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孔融

袁術在豫州求得賢才出山、心情得意之際,青州的曹操也在戲志才的提醒之下行動了起來。

“主公,此次攻打豫州,我軍露出了一個極大的弱點,那就是頂尖戰力的不足,卻不知主公準備如何處理?”戲志纔來到曹操帳中,君臣之間相互行禮之後,戲志才單刀直入道。

這次大戰之所以讓呂布逃離,無論是曹純還是夏侯淵的輕敵大意都不過是部分原因。最關鍵的是曹操麾下並沒有能在呂布手中撐住、糾纏住對方的猛將。若是有一人能夠牽制住呂布,無論如何結局也不會是這般。

“唉!”曹操輕嘆了口氣:“我麾下多是將帥之才,論起領兵作戰不遜色於任何人,可這頂尖戰力...不說與劉備麾下的關張以及袁術麾下的典韋許褚相比,就是袁紹麾下的顏良文丑都非我軍能比。可天下英才多數有主,我又能爲之奈何?”

戲志才聞言,微微一笑:“主公難道忘了當初虎牢之戰可還有一人未曾出仕呢!”

曹操將虎牢之戰與呂布作戰的人員從腦海中一一掃過,最後停留在一個手持雙錘、相貌平凡的武將之上。

“武安國?”

“不錯!”戲志才點了點頭:“此人乃武安君白起之後,雖不善軍略,但是本身武藝確是不凡,絕不輸於元讓和妙才。元讓和妙才雖武藝不凡,但最善的還是軍略,因而無法專心鑽研武藝。可武安國卻非如此,虎牢之戰後其一直深感羞恥,日夜訓練,如今實力已經觸及到了一流武將巔峰,很可能會突破到超一流的境界。潛力無窮,主公當招之。”

“此人居然還在青州?爲何呂布不用之?”曹操不解的問道。

“此人曾受孔融重恩,死忠於其,一直隨侍其左右保護之,不願出仕。而呂奉先又狂傲自大,不屑於這等手下敗將,故而招攬未果後就再未提及。其人至今還在青州,就位於孔融府中。”戲志才笑着道。對於呂布的自大和愚蠢戲志才也是很佩服,身邊一個頂尖武將竟然都毫不在乎,只能說其人愚蠢之至。

“天助我也!”曹操興奮道:“如此猛士,又是武安君之後,定然是大將之才。孔融不過一腐儒不能用之,而呂布不過一匹夫竟然對其視而不見,如此合該由某得之!”

看到曹操興奮的樣子,戲志才忍不住潑了桶冷水,輕嘆道:“主公不要高興得太早。武安國此人忠孝,故而一直守衛着孔融,未有怨言。主公若是欲招之,恐怕還需費不少功夫。”

曹操沉吟了片刻,問道:“若是以將軍之位待之,再加上美女錢財,能否令其動心?”

戲志才輕輕搖了搖頭:“似他這等武藝高絕之人,又豈會貪圖俗物?主公欲招之,還需要以誠相待,對症下藥。”

“對症下藥?症狀爲何?”

“孔融。”戲志才眼神複雜的低聲道。但凡士子,又怎可能不對孔融這位聖衍公心存敬重?但爲了曹操的大業,戲志才只能狠心下手了。

“武安國受孔融恩惠,聽命於其。主公只需要說動孔融,就可拿下武安國。”

曹操聞言,苦笑一聲:“孔文舉剛烈之名就是我也有所耳聞,他怎麼可能被我這宦官之後說動?難不成志才你要我殺了他?”

“不!”戲志才自信的看着曹操道:“昔日主公自然說服不了他,但現在則不同,主公定可輕易說之。”

“爲何?”

戲志纔看向孔子廟的方向,口中感慨道:“主公不要忘了,儒家的核心思想中可是有忠君這一條。如今主公掌控着天子,孔融豈敢不聽命?更何況現在天下諸侯皆欲稱帝,唯有主公堅持漢之正統,只要主公將局面告之孔融,其自會鼎力相助。到時候一個武安國豈不是唾手可得的事?”

“此言大善!”曹操欣喜的大喝道:“好,志才,就依你所言,咱們這就前往拜訪聖衍公。來人,備轎!”

隨後一行二人直接來到了孔府之前,通報之後在孔府僕童的引領之下來到了孔府正廳,慢慢就坐,沉下心來體驗這少有的寧靜。

不得不說孔融不愧是孔子的世孫,當代的聖衍公。其人性格剛烈,爲人忠孝,政略過人。雖然並非明主,但卻是一位鐵骨錚錚的諍臣,若非生在亂世,恐怕後世佳話又要再添幾句。

很快,出於禮貌的孔融心情略微反感的走了出來,與曹操、戲志才相對而坐,沉默不言。

“文舉兄,近來可好?”曹操面色和善的打招呼道。

“託曹公的福,還有口氣。”孔融語氣不善的淡淡道。

“呵呵,文舉兄火氣很大啊!曹某又是有什麼惹得您不快了?”曹操絲毫不見怒色,依然笑呵呵的說道。

“你自己心裡清楚。說吧,你曹孟德無事不登三寶殿,這次你到我這來幹什麼?”孔融冷哼一聲,依然不爽的說到。

“此次某是奉天子之命,特意來招文舉兄入朝爲官的。天子特封你爲少府。”曹操笑着拿出一封文書,輕聲道。

孔融聞言,面色恭敬的跪倒在了地上,面向西方、神色恭敬的朗聲道:“謝陛下!”隨後從曹操手中接過文書。

“對了,文舉兄。聽說當初虎牢關一戰英勇無比的武安國將軍就在文舉兄你的府中。如此英才作一護衛實在可惜,不知可否借之一用?”曹操忽然問道。

“不行。”孔融毫不猶豫的拒絕道。

對於曹操他真的沒什麼好感。此次曹操攻打青州,雖然幫孔融趕走了一直和他相互看不順眼的呂布,但曹操比之呂布也無區別。都把他這個聖衍公當作了一個傀儡吉祥物,根本就視而不見。現在對方無事獻殷勤,估計圖的就是武安國。孔融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直接拒絕了。

“文舉兄不要這麼快就拒絕嘛!實話告訴你,現在天下的局勢...唉,若是得不到武安國將軍相助,恐怕這大漢真的是沒什麼生機了。”曹操故作嘆息的說道。

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二百九十四章 山谷埋伏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二百三十四章 恐怖的荀悅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術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四百六十一章 爭搶第一百七十章 各方心思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紹的憤怒第八百二十八章 弓弩之利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二百二十五章 做好心理準備的蔡琰第七十六章 諸侯會盟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量出兵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裝騎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劉第七百五十八章 並非結束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匠造之術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五百三十六章 歸附第六十章 法正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詐敗第十章 資質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二百八十章 曹操之憂第十二章 參軍第八百二十一章 落後和優勢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一百零三章 分封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八十九章 應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二百章 紛亂的天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操的妥協第六百一十二章 死守北平第五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七百八十一章 真正面目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五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七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抉擇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九百一十一章 轉變第二百零一章 人口換糧食第五百八十章 船隻技術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現狀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絕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九章 身毒之動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二百七十五章 擴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一百六十二章 官場風氣第五百三十二章 死戰第九百二十一章 四人行第七百八十四章 自絕世家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三百九十八章 馬騰的選擇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鏖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二百一十八章 陷入瘋狂中的劉焉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十三章 酒樓相遇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六百二十二章 親兒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百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
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二百九十四章 山谷埋伏第二百八十六章 太史慈的軍團天賦第二百三十四章 恐怖的荀悅第七百九十六章 箭術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四百六十一章 爭搶第一百七十章 各方心思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紹的憤怒第八百二十八章 弓弩之利第三百八十四章 暫時的平靜第八十四章 誘餌第六百二十三章 蹋頓的疲憊第二百二十五章 做好心理準備的蔡琰第七十六章 諸侯會盟第四百八十一章 商量出兵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裝騎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說劉第七百五十八章 並非結束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七百一十七章 匠造之術第二十五章 甄家第五百三十六章 歸附第六十章 法正第六百九十四章 腰引弩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六百一十九章 貿易城市第五百七十二章 打劫第六百五十六章 瘋子第四百二十九章 詐敗第十章 資質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五十九章 再收義子第四百八十九章 水淹夏侯第五百一十七章 理智第二百八十章 曹操之憂第十二章 參軍第八百二十一章 落後和優勢第八百六十三章 反噬第四百二十一章 敗後良機第一百零三章 分封地第五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二百八十九章 應戰第四百六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二百章 紛亂的天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曹操的妥協第六百一十二章 死守北平第五百八十九章 對峙第九百三十四章 班底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七百八十一章 真正面目第二百五十一章 局中局第五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七百一十二章 劉備的抉擇第七百三十二章 諸國來朝第九百一十一章 轉變第二百零一章 人口換糧食第五百八十章 船隻技術第四十七章 造船廠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三百八十九章 西南現狀第六百六十四章 拒絕第九百零三章 結黨營私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四十五章 三才到來第三百二十三章 公孫瓚的騰飛第八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六十九章 身毒之動第四百五十一章 打擊第七百三十三章 陰影第三十七章 商稅第六百二十五章 求援第二百七十五章 擴軍第二百一十一章 書院間的鬥爭第二百八十二章 軍功制度第一百六十二章 官場風氣第五百三十二章 死戰第九百二十一章 四人行第七百八十四章 自絕世家第五百一十九章 逃生第三百九十八章 馬騰的選擇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南諸國第七百六十四章 調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鏖戰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七十八章 廬江不能丟第六百二十七章 行險第二百一十八章 陷入瘋狂中的劉焉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二百四十四章 吳懿的盤算第三百三十九章 北疆之況第十三章 酒樓相遇第九百六十二章 從簡第二百七十八章 荀家的謀劃第三百二十二章 荀彧之謀第一百三十二章 水泥第六百二十二章 親兒子第一百二十六章 百家第一百九十八章 爭端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