

這個其實應該不用解釋,簡單概括就是驃騎將軍有兵權,三公則只有參政權,實際權力不大。

如果董卓真的想要更進一步,以外戚身份擔任大將軍,除非他能說服董太后。

一旦董太后不同意,那政治鬥爭的結果,頂多就是給董卓一個三公養老而已。等權力慢慢被架空之後,一道詔令讓他辭官回鄉,沒有第二個下場。

聽到陳暮的分析,劉備也覺得有道理,這世上哪有不讓自己親侄子上位,讓一個隔了不知道多少代的遠房侄子上位的,便點點頭道:“升不升遷的其實無所謂,主要還是能夠儘早回中央輔佐天子,雖然我反對廢帝,但木已成舟,也只能盼望陳留王早日親政,這樣我纔不負先帝所託呀。”

談起漢孝康帝,場面一陣沉默。

陳暮也沒有說話,劉備的目光裡露出黯然落寞緬懷追憶的神情。

漢孝康帝可謂他們兄弟的伯樂,如果沒有先帝提拔他們,即便他們立的軍功再多,不賄賂宦官的話,也難以走到今天的地步。

雖然劉備對先帝的很多做法都不太同意,比如花錢買官、橫徵暴斂,但不可否認,根據漢朝的二重君主制,劉備就是劉宏徵辟的臣子,那麼他就有向劉宏效忠的義務。

劉宏死了之後,那麼劉備下一個效忠的,就應該是劉宏的兒子。

這種觀念,其實是傳自春秋戰國時的分封制。

簡單來說,劉備被劉宏親自徵辟,那麼劉備就是劉宏的家臣。

而劉備徵辟的人,相當於劉備的家臣。

並且劉宏家臣的家臣,也就是劉備徵辟的人,並不是劉宏的家臣。

所以劉備徵辟的人,首先會效忠劉備,其次纔會效忠天子,大概就是這麼個道理。

這也是爲什麼漢朝如此重視門生故吏的原因,因爲按照這個觀念,可以培養出大量的人脈關係網絡。

即便這些人後來沒有在你手底下混,別人也得重視這層關係,未來也得效忠於你。

比如韓馥,就因爲是袁家故吏,被這層道德綁架,最終被袁紹拿捏到死。

不過也有不講武德,比如董卓.....身爲袁家故吏,不僅不效忠袁隗,最後甚至把袁家給屠了......

真正的可謂只要我沒有道德,就不會被道德綁架,完全不顧及這方面的世俗觀念。

劉備是在意二重君主制的,所以十分懷念劉宏,不過人都已經死了,再懷念也沒有什麼意義,於是悲傷的情緒很快散去,轉移話題道:“對了,聽聞四弟訂了門親事?”

“倒是沒有訂親,被四弟拒絕了。”

一提起這個,張飛頓時來了精神,繪聲繪色道:“大哥你是不知道,人家女子爲了四弟,整日努力學琴習字練畫,聽聞四弟有難,央求父親舉全族之力相助,這等情誼,感天動地呀,我若是四弟,恨不得當場把那女子娶了。沒想到他居然拒絕,當真是可惡呀。”

陳暮苦笑道:“別這麼說,如果因爲她喜歡我,而爲我做這一切,使得我心懷愧疚而答應娶她的話,其實這並不是愛情。我拒絕她也不是真的拒絕,而是答應會與她慢慢接觸,再過些日子,她也會來青州,到時培養感情嘛。”

劉備不解問道:“那女子是長得不好看嗎?”

“美如天仙。”

“家世不太好?”

“冀州豪強。”

“品行不好?”

“暫時不知,不過聽聞知書達理,十分賢惠。”

“那還培養什麼感情,娶回來呀。”

老大哥頓時就不樂意了。

男子漢大丈夫,娶個女人都扭扭捏捏,太不爽快。

陳暮微微一笑,沒有說話。

這其實就是他跟劉備三觀不同的地方。

或者說,是現代人跟古人三觀不同的地方。

漢朝的女性地位雖然沒有低到宋明以後那樣的地步,但要說有多高,思想多開明,跟後世還是沒得比。

蔡文姬被曹操賜給自己部下就不多說,曹操總共15個老婆,其中13個都是他搶來的。

劉備自己的老婆也多次在戰亂中被人抓走,劉備更心疼兄弟,不太關心妻子。

在男權社會,有權勢的人不會管女性的心情。

而陳暮則是一個尊重女性,擁有正常現代價值觀的男人。

因此他打算先和羅敷談着,瞭解熟悉之後再談婚事。

倒不是矯情,而是假如陳暮因爲羅敷做的這一切,就立即娶她,也許羅敷心裡也不會高興。

因爲這顯得有點道德綁架的意味。就好像是因爲我幫了你,你才大方地娶了我一樣,讓人不舒服。

所以當時候陳暮拒絕秦風訂親的提議時,羅敷很沮喪,但也不是特別悲傷。

因爲在她心裡,如果自己能更優秀一點,遲早能夠追到陳暮。

可很快陳暮邀請羅敷來青州做客的時候,羅敷就開心得雀躍,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因爲在她看來,意味着更近了一步。遲早有一天,你會發現我的好。

而我也剛好近距離了解一下你,看看你的性格跟我合適不合適,再看看你的道德品質,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

這纔是正常的心理想法。

對於一個敢於拒絕太守,追求自我幸福的女孩來說,顯然羅敷也有她自主獨立的一面。

而對於陳暮來說,羅敷膚白貌美,有是豪強出身,以後說不準對劉備收取冀州提供很大幫助,他沒有任何拒絕的理由。

而且陳暮自己也很喜歡她,是一個漂亮可愛又溫柔善解人意的好女孩。

但並不是說你長得好看,家裡有錢,我就一定得娶你。

別說後世,單說古代,長得好看又有錢,性格惡劣的女子多的是。

比如高陽公主,賈南風等等。

陳暮也得擔心自己的老婆人品有沒有問題,會不會跟自己鬧矛盾,以後家宅不寧。

所以等羅敷來青州,兩人一起遊玩一段時間,產生感情。互相瞭解之後,那麼最後走到一起,才叫順理成章。

要是才見了兩次面,就立即訂下親事,雖然很符合古代的情況,可對於陳暮來說,他更希望照顧女方的情緒,讓她能夠體會到什麼是真正的愛情。

夫妻之間最要緊的是什麼?

恩愛。

相敬如賓,舉案齊眉。

而不是穿越到古代, 就立即急吼吼地三妻四妾,收貂蟬收甄宓收大小喬收這個收那個。

陳暮一來尊重女性,希望能夠給予自己老婆有愛情的感覺。

二來是他希望有一個包容自己,理解自己的老婆,而不想將來後院起火,娶一個三天兩頭吵架的河東獅吼回來。

所以綜合這兩點,也是陳暮爲什麼非常抗拒包辦婚姻,不希望隨便找個老婆的緣故。

簡單來說,就是要看自己老婆的人品好不好,如果好的話,可以結婚的話,同時也希望能給予老婆尊重,讓自己的老婆能夠感受得到夫妻之間的信任、親密等等。

陳暮覺得,這纔是現代婚姻的正常價值觀,也是夫妻之間和諧相處之道。而不是隨便娶個女子回來,將她當成生育工具,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爲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點擊下方的"收藏"記錄本次(第257章 婚姻價值觀)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

喜歡《三國之謀伐》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謝謝您的支持!!()

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完結感言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端午節請假條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請假條第六章 定徐州(1)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九十五章 荊州風雨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七十七章 馬第二十四章 夷滅三族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一百一十二章 胸有蒼穹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四十章 奇襲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
第五十五章 令人智熄第一百五十一章 鬥智鬥勇第八十四章 大漢光明的未來第四十八章 微微一笑很傾城第九章 集思廣益第二百四十五章 封王第八十三章 有誰能知我心第一百零二章 章武五年第二百六十一章 請陛下禪讓第五十三章 一夜成長第七十九章 局勢明朗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四十八章 諡議第二十六章 廣年對(2)第六十章 陳暮發動技能——萬箭齊發第二百八十一章 三請三辭第三十七章 廢史立牧第四十三章 王芬喜提義子完結感言第九章 給曹操送口棺材第二章 營寨鏖戰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三十九章 陳丞相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三十七章 沮授第五十一章 設伏第六十五章 泰山書院開學第一十七章 荀攸第五十三章 魑魅魍魎(二)第四十二章 壯年黃忠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四十四章 曹操發動技能——奸雄第一百五十五章 遼東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二十二章 董卓之死,王允掌權第一百二十四章 多方會談第一百五十章 小老弟,你怎麼回事?第七十二章 風雲變色(胡辣湯挺住,河南加油!)端午節請假條第一百二十二章 將星隕落第二百零三章 你也來了?第七十一章 莽夫會套路,誰也擋不住第一百零六章 夏侯涓第四十九章 孝康帝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三十五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請假條第六章 定徐州(1)第六十五章 我預判了你預判了我的預判(二合一大章)第三十八章 章武二年第九十五章 荊州風雨第六十章 贏了他一次第二百二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九十章 呂布的選擇第一十九章 主簿趙琳第三十四章 大亂將至第三章 天下大勢第三十八章 夾擊第五十四章 萬里長征第一步!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六十六章 呼朋喚友第一百九十四章 魚死網破第六十四章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第二百六十四章 入宮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七十三章 心病第三十三章 請陛下飲酒第二十三章 萬軍叢中取敵將首級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六十二章 四弟是真的狗第一百八十九章 無路可逃第四十六章 人皆螻蟻第五十三章 務政第二百三十七章 觀望局勢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一十六章 奇襲曲樑第七十七章 馬第二十四章 夷滅三族第六十八章 赤子之心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七十三章 亂世一鍋粥(1)第一十一章 大事業第一百二十八章 章武二十五年第一百一十二章 胸有蒼穹第六十六章 曹操未曾設想的道路第六章 呂布的處境第九十四章 欠我三條命第五十七章 火燒曹營第七十八章 如狼似虎第二十四章 別怕第二十七章 父母第四十章 奇襲第二十一章 出使呂布第八章 我們是兄弟第六十一章 洛陽亂第二百五十四章 將計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