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三章:兄弟義,同僚情

儘管奢安的土司叛亂被秦良玉率白桿兵平定,但大明的西南一帶仍舊談不上平靜,地方上的各族土司酋長只不過暫避鋒芒,暫時退回自己的本土靜待時機。

雲貴川幾省因爲戰亂而人口大減,水西安氏儘管遭受打擊,但依然是當之無愧的西南最大土司勢力,在水西安氏的暗地鼓動下,西南各處土司大亂沒有小亂不斷,根本看不出穩定的跡象。

江南、秦淮、八閩一帶是天下人有口皆碑的富庶之地,這裡佔着地利,北直隸有崇禎皇帝扛着,中原聲勢浩大的民亂和遼東建奴一時半會都鬧不到這邊,手工業和商業貿易等,卻在這烽火連綿的年代迅速興起。

這種畸形的繁榮其實對明朝總體形勢沒有任何改觀和幫助,因爲但凡稍稍大一些的豪族或商戶,都有逃避稅款的法子,北直隸都有耳目。

無論朝廷怎麼徵收,他們都是一毛不拔,最後只能攤派到全國各地多災多難的老百姓身上,該收的沒人敢動,不該收的卻被逼得家破人亡,結果就是稅款沒收上來多少,反倒搞的民不聊生,怨聲載道。

明朝藏富於官的情況,儘管崇禎皇帝心知肚明,但卻無可奈何。

話說回來,現在普天之下,可以真正稱得上穩定的地方也就只有兩處。

一個是沿海的福建,鄭氏船隊動輒上千,在福建勢力極大,鄭家兵丁也到處都是,一般的賊寇和官府根本就不敢造次,仿若國中之國一般。

剩下的那一處就是山東總兵王爭王大帥統轄的齊魯之地,山東軍成軍之後,從上到下都經歷了一次全方位的整改,上上下下恍然一新,地方迅速穩定下來,實力也由此而提升了一大截。

據說這王大帥與鄭家二把手鄭鴻逵老爺還有些私交,無形之中讓不少人對山東軍的威權更加忌憚起來。

......

時間來到崇禎十三年的正月二十,距離春節還有不到三天的時間。

各地都已經融入了濃濃的過節氛圍,不少人挨家挨戶的拜訪串門,殺豬宰羊來慶賀,小孩子們更是在大街上四處亂竄的玩鬧。

這天一大早,右軍議李巖卻不請自來,臉上盡是濃重之色,將醞釀多日的一件事和盤托出。

李巖今日所說的正是成軍前夕與管清天說過的那件事,日照劉府舊宅的地下發現一處銀礦,含量豐富且質地上乘。

果然,起先王爭還是很高興的表情,聽到這銀礦的位置所在後臉頓時便拉了下來,不過他靜靜的坐在首位上一聲沒吭,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大帥...”

李巖看了半晌,有些擔心的問出話,但剛說出兩個字就見到王爭突然擡起頭,沉着臉說道:

“李軍議,此事決計不要有第四個人知道,就交給你去辦,至於劉澤清的老宅,給本帥徹徹底底的推平,一絲一毫的證據都不要留下!”

李巖這等人物何等聰明,在玩弄文字上自是絕頂高手,立刻便明白王爭此言的深意所在,說道:

“大帥放心,在下這便親自動身去日照走一趟,管教有關劉家一切的消息都如同過眼雲煙,再也難以捉摸。”

王爭滿意的點點頭,忽然想起什麼,又問:

“諜報部的人員招募得如何了?”

軍議司明面上有“七處一十四分署”,然而世人不知道的是,軍議司下轄還有一個極其神秘的部門——諜報部。

諜報部的淵源則要從去年說起,王爭手下素來就有專門探查情報的探子,不過人數不多,成軍之前也只發展了幾百人。

這些人多是從各地精挑細選而來的死士,不僅對王爭絕對忠心,而且盡是無親無故,辦起事來心狠手辣,毫不留情,沒有絲毫的顧忌。

劉澤清全家盡數被殺便與此有關,諜報部有兩個分署,分主情報與暗殺、用間。

處理情報上,各地的探子統一都由李巖來負責規劃掌理,至於那些負責暗殺和用間的死士則只聽王爭一個人的命令。

軍議司這個諜報部的事情,就算在山東軍內部,除了王爭以外知道的人都是屈指可數,山東軍行走在正面,保境安民,但總有些骯髒的事情需要人在暗地悄無聲息的解決。

李巖回身看了一眼,見四下無人,這纔是上前附耳說道:

“大帥,在下手中的探子已經安插進濟南、翁州、登萊四府,相信春節前後會遍佈山東六府的每個府城大城,繼而是鄉鎮小堡。”

“好!”

王爭臉上露出笑容,李巖見到後卻有些疑惑,儘管王爭沒有露出任何對自己重提舊事不滿的情緒,但不知爲何,他總感覺這位上官愈發的捉摸不透。

走出正堂後,李巖望着當空的烈日,喃喃道:

“大帥越來越像一個能成大事的人了,也好,也好啊!”

李巖沒有絲毫的停頓,從帥府出來後便直奔馬場,馬場的大使見到是李軍議,當即順順當當的給牽出一匹快馬。

聽到是要去日照這麼遠的地方,馬場大使說道:

“此去日照路途遙遠,每個三五日怕是到不了,李軍議可要與妻小同去,下官當立即備馬。”

聞言,李巖話語有些嚴厲,說道:

“胡鬧!大帥交代的事情怎麼能帶着一家妻兒老小同去,爲免節外生枝,孑然一身便足夠了!”

聽李巖毫不猶豫的回答,馬場大使拱手奉承道:

“李軍議所言甚是,下官糊塗了,不過...此去日照,歸來之日遙遙無期,春節又僅剩三日,李軍議還是與家人道聲別再走不遲。”

這話說的其實也對,從濟南府歷城到日照近百里,即便是快馬奔馳也要三五日光景,等到功成歸來春節早就過去了,是該與家人道聲別。

李巖牽着馬與大使同行幾步,忽然下定什麼決心,嘆氣道:

“罷了,不見這一面也能少些牽掛!”說到這裡,李巖回身看向大使,囑咐道:

“縱是臨近年關,大使身兼重責,也萬萬要替大帥照料好馬場,這可關到乎整個騎兵營。”

馬場大使在心中讚歎一句,心道李巖不愧是王大帥麾下的第一文士,這般的高風亮節不知比那些自命不凡的東林才子強到了哪裡。

只見他恭恭敬敬的彎身,拱手說道:

“李軍議保重,下官定會恪盡職守。”

★ttκǎ n★¢ 〇

李巖點點頭,牽着馬從大街來到門前,正要翻身上馬疾馳,忽然從身後聽到一聲喊叫,回頭一看去卻是右軍議管清天和參謀處主事顧君恩快步趕來。

顧君恩人未到話卻先到,“李軍議此去任重道遠,顧某特來相送!”

管清天握住李巖的手,懇切道:

“大帥交代的事情耽擱不得,快快上馬吧!”

新的一週,求推薦票,月末了,大家手中有月票的不要浪費,都砸過來,順便求下訂閱!

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
第四百四十九章:本王,必除王爭第一百三十二章:真正的暴利!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二百四十一章:高亮提親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三百五十章:督師 巡撫 戰守第一百七十九章:危機 軍議司第四百一十章:漕船第三十六章:以少勝多立奇功第四百四十一章:趙振鏜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十五章:火中送炭崢嶸顯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一百七十三章:南京!南京!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第一百六十二章:實打實的韃子腦袋第三百一十四章:四面遭圍,列陣摧鋒第三百二十六章:鑽狗洞的大明遊擊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一百七十四章:殺第二百一十八章:修羅戰場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一百六十八章:底細成迷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二百二十八章:入駐掖縣第三百零三章:功過是非,一念之間第一百七十章:移駐蓬萊,執掌登州第三百四十三章:聖旨 革職 奸臣第五百四十二章:終滅鄭氏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三百四十二章:朱仙鎮第四百二十一章:獨樹一幟的山東明威軍第四百二十八章:北取滄州第二百四十四章:老母牛吃嫩草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五百二十五章:這事鬧的第三百七十八章:衝冠一怒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五百一十章:半個皇城第四百二十二章:禮服第二百五十二章:獨當一面——高亮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四十七章: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四百六十七章:望旗而潰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二百三十章:上無威,難馭下第二百五十八章:摧枯拉朽第一百四十章:恨謁見之晚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三百九十七章:天子耳目第六十二章:後者居首第三百五十三章:不愧良將才第六百零九章:看着就行第九十八章:我們是文登營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七十五章 :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七十四章:金水河不太平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一百零七章:任家兄弟力戰永寧門第八十三章:血濺寨堂第四百一十六章:將軍像第五百五十六章:陣前敘舊情,首功奪潼關第四百二十三章:願爲忠烈伯效死第二百四十三章:緣分到了擋不住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五百四十章:一潑尿帶來的全面強軍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一百二十一章:瓷罐與木盒第四百五十九章:遊刃有餘第二百九十一章:歷城軍校第九十章:指點江山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五百二十六章:小事大情,步步成局第四百六十章:悲催的太監(求訂閱!)第二百八十七章:身份與地位的變化第四百八十章:人生在世,最快意的是什麼?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五百八十章:入主龍庭第三百八十九章:軍令如山第六十六章:齊家悍婦第五百六十四章:亦勇亦怯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五百零三章:多功能磨盤車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三百九十章:堅城第六十四章:巴掌與甜棗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四百四十七章:不容樂觀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四百四十章:安東候第三百九十九章:此人之奸猾,三百年來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