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認主

仔細想想日後即將發生的事件背後的原因,袁術只覺得背後發涼。

果然三國演義誤人啊!

歷史上亂世之中有名有姓的人哪有幾個簡單的?更何況這些人都身居高位,背景深厚,表面上發生的種種巧合,都有自己背後更深層次的原因。

董卓進京,不是偶然,而是野心膨脹的世家們對於這搖搖欲墜的漢室發起的雷霆一擊。

聯想到黃巾之亂前父親對自己說的話,袁術覺得自己對於這個時代瞭解的真是太膚淺了。

要想在這亂世之中生存下去,自己必須還得小心一些,學會如何應對這些世家以及陰謀。

再次飲下一杯酒,味道卻不似之前的甘甜,反而有些苦澀。

懷着心事,喝着悶酒的袁術卻沒有發現,有三道好奇的目光正注視着他。

荀攸看着一臉心事的袁術,沉吟着不知在思索些什麼。

而曹操看着這個往日高傲自大的損友,也爲袁術的反應而感到驚奇。不過本身曹操心中也不甚好受,當着何進的面也不敢發作,只得如同袁術一般喝起了悶酒。

袁紹對於這個突然一改往日性格的弟弟的反應感到十分的不解,低聲的問道:“公路,你怎麼了?”

袁術放下了酒杯,站了起來,對着何進一作揖:“大將軍,公路突然身體不適,就先行告退了。”

何進對此並沒有覺得什麼,只當袁術又與袁紹鬧彆扭了,點了點頭:“既然公路你身體不適,就先下去休息吧。”

“多謝大將軍體諒,在下告退。”

說完,也不管袁紹不解的眼神,直接走了出去。

袁紹和曹操看着袁術離去的背影,各自陷入了沉思。

但袁術的離去在這熱鬧的酒宴中只是插曲,剩下的人依舊該吃的吃,該喝的喝,聊的興起。

出了將軍府的大門,袁術看着繁華的街道,一時不知該往何處。

“在下荀攸,見過袁將軍。”

此時的袁術早已入仕多年,現身居虎賁中郎將一職。

袁術意外的轉過頭,果然看到之前的那個十分低調的沉默儒生。

“原來是荀侍郎,怎麼不在府中赴宴,出來了?”

荀攸輕笑一聲:“將軍不也一樣嗎。”

“在下是身體不適,呃,好吧,就知道你不會信。”

話說到一半,看到荀攸那雙看透人心的眼神,袁術只得改了口。

“那麼將軍爲何出來呢?”

看到荀攸頭上淡綠色的光圈,袁術猶豫了一下,還是吐露了心聲:“爲國家而哀,爲天下而痛。”

荀攸臉色一變,語氣僵硬的說道:“將軍醉了,不如找一間酒樓喝杯茶,解解酒如何?”

荀攸那嚴肅的面容,讓袁術不禁有些心憂。

不過看到他頭上的綠色光環又濃郁了幾分,袁術心中又輕舒了一口氣。

“敢不從命,公達請。”

二人並排慢慢向附近袁家的一座酒樓走去,身後跟着無時不在的紀靈。

來到茶樓內,袁術找了一個單間,與荀攸面對面跪坐着品着茶。

而紀靈則是一臉嚴肅的在外面站着崗。

袁術按照原身曾經看過的倒茶的方式,笨拙的爲荀攸到了一杯茶,隨後也給自己倒了一杯。

輕輕的抿了一口,袁術輕輕皺了皺眉。

說實在的,不管是前身還是現在的袁術,對於茶葉都不甚喜歡。

不過畢竟對方是荀攸,漢末最強的謀士之一,袁術也就忍住了。

荀攸再坐下後也一直在觀察着袁術,看到袁術的表現眼中微不可查的閃過一絲滿意之色。

荀攸拿起茶杯,舉止優雅的抿了一口,隨後就將茶杯放下,看着窗外。

袁術看荀攸不開口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同樣看着窗外。

二人就這樣一邊品着茶,一邊看着窗外的人來人往。

過了許久,茶都喝了一半了,袁術終於有些忍耐不住。

“不知公達兄叫我有何事?”

荀攸再次抿了口茶,不緊不慢的開了口。

“不知將軍對於大將軍的謀劃有何看法?”

看着面色平靜的荀攸,以及他頭上鮮綠色的光環,袁術心裡咬了咬牙。

“恕在下直言,大將軍此舉乃是一步臭棋。如此作爲無異於引狼入室,將我大漢王朝推入火坑。”

一語驚人,袁術此話其實也是曹操以及大部分智謀之士的心聲,不過他們都不敢於吐露。

荀攸依舊面色不變,彷彿什麼都沒有聽到,等待着袁術的下文。

既然開了口,袁術也不打算藏着掖着。

“大將軍將董卓這條豺狼招來,必然會害人害己,最終將漢室毀於一旦,引發堪比戰國以及秦末的亂世。”

聽到這裡,荀攸終於有了反應。

平靜的問了一句:“將軍如何知道大將軍會招董卓進京?”

袁術頓時被噎了一下:“呃,我是猜的。”

好在荀攸並沒有糾結於此,彷彿心中已有了答案,再次提出了第二個問題:“將軍接下來打算怎麼做?”

袁術沉吟了片刻:“在下打算隨後就稟告父親,求得揚州州牧一職,以江東爲基礎,奪取天下。”

“江東天險,固守有餘,進取不足,缺少人口和騎兵如何能夠一統天下?”

“可造海船,從東海前往幽州,戰馬無虞。北方大戰,百姓必然南逃,在下亦可通過家族遷移人口,人口無虞。待時機成熟,在下就可以先取荊州,後取益州,交州。一統南方後在逐步向北蠶食。”

聽到這裡,荀攸臉上終於動容了幾分。

“不知將軍志向爲何?”

說到這個問題,袁術可是充滿了自信。

這個世界,或許其他方面超過自己的人不知凡幾,但在眼界和見識上,袁術可以毫不客氣的自稱天下無雙。

“自高祖建立漢朝以來,我大漢雖然對外戰爭不少,國力強盛,但版圖卻少見擴張。在下平生之願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目光所見皆是漢臣。讓我大漢成爲世上唯一的國家。”

說到這裡,袁術都有些熱血沸騰。

荀攸雖然有些震驚,但沉吟了片刻後,問出了最後一個問題。

“若是在下現在就這麼離開了,將軍會如何做?”

聽到這裡,袁術笑了。

“這個世界上只有自己人和死人不會多話,洛陽這麼大,想必死一兩個人應該不會被發覺吧。更何況荀家估計也不會因爲這事就對我怎麼樣。”

潁川荀家雖說也是頂尖家族,但和四世三公袁家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更何況荀家人才衆多,荀氏八龍哪個不是名滿天下,才華過人。

少一個名聲尚淺,還未展露多少才華的荀攸,並不會引起荀家的反撲。

聽到這話,荀攸也笑了。

頭上的光環一半變成了深綠色,另一半紫色光環顏色卻是更深了幾分。

荀攸起身緩步走到袁術身邊,面色鄭重的一揖手,長跪於地。

“荀攸,荀公達,拜見主公。”

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二百五十二章 南陽局勢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四百七十四章 騷擾第八百二十七章 入谷第二百七十七章 賞罰分明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五百零三章 劉虞之言第二十章 冀州第七百零八章 即將的落幕第四百六十一章 爭搶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圍第六十二章 錢莊初成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八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零一章 人頭稅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實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六百零七章 談判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第八百五十三章 取捨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量出兵第五百七十一章 袁紹的決斷第五百二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二百三十四章 恐怖的荀悅第九百六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七百四十七章 僵持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八百三十九章 賈詡之毒第六百六十章 小懲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五百七十章 爭論第四十一章 分家第五百二十七章 回擊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爲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下荊州第三百零一章 地圖和藥方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二百五十四章 錯失良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連連受挫的楊修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五百一十章 出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曹操缺糧第三十八章 聰明的女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襲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登之能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九十七章 追擊第三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一百一十六章 冀州戰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三百二十一章 諸葛家族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四百二十七章 敵情第八章 安排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殺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量出兵第九十七章 追擊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六十三章 金陵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八十九章 栽贓第七百三十八章 攻守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場第三百零一章 地圖和藥方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絕第九百四十二章 張飛之威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八百五十四章 陽謀第八百九十九章 法與德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
第三百九十四章 董承入宮第三百二十六章 朋友的提醒第二百五十二章 南陽局勢第五百四十四章 展望第四百七十四章 騷擾第八百二十七章 入谷第二百七十七章 賞罰分明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五百零三章 劉虞之言第二十章 冀州第七百零八章 即將的落幕第四百六十一章 爭搶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二百六十一章 火燒大營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圍第六十二章 錢莊初成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一百六十六章 兩州世家結樑子第八百五十六章 圍點打援第一百零一章 人頭稅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實第七百三十五章 袖袍第六百零七章 談判第四百七十三章 慘烈第八百五十三章 取捨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量出兵第五百七十一章 袁紹的決斷第五百二十八章 視死如歸第二百三十四章 恐怖的荀悅第九百六十六章 祭天大典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九百二十八章 進退第七百四十七章 僵持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八百三十九章 賈詡之毒第六百六十章 小懲第一百七十三章 傻大個公孫瓚第五百七十章 爭論第四十一章 分家第五百二十七章 回擊第七百七十七章 無爲第七百七十章 倔強第七百二十三章 碰面第八百零六章 農莊第一百一十八章 拿下荊州第三百零一章 地圖和藥方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六百四十八章 震驚天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九百七十章 表演第二百五十四章 錯失良機第一百九十八章 連連受挫的楊修第五百二十章 水淹黃縣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前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五百一十章 出兵第一百八十八章 曹操缺糧第三十八章 聰明的女人第四百二十八章 夜襲第四百七十六章 陳登之能第七百三十四章 暗子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九十七章 追擊第三百四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七百四十二章 蹤跡第五百四十章 私訪第一百一十六章 冀州戰事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五百三十七章 三慮第三百二十一章 諸葛家族第七百九十一章 兗州戰起第四百二十七章 敵情第八章 安排第五百三十五章 追殺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量出兵第九十七章 追擊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六十三章 金陵城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二百二十二章 四分五裂的世家大軍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八十九章 栽贓第七百三十八章 攻守第六百二十九章 二代出場第三百零一章 地圖和藥方第九百一十三章 研究象兵第一百一十二章 鄭玄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絕第九百四十二章 張飛之威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八百五十四章 陽謀第八百九十九章 法與德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一百六十一章 讖語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