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

大約是一炷香的時辰過去,肅親王豪格、多羅貝勒圖爾格,巴圖魯鰲拜,等一些現如今八旗內的親王、郡王、大將都已經聚齊在這裡。

聽見多爾袞說的事,他們起初都是根本不相信,以爲是個笑話,因爲這種事在前些年王爭已經用過一次,怎麼會不知道滿清內部已經有所防備。

事實上,多爾袞對此早有戒備。

但不知道意外還是有人特意爲之,那些防備的手段都已經不管用,一下子,多爾袞面臨當初和皇太極一樣的抉擇,終於體會到當時皇太極的心情。

當初,宸妃海蘭珠病種,那是皇太極這輩子最喜歡的女人,再加上興京告急,所以他馬不停蹄的奔回去。

如今,盛京城內住着多爾袞的全部家眷,而且也有一個他這輩子最喜歡的女人,除此之外,盛京更是八旗軍的膽和魄,幾乎所有八旗軍的家眷老小也都住在盛京城內外。

一旦有失,會造成已經成型的滿清社會全面的崩塌,後果不堪設想。

諸貝勒郡王經過一陣聲討之後,才逐漸轉變到如何應對的話題上。

“現在軍中還有近十萬的蒙古隨行軍,這些人要是知道了,一定不會善罷甘休,攝政王,需要早做了斷!”

先說話的是肅親王豪格,他披着正黃旗全身鎧,說話的時候,眼中已經露出濃濃的殺意,多爾袞明白他話中的意思,那是一個都不能留。

不過多爾袞並沒有回話,他對這些蒙古人另有大用。

突然間,從天聰年間便開始經營完善的草原法典完全崩潰,據說南邊踏踏實實的朝鮮都有些蠢蠢欲動,局面開始向無法收拾的地步發展,的確要趕緊拿出一個有用的章程。

“不管怎麼辦,遼北草原那麼多口子,都需要堵上,就憑地方留守的那些漢狗阿哈們,你們也知道,那根本就抵擋不住蒙古人。”豪格起身環視衆人,看其他人不斷點頭附和自己,這纔是繼續說道:

“到處都需要防禦,僅靠代善那兩紅旗到處堵漏也遠遠不夠,依本王看,應該立即撤軍,自家地盤都要保不住了,還談什麼入主中原!?”

鰲拜起身點頭,大大咧咧的道:

“肅親王說的沒錯,俺鰲拜贊成撤軍!”

這執掌正黃旗和鑲黃旗的肅親王豪格,因爲沒有鬥過多爾袞,現在已經被冷落一段時間,幾乎什麼事都輪不到他發言。

一般的情況下,多爾袞會利用自己和孝莊皇太后之間不可明言關係直接傳下諭旨,也可以直接讓小皇帝順治下旨,越過肅親王這道坎直接命令兩黃旗。

豪格雖然明面上看不出什麼,但這次對他來說,其實也是一次奪過主動權與多爾袞爭奪地位的好時機,原本支持他的王公貴族們立刻進言表示贊同。

看着周圍紛亂的貴族們,多爾袞何嘗不明白豪格的小心思,捏在椅子上的手指逐漸用力,眼中明顯已經泛出森寒的冷意。

不過半晌之後,臉色陰沉的多爾袞卻忽然呵呵笑了一聲:

“事到如今,什麼人都要用上,蒙古八旗九萬人隨徵,眼下還不知道蒙古的事情,本王打算將他們留在這裡,利用好這些奴才最後的價值。”

“至於隨徵的八萬漢軍旗,自然是要全都帶回去......”

多爾袞看向阿巴泰,正色吩咐道:

“本王免你死罪,恢復饒餘貝勒的名號。”

一邊說,多爾袞一邊走下來拍了拍阿巴泰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道:

“這九萬蒙古兵都交給兩藍旗,你唯一的目標,就是儘可能拖住齊軍,或者大順軍北上的兵馬,爲援救盛京贏得時間。”

“如果你拖的時間足夠長,咱們八旗鐵騎甚至可以再從盛京殺回來!明白了嗎?”

聽到這話,周圍的人都是議論紛紛。

誰都知道,兩藍旗幾乎在山海關損失殆盡,估摸着也就剩下最多兩千多騎,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殘兵敗將,怎麼擋住王爭和李自成的大軍?

這是個必死的任務,就連鰲拜都緊皺眉頭,可阿巴泰激動的滿臉漲紅,上前重重的磕了個響頭,大聲喊道:

“攝政王放心,阿巴泰不止要擋住,還要殺光這些漢狗!”

看着阿巴泰沒有絲毫懼意的眼神,多爾袞卻忽然間有些感覺對不住,但他卻不能多說,只是重重地點了點頭,向圖爾格看去:

“多羅貝勒,大軍撤營時你帶一千正紅旗鐵騎前往山海關,在城關下紮上五千人的營盤,每騎馬後皆綁樹枝,每日繞着營盤四處跑動,一定要讓山海關上的守軍以爲咱們要進攻山海關。”

圖爾格立即上千,抱拳喊道:

“卑職明白了。”

多爾袞懇切囑咐道:

“這是我大清生死存亡之戰,關內局勢,全仰仗兩位了!”

聽到這話,圖爾格和阿巴泰對視一眼,一齊道:

“攝政王放心,明狗不足爲慮,我八旗鐵騎,天下無敵!”

自天聰年開始,他們八旗對外一直都處於進攻和壓迫的態勢,皇太極就不止一次御駕親征,將蒙古諸部打服、打怕。

阿敏雖然在朝鮮妄圖自立,嚴重削弱了邊境的八旗兵力,但這麼多年下來,朝鮮卻依然連響屁都不敢多放一個,老實的很。

剛纔還是喧囂無比的大帳內卻忽然安靜下來,朝鮮蠢蠢欲動,土默特忽然和八旗軍決裂,擁立額哲,在草原上自立,這其中定然有着某種聯繫。

包括多爾袞在內,沒有人能想通忽然發生的這一切到底是爲什麼。

事實上,滿清的弱點一直都尤其突出,在節節勝利的情況下,他們總是習慣性的忽略一個事實,那就是每次傾國出兵之後,內線的防禦問題。

沒有人會想到,看似強大的滿清,內部的的確確是已經空虛到了極點。

自從毛文龍死了之後,滿清就撤了八旗軍在各城各鎮守衛的主力,就只剩下那些漢八旗和綠營兵,只是留有少部分的滿八旗監視。

一旦有一支久經善戰的精兵奇襲過去,往往都是一片望風披靡的景象,在最前方的兵力遠水救不了近火,非常被動。

鄭親王濟爾哈朗領命前往極北之地的深山老林抓捕野生女真爲八旗軍所用,到現在還沒有回來。

英親王阿濟格早已陣亡,麾下原本應該駐守在遼陽一帶鎮守的正紅旗兵力在松山一戰損失過半,根本無法援救盛京。

所以此時負責守備盛京的只有左攝政代善的鑲紅旗,正紅旗一萬餘人都分散到各地鎮守,沒有時間召集不回來。

所以說,眼下盛京的城防,實際上只有八千滿八旗兵力。

代善自然知道這次入關的重要性,可邊境突然狼煙四起,到處冒火,他應付起來也是狼狽不堪,這纔在情急之下向多爾袞告急。

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
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五百七十三章:豬一樣的隊友第五百八十四章:平反 拿人第七十九章:舌頭第三百一十八章:彼之奇兵,我之期兵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五百九十四章:火器之利,天壤之別第六百零六章:追贈 誥命 西征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四百九十五章:自盡,還是奮力一戰?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三百一十三章:亂象紛紜,闖營挑釁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八十一章:聲東擊西第一百六十章:土豹子進城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四百二十七章:滄州兵諫(下)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四章:以假亂真險入城第五百三十九章:這就是一座寶庫!第二十八章:神火飛鴉奪水門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五百九十章:北京 盛京第四百零二章:衍聖公孔胤植第一百四十二章:紅娘子大鬧船頭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一百八十四章:任命第四百一十五章:歷城軍校一期學員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二百二十六章:勇冠三軍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二百四十九章:意外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一百零九章:如是聞我未相見第五百九十八章:三面施壓,分崩離析第三百零一章:有馬有刀,脣舌無謂第四百一十七章:軍校和書香堂第四百零四章:南宗北宗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四百八十四章:走還是打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四百一十四章:魯王震怒第五百七十一章:三個男人一臺戲第二百四十五章:吾兒當殺韃以建功立業第五百零八章:傳庭死,而明亡矣第二百一十一章:遼民苦第三百一十九章:絞首三千,克定開封第四百一十二章:朱以海夜訪元帥府第一百五十一章:一個也不能放跑了第六百一十五章:火炮顯威,不敗之地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二百三十三章:直取平度州第五百五十五章:裝備了火器的新式騎兵第四百三十四章:會晤陝督第五百五十三章:憋屈的陳永福第五百一十二章:無風不起浪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六章:不是冤家不聚頭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三百零四章:仁義懦弱,一線之隔第四百五十八章:專撿硬的捏第四百一十九章:擴招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一百二十八章:巡撫 知府 總兵官第一百七十七章:火線上任 懾服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五百四十六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上)第六十五章:又見不平事第二十章:若竹之筍深紮根第五百七十二章:田見秀之死第五百五十二章:多爾袞入關,李自成東征第一百九十七章:爲將有兵焉懼文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五百七十八章:奪鼎燕京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二十一章:無計可施紅顏策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一百四十八章:有人早就知道空空島有韃子第一百八十八章:興奮的左良玉第三百六十七章:大捷 震動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