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親至和曲

“安西將軍,可曾聽聞大順制將軍郝搖旗、劉芳亮等人皆已歸降大齊的消息,現如今,他們都已經是我齊軍的一員驍將,吾皇待人,並未有所分別。”

李定國坐了回去,靜靜嗯一聲,沉吟道:

“李幕僚,定國何德何能,能受皇上重用,況且我曾親手斬殺名爲邵勇的大齊將軍,就算投過去,其他人也定不會容我,莫要再說了。”

“安西將軍......”

李健還要再說,李定國卻擺擺手,叫來親兵將他強行架了出去,轉身留給李健一個背影,落寞的說道:

“生爲大西人,死爲大西鬼,李先生可以回去轉告大齊皇上,定國雖不能爲他馳騁疆場,亦不會做那人神共憤,縱兵禍害百姓之事,他大可放心了。”

“送客吧......”

方纔還談得好好的,李健分明在李定國眼中看見猶豫,忽然間怎麼就這麼絕情。

部隊,或許這李定國背過身去,就是不願意讓自己看到表情,而且方纔他就連稱呼都變成皇上,明顯是有心投降!

想到這裡,李健看了看周圍怒目而視的親兵,自付難以硬闖進去,所以立即轉頭出府,上馬朝成都晝夜不停的奔馳,大約在五日後,終於是來到王爭所在之處。

“讓我進去,我有要事稟報皇上,是關於李定國的!”

這個時候齊軍已經初步平定了川陝二省,青海、貴州等地也在不斷歸附,王爭正在戰商討後的分配和善後工作,聽見外面的聲音後才下令開門。

李健風塵僕僕,滿臉的急切,氣都顧不上喘幾口便是將李定國說過的話傳達回來,聽完,堂中一衆大齊文武臣工都是寂靜下來。

王爭喃喃道:“生爲大西人,死爲大西鬼,好將!”

說着,王爭提起手邊佩刀,邊走邊說:

“這種良將,要是就這麼死了豈不可惜,朕要親自去一趟和曲!”

“皇上萬萬不可!”

“那李定國是張賊的乾兒子,難保不會做出什麼出格之事,千萬不能去見他!”

雖然大家都在勸說,但王爭明白歷史上的李定國,他這個性子肯定是不會害自己,況且自己只要決定下來的事,就算滿朝文武都反對也根本不能動搖絲毫。

王爭得知李定國部有四萬餘人,命高亮暫時留鎮成都,自己率領禁軍三大營總計六萬餘人浩浩蕩蕩開赴雲南。

得知這一消息,邢一刀大驚失色,顧不得搖搖欲墜的防線,星夜率部趕到武定府和曲州城下做好護衛工作。

七日後,大齊的軍旗飄揚在和曲州城外,算上陸陸續續趕來的齊軍和土司兵馬,居然在城下聚齊了十幾萬的兵力。

這一點是王爭都沒有想到的,他一動,立即牽動了整個齊軍,各路齊軍向這邊緊急開進,就連沐天波都帶着土司兵馬提前趕來稱臣,直接將和曲州城圍了個水泄不通。

四萬李部兵馬,眼看着已經是插翅難飛,王爭趕到城下的時候,看着這個的場面當場震怒,怒斥各軍主將擅自調兵。

彰武皇帝大怒,衆人都是低着頭。

可這次大家雖然害怕,但卻異常堅定,許多人成片跪在一起,說要隨大齊皇帝共同進退,就算因爲違抗聖旨而被斬,亦不會退縮一步。

“請皇上爲大齊萬民着想,切勿以身犯險!”

“請皇上爲大齊萬民着想,切勿以身犯險!”

看着三軍將士密密麻麻的半跪在一起齊聲大叫,王爭長吁口氣,最後還是沒能扭過全軍的人,轉頭吩咐龍騎副將祁正玉進城通稟。

祁正玉明知這次進城是九死一生,但卻滿臉欣喜,道了一聲遵旨,騎上馬來到城下,大喝道:

“大齊皇上在此,請你家安西將軍出城一見!”

上面李部的兵士見到對面殺氣騰騰的齊軍,也是頭皮發麻,商量一陣,一名把總朝下喊道:

“扔下兵器,方得入城!”

祁正玉冷哼一聲,卸下佩刀,翻身下馬正待進城,但沒想到,城門剛剛打開,便是被一羣李部兵士五花大綁着押了進去。

“你們幹什麼?”

......

李定國在自己府中,看着曾經張獻忠給自己的佩劍發呆,誰能想到,曾經叱吒風雲的八大王,居然一戰就死在齊軍手裡。

不過說起來,他只是有些恍然和緬懷,並沒有多少憎恨王爭的心思。

下面幾個親信將領卻有人心懷鬼胎,看見李定國的神情,都是暗自打起小心思,如果李定國冥頑不化,他們可要爲自己着想,誰也不想死在這裡。

“啓稟將軍,齊軍圍城,人數不下二十萬,沐天波,邢一刀、郝搖旗,黃陽等人全都到齊了!”

隨着守門把總的喊聲,一名齊軍將領被押上來,不過他面對李定國的時候,高昂着頭顱,無論後面幾個兵士如何把按,都是不跪。

“見到將軍,還不跪下!”

“本將乃是大齊顯武都尉,禁軍驍騎營副將祁正玉!鼠輩,聽過爺爺的名號嗎?這天底下除了我大齊皇帝,沒人有那個資格讓本將跪!”

李定國猛地站起身,怒聲問道:

“我不是說過不會禍亂雲南百姓,怎麼,你們大齊的皇帝難道連放我走都不敢?”

“李定國,你不要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祁正玉雖然渾身痠痛,但卻齜牙咧嘴的冷哼一聲,說道:

“我大齊鐵軍正在城外,頃刻間就能將這和曲城夷爲平地,吾皇本沒有必要多此一舉,親自來此自是不忍良將無主,親自招降,讓你出城一敘!”

“王爭真是這麼說的?”李定國冷笑幾聲,明顯是不信。

想想也是,以王爭如今的高位,麾下難道還缺他一個李定國嗎,正在他想的時候,周圍幾個將領卻紛紛出言相勸。

“將軍,咱們好不容易熬到如今這份上,雖說自己不用種地受苦,可底下的兄弟們卻不盡然,跟着咱們纔能有條活路,怎麼能再把他們往火坑裡推?”

“是啊,老八說的不錯!底下的兄弟們,就算跟着咱們又有幾天吃過飽飯?就連兵器衣甲都是破破爛爛的,再看他們齊軍,就算最底層田莊裡做幫工的,都沒有人餓死,吃的穿的都比弟兄們強......”

這時候,祁正玉說道:

“安西將軍,我敬你是條漢子,要是能帶着這些弟兄們投過來,相信大家也會不計前嫌的,至於信與不信,你還是先到城牆上見見皇上。”

李定國驚愕住:“什麼,王爭真的在城外?”

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
第一百八十一章:李軍議激試顧君恩第五百六十三章:多爾袞的棋高一招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五百一十四章:酒不醉人人自醉第三百二十九章:爲利趨使第四百二十四章:南北兩賊,東西二虜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四百九十章:奪門之變第一百零八章:昌尤一怒違軍令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一百八十二章:胡來神醫第三百三十五章:天子近侍第二百六十三章:劉澤清之死(中)第二百一十七章:進城不封刀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一百五十三章:空空島有清軍第九十五章:出征與鳥銃第一百二十七章:衆正盈朝第五百四十七章:甲申中荷臺灣條約(下)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五百三十二章:一枚銅板第七十八章:浮出水面第三百七十一章:汝寧之敗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一百九十九章:就到這吧第四百八十五章:避實擊虛,轉取西安第六百零三章:建立大齊,開元彰武第五百二十一章:人傑輩出,立足南京第九十四章:必剿之第七十六章:剿匪第五百五十九章:雲、貴、四川割據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二百零五章:融合 熟悉第六百一十三章:分化 融入 瓦解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一百二十三章:寧海鹽第二百六十七章:尚武 告捷 監軍巡撫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四百九十三章:做準備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四十三章:血海深仇終可報第四百三十九章:陳新甲仗義執言第五百五十一章:大明平西候吳三桂第五百四十三章:大順北上,屠掠寧武第二百七十二章:逼出來的下馬威第一百七十五章:不留活口第五十六章:把控源頭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五百五十八章:屁股大,好生養第二十九章:神機妙算取空寨第一百一十三章:黑手第二百一十九章:以五千悍卒,立不世之功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二百八十三章:會戰歸德第二百三十二章:人心向背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五百五十七章:共討逆賊,大勢所趨第三百零六章:始料未及,割肉補瘡第六百二十章:戰後之事第二百六十五章:回師 後事 官官相護第四百九十七章:爾奔南京,我取西安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二百八十八章:人才濟濟第三百零二章:北上南進,一朝失算第二百零二章:戰場上見真章第五百二十九章:鄭氏要碾壓山東軍第四百五十五章:亂世角落第三十章:河灣長談魚水情第五百三十六章:望披靡,強軍到第二百三十八章:又是孫知府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二百零一章:讓人高興不起來的勝利第四百零一章:復起傳庭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二百九十章:山東軍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四百九十一章:名聲和性命第三十七章:土蠻妄帝不可驕第二百八十二章:荒唐朝局第六百二十三章:大封功臣,舉兵徵遼第五百三十八章:勝不驕,敗不頹第一百八十七章:單候第二百九十九章:四正六隅,內有奸佞第三百三十章:驅虎吞狼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二百二十章:仁慈用錯了地方第四百零六章:諜報司 無孔不入第五百零四章:你們以爲我不敢殺人?第二百七十一章:砍了第四百八十六章:黨爭又起,聖躬違和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四百七十四章:真正的圍剿第五十九章:設厘金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