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親兒子

現如今,這一封任命書一出,袁術對於諸葛亮的態度對於大楚所有有官職有身份的人都看的清清楚楚。

親兒子!這態度絕對的比親兒子還親。

類比一下就如同當年的漢武帝對待冠軍侯一般,那絕對是疼的要死、寵的沒邊。

當年漢武帝對待冠軍侯就如對待自己的親兒子一般,封禪中的封,也就是祭天這種一般只能由帝王爲之的行爲都安排霍去病做,而且還專門爲其設置了冠軍侯這一侯爵。需知漢武帝時期,唯有冠軍侯一人有兩字諡號。諸多官位如驃騎將軍等也皆是爲其特殊新設或重定品級,後來才沿襲。就連霍去病的兒子霍嬗和霍光也是深爲其寵幸。

先讓他選士馬、允許他不帶將領。封戶數超過衛青,21歲即成爲漢武第一封戶侯。包庇殺李敢、十里軍陣盛葬,起祁連山冢。柏梁臺詩排在樑王劉武后面。替人養兒子帶其泰山封禪(雖然手賤把小孩給養昇仙了),託孤他弟弟和他帶回來的異族王子。驃騎將軍之號攥手裡不放,全西漢獨一無二。

就連他舉薦的同父異母的兄弟霍光也被漢武帝託孤爲輔政大臣,執掌漢室最高權力近20年。當然這其中也有霍光自身能力原因,但其霍去病兄弟的身份以及其酷似霍去病的長相絕對是漢武帝對其重視的主要原因。

現在的諸葛亮和當年的霍去病何等相似。剛初出茅廬,年方十七就成爲了一方封疆大吏,手握南蠻西南諸國兩處實權,論起實權絕對在謀士之中可列前十。而且不僅如此,西南諸國意味着什麼天下人都清楚,雖然些國家弱小無比,不算什麼,但是代表的意義深遠。這是袁術對於將來一統之後對外征戰以及對待世家的一個試驗點,說是將來大楚對外的縮影也不爲過。

涼州如今是新下,還不穩定,對西域諸國目前還不能倉促動手。因而雖然西南諸國和西域雖說是同樣對世家開放,但實際上意義全然不同,西南諸國纔是現如今大楚所有世家最爲關注的點。主事之人的位置一直懸空着,袁術遲遲的不派人,一直是自己親自遙控指揮,魯肅暫時管理。

之所以如此就是因爲西南諸國太過重要而且情況特殊,袁術不敢將此處輕易交給人。或者說整個大楚,袁術都找不到合適的人選來管理。因爲在這個位置上不但要足夠公正,扛得住世家的壓力,而且還要對於分封和袁術的安排計劃有足夠的瞭解。

這兩個條件,光第一條,就幾乎可以pass掉大楚除了田豐以外所有的人。因爲在這個位置上所需扛住的壓力是一般人根本無法扛住的,必須要得罪完大楚所有的世家,除了田豐鐵面無私,誰敢說自己沒有私心和弱點把柄?就是魯肅沮授也不敢接這個位置。

荀悅是袁術能夠想到的擔任這個位置最好的,也是唯一的人選。因爲這貨本身就是個異類,從來就是和世家對着幹,在劉備麾下時就備受作爲世家代表的陳羣的打壓。而且年近五十還孑然一身,又是荀家出身,真可稱得上是無欲則剛了。

有他在前面頂着,諸葛亮真可說是輕鬆無比。因爲荀悅不願拋頭露面,所以作爲這個位置的實際主事之人,袁術可以再明面上派個主事之人,也可以依舊空置這個位置。而諸葛亮作爲名義上的主事之人,實際上卻什麼事都不用幹,只用躺着得政績就可以了。

要麼怎麼說所有人都覺得袁術對待諸葛亮比親兒子還親呢,袁耀現在還在幽州跟着孫策手底下廝殺呢,才勉強混上個都尉。而諸葛亮這邊,上來就是治中從事。

治中從事此職非常特殊,作爲州級佐官,官不過百石(漢朝州的佐官級別反倒在郡的佐官之下),放在日後也就是九品芝麻官,和縣長之類的差不多。若是刺史強勢,獨斷專權,這個位置基本就是擺設,但以魯肅的性格,諸葛亮又是袁術親自安排並要求照顧的。所以諸葛亮這個治中從事官不過百石,但卻是益州實實在在的二把手。

“相關的安排陛下已經爲你準備好了,即將以刀筆吏的身份作爲你助手的仲豫先生數日前已經從金陵動身了,不日即到。西南諸國的事陛下建議你暫時先跟着仲豫先生學,由仲豫先生主導,畢竟這方面的經驗他比你豐富多了,你先和他學習一些時間,慢慢的參與瞭解之後再主導此事。當然,這只是陛下的建議,陛下說了,一切由你自己做主,他絕對支持。”魯肅語氣複雜的說道。

說實在的,袁術在諸葛亮身上所盡的心思魯肅都有些嫉妒了。這真是捧在手心怕摔着、含在口裡怕化了,就連這種安排都要事先和諸葛亮小心解釋避免激起他的不滿和逆反心理。

不過是一個百石的小官,卻管理着天下所有的世家,實權大得驚人,整個大楚都是獨一份。

“陛下所言,亮深爲感激,並無意見。仲豫先生乃是才德兼備的前輩,亮年紀尚輕,根本擔不了如此重任,以其做主,隨之學習自是亮應該做的。在此感謝陛下和子敬先生的關愛和建議,亮定當竭盡全力、不負二位厚望。”諸葛亮感激道。

“好了,我這還一大堆事,你要是有空,不如陪我一起處理?也好讓我這個老前輩瞭解一下你的本事,將來你能否走上那個位置,雖然陛下可以一言決斷。但按陛下的性格,到時候還是需要我們這些‘老傢伙’的意見,要想得到我的支持持,你不拿出點真材實料我是不會給你高分的。”魯肅一臉笑意的戲謔道。

諸葛亮聞言,目光微撇,看向案牘之上和兩側那無數的文件,嘴角一抽。但看着魯肅臉上的笑意,還是微吸了一口氣,平靜的說道:“亮自當隨同。”

魯肅聞言,臉上的笑意更甚了:“很好。某如此做也是爲了讓你初步瞭解一下西南諸國的情況。要知道,如此多的國家,情況之複雜根本是你難以想象的,將來你會面對的問題比我會面對的還要多得多。雖然現在有仲豫先生替你承擔,以後你還是會面對的。現在也算提前適應適應。”

第一百一十三章 藏書閣第一百九十八章 連連受挫的楊修第七百二十八章 決斷第五十三章 碾壓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六百零五章 兵敗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二十一章 世家和寒門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五百五十九章 離遼東第三百零五章 馭獸之法第三百五十四章 菜鳥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二百二十章 益州的世家是個坑第九百五十二章 鋒芒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殺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五百三十章 拔矢啖睛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二百零九章 奸商甘興霸第四百五十六章 忿恨第五百七十五章 逃離第九百四十二章 張飛之威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四百三十七章 金城之下第二百八十章 曹操之憂第十九章 許諾換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方震動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方震動第二百七十九章 楊修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大勝第六百九十七章 危機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六百三十三章 遊牧民族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八百四十四章 針對第六百六十八章 放開第九百六十九章 謀劃再起第二百二十章 益州的世家是個坑第六百一十章 謀劃第七百八十三章 暗謀第八百一十三章 望其項背第七百九十四章 氪金打法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二百一十五章 黃忠的箭術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二百六十八章 陷陣之志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西涼第九百六十七章 定鼎第四百七十七章 破關之機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六百零四章 不退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六十九章 回收土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與留第七百五十二章 情義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七百零一章 勝局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遼東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八百一十八章 打招呼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九十章 敬酒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七百六十一章 絕境前的瘋狂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之死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三百四十一章 人口戰爭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七百八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七百四十一章 準備第九十四章 無雙呂布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九十一章 雙雙突破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裝騎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楊修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六百二十八章 烏桓降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擒第九十四章 無雙呂布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
第一百一十三章 藏書閣第一百九十八章 連連受挫的楊修第七百二十八章 決斷第五十三章 碾壓第九十三章 虎牢關第六百零五章 兵敗第六百一十八章 南蠻之況第二十一章 世家和寒門第七百四十六章 中伏第五百五十九章 離遼東第三百零五章 馭獸之法第三百五十四章 菜鳥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二百六十三章 支援宛城第二百二十章 益州的世家是個坑第九百五十二章 鋒芒第三百八十二章 追殺第九百四十三章 敗家第六百八十七章 陽謀第五百三十章 拔矢啖睛第十六章 品酒論英雄第二百零九章 奸商甘興霸第四百五十六章 忿恨第五百七十五章 逃離第九百四十二章 張飛之威第三百七十四章 戰起第四百三十七章 金城之下第二百八十章 曹操之憂第十九章 許諾換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方震動第一百五十九章 四方震動第二百七十九章 楊修的選擇第八十一章 大勝第六百九十七章 危機第六百九十八章 鋒芒第六百三十三章 遊牧民族第五百零五章 決定第三百三十章 外戚之禍第八百四十四章 針對第六百六十八章 放開第九百六十九章 謀劃再起第二百二十章 益州的世家是個坑第六百一十章 謀劃第七百八十三章 暗謀第八百一十三章 望其項背第七百九十四章 氪金打法第八百六十五章 碰撞第二百一十五章 黃忠的箭術第八百一十七章 危機和機遇第二百六十八章 陷陣之志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西涼第九百六十七章 定鼎第四百七十七章 破關之機第八百九十一章 以小吞大第六百零四章 不退第一百五十四章 趙雲戰張飛第六十九章 回收土地第三百一十六章 揹負罵名第三百一十九章 逃與留第七百五十二章 情義第五百三十四章 包圍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七百零一章 勝局第五百五十章 出征遼東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八百一十八章 打招呼第七百五十三章 三而竭第九十章 敬酒第二百零六章 打瘋了的公孫瓚和袁紹第七百六十一章 絕境前的瘋狂第六百五十九章 投降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一百七十四章 心急如焚第一百七十六章 李儒之死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三百五十六章 孫策的天賦第七百九十七章 城門第六百八十四章 司馬之謀第三百四十一章 人口戰爭第五百一十一章 焦灼第九百零一章 祭拜第八百三十一章 覆滅第七百二十九章 出發第七百八十七章 出兵之爭第七百四十一章 準備第九十四章 無雙呂布第四百二十五章 降書第九十一章 雙雙突破第三百四十七章 重裝騎兵第二百七十九章 楊修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二章 李儒的遺贈第六百二十八章 烏桓降第四百七十五章 援軍第八百八十一章 生擒第九十四章 無雙呂布第六百二十六章 隱匿第五百一十三章 破城後的絕望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