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分家

其實這一切能夠這麼順利,袁術能夠這麼敗家,還是多虧有着袁家這麼一棵大樹在背後靠着。

天下即將大亂,袁術袁紹已經被選擇作爲袁家的代言人,身在豫州的老袁家自然要慢慢消失了。

除了袁家大部分的家學連同精英人才隱匿了起來,投奔到河內的小弟司馬家麾下,其他的勢力都慢慢的由袁術袁紹哥倆分了。

二人分家分的很和諧。

袁術要走了袁家絕大部分的財富和麾下幾乎所有的佃戶黑戶和家奴等。

而袁紹則帶着一小部分的財富和袁家麾下近乎所有的官吏等中堅人才。

袁紹身在河北,不缺錢糧,不缺人口,只缺管理人才。

而袁術身在江南,自己又有自己的打算,放棄了這些袁家的門生故吏,而選擇了財富和人口。

二人可以說是各取所需。

不得不說袁家的家底是真的厚,真不愧是頂尖的世家,幾百年的搜刮積累不是吹的,怪不得後來能夠支撐的起一個河北霸主外加一箇中原霸主。

錢糧摺合起來有十億多貫,掌控下的人口都有百萬,其中能工巧匠就有兩萬多。

歷史上袁術和袁紹隨便就能拉出來二三十萬的大軍,與袁家如此多的財富和人口肯定扯不開關係。

這些錢糧一個月前大部分剛剛到位,而人,除了那些工匠全部到了,袁術並沒有把其他的全部招來,畢竟現在還有些時間,袁術讓他們繼續在外面幫自己找人才拉人口買糧食。趁着天下還沒亂的時候再收割一波。

這麼多的錢糧和工匠,而且還是全部專屬於袁術自己的,袁術自然要好好利用。

袁術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之前田豐說的,拿錢糧砸,把揚州這灘死水砸活。

世家有錢不花,只會剝削是嗎?

現在老子有的錢比你們加起來都多,老子就以本傷人,反正老子的家底厚。

你們給麾下的佃戶和黑戶開什麼條件,老子出三倍。

看你們急不急,就算老子虧了,但是你們也得跟着小虧,而且得利的是百姓。

百姓富裕了,得力的還是身爲統治者的我。

而且老子還佔據了大義和官府的名義,實力上也是全面碾壓你們。

不服氣你們造反啊!

沒有百姓支持,老子麾下的八萬精兵放着給你打!

總而言之,有了本錢後,袁術的計劃終於步上了正軌。

揚州這個現在十分落後的地方的這些家族都是些不入流的貨。

靠着袁家的家底,袁術完全可以霸道碾壓,很快把揚州打造成鐵板一塊。

要是放在北方和中原你試試?

遍地是世家,隨便來兩個頂尖世家並肩上你就得完蛋。

也就是揚州這種偏僻不發達的地方,袁術才能如此胡來。

就靠着這種不講道理的砸錢辦法,袁術成功的把揚州的局盤活了。

含着金湯勺出生,底蘊深厚就是這麼沒道理。

這也是袁術當年在洛陽時,曹操和袁紹點評劉備評價很高,但卻依舊覺得他難以成事的原因。

底蘊差的太多了。

要是劉備這種一窮二白的貨處在袁術的這個位置,肯定毫無辦法,除了向揚州世家妥協,和他們展開一段沒有盡頭的拉鋸戰。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袁術的開局很完美,就像一座大樓,袁術可以把地基打的十分牢固,足以撐得起一座摩天大廈。

而向劉備這種只能將就着修修補補隨便先建個地基再說。

因爲沒本錢,別說建起摩天大廈,就是建成個小別墅都有些困難。

而之後有錢了再想夯實地基就更加困難了。

毀滅比創造輕鬆的多,而創造卻又比改造輕鬆的多。

當統治地根基被腐蝕,盤踞在身上的蛀蟲也會隨着自己的強大而不斷強大,到最後會越來越難以收拾。

就如同後世的魏國,國力足以碾壓蜀國和吳國數倍,但就是滅不了對方。

因爲內部的蛀蟲太多了,各方拉扯之下,魏國始終無法積蓄出力量去一統天下。

直到世家覺得自己壯大的差不多了,果斷反噬了魏國,建立了晉國,隨後迅速的一統天下。

歷史的教訓十分的多,也十分的慘痛。

袁術深刻的明白,一個強大的國家可以有不同的聲音,但統治者必須要有絕對的統治力。

當統治者做出一個決定,整個國家不能有任何人拖後腿。

即使你不響應,但你也不能暗地裡拖後腿。

因此袁術放棄了可以輕易崛起的豫州和北方,選擇了揚州。

依靠袁家的底蘊,袁術可以輕易的碾壓整個揚州的家族,形成絕對的統治。

最後可以利用各種手段,對麾下的勢力和世家進行改造,形成共同的利益集團,但是袁術,或者說袁術所代表的皇室一家獨大,擁有絕對的掌控力和統治力的局面。

當然,這也是袁家所渴望的局面之一。

畢竟皇室也是最大的世家,身爲袁氏子弟的袁術的崛起,也就代表着袁家的崛起。

否則若是沒有利益,袁家怎麼會支持在他們眼中這個有些逆反心理的袁術?

無論袁術怎麼做,只要袁術成功了,得利的必定是袁家。肉,最後還是爛在了自家鍋裡。

其實每一個統治者的想法都一樣,一開始不得不借助世家的力量崛起。

統一天下後,自己就成爲了最大的世家,自然思想改變,開始削弱其他的世家,這很正常。

其他的世家自然明白這一點,也不會坐以待斃。在統治者崛起的同時就趁機瘋狂的腐蝕着統治者的內部,從而最後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後世的李唐不就是如此嗎?

連唐太宗的侄女都比不上五姓七旺的女子有吸引力。

無數高官貴胄平生大恨就是恨不能娶五姓女。

袁術可不希望自己以後急於一統天下而和其他世家妥協,到最後使得這些貨尾大不掉,自己卻絲毫沒辦法。

雖然袁術表現的如此的激進,但袁家並不反對,反而對此還十分的有興趣。

若是按照袁術的道路,到最後可能形成的就是袁家是最強的世家,但是頂級世家這個階層卻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無數的寒門和小世家。

那麼袁氏就真的是一家獨大,尊貴無比了!

所以說盡管其他世家對於袁術十分牴觸,袁家明面上也是如此,但是暗地裡卻十分支持的局面。

否則袁術也不會如此輕易的就鎮服江東的諸多世家。

要是這些世家真的想要殊死一搏,恐怕老袁家暗地裡真的會和他們拼命。

這些事不能放在臺面上,但是大家卻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罷了。

袁術藉助老袁家的勢,成功使得江南的世家不得不妥協。

當他們絕望時,自己再給出唯一的希望和活路,順便拉一批滅一批,促使他們不得不按照袁術的意願進行轉型。

人不能與天下爲敵,但可以借力打力,慢慢改變大勢。

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六百八十三章 毛遂自薦第六十章 法正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八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二十三章 修路第四十二章 醫院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四章 謀劃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八章 安排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六百八十六章 氣魄第八百三十四章 生育第一百七十五章 賈詡到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博弈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四百六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四百五十三章 情報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八百九十八章 商人第六百零一章 重騎之威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七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燒長安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八百六十章 後撤第九百一十七章 隱忍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見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五百七十章 爭論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八百四十七章 洞徹人心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八百零四章 盟交第八百二十八章 弓弩之利第六百四十二章 醜女不醜第三百三十五章 陰謀初現第二百三十二章 搶土豪的時候到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望其項背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六百二十章 約法三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袁紹的野望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二百七十九章 楊修的選擇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五百五十三章 秒殺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二百四十五章 CD城內屠殺起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六百一十六章 安置周瑜第三百七十二章 狼居胥山前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四百四十章 缺糧第六百三十三章 遊牧民族第五百章 瘋狂第三百零三章 南蠻降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五百零三章 劉虞之言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紹的憤怒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一百五十三章 劉曄的煩惱第八百八十九章 帝位與權力第八百五十二章 戰啓第七百五十八章 並非結束第八百七十五章 慘烈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實
第七百五十四章 決絕第八百二十四章 象兵出戰第一百八十三章 劉焉暴怒了第七十四章 內敵第六百八十三章 毛遂自薦第六十章 法正第七百四十八章 對將第九百七十一章 拉攏第六百一十三章 夜襲第八百七十六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二十三章 修路第四十二章 醫院第二百五十六章 賄賂第四百四十二章 扶風法氏第四章 謀劃第七十五章 陰謀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四百一十一章 潼關失守第一百一十二章 剽悍的徐庶不需要解釋第八章 安排第三百六十四章 先登支援第七百六十五章 練兵之法第六百八十六章 氣魄第八百三十四章 生育第一百七十五章 賈詡到來第三百五十一章 博弈第九百四十四章 騎兵的優勢第七百二十章 殺機第四百六十二章 自作聰明第四百五十三章 情報第四百九十六章 猶豫不決第八百九十八章 商人第六百零一章 重騎之威第六百八十九章 戰陣第七百五十章 君主天賦第四百零四章 慘烈第四百一十九章 火燒長安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六百三十九章 手弩第四百八十二章 出兵第八百六十章 後撤第九百一十七章 隱忍第七百七十三章 初見第八百二十九章 魏武卒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五百七十章 爭論第三百一十七章 諸葛亮的苦惱第七百七十四章 皇甫嵩第九百五十四章 借力第八百四十七章 洞徹人心第八百零二章 勝而降第八百零四章 盟交第八百二十八章 弓弩之利第六百四十二章 醜女不醜第三百三十五章 陰謀初現第二百三十二章 搶土豪的時候到了第八百一十三章 望其項背第五百五十四章 圍困第六百二十章 約法三章第五百八十三章 安排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七百七十九章 國體第一百零六章 水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袁紹的野望第八百五十七章 三板斧第二百七十九章 楊修的選擇第七百四十章 引誘第五百五十三章 秒殺第二百四十二章 江東密信第六百三十八章 公孫瓚的瘋狂第二百四十五章 CD城內屠殺起第八十二章 破局的關鍵第六百一十六章 安置周瑜第三百七十二章 狼居胥山前第二百二十八章 衆人看好的下策第二百一十章 謀求幷州第四百四十章 缺糧第六百三十三章 遊牧民族第五百章 瘋狂第三百零三章 南蠻降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第二百四十七章 大智若愚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一百五十五章 平局第五百零三章 劉虞之言第三百四十二章 袁紹的憤怒第八百四十五章 死戰一百五十三章 劉曄的煩惱第八百八十九章 帝位與權力第八百五十二章 戰啓第七百五十八章 並非結束第八百七十五章 慘烈第八十七章 襲營第六十七章 討董檄文第七十一章 分兵第四百三十一章 軍魂軍團第七百二十六章 抗命攬責第一百四十章 單挑第五百四十一章 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