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裴行儉的助推

“兒臣參見父皇,見過母后。”

太子李賢來得很快,前去傳喚的小宦官去後不過一刻多鐘的時間,他便已匆匆行進了御書房中,滿頭滿臉的汗水,顯然走得很急,氣色也不甚好,原本英挺的臉上滿是憔悴之色,不過二十三歲的年齡而已,望將過去,竟已似中年,足見這些年來過得着實算不上舒心————自去歲武后主政以來,李賢已是日漸邊緣化,儘管不斷努力,可離着政治核心卻是越來越遠,朝堂大事基本已無其置喙之餘地,大小事宜沒武后的點頭,李賢便啥事兒都辦不成,長久的苦悶之下,人自是老得快了些,心也就無從舒起了的。

“嗯,河西的軍報可是在你處?”

高宗心裡不爽得很,並沒有因太子持禮甚恭而臉色稍霽,連叫起都不曾,便即直奔了主題。

“啊,哦,回父皇的話,確有份河西的軍報在孩兒處,是母后前日派人轉給孩兒的。”

一聽高宗語氣不善,李賢的身子不由地便是微微一顫,有些子驚疑不定地擡起了頭來,支吾了兩聲,方纔緊趕着稟報道。

“爲何不報與朕知,嗯?”

高宗並未因李賢的解釋而釋懷,臉色反倒是更難看了幾分,極之不悅地哼了一聲道。

“這……”

這一聽高宗死追着這份軍報不放,李賢的臉色不免便有些子發苦了起來——前日武后緊巴巴地派人將河西軍報送到了東宮,說是讓其擬個方略出來,以備朝議之用,這軍報李賢收倒是收下了,卻並沒放在心上,一者是不想幹這等吃力不討好的事兒,二來麼,潛意識裡也不願見到李顯繼續建功立業,這便拖着沒去理會,本打算過了中秋再做打理,卻沒想到高宗知道了軍報之事,還喋喋不休地追問個沒完,這令李賢不免懷疑今番被召來乃是武后在後頭嚼舌根之故,心頭氣苦不已,卻又不知該從何說起纔好。

“當真好膽,這等軍國大事也是爾能兒戲的麼?你,你,你真要氣死朕不成?”

高宗心裡頭本就憋着一把火,再一看李賢那畏畏縮縮的小樣子,火氣登時便按捺不住了,猛地一拍文案,叉指着李賢便毫不客氣地喝斥了起來。

“父皇息怒,父皇息怒,兒臣並不敢無禮非法,實是因此事太過重大,母后處又無特別之吩咐,兒臣自不敢怠慢了去,連日來已與諸屬官商議多回,卻尚未能取得一致之意見,故不敢輕易驚擾了父皇。”

事情到了這個份上,李賢的心裡頭已是認定自己是被武后坑了,自是十二萬分的不甘心,趁着告罪的當口,反過來咬了武后一口。

“狂悖,本宮移交軍報之際,可是囑咐過此事須得緊要辦了去,爾自惰懶,卻怨本宮不曾交待清楚,此是何道理,嗯?”

武后可不是那麼好咬的,不待高宗發話,她便已毫不客氣地駁斥了李賢一番,聲色俱厲已極。

“母后誤會了,孩兒並不敢胡亂妄言,實是前來移送的奴才不曾有絲毫交待,然孩兒卻是不敢耽擱了去,奈何孩兒對軍伍之事並不熟稔,以致時至今日尚未能有些個頭緒出來,是孩兒的不是。”

明知道被武后狠狠地坑了一把,可李賢除了心裡頭氣苦之外,卻是不敢強扛到底,也就只能是低聲下氣地解釋了一番。

“夠了,朕問你,那軍報如今何在,嗯?”

高宗心裡頭記掛着前線之軍情,又哪有閒心去理會這對母子倆之間的爭執,這便一揮手,不耐已極地喝問了一句道。

“啊,在孩兒宮裡。”

李賢此番受召之際,那前去傳旨的宦官並沒說明高宗召見的用意何在,甚至不曾對其提起過河西軍報的事兒,毫無疑問這是武后在其中做了手腳之故,擺明了就是要拉李賢來當這個替罪羊,到了此時,李賢也算是看出來了,只不過看出來歸看出來,他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面對着高宗的喝問,也就只能是尷尬萬分地低下了頭,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那還不快去取了來,愣在這作甚,嫌朕氣得不夠麼!”

高宗心情焦躁之下,越看李賢便越是不順眼,火冒三丈地拍了下文案,氣惱萬分地斥罵了一嗓子。

“啊,是,父皇息怒,孩兒這就去,這就去。”

李賢被高宗罵得個面紅耳赤,心中儘自委屈萬分,卻不敢有甚怨言,只能是老老實實地應了諾,急匆匆地便向東宮趕了回去,不數刻,便已捧着本厚厚的奏摺轉了回來。

“啓稟父皇,孩兒已將河西軍報帶了來,還請父皇御覽。”

李賢緊走了數步,來到了文案前,恭敬萬分地將軍報雙手捧着遞到了高宗面前。

“哼!”

一見軍報已至,高宗也懶得再跟李賢置氣,這便冷哼了一聲,一伸手,將軍報抄了過來,擱在文案上,翻將開來,細細地翻閱着。

“狂悖,區區吐蕃小寇,竟敢猖獗若此,是可忍孰不可忍,朕要發大軍剿滅了此獠!”

高宗翻閱得很快,不多會便將整本奏摺全都過了一遍,末了,將奏本往文案上重重一拍,惱怒異常地罵了一句道。

“陛下息怒,此事須得從長計議了去方好,妾身以爲此時已是中秋時分,並非進兵之良機,待來春再做計議也不遲,至於河西一地,有顯兒這般大才在,當不會有事的,陛下只管放寬心好了。”

武后之所以將河西軍報移交給太子去辦,本意也是不想坐看李顯風生水起,也就是藉着太子的嫉妒心理來達成此目的罷了,此際見高宗起了征伐吐蕃之心,自是不願見此,這便言語委婉無比地寬慰道。

“陛下,天后娘娘所言甚是,嚴冬將至,與戰不利,倘若深陷高原,難保大非川慘劇不再重演,當穩妥爲上。”

“陛下,微臣以爲此事確該從長計議方妥,懇請陛下聖裁。”

“陛下,兵者,國之大事也,非可輕爲之,還請陛下三思。”

……

在場的諸般臣工中,除了太子與裴行儉之外,全都是武后一黨的中堅人物,這一聽武后話雖說得委婉,可反對征伐的意思卻是明瞭無比,自是不會放過這等捧武后臭腳的機會,一個個盡皆站將出來,亂紛紛地進着言,說的話雖不同,可意思卻全都是一個樣,太子見狀,似乎有些意動,嘴角嚅動了幾下,似有欲言狀,可到了底兒,還是一句話都沒說,只是面色複雜無比地低下了頭。

“唔,此事,此事……”

高宗倒是有心要支持李顯的開戰請求,可一見武后以及諸般大臣盡皆反對,自是不好太過獨斷專行了去,吭哧了幾聲,愣是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陛下,能否容老臣一閱軍報?”

就在高宗左右爲難之際,卻見裴行儉從旁站了出來,一躬身,言語誠懇地請求道。

“這個自然,裴愛卿軍略過人,朕正要借鑑一二,拿去罷。”

高宗素來信賴裴行儉的能力,這一聽其要看軍報,自不會有不允之理,很是爽快地一擺手,示意隨侍在側的小宦官上前將軍報轉遞給了裴行儉。

“謝陛下隆恩。”

裴行儉持禮甚恭地謝了一聲之後,這才慎重其事地接過了軍報,微躬着身子,就在御前細細地研讀起了這份軍報,神情專注已極,似乎看得極爲的投入,其實不然,他此際的心思壓根兒就不在這份軍報上,只因內裡的詳情他早已知曉了,當然了,並不是從軍報中得知的,而是從李顯派人送來的副本中得知的,實際上,今日他之所以會出現在這御書房裡,也全是李顯事先交代的結果,爲的便是還李顯一個人情。

“裴愛卿對此戰事可有甚高見麼?”

裴行儉看得很慢,而高宗卻並無一絲的不耐之色,靜靜地端坐在几子後頭,直到裴行儉擡起了頭來,這才含笑問了一句道。

“可戰!”

裴行儉言簡意賅地給出了個判斷。

“可戰?這……,裴愛卿之意是……”

高宗雖是想戰,可到底心中不託底,也真怕當年大非川的慘劇再次上演,這一聽裴行儉如此說法,心中雖是一喜,但卻不敢輕易下了決斷,而是猶豫地追問道。

“陛下明鑑,您咸亨三年曾問臣能徵吐蕃否,臣對曰:不能,只因是時吐蕃君相相合,非可一戰遂下,而今時吐蕃老王已喪,新君年幼,難以掌控全局,縱使噶爾?欽陵再能,必多掣肘者,其一敗,則吐蕃無能爲也,以英王殿下之能,一戰必可定焉,故此,臣以爲此時當戰,戰則必勝無疑!”

裴行儉先前雖不時地翻動着奏本,可心思卻不在其上,而是在最後定奪一下是否要真的幫李顯這個大忙,待得擡起頭來時,心中已是堅定了原先的想法,此時聽得高宗見問,自是不會再有絲毫的猶豫,斬釘截鐵地便給出了肯定無比的判斷。

“說得好,朕也是如此看,這一仗該打!來人,擬詔!”

一聽裴行儉說得如此之肯定,高宗心裡頭最後的一絲擔憂也沒了,竟不問過武后,獨斷乾坤地便下了決斷,此言一出,不止是諸臣工們,便是武后與李賢都爲之臉色狂變不已……

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5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六)第369章 戰局突變(下)第812章 洛陽攻防戰(中)第516章 伏牛川之戰(一)第373章 危局(中)第208章 突圍,突圍!(四)第683章 糊塗案糊塗斷(四)第673章 狄仁傑斷案(七)第71章 微露的殺機(下)第542章 烽火連天(一)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18章 收養上官婉兒第34章 死纏濫打(中)第812章 洛陽攻防戰(中)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301章 勸進風波(上)第107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中)第630章 惡人先告狀(三)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3章 生死兩重天(中)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464章 巔峰對決(一)第677章 軒然大波(上)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第802章 決戰洛陽宮!(二)第664章 波濤洶涌(下)第78章 趕盡殺絕(上)第28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678章 軒然大波(中)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674章 殺心暴起第348章 據理力爭(上)第568章 英雄末路(三)第253章 公堂上的較量(上)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529章 乾字計劃(三)第417章 崛起的根底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770章 夜襲(上)第335章 領導權之爭(六)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509章 飛燕計劃(下)第31章 考驗(中)第479章 追殲黑風盜(一)第502章 及時雨第615章 舉重若輕(中)第630章 惡人先告狀(三)第316章 大局初定(上)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628章 惡人先告狀(一)第546章 烽火連天(五)第222章 白馬寺遇襲(四)第53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四)第232章 白雁之約(中)第289章 宮廷劇變(上)第436章 荒原遇險(上)第410章 連捎帶打(二)第194章 突破大通河谷(上)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第801章 決戰洛陽宮!(一)第296章 荒唐帝令第399章 奇兵出擊(一)第223章 白馬寺遇襲(五)第614章 舉重若輕(上)第108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下)第514章 狩獵邊關(四)第421章 絕對強勢(一)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422章 絕對強勢(二)第41章 操練,還是操練(上)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354章 殺機暗藏(下)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581章 當雄會戰(五)第655章 相位之爭(三)第222章 白馬寺遇襲(四)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707章 殺戮之樂章(九)第193章 不服?打到你服!(四)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405章 定策除奸第52章 必要的教訓(二)第374章 危局(下)第689章 水落石不出(上)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736章 艱難的抉擇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555章 大決戰(六)第5章 寒夜思第433章 以打逼和第150章 兩小蘿/莉第140章 長街殺局(下)第265章 二武現身
第558章 大決戰(九)第538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六)第369章 戰局突變(下)第812章 洛陽攻防戰(中)第516章 伏牛川之戰(一)第373章 危局(中)第208章 突圍,突圍!(四)第683章 糊塗案糊塗斷(四)第673章 狄仁傑斷案(七)第71章 微露的殺機(下)第542章 烽火連天(一)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18章 收養上官婉兒第34章 死纏濫打(中)第812章 洛陽攻防戰(中)第93章 妥協的藝術(一)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301章 勸進風波(上)第107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中)第630章 惡人先告狀(三)第359章 夜戰八方(五)第128章 太子的反擊(五)第3章 生死兩重天(中)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464章 巔峰對決(一)第677章 軒然大波(上)第406章 夜幕下的襲殺(上)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第802章 決戰洛陽宮!(二)第664章 波濤洶涌(下)第78章 趕盡殺絕(上)第28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中)第678章 軒然大波(中)第393章 疏不間親第674章 殺心暴起第348章 據理力爭(上)第568章 英雄末路(三)第253章 公堂上的較量(上)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529章 乾字計劃(三)第417章 崛起的根底第367章 鄯州攻防戰(下)第770章 夜襲(上)第335章 領導權之爭(六)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509章 飛燕計劃(下)第31章 考驗(中)第479章 追殲黑風盜(一)第502章 及時雨第615章 舉重若輕(中)第630章 惡人先告狀(三)第316章 大局初定(上)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628章 惡人先告狀(一)第546章 烽火連天(五)第222章 白馬寺遇襲(四)第53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四)第232章 白雁之約(中)第289章 宮廷劇變(上)第436章 荒原遇險(上)第410章 連捎帶打(二)第194章 突破大通河谷(上)第143章 四個雞蛋上跳舞(上)第801章 決戰洛陽宮!(一)第296章 荒唐帝令第399章 奇兵出擊(一)第223章 白馬寺遇襲(五)第614章 舉重若輕(上)第108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下)第514章 狩獵邊關(四)第421章 絕對強勢(一)第58章 亞獻之議(上)第422章 絕對強勢(二)第41章 操練,還是操練(上)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354章 殺機暗藏(下)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581章 當雄會戰(五)第655章 相位之爭(三)第222章 白馬寺遇襲(四)第408章 夜幕下的襲殺(下)第707章 殺戮之樂章(九)第193章 不服?打到你服!(四)第811章 洛陽攻防戰(上)第405章 定策除奸第52章 必要的教訓(二)第374章 危局(下)第689章 水落石不出(上)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736章 艱難的抉擇第471章 連兒灣之戰(二)第555章 大決戰(六)第5章 寒夜思第433章 以打逼和第150章 兩小蘿/莉第140章 長街殺局(下)第265章 二武現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