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5章 高宗的怒火

“登高啊,明日的馬球賽可曾都安排妥當了?”

又到了一年的中秋,身子骨方纔大好的高宗興致相當的不錯,這一大早地便來到了後花園裡,賞了會兒菊,隨口又問起了馬球賽的事兒。

“聖上放心,奴婢一早就安排妥當了,斷不會有所閃失的。”

程登高正領着一大羣宦官宮女們陪侍在側,這一聽高宗有問,忙湊將過去,諂笑着回了一句道。

“嗯,那就好,朕也無甚愛好,也就這馬球還喜歡着些,值此佳節,能與民同樂上一番,也算是應景了。”

高宗對程登高的回答顯然甚是滿意,這便笑着點了點頭,說了幾句閒話兒。

“陛下真乃聖明天子也,時刻不忘黎民百姓,奴婢等能沐天恩,實是萬幸之事啊。”

程登高能登上司禮宦官的高位,嘴皮子的功夫自然是了得得很,順着高宗的口風,一個大馬屁便不着行跡地拍了過去。

“油腔滑調,休要跟朕來這一套,罷了,唔,明日媚娘與賢兒也都去,雖說是與民同樂,可安全上的事卻是疏忽不得,再仔細些也不爲過。”

好聽的話自然是人人愛聽,高宗口裡雖是斥罵了程登高一句,可臉色的笑意卻表露出了其受用的內裡。

“陛下放心,奴婢這就去看看。”

高宗的吩咐程登高自然不敢不遵,這便滿臉子諂笑地應了一聲,領着幾名小宦官匆匆便離開了後花園,至於是不是真的去忙乎安保工作,那可就不好說了的。

“陛下,奴婢有下情稟報。”

安保問題其實高宗並不是真的關心,吩咐歸吩咐,卻也沒怎麼放在心上,自是不會去管程登高是否真的去辦正事,交待一畢,轉眼便已忘到了腦後,興致勃勃地便打算在這景緻宜人的後花園裡再好生逛上一逛,只是還沒等其邁開腳步,冷不丁卻見一名小宦官從隨侍衆人中搶了出來,一頭跪倒在地,高聲稟報了一句道。

“嗯?”

高宗聞言便是一愣,再一看跪於身前之人乃是平日裡貼身使喚的小官宦劉啓明,心中雖微有不悅,卻也沒甚旁的表示,只是從鼻孔裡輕吭出了一聲。

“陛下,奴婢孟浪了,然,事關社稷安危,奴婢卻是不敢坐而視之,還請陛下恕罪則個。”

天子不悅非同小可,縱使劉啓明已是抱着死志而來的,卻也不免心慌得緊,這便連磕了幾個頭,誠惶誠恐地告着罪。

“講!”

高宗這些年已是甚少理會政務了,可並不代表其對社稷安危也能置之不理,這一聽劉啓明此言蹊蹺,眉頭不由地便皺了起來,將信將疑地瞪了劉啓明一眼,雙脣一動,吐出了個冰冷的字來。

“陛下明鑑,河西烽火大起,軍報已急送至朝數日,卻遭人壓下,至今未曾大議此事,邊關危機已現,戰情緊急,奴婢雖卑賤之輩,卻百死不敢忘國憂,懇請陛下明察。”

劉啓明重重地磕了幾個頭,額頭都因之而磕出了血來,卻顧不得拭擦上一下,雙眼微紅地望着高宗,言辭悲憤地稟報道。

“什麼?竟有此事?爾從何得來的消息,說!”

一聽劉啓明如此說法,高宗登時便被嚇了一大跳,面色狂變不已,聲線微顫地便喝斥了起來。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非是奴婢妄言,實情確是如此,奴婢有一族兄劉微,在兵部任職,緊急軍報便是其所接,轉呈上去後,便沒了消息,家兄因涉其間,自感責任重大,特託奴婢將實情稟明陛下,奴婢所言句句是實,還請陛下詳察。”

高宗的聲音又急又快,登時便令原本就緊張萬分的劉啓明猛地打了個哆嗦,可卻不敢有絲毫的猶豫,急急忙忙地磕了幾個響頭,將事情的原委道了出來。

“混帳!擺駕德陽殿!”

高宗人雖懦弱了些,可並非愚魯之輩,自是聽得出劉啓明的言語頗多破綻之處,然則卻並未當場揭破,只因他關心的只是軍情是否屬實,至於其餘諸事,大可等處理完正事再做計較不提,也就懶得再理會劉啓明的磕首連連,一揮大袖子,喝令隨侍宦官將軟輦擡了來,擡腳邁將上去,一行人浩浩蕩蕩地便往前宮而去了。

“陛下駕到!”

今日並非朝日,德陽殿中自也就無萬臣雲集之景象,前殿靜悄悄地空無一人,唯有御書房裡尚有些人氣——武后正與前來稟事的當值宰相裴行儉交換着意見,而武承嗣、範履冰、衛敬業、賈大隱等一衆武后一黨的大臣則立於下首,時不時地插上幾句,明裡暗裡狂捧着武后的臭腳,正議得熱鬧間,卻聽書房外一聲唱喝響起,一干人等自都不敢怠慢了去,全都站直了身子,面色肅然地朝向屏風而立,但聽一陣急促的腳步聲響過,陰沉着臉的高宗已是大步從屏風後頭轉了出來。

“臣等叩見陛下!”

一見高宗轉出了屏風,諸般大臣自是不敢稍有怠慢,各自躬身大禮參拜不迭。

“哼!”

高宗心情顯然極差,壓根兒就沒理會衆人的見禮,只是冷冷地哼了一聲,腳步不停地便向上首的几子行了過去。

“妾身見過陛下。”

明日便是中秋荀假,其實真沒啥政務要緊着辦的,武后今日來御書房議事,原本也只是想與一衆心腹人等聚聚,說些鼓勵之言便作罷,可卻沒想到當值宰相裴行儉卻是不宣自到了,拿出的又是河工事宜的摺子,武后自然也就不得不好生應對上一番了,畢竟河道總督乃是武后經營最久的衙門了,事關嫡系,哪怕再小的事,對於武后來說,都是大事,只是尚沒議上多久,高宗便滿臉子怒氣地到了,這令武后不免有些子犯疑心,只是卻不敢帶到臉上來,只能是謹慎地行上前去,以溫柔無比的語調問候了一句道。

“嗯。”

高宗雖在盛怒之中,可懼內的本性卻依舊沒變,自不敢輕易給武后臉色看,然則心底裡的不痛快卻實在是太過了一些,也就只是不輕不重地吭了一聲,算是表達了一下不滿之情。

“陛下,惹您不開心,實妾身之過也。”

武后並不清楚高宗發怒的真正原因,可卻並不是很在意,左右其應付此等情形已不是一回兩回了,對付起來,自是得心應手得很,不問緣由,先行認上個錯,足可將高宗心頭的戾氣化解上大半,此乃武后常用的小手段之一,往日裡用來,可謂是百試不爽,還真不曾失過手,然則這一回卻是不靈了,高宗臉上的陰沉之色絲毫沒半點消減的趨勢,反倒是更嚴肅了幾分。

“陛下,您這是……”

一見情形不對,武后立馬便換了個態度,由哀切瞬間便切換到了驚疑,一派委屈狀地問了半截子話。

“哼,媚娘,河西可曾有緊急軍報到來?”

高宗其它方面甚是懦弱,可在對外用兵上卻是素來強硬至極,對軍國大事從來不含糊,此際哪怕面對着的是武后,也一樣不假辭色,冷哼了一聲,便即直截了當地追問起軍報來。

“陛下原來是爲此事動怒,這倒確是妾身的不是了,此事倒也屬實,確有這麼份軍報,據顯兒說,吐蕃小寇又在亂邊,規模卻也不大,以顯兒之能,當能應付無虞,加之中秋佳節將至,妾身也就沒急着稟明陛下,確是妾身失誤了,還請陛下恕罪則個。”

一聽高宗開口便追問河西軍報,武后的心裡頭立馬便“咯噔”了一下,心知必定是後宮裡出了岔子無疑,只因此事武后可是下過了嚴令,不許旁人多嘴傳話的,不爲別的,只是不想看着李顯繼續做大罷了,這等陰暗之心思自然不能擺到桌面上來說,可要糊弄一下高宗麼,卻也不難,武后連眉頭都不皺上一下,一套“合情合理”的說辭便已炮製了出來。

“唔……”

武后這番話確實挑不出甚毛病來,高宗本就懼內,這脾氣麼,自也就有些子發作不下去了,臉色一緩,沉吟着便要隨口安慰武后幾句,就此將事情揭了過去,只是他話尚未說出,卻見原本木然立於下首的裴行儉突然站了出來,後頭的話自也就說不下去了的。

“陛下,河西軍報一事微臣也有耳聞,軍情如火,須耽擱不得,臣懇請陛下聖斷。”

裴行儉一閃身而出,也不去看武后那陰沉得簡直能滴出水來的臭臉,面無表情地便進言道。

“這個……”

高宗本身雖不通軍略,可自其上位以來,對外作戰卻是大唐三位皇帝裡最多的一個,自是清楚裴行儉所言方是正理,只是這話顯然在與武后唱反調,高宗一時間也不知該不該應允纔是了。

“陛下,此事乃是賢兒在處理,妾身以爲不若將賢兒叫來,問問也好。”

武后心裡頭雖恨不得一把捏死了裴行儉這個半道殺出來的“程咬金”,不過麼,卻並沒帶到臉上來,而是展顏一笑,輕輕巧巧地便將責任推到了太子的頭上。

“宣。”

自去歲以來,朝堂大事都已是武后在做主了,這一點本就是出自高宗的安排,他自然是心中有數得很,這一聽如此重要的軍國大事武后居然推給了太子,內心裡不免有些子狐疑與不滿,可也沒多說些甚子,只是不耐地揮了下手,從口中擠出了個字來……

第53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七)第53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三)第576章 奇襲那曲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709章 血色黃昏(上)第286章 騎驢看唱本第815章 完勝(中)第644章 調虎離山第53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四)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33章 死纏濫打(上)第787章 三方算計(中)第616章 舉重若輕(下)第118章 意外之意外(上)第672章 狄仁傑斷案(六)第348章 據理力爭(上)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498章 打出來的協議(一)第39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一)第636章 各自部署(上)第651章 順水推舟(中)第147章 又鬧騰上了第700章 殺戮之樂章(二)第424章 絕對強勢(四)第1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五)第328章 以進爲退(下)第372章 河州之殤(下)第184章 傻人自有傻福第523章 伏牛川之戰(八)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第806章 決戰洛陽宮!(六)第640章 激爭連連(中)第365章 鄯州攻防戰(上)第256章 聯手逼宮(上)第555章 大決戰(六)第641章 激爭連連(下)第697章 誘敵深入(中)第413章 連捎帶打(五)第384章 廓州烽火(二)第717章 勸進風波(四)第782章 彈章 如潮(上)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516章 伏牛川之戰(一)第770章 夜襲(上)第494章 大海濤聲(三)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573章 朝堂來使第331章 領導權之爭(二)第544章 烽火連天(三)第250章 明槍暗箭(四)第479章 追殲黑風盜(一)第785章 狄仁傑建功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316章 大局初定(上)第24章 順勢而爲(上)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515章 狩獵邊關(五)第215章 餘音未了第13章 摘桃子的李弘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745章 艱難的和議(二)第383章 廓州烽火(一)第394章 斬使立威第30章 考驗(上)第642章 寸步不讓(上)第3章 生死兩重天(中)第585章 破城而入(下)第474章 連兒灣之戰(五)第506章 天后主政(上)第405章 定策除奸第560章 風捲殘雲(二)第134章 強取聖旨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405章 定策除奸第85章 約法三章(上)第103章 適得其反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790章 夜探麗水軒(下)第453章 和爲貴(下)第44章 再度婉拒(中)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第523章 伏牛川之戰(八)第202章 四面楚歌(下)第139章 長街殺局(上)第98章 妥協的藝術(六)第82章 下點眼藥(下)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297章 無解的難題第544章 烽火連天(三)第458章 臨州盟會(一)第321章 庭前風波起(下)第640章 激爭連連(中)第21章 新愁舊恨(上)第106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上)第230章 滅火
第539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七)第53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三)第576章 奇襲那曲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652章 順水推舟(下)第709章 血色黃昏(上)第286章 騎驢看唱本第815章 完勝(中)第644章 調虎離山第53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四)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33章 死纏濫打(上)第787章 三方算計(中)第616章 舉重若輕(下)第118章 意外之意外(上)第672章 狄仁傑斷案(六)第348章 據理力爭(上)第524章 伏牛川之戰(九)第498章 打出來的協議(一)第395章 伏擊與反伏擊(一)第636章 各自部署(上)第651章 順水推舟(中)第147章 又鬧騰上了第700章 殺戮之樂章(二)第424章 絕對強勢(四)第167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五)第328章 以進爲退(下)第372章 河州之殤(下)第184章 傻人自有傻福第523章 伏牛川之戰(八)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第806章 決戰洛陽宮!(六)第640章 激爭連連(中)第365章 鄯州攻防戰(上)第256章 聯手逼宮(上)第555章 大決戰(六)第641章 激爭連連(下)第697章 誘敵深入(中)第413章 連捎帶打(五)第384章 廓州烽火(二)第717章 勸進風波(四)第782章 彈章 如潮(上)第293章 兄弟之約(中)第516章 伏牛川之戰(一)第770章 夜襲(上)第494章 大海濤聲(三)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573章 朝堂來使第331章 領導權之爭(二)第544章 烽火連天(三)第250章 明槍暗箭(四)第479章 追殲黑風盜(一)第785章 狄仁傑建功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316章 大局初定(上)第24章 順勢而爲(上)第695章 西征第一戰(四)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201章 四面楚歌(上)第515章 狩獵邊關(五)第215章 餘音未了第13章 摘桃子的李弘第488章 木軍傳說(上)第745章 艱難的和議(二)第383章 廓州烽火(一)第394章 斬使立威第30章 考驗(上)第642章 寸步不讓(上)第3章 生死兩重天(中)第585章 破城而入(下)第474章 連兒灣之戰(五)第506章 天后主政(上)第405章 定策除奸第560章 風捲殘雲(二)第134章 強取聖旨第750章 艱難的和議(七)第405章 定策除奸第85章 約法三章(上)第103章 適得其反第199章 統一認識第790章 夜探麗水軒(下)第453章 和爲貴(下)第44章 再度婉拒(中)第600章 正面交鋒(下)第523章 伏牛川之戰(八)第202章 四面楚歌(下)第139章 長街殺局(上)第98章 妥協的藝術(六)第82章 下點眼藥(下)第42章 操練,還是操練(下)第297章 無解的難題第544章 烽火連天(三)第458章 臨州盟會(一)第321章 庭前風波起(下)第640章 激爭連連(中)第21章 新愁舊恨(上)第106章 能撈多少算多少(上)第230章 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