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南京政權的建立(求訂閱!)

“外面發生了何事,居然如此喧譁,簡直是有辱斯文!”

聽到比之前更大的聲響,那些本就是胸中憤懣的士子們,總算是有一個拎起酒壺走了出去,可剛一開門,立刻就是傻眼。

“你們是什麼人?”

這士子張大了嘴,手裡的酒壺不自覺脫落,幸好對方反應迅速將其接住,站在門外的是一羣身着藍色勁衣,手中提着亮閃閃腰刀的漢子。

宋徵輿可能真是有些喝醉,並沒有害怕之情,趴在桌子上,冷哼着道:

“保安司的人,你們來做什麼?”

爲首那人直接仰起脖子將壺裡所剩不多的錦鯉開灌進肚中,意猶未盡的砸吧幾下嘴,將開門那士子蠻橫的推倒一邊,喲喝一聲。

“這不是雲間大才子嗎!”

他嘿嘿一笑,道:

“咱們是奉了上頭的命令,捉拿蠱惑人心,妖言惑衆的賊人,正巧還都在這個屋子裡,跟我們走一趟吧,免得失禮!”

士子們藉着酒勁頓時拍桌而起,含糊不清的說保安司並不是朝廷的司署衙門,根本沒有任何抓人的職權,還說要聯名上書朝廷,狀告安東候王爭排斥異己。

這話聽在保安司衆人的眼中,就好像是天大的笑話,小頭目上前幾步,走到方纔說最歡那名士子的跟前,看了看他的長衫,笑着說道:

“這不是江南應社的朱能朱大才子嗎!怎麼,前一陣子你們社魁因爲什麼被咱們保安司的弟兄抓進去,還沒長點記性?”

朱能聽到後,當即覺得渾身上下清醒過來,緊跟着蹭蹭後退幾步,滿臉的忌憚和畏懼。

這小頭目在閣中來回走動,手中拿出一張紙,唸唸有詞的道:

“嗯,浙西文社,江北三社,武林讀書社...嘖嘖,你們復社這次是要讓咱們保安司給一網打盡了吧?”

這保安司小頭目肆無忌憚的話,讓閣中的才子們一下子清醒過來,有的甚至想要奪門而出。

可他們和保安司的人去比力氣,那可就真的是手無縛雞之力,甚至只需要稍微一使勁,就能把他們牢牢抓在手裡。

保安司在南京城內憑藉各處刻的字畫和詩詞,弄了些虛無的罪名,大肆抓捕復社名下各個文社的成員。

秀才遇到兵,從來都是有理說不清,況且保安司的人壓根就不會給你任何機會。

起初都是小嘍囉,這些各文社的才子們也根本沒什麼長遠觀念,聽到之後往往只是琢磨着如何一舒胸中憤懣,想着如何對此大做文章的報復,並沒有深入討論過王爭這麼去做的動機。

軍議司中有不少非東林復社出身的士子,東林諸子把持官路,他們報國無門,所以才選擇山東軍議司。

這些士子和東林諸子有着深仇大恨,對他們十分了解,並且心中想要取代復社在士子階層的地位。

相對來說,王爭就是他們藉以翻身的唯一可能,而王爭也不會因爲東林一條魚而把華夏的傳統文化一棒子打死,自然要培養忠於自己的士子。

軍議司的參謀們針對復社的習慣,篤定一個結果,那就是如果保安司開始抓人,時間一長,復社必然會開始集會,商量着如何搞一次大動靜。

他們的這次大動靜,恰恰就是山東軍出手的最佳時機。

王爭下令保安司捉拿士子,一方面是因爲他們對百姓的蠱惑,最主要還是這些人根本沒有半分用處,想要在江南立足,東林復社必須先行除之。

根據詩詞抓捕士子不是王爭想要的,最終目的是要激起他們的憤怒,藉以促成復社下轄的主要文社開始集會,並且將其一舉摧毀。

這道理就和現代警察搗毀販毒窩點沒什麼分別,抓捕單個毒販子永遠不是目的,最主要的,還是利用他們最後的價值將敵人一網打盡。

這樓上的十幾個士子,復社的領頭人侯方域,雲間三社的大才子宋徵輿,還有其餘主要的十幾個社團核心成員幾乎都在其中。

保安司的人也懶得廢話,直接把刀架在脖子上,看你有幾個不怕死的。

說起來有些可笑,這些平日誇誇其談的士子,到最後不怕死的沒幾個,嚇尿了褲子走不動的倒有不少,其中就包括那個宋徵輿,最後還是忍着一身騷給扛回去的。

真正不怕死的也只有四個,除了李雯之外,只有和侯方域並列四公子的冒襄、陳貞慧、方以智三人昂首挺胸的等死。

當然了,保安司不過是嚇嚇他們,不會真的動刀,最後無論他們幾個願不願意,都是幾個大漢強行拎回去的。

從軍議司制定計劃,到安東候王爭批准,再到保安司一步一步的執行,可以說山東軍爲了搗毀復社,足足謀劃了三個多月。

事到如今,就算這些士子把嘴皮子磨爛了,保安司的人也斷不會放他們其中一人離去,於公於私都是必須圓滿完成。

搗毀復社之後,東林集團元氣大傷,這樣歸附山東軍士子們才能趁勢掌控輿論的半壁江山,山東軍纔算真正的在江南立足。

......

崇禎十六年八月,山東軍下轄保安司總署移至南京,並且在三個月後的十一月初迅速行動,將包括復社魁首侯方域、宋徵輿在內的十幾家文社士子一舉抓獲,在南京城引起轟動。

據說當時閣內的士子們,只有陳子龍,李雯、冒襄、陳貞慧、方以智五人安然無恙,都是既有氣節又有才能的當世名士。

他們都被安排到一處幽靜的院落中,周圍被山東軍兵士看守,雖然出不去,但是起碼比待在牢獄裡強多了。

十一月內,保安司配合山東軍正兵各營,在南直隸境內開始抓捕復社殘餘成員。

這次是真正的不分青紅皁白,甚至有直接衝到家中踹門而入,將人捆綁着押出來的情況發生。

山東軍佔領南京後僅四個月,鳳陽府、廬州府、鎮江府、太平府,還有南京一帶的其餘州縣,幾乎全部望風歸降。

在這四個月內,王爭將名噪一時的東林復社一網打盡,派人看監復社旗下數十家文社講學地點抓捕講師,等到南京方面派人擔任新講師後纔會再度授學。

十一月十一日,南京再次傳來一個驚天消息。

安東候王爭將山東軍議司更名爲幕僚府,以原左軍議李巖爲首任幕僚長,原右軍議管清天則被任命成了首任特別顧問。

原軍議司參謀處諸參謀原地晉升爲幕僚,取消參謀處的編制,每名幕僚管理十名參謀,有單獨的商議和辦公地點。

取消參政、參軍、參財、參商、參吏、參學六處的編制,各處主事原地晉升爲政務顧問、軍務顧問,財務顧問、商務顧問、吏務顧問與學務顧問,並且增設農務顧問。

每名顧問管理十名見習顧問,同樣有單獨的辦公地點。

幕僚府下轄軍務、政務、財務、商務、吏務、學務、農務七部,以軍議司原參謀處主事顧君恩爲軍務部部長。

六部之下,分設各科。

例如軍務部掌管戰兵、正兵和外系兵馬的升賞、任免和軍功的統籌工作,便分設職任科、典章科、掌功科、籍備科。

除此之外,增設城管局,下轄聚耕司、緝鹽司與保安司。

聚耕司掌管各地農莊事宜,緝鹽司主要設在山東境內和沿海靠河的城鎮,將鹽務繼續抓在手裡。

在其餘大部分有增有升的時候,保安司卻屬於降格,被緝鹽司和聚耕司分權,基本上只負責各個城鎮的安保工作。

當然了,這個制度還只是處於最開始階段,等到日後一定會有更加完善的系統出現,只是目前王爭還沒有想到。

崇禎十六年十一月十一日發生的事情,對山東軍乃至整個天下格局的影響甚大,正是由此開始,王爭手底下真正有了比較完善的制度,逐漸步入正軌。

這個事件,被稱作“雙十一政權”或“南京政權”的建立肇始,也是王爭爲了開創日後更大基業而邁出的第一步。

求推薦,求月票,求訂閱!謝謝大家的支持!

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
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一百六十四章:火鍋第二百一十四章:合圍 破城第三百六十八章:施邦耀奏山東事第三百零八章:審時度勢,兵不厭詐第三十三章:火龍出水懾水賊第二百一十二章:勢如破竹第四百零七章:鹽幫 貽笑大方第二百零八章:謹防小人第六十一章:承海軒第二十三章:王高不打不相識第五百三十三章:軍魂 鐵律 肅心第四百二十六章:滄州兵諫(上)第二百八十一章:當世戚家軍第六百零七章:斬將 收權 定策第四百五十二章:生財之道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八十六章:鹽丁尚比官兵強第一百零五章:大亂第二百四十二章:“強搶”第六百一十六章:一統天下的雄厚實力第五百八十三章:修陵 徹查第九十九章:倭寇第一百一十九章:推心置腹第五百九十二章:智破盛京第五十八章:緝鹽第二百九十六章:隻手遮天第二百三十六章:鄭鴻逵來訪第四百零八章:眉目第二百三十一章:順勢而爲,驅虎吞狼第三百一十二章:進剿河南,皮癬頑疾第八十九章:聲名大噪第三百六十四章:錦州解圍戰(中)第五百一十五章:趙之龍的卓越貢獻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五百零五章:克定南京(上)第二十二章:惡虎挑釁不退步第三百七十章:忠烈伯 明威軍第一百三十六章:河南 東大乘聞香教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五百七十六章:決意回援第五百八十二章:曹化淳進京第一百九十章:定心丸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七十三章:不容樂觀第一百零二章:段天德的小心思第三百四十九章:松山 錦州 大戰第四百三十三章:左光先第四百九十四章:南陽 汝寧 滁州第二百四十章:亂世當用重典第二百三十九章:清理門戶第二百一十章:登陸旅順口第四百七十六章:別喊了,劉大帥第五百一十一章:士子毒瘤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二百一十五章:偏師向東第六百零四章:一統歷 漢農籍 火器局第四百零五章:魯王府 家賊難防第二百七十九章:利劍出鞘第二百八十五章:威服第八十四章:鷹臉刑一刀第八十二章:所向披靡第五百七十章:三軍協同,逆轉乾坤第一百八十九章:輔兵 正兵 戰兵第二十七章:有銀六踹龍王板第五十一章:鄭氏嫡子第二十四章:節節而制排槍陣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五百三十五章:趁你病,要你命第二百七十六章:歷城軍議第十八章:軍伍廢弛漸堪憂第四百八十七章:盛京城內的鐘聲第四百四十三章:實力與姿態第五百九十一章:打進盛京城!第四百四十五章:郟縣之戰第六百一十一章:巧言令色第四百五十四章:兵臨徐州第五百八十八章:禮賢下士,籠絡人心第四百七十二章:飽掠歸襄陽第一百章:一個不留第五百六十一章:激戰山海關第二百六十八章:密議 京師 崇禎皇帝第四十四章:捷報傳聞第一百四十一章:艱難的決定第六百一十章:荒唐求和第四百二十章:尖刀 振武 玄武 奮威第六百零二章:諸國來朝,萬象更始第五百九十七章:反戈相向,卸磨殺驢第七十一章:過年第三百七十六章:睢州 拓城 歸德府第五章:路遇不平拔刀助第九十七章:遇賊,列陣以迎第六百一十二章:順齊第四百一十八章:祁耀武第三百八十章:闖王來了不納糧!第五百二十七章:假意曲委,暗行三招第二百三十四章:並克膠州第四百五十三章:議取江南第一百三十四章:這輩子都沒見過第三百五十一章:皇帝 監軍 勢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