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納爾並非在巴蒂羅斯出生的大貴族,而是來自其他行省,因爲在地方上頗爲出色,再加上錢財打點,從而成爲舊議會的一名議員。
然而地方上頗爲出色的才能,到了巴蒂羅斯卻毫不起眼,因而只能作爲議員中的基本單位,到了46歲仍然泯然衆人矣,怕是這輩子就這麼混過去了,沒有辦法的沃納爾只能去和啓蒙者攪和在一起,在各個沙龍混點吃的。
可是沒人能料到隨着大革命從2922年開始,與啓蒙者勾勾搭搭的沃納爾反而被前議長黎溪匿看重,作爲加入當時被視作草臺班子般的準備議會。
作爲千金買馬骨的第一人,即便只有一個資歷,沃納爾都能在準備議會中混的如魚得水扶搖直上,這點起了沃納爾的野心,他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很快讓自己成爲準備議會中開明貴族的領袖,不願意服從沃納爾的開明貴族統統被他邊緣化。
隨着準備議會的勢力壯大,也讓沃納爾這個昔日的基本單位政治勢力迅速膨脹,結果短短兩年之內,曾經的前議長黎溪匿已經作古,曾經接納自己的希艾烈被一腳踢開,48歲的沃納爾居然成爲巴蒂羅斯第一任首輔,混上了權力的最頂峰。
老實說,最開始幾天沃納爾是帶着狂喜的心態,但很快狂喜就轉爲了憂愁,因爲頂峰之中不但有攀登成功的喜悅,還有高層的凜冽。
悉伯的情況很不好,非常不好,沃納爾能力只能說是還行,根本沒有經天緯地之能力挽狂瀾,面對悉伯如今的狀況只能是抓瞎。
既然國勢這麼艱難,那就只能多加團結一些,因此沃納爾排擠了民權同盟以後,選擇與尊貴同盟進行團結,其目的從內閣成員的挑選就可以看出。
可是沃納爾這份苦心,放在舊貴族的眼中就是一坨狗屎,且不說你一個沃納爾兩年前就是個屁,現在居然還想爬到我們頭上來?就說你把我原本的權力給搶走,然後再扔給我幾塊骨頭,就想把舊賬給一筆勾銷了?呵呵!
當然,爲王前驅這種事情舊貴族是不會去做的,有的是人願意衝在最前面,自己又何必出頭呢?還是在巴蒂羅斯給國民議會扯後腿來的更爲划算。那麼是誰願意衝在最前面呢?那就是洛林的孃家,被阿託納家族所控制的菲比博。
此時菲比博監國名叫奈薩,是帕爾森家族的一個遠支,法烏提二世任命他做菲比博監國的原因,就是看中奈薩既沒有威望也沒有能力,從而避免某些野心家憑藉做過監國的資歷,去與自己孫子爭奪合衆總統的席位。
法烏提二世這事情乾的相當過分,因爲奈薩連大學都沒畢業就懵逼的得知自己成爲監國了,導致他得不在菲比博完成自己的學業,這一邊上學一邊“統治”菲比博,倒是百年未有的奇談。
等後來法烏提二世暴死以後,塞利提三世繼位,關是巴蒂羅斯他都應付不過來,哪裡還管得了菲比博,正好這人很無能,所以就這麼放着吧。
以往即便菲比博監國既沒有能力也沒有威望,但可以憑藉自己作爲菲比博最高統治者的合法地位,從而在當地菲比博人貴族與悉尼人貴族之中游刃有餘,確保哪一方都不會壓倒對方,從而達成平衡狀態。
可如今菲比博監國成了這樣,那麼平衡當地貴族的行動也無從談起,其實一開始還好,帕爾森王朝數百年餘威還在,當地兩派貴族也彼此習慣了對方,所以起初舊有的局勢還能維持下去。
轉折點從塞利提三世迎娶洛林開始,這意味着以阿託納家族爲代表的悉尼人勢力全面壓倒本地菲比博人貴族,並且這些貴族在當地經過一百多年的繁衍已經站穩腳跟,還得到擴張允許以後,便是力量爆發性的增長。
所以在這幾年中,阿託納家族不但掌控了菲比博的實權,並且侵吞了舊關行省與瓦雷行省的部分產業,又由於悉伯亂局使得地方貴族恐懼,從而減小投靠阿託納家族的阻力,使得阿託納家族接收地產的行動變得更爲順利。
但是這種順利是有代價的,因而在《2923年母法》頒佈以後,阿託納家族憑藉手中資本,以及新附庸貴族們的鼓譟,當即表示了反對,並宣稱菲比博不會認可《2923年母法》,一時間將這個極東之地推到風尖浪口。
更打臉的事情來了,早已成爲橡皮圖章的菲比博監國奈薩宣佈自己偶染時疫,因而暫時委託他人代替自己攝政,這個多凡是誰呢?正是洛林的兄長,被國民議會通緝好幾年了的多凡。
這就太打臉了吧,一個通緝犯不好好躲藏着,哪怕你在家開宴會我們都忍了,現在居然成爲菲比博的監國攝政,如果這都能忍,還有什麼不能忍的?
因此問題已經擺在內閣的面前,現在應該怎麼辦?上次國王出逃,是國民議會被逼上絕路,纔不得不做最壞的打算,可現在不是被動推着,主動權在國民議會的手中,這使得國民議會不是那麼容易達成一致態度。
並且阿託納家族的女性,作爲第一夫人的洛林也仍然留在首都,與菲比博開戰的話,是否要顧及對洛林的影響?總之首輔沃納爾對目前局勢頓時感到的是頭皮發麻,不知道該如何處理爲好。
還沒等內閣對阿託納家族旗幟鮮明反對母法做出處理時,外界又傳來一個緊急消息,更是讓內閣幾乎六神無主。
30世紀時,南疆大陸12個國家中最強的無疑是悉伯,要知道經過內陸大開拓以後,南疆大陸目前一共有65個行省與520個主城,而悉伯一個國家就擁有17個行省和136個主城,等於整個南疆大陸四分之一多土地都是悉伯的。
除了土地以外,悉伯還有最強大的工業能力,以及因爲工業而創造出最強大的軍隊與武器,依靠這些悉伯可以說是首個稱霸南疆的國家。
雖然從27世紀以後,整個南疆大陸便停止征戰,原因之一是向內陸的開拓,原因之二是星堡的發明,原因之三則是悉伯的目的也達到了。
悉伯爲何要發動戰爭?舊時代的國家互相征戰是因爲馬爾薩斯人口陷阱,以及爭奪土地資源財富的需要,而悉伯要發動戰爭,是因爲工業增長的需要,進入資源原始積累時代的悉伯就如同一頭吞金巨獸一般,不吞噬外國,就要吞噬自己。
然而這個問題在數百年前被暫時推遲了,2700年的文明大會所確定的,除了各國向內陸開拓以外,最重要的是悉伯商品獲得向各國出售的權力。
既然能通過外交談判就可以售賣商品,在對方有着易守難攻的星堡幫助下,悉伯就沒有繼續發動戰爭的動力了。
也正是因爲如此,悉伯在大開拓時代中,對開拓殖民地並不抱有太高的熱情,否則以悉伯的能力,絕對可以確保大部分殖民地都被吞入自己囊中,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只開拓3個行省而已。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兩百多年後的今日,兩百多年的商貿使得南疆大陸形成一個統一的市場,悉伯爆發經濟危機以後,其他各國也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其中以與悉伯糾纏最深的菲比博、奧麥多和菲尼受創最重。
悉伯慘不慘?慘,但是他不是最慘的,因爲作爲工業國的悉伯在發生經濟危機以後,可以將危機轉移給工業下游國家,讓他們替悉伯承受自己的危急,因此菲比博、奧麥多和菲尼受創最重,而悉伯表示愛莫能助。
那麼內閣收到的緊急消息是什麼呢?奧麥多以悉伯發生政局動盪爲由,宣佈暫時關閉與悉伯的商貿聯繫,而悉伯安插在奧麥多的密探回報表明,奧雷蒂亞以軍事訪問爲理由,將海軍調遣至奧麥多的港口中。
顯然,奧麥多敢拒絕悉伯的底氣,在於它與奧雷蒂亞串通一氣,奧雷蒂亞無疑是在背後慫恿奧麥多的主謀。
要知道在本土中,奧麥多和悉伯在陸路上僅通過邱—提亞走廊鏈接,對於擁有星堡的國家來說,足以確保奧麥多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抵擋住悉伯的攻勢,這時候奧麥多要擔心的地方只有兩點,一是悉伯通過開拓區進攻奧麥多,二是悉伯通過海軍進攻奧麥多。
開拓地的進攻同樣可以用星堡攔截住,至於海域只能依賴奧雷蒂亞的幫忙了,奧雷蒂亞海軍雖然比不過悉伯,但卻是唯一可以與悉伯一戰的海軍,所以如果奧雷蒂亞不作出肯定幫助奧麥多的承諾,奧麥多鐵定不會這種態度,你看菲尼現在就很老實。
而奧雷蒂亞鬼精的讓人厭惡,奧麥多此時和悉伯斷絕了商貿往來,但是作爲始作俑者的奧雷蒂亞卻仍然駐足不動,爲什麼?還不是爲了待價而沽。
那麼奧雷蒂亞爲什麼要這麼做呢?國民議會也都門兒清,因爲奧雷蒂亞是南疆大陸僅次於悉伯的工業強國,只是這幾百年工業被悉伯所壓制而只能艱難起步。
但是悉伯畢竟是南疆大陸北海岸的國家,對於南疆大陸南海岸很難掌控,所以大多是通過投資入股的方式售賣,這給了奧雷蒂亞一定的成長空間,但是到百年後的今天,這一點成長空間已經滿足不了奧雷蒂亞了。
南疆大陸就這麼大,只能容納的了一個工業強國,目前由於冷弈給悉伯加了科技鎖,導致適應開拓區鐵路遲遲沒能研發出來,但是奧雷蒂亞擔心啊,一旦那一天到來,就意味着奧雷蒂亞民族工業覆滅之日,在那個時候,就是悉伯真正掌控整個南疆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