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三章 最終勝利

如果何氏三兄妹不能向羣臣證明遺詔的真實性,那麼他們就很被動了,這就等於在默認他們矯了詔。即使經過宮變後何氏已經當仁不讓地成爲朝廷中無人能敵的力量,但萬一百官都因爲他們矯詔而反對他們的話,他們便毫無合法性,會招致全天下的反對。

這時,曹操站了出來,他說道:“諸位有所不知,大行皇帝臨終前病得十分厲害,根本無法口述過長的遺詔。因此大行皇帝只能將他最後僅剩的一點氣力,用於說出最重要的一件事來,那便是確定繼位人選。”

聽了曹操這天衣無縫的解釋,半信半疑的羣臣也都覺得合情合理。但老臣們出於本能,還是有些不放心,王允問:“敢問遺詔上,可有傳國璽蓋印?”

楊彪也怕他們激怒了權勢滔天的何氏一門,連忙解釋道:“娘娘恕罪,我等身爲漢室老臣,對於漢室負有重責。皇位傳承,乃重中之重,我等不得不慎重,必須要驗看遺詔才行。”

何憶道:“楊大人說的哪裡話?諸位都是漢室忠臣,這麼做也都是爲臣本分。本宮自然能體察到諸位的良苦用心。”

曹操道:“當然有,不信的話,衆位儘管看便是。”說着,曹操從何憶手裡接過遺詔,將遺詔交給楊彪、王允、朱儁等爲首的老臣們。

曹操有恃無恐,因爲袁紹一攻下嘉德殿就很快找到了傳國璽。他僞造遺詔時,便得以蓋上了傳國璽,讓一份矯詔平添了無窮的合法性。

三人看遺詔上確實蓋上了傳國璽,又實在看不出哪裡有矯詔的痕跡,三人便率先面朝着上面的劉辯跪下,高呼道:“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

見三位老臣承認了,其他大臣也紛紛跪下,高呼:“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

劉辯其實不太明白做皇帝是幹什麼,愣愣地看着底下山呼萬歲的衆人。而何憶則是露出了屬於勝利者的笑容。爲了這一天,她已經等了很久,終於等到了。

羣臣跪下後,劉辯仍舊愣愣地看着,何憶趕緊用手指戳了戳他。小劉辯雖然年幼,但好歹也是皇子,大世面見得多了。他很快反應過來,在何憶的眼神壓迫下,他只得有模有樣地對底下跪倒一片的羣臣說道:“衆卿起身吧。”

“謝陛下。”羣臣紛紛站起來。

劉辯又道:“朕承先帝囑託,以幼衝之齡,繼位爲君,心甚惶恐,只怕行事不周,有傷先帝休德。因此,朕將尊奉朕之生母爲皇太后,以太后垂簾聽政,待朕成年後再行還政,一切皆如漢家故事。卿等其有異議乎?”

聽到劉辯這句話,何憶心裡樂開了花,心想自己可算沒白疼這個寶貝兒子,連他與劉協玩耍都沒有責罰過他,現在她總算得到了回報。

而羣臣在底下悄聲議論了片刻,始終無人覺得不妥,羣臣便再次跪倒,高呼道:“陛下英明,臣等無異議。”

何進也十分高興,他頭一個在丹陛前給何憶跪下,高呼:“臣,拜見皇太后娘娘!”

有了何進的帶頭尊奉,羣臣也紛紛山呼:“臣等拜見皇太后娘娘!”

這下,何憶的地位終於得到了最後的確認。從現在起,她便是名正言順的皇太后了。何憶微笑着擡了擡手,說:“卿等請起。”

“謝娘娘。”

成爲了太后,也獲得了垂簾聽政之權,何憶再無顧忌,她道:“本宮成爲皇太后,誠惶誠恐,恐本宮一小婦人,也難以處理國政。”

聽見何憶的這句話,跪在一旁的何進,心都快跳出胸膛了。他十分期待何憶說出他所期待的話。

何憶道:“大將軍何進,侍奉先帝已久,克勤克勉,人品高潔;太傅袁隗,四世三公,乃漢朝老臣;尚書令曹操,精明強幹,深孚衆望。本宮以此三人錄尚書事,一同執掌朝政。以後政事,皆由本宮與此三人共同商議。”

聽了何憶的話,被點名的何進、袁隗、曹操三人,無不是欣喜不已。他們與羣臣拜道:“娘娘英明!”

看到羣臣迅速同意了她的主張,何憶十分高興。可這時,劉辯卻又發聲了:“朕之弟劉協,與朕手足情深,其令劉協封爲弘農王,以弘農郡爲封地,建立王國。”

一聽劉辯這話,得意忘形的何憶、何進、何苗等人,頓時拉下臉來。羣臣聽了這話,也立即議論紛紛。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劉辯明顯是害怕何憶兄妹殘害劉協,而劉辯則出於對弟弟的愛護,因此給他封王,這樣何憶兄妹就很難下定決心去害他。因爲謀害一位諸侯王,勢必會造成巨大的影響,招致很多人的反對。所以,突然給劉協封王,羣臣中的聰明人便都知道,劉辯是十分聰明的。且劉辯出於兄弟之情,因此沒有把他封在很遠的地方,而是把他封在了弘農。弘農就在洛陽城所在的河南尹旁邊,只要劉辯想見劉協了,很快就能把他召進宮裡來。

按理說,皇帝繼位,把自己的兄弟封爲諸侯王,是水到渠成、十分合理的事,沒有人會在這時自討沒趣,也沒人能提出合理的理由來反對。羣臣自然是想附和,但是看何憶兄妹三人那如出一轍的冷峻的表情,羣臣又都不敢出聲。

雖然何憶心裡十分惱怒,但即便是她也知道此事是順理成章的,她也沒有什麼能夠正當理由來反對。但何憶也清楚,羣臣心裡大概還是贊同的,她一直這麼僵着也不行。

這時,尚書令曹操站了出來。幼小的劉辯本以爲,他成了皇帝后,無論說什麼話,羣臣都會答應。況且他很想給劉協封王,卻沒想到會有人站出來反對。

曹操道:“陛下,封王之事,本無可厚非,臣也是極爲贊同的,相信滿殿的諸公也是贊成的。”

何憶沮喪地發現,聽了曹操的話後,袁隗、朱儁、王允等人都點了點頭,這表明羣臣確實是發自內心支持劉辯給劉協封王的。

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七百八十六章 郭嘉賭約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九章 迎戰妖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八十七章 戰後商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
第七百三十七章 史阿之諾第七百八十三章 求援涼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梟雄臣服第三百五十九章 朝廷反制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三百九十四章 荀攸之功第一百七十三章 錦衣草創第一百四十五章 工業改革第四百零八章 天道所致第七百五十章 史阿入涼第二百二十五章 孟德高見第七百九十二章 糧食問題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六百二十四章 皇后之謀第四百六十五章 青出於藍第二百四十八章 貨幣之重第六百一十四章 屠殺令下第四十一章 美麗邂逅第五十三章 田豐效力第三十九章 梟雄本性第七百三十三章 望月懷遠第二百五十二章 誓師大會第三百四十八章 繼續忽悠第二百六十八章 帥帳策論第九十章 打定主意第四百五十九章 堅守不出第七百八十六章 郭嘉賭約第三十二章 大賊屈服第五百七十七章 合約未竟第二百八十七章 出師東征第一百三十六章 涼州改革續第四百四十一章 巧使離間第七百三十一章 新政影響第九章 迎戰妖兵第四百三十四章 趁勢反襲第六百五十三章 西征安息第兩百章 萬國衣冠第四百七十四章 李儒中計第三百八十章 能屈能伸第二百二十六章 爭執又起第九百零四章 諡號爲靈第一百三十四章 涼州光復第七百二十二章 新政之行(上)第七百九十三章 師徒一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嘔心瀝血第三百六十七章 賈龍鷹揚第二百一十八章 張讓傲嬌第三百五十三章 無敵鎧甲第二百五十九章 連環戰馬第四百零五章 無可避免第五百一十一章 亡國滅種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獲成功第六百零六章 臨別之前第五百六十四章 一場賭局第六百章 赤霄臨世第二百二十八章 皇后有請第六百四十四章 箭雨之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陷陣之威第一百九十九章 無情帝王第七百五十五章 圖窮匕見第四百一十章 大難將至第五百一十七章 出城應戰第五百六十一章 四面楚歌第八百五十一章 羣策羣力第六百三十五章 月國中計第三百八十五章 曹操高策第八百八十二章 聞風而動第四百九十四章 殺神之名第七百三十八章 新宮之議第八十七章 戰後商議第三百九十六章 昏君之由第五百九十三章 相談甚歡第三百零六章 洛陽之盟第三百六十八章 有條不紊第五百八十二章 大戰已止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三百四十四章 無中生有第二百八十四章 文人原罪第三百三十八章 外夷來訪第三百九十七章 白衣少年第四百八十九章 張燕再亂第五百章 挑釁開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人口壓力第四百四十七章 盟軍潰敗第六百八十七章 藥到病除第五百九十章 大亂禍根第三十章 盧植蒙冤第五百八十六章 豐厚利潤第八百三十九章 戰後繳獲第一百六十章 擴軍後續第五百四十二章 朝議計策第六百三十四章 中平新政第二百九十七章 盡力表演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夏陷落第四百八十章 攻防戰啓第六百二十一章 怨恨爲深第八百九十二章 密信傳遞(上)第五百三十章 屯糧之地第三百零一章 錦衣之威第四百七十八章 危機四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