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二章 土地之憂

劉範的擔憂,並非是杞人憂天。劉範來自後世,又是專業學史的,知道美國的西進運動中,就有很多移民,因爲抱有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走那些已經被探明爲比較安全的路,而是走那些危險的近路,很多人就被困在荒山裡,不是凍死就是餓死。

而康州和夏州,也就是康居國故地和大夏之地,也就是後世的中亞地區,沙漠戈壁是最主要的地貌,稍有不慎,誤走入其中,很容易迷失方向,也很難找到綠洲,那就必死無疑。

中書省的賈詡和郭嘉、門下省的田豐、尚書省的盧植、戶部的黃琬和董扶,紛紛道:“是,屬下等會商議出章程來。”

劉範又想了想,道:“雖說移民實邊,許民圈地,此乃仁政,但孤仍然有一個擔憂啊。”

衆人都道:“什麼擔憂?”

劉範道:“百姓圈佔土地後,土地不可增減,但人口必然要增減。百姓有了下一代,其下一代長大後自然要成家立戶,就要均分土地。這樣,隨着人口的繁衍生息,土地會被細分得越來越小。其實,這就跟推恩令一樣,土地隨着人口增加,就自然被細分,最後難免被分完。固然短時間內,這個問題不會太大,但百年後呢?千年後呢?人多地少這個問題可就太大了!”

衆人一聽,皆道:“如此重大的隱患,主公竟然想在了屬下等的前面,屬下等真是羞愧難當。”

劉範沒好氣地說:“你們也知道羞愧!就不說那些尚書了,就說說三省的長官們,你們可都是宰相啊!怎麼連這個問題都沒有考慮清楚,還要等孤來親自處理!”

三省長官們都很羞愧地低下了頭。

尚書令盧植說:“這個卻也好辦。”

“師父有何高見?”

盧植說:“我大涼現大約有人口千萬。雖說這個數字已經不算小了,而且我大涼境內沙漠戈壁廣闊,但土地面積也還算寬裕。尤其是新奪來廣闊的康州和夏州,我大涼土地,用以養活千萬人口綽綽有餘,至少在百年間不會出現太大的矛盾。但百年之後,大涼人口必定翻倍,到那時土地就不夠用了。

爲了滿足新增人口,我有一策,那就是預先把一些土地劃出來備用,不準百姓經營,專供給新增人口。”

劉範一聽,覺得好像有些熟悉,突然恍然大悟,這不就是“機動地”嘛!

盧植說:“隨着屯田制度取消,本來有一千萬人口的涼州、天州和昆州,會被分出四百萬人口,這樣,人口少了四成,相應地,土地就多了出來。我們可以把涼州、天州和昆州本爲屯田範圍的的田地和草場的一半,以及所有適宜開墾爲耕地的荒地,一律劃爲備用之地。

而康州和昆州沒有經過屯田,只有一些開墾出來的田地。在圈佔時,只准許百姓圈佔那些已經開墾出的田地,適宜開墾爲耕地的荒地一律劃爲備用之地。而對於二州的草原,則一分爲二,一半劃爲圈佔範圍,另一半劃爲備用之地。

備用之地和其他土地一樣,一律歸涼國公室所有。不同的是,備用之地,是儲備爲新增人口所用,平時不準任何人經營使用。凡是擅自經營使用備用之地者,一律依法嚴懲。”

劉範道:“嗯,按師父的這個法子,我大涼的子民就算代代相傳,繁衍生息,至少在三四百年內不會出現土地矛盾。”

中書侍郎郭嘉也道:“是啊,咱們大涼的涼州、天州和昆州,本有耕地140萬頃,草場220萬頃。十軍之戰後奪得康州和夏州後,大概有耕地230萬頃,草場330萬頃,沙漠戈壁等不適宜開墾之地有300萬頃,所滋養的人口僅爲1070萬。

而比大涼版圖略小一點的後漢,有耕地將近700萬頃,所滋養的人口多達5500萬;在頂峰時,也就是前漢平帝時,大漢耕地有820萬頃,人口6300萬。所以嘉估計,再把大涼土地遠不如大漢土地之開發日久、灌溉發達、肥沃平整的因素加以考慮,最起碼大涼人口超過3000萬,不然不會出現人多地少的問題。

現在再加上盧令君的備用之地,看來我大涼要出現如同後漢那樣的人多地少的情況,是很難了。”

吏部尚書管寧愁苦地道:“但我大涼一直處於上升勢頭,每年的糧食都是豐產,百姓沒有饑荒之憂;而且自從主公命華佗、張仲景等人,大開醫院以來,大涼的醫療水平也上去了,嬰幼兒成活率大大提升;加之人民本來就樂於開枝散葉,子孫滿堂。

我估計,我大涼要想人口超過3000萬,卻也用不了兩三百年啊!再過個兩三百年,等備用之地也被分完後,咱們再拿什麼來養活新增人口呢?”

劉範聽完,馬上就哈哈大笑,不語。

管寧很疑惑不解,不知道爲何劉範發笑。

兵部尚書馬騰很快就明白了劉範的意思,也是哈哈大笑,說:“管尚書,你覺得我大涼有主公的英明領導,有四十萬虎狼之師,在五六百年之間,打不下比現在方圓七千五百里更大的疆土,用來滋養大涼子民嗎?”

衆人一聽,紛紛發笑,管寧也是一臉的不好意思。

法部尚書劉虞也微笑道:“就在去年時,我大涼僅有涼、天、昆三州,人口千萬。而現在,大涼已經有五個州,人口還是千萬。這還僅僅是一年之間的變化。而等備用之地也不夠用、過去五六百年的時候,在那時,大涼別說早已把後漢給吞併了,恐怕連遠在十萬裡之外的大秦,也給整個吃下了吧!到那時,管尚書還害怕大涼的耕地不過大涼子民享用嗎?”

大秦,也就是羅馬帝國。

劉範笑道:“叔父誇張了!不過還有另外一種結局,那就是在五六百年後,大涼被別人給滅了,那管尚書同樣也不用擔憂,大涼會出現人多地少的情況。”

管寧點點頭,說:“這麼說,倒是我有些杞人憂天了。”

劉範搖搖頭,說:“管卿至少眼光長遠嘛!”

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四百八十八章 毀家紆難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場爭辯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童言無忌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乾舌燥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頻至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八百八十七章 禁足解除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一百零一章 賓客獻禮
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第三百九十一章 十軍會攻第四百八十八章 毀家紆難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六百二十七章 突遭重圍第五百四十章 升爲軍師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十四章 火燒黃巾軍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七百六十七章 危機解除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場爭辯第五百三十五章 敗報兩至第四百三十三章 火燒街亭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六百八十八章 藥到病除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八百五十章 戰象出擊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七百九十四章 情報任務第四百九十六章 田豐定西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八百六十章 爭執又起第一百七十七章 幷州謀士第七十二章 鮮卑單于第一百八十章 董卓吃糞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域在手第五百三十六章 偷襲失敗第四十八章 與狼共舞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見傾心第五百五十三章 南鄭之戰第二百五十一章 出征西域第八十一章 鮮卑無謀第四百七十二章 初顯崢嶸第五百一十四章 火攻之計第三百四十六章 流言再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八百三十六章 三軍鏖戰第二百三十七章 童言無忌第二百五十八章 敵人相見第三百九十八章 口乾舌燥第十一章 籌謀再戰第五百六十六章 喜上加喜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八百零八章 對策長秋第四百二十六章 噩耗頻至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四百一十九章 無言以對第六百四十九章 突圍妙計第四百六十章 出城鬥將第四百三十二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五十三章 修路之意第五百五十章 下陽平關第八百九十四章 我心匪席第三百一十章 人心天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毒殺之計第八十三章 狗急跳牆第七百一十五章 虎子異志第八十二章 道破天機第七百六十八章第八百八十七章 禁足解除第七百九十六章 史阿成擒第三百四十章 牛馬數量第四百九十八章 貴山城下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攻關之難第四百一十八章 各方雲動第四百八十四章 再次受挫第二百四十七章 擴軍準備第一百二十五章 先殺羌氐第七百九十五章 單獨行刺第七百七百三十二章 劍客史阿第六百六十二章 忠臣直諫第四百八十二章 攻防之策第六百八十章 共乘一馬第三百八十四章 荀氏公達第一百三十九章 天下反響第兩百零二章 大戰之始第五百四十七章 南鄭陷落第八百二十七章 殊死血戰第八百三十五章 鷹旗落地第四百五十七章 大勢已去第一百二十九章 降或不降第四百五十五章 聲東擊西第六百九十八章 凱旋歸來第八百六十九章 班師回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視察東市第三百七十八章 陰謀敗露第六百零七章 作別家人第六百四十章 陣前誓師第一百九十四章 亂世初現第二百一十六章 太監獻計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一百零一章 賓客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