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波濤洶涌(下)

“放肆,有爾這般與聖上說話的麼,嗯?”

武后這一年來過得極其不順心,每每在李顯手下吃暗虧,早已將李顯列爲了必須徹底毀滅的頭號目標,此番爲了能一舉將李顯扳倒,不得不與李貞這隻老狐狸聯手,付出的代價可謂是極大,自是不想看到李顯有絲毫翻盤的機會,也不待高宗有所表示,她便已是毫不客氣地出言呵斥了起來。

“母后息怒,兒臣有話要說。”

武后的威儀赫赫,她這麼一冷聲斷喝,別說下頭的宰輔們心驚不已,便是高宗的臉『色』也起了變化,然則李顯卻是渾然不在意,從容地一躬身,淡定地回了一句道。

“說?爾還有甚好說的,妄虧聖上如此信賴於爾,將『春』耕這等要事慎重相托,可爾都做了些甚,『逼』死人命,擾民無度,不自認罪,還『欲』希圖狡辯,當真以爲國法是虛設的不成?”

打蛇就得打死,若不然必將遭蛇咬,這個道理武后自是清楚得很,她壓根兒就沒打算給李顯留下辯解的餘地,劈頭蓋臉地便是一通子呵斥,那兇戾的樣子簡直有若潑『婦』罵街一般,登時便令一衆宰輔們全都看得心驚『肉』跳不已。

“母后教訓得是,孩兒並不敢無禮非法,然,『春』耕大事乃國之根基,事無大小,皆要緊事也,自當慎之再慎,這查案人選確是輕忽不得,高相年高德昭不假,惜乎已是八十高齡,任此重務,兒臣以爲不妥,還望父皇明鑑。”

李顯並未將武后的發飆放在心上,態度從容地解釋了一番。

“顯兒之言倒也有理,唔,那依顯兒所見,此事該由何人掌總爲宜?”

高宗雖有心讓武后與李顯去爭鬥個不休,但卻又不想看到母子倆當庭『激』辯不已,這一見武后臉『色』『陰』沉地又要發作,忙從旁『插』了一句道。

“父皇,此案關係重大,非能臣不足以任之,兒臣舉薦裴行儉擔綱,以狄仁傑副之,必可查明真相,兒臣懇請父皇恩准。”

此案關係實在太大了些,萬一要是不能查出背後的真相,不僅自去歲以來的所有努力都將化爲泡影,更會因此而動搖到李顯立足朝堂的根基,自是一點都大意不得,李顯早在來前便已想明瞭應對的關鍵,此時聽得高宗見問,立馬便緊趕着按與張柬之商量好的答案回答道。

“荒謬,那狄仁傑身爲司農卿,本已涉案其中,卻又自任審官,所得結果又有甚公正可言,爾提此議是何居心,嗯?”

武后此番是鐵了心要李顯好看的,自不願給李顯留下絲毫反擊的可能,只是對於裴行儉這個首輔頗有忌憚,不好當面說三道四,但卻絕不肯同意狄仁傑這個東宮死黨參與其中,也不等高宗發話,便已是氣咻咻地喝斥道。

“母后何出此言,所有『春』耕專使皆是兒臣所派,若真有差池,那也是兒臣一人之責,更遑論而今不過是五州刺史一面之詞耳,孰是孰非尚難說得很,卻又與狄司農何干耶?

別人怕武后心狠手辣,可李顯卻是並不放在心上,在他看來,真要是不行的話,那就來上一場“玄武『門』之變”,也無甚不可以的,哪怕善後事宜再煩難,李顯也絕不會有甚束手就擒的弱智表現,自是無懼於武后的囂張與跋扈,這便毫不客氣地頂了回去。

“狂悖,事實俱在,不思悔過,兀自亢辨不休,爾『欲』何爲,嗯?”

武后個『性』素來剛強,早年間實力不強時,還能隱忍待變,可如此多年的臨朝下來,氣『性』早已是大得緊了,哪容得旁人與其爭辯個不休,此時一聽李顯如此強頂,火氣“噌”地便狂涌了上來,面『色』鐵青地一拍龍案,高聲訓斥道。

“母后此言請恕兒臣不敢苟同,光憑這五州刺史一面之詞,豈可言爲事實,若需要,找數十州縣出來大唱『春』耕事宜之讚歌又豈是難事哉!”

一見武后發飆,李顯也斷不肯示弱了去,冷着聲便再次強頂了一句道。

“你……”

武后連番發作都拿李顯不下,臉『色』都氣得青白了起來,雙眼一瞪,便要怒叱李顯一番。

“夠了!”

眼瞅着母子倆就要當庭放對,高宗的面子可就掛不住了,臉『色』鐵青地斷喝了一嗓子。

“父皇息怒,兒臣失禮了。”

“陛下息怒,您的龍體要緊。”

一見到高宗發飆,母子倆自是不敢再接着爭吵不休,各自出言告罪道。

“爾等,爾等……,唉,罷了,此事朕意已決,就由裴行儉爲主,高智周、狄仁傑副之,限時兩月,務必查明真相!”

面對着這一對都很強勢的母子,高宗頭疼之餘,卻又有些個無可奈何,實在是不想夾在二者中間活受罪,苦惱地搖了搖,匆匆丟下了句『交』待,也不給諸般人等再開口的機會,起身便轉回後殿去了。

“哼!”

高宗這麼一離開,這事情自然也就議不下去了,武后縱使心中再惱火,卻也一樣無計可施,只能是怒視了李顯一眼,冷哼了一聲,一拂袖,也跟着轉進了後殿之中,一衆人等見狀,也別無它話可說,各自退出了大殿,一場『激』辯就這麼戛然而止了……

“殿下回來了。”

“參見殿下!”

……

東宮書房中,張柬之、狄仁傑等人正自低聲地議着事,突聞一陣腳步聲響起,盡皆擡起了頭來,一見從屏風後頭轉出來的人是李顯,自是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各自起身見禮不迭。

“都坐罷。”

李顯的心情顯然很不好,儘管面『色』淡定從容,可眼神裡卻有着層隱隱的『陰』霾在流轉,面對着衆人的行禮,李顯也無甚太多的客套,大步走到上首的几子後頭端坐了下來,一壓手,聲線平淡地吩咐了一聲。

“謝殿下!”

一衆人等見李顯神情有異,自不免皆有些緊張,可也不敢多問,齊齊遜謝了一聲,各自落了座。

“諸公,今日母后相召,爲的便是莊掌總所言諸般事宜……”李顯環視了一下衆人,將宣政殿上所發生的事詳詳細細地描述了一番,末了,微皺着眉頭道:“此番母后與越王聯手,是必『欲』置本宮於死地,而今唯有查明真相,方可破除此劫難,不知諸公可有甚計較否?”

“稟殿下,微臣以爲此事的關鍵當在潞州,若能從此處突破,諸事當可遂定矣!”

張柬之個『性』剛直,每逢議事,總是第一個開口,此番自也不例外,李顯話音剛落,他便已是率先出言建議道。

“嗯,諸州中唯有潞州自言出了命案,若能揭破此謊言,其餘諸州皆不足爲慮也,只是本宮與韓王素無『交』情,『欲』在其轄地翻盤,恐非易事,不知狄公對此可有信心否?”

對於張柬之所言,李顯自是別無異議,然則心中卻不是很有底,畢竟李元嘉輩分極高,乃是高祖之幼子,難以用強,加之潞州一帶的“鳴鏑”分舵實力又不甚強,真要想啃下這麼塊硬骨頭,難度實在是太高了些。

“微臣自當盡力而爲之!”

這場五州刺史彈劾案來得極兇,若是度不過去的話,東宮一系必遭重創,覆巢之下,又豈有完卵,這個道理狄仁傑自是心中有數得很,明知道此去兇吉難料,可爲了大局着想,狄仁傑也只能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了的。

“好,有狄公出面,此案破之當是不難,這樣罷,本宮將李耀東、葉勝等人盡皆『交』與狄公指揮,另,莊掌總,本宮令爾從‘鳴鏑’調撥一衆好手歸狄公差遣,務求一舉突破此案!”

李顯對狄仁傑的斷案之能還是極爲信賴的,此時見狄仁傑願往,自是安心了不少,這便緊趕着下了令。

“諾!”

“微臣遵命。”

李顯既已下了令,狄仁傑與莊永二人自是不敢怠慢了去,各自躬身應諾不迭。

“嗯,韓王素來好書畫,本宮處倒也收集了些張旭、王羲之的墨寶,回頭便讓高邈送到狄公府上,就算投其所好罷了,另,莊掌總即刻安排李耀東、葉勝二人拿着本宮的手諭趕往潞州,務必保得王方明之『性』命,如遇阻礙,可便宜行事,縱使過『激』也自無妨,一切自有本宮頂着!”

李顯想了想,還是覺得有些不放心,這便又補充了兩點。

“諾,屬下這就去安排。”

事情緊急,莊永自是不敢多加耽擱,這便起了身,打算趕緊去安排諸般事宜。

“嗯,狄公,此番裴行儉乃是主審官,本宮此時不宜『露』面,就由爾前去,表明了本宮的意思,務必拿下潞州審案之權限。”

李顯揮了下手,示意莊永自行退下,而後側頭望向了狄仁傑,斟酌了片刻之後,這才斬釘截鐵地下了令。

“諾,微臣遵命!”

狄仁傑雖深感潞州一案不好審,可也知曉在此事上已是毫無退路可言,自不敢稍有耽擱,緊趕着應了一聲,就此匆匆退出了書房,自去尋裴行儉要權不提。

“殿下,莫忘了幽州尚有股力量可用。”

狄、莊二人去後,沉默了良久的張柬之突然出言提點了一句道。

“幽州?啊,對了,呵呵,先生不說,本宮都險些忘了,好,事不宜遲,本宮這就修書一封!”

一聽張柬之如此說法,李顯先是一愣,緊接着很快便醒過了神來,欣喜地一擊掌,欣慰地笑了起來……

第312章 忽悠李賢第200章 吐蕃異動第651章 順水推舟(中)第53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三)第609章 林虎歸來第613章 東宮大宴(下)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79章 趕盡殺絕(中)第330章 領導權之爭(一)第636章 各自部署(上)第55章 武后的應對第181章 狐假虎威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381章 李賀發威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130章 兄弟齊心(上)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182章 別有蹊蹺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570章 英雄末路(五)第673章 狄仁傑斷案(七)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281章 意外的結果第16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790章 夜探麗水軒(下)第55章 武后的應對第601章 直入青宮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第592章 東都風雲亂(五)第715章 勸進風波(二)第584章 破城而入(上)第487章 五年發展綱要第272章 決勝一擊(上)第370章 河州之殤(上)第154章 無毒不丈夫(三)第294章 兄弟之約(下)第579章 當雄會戰(三)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第661章 密謀第251章 明槍暗箭(五)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222章 白馬寺遇襲(四)第379章 騎軍突擊(上)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495章 大海濤聲(四)第559章 風捲殘雲(一)第527章 乾字計劃(一)第583章 直搗邏些(下)第63章 函谷關夜話(上)第217章 一曲傾情,再舞傾城第245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上)第176章 謀奪帥印(一)第12章 二王鬧京師(下)第306章 彼此試探(一)第497章 大海濤聲(六)第322章 巔峰一戰(上)第764章 天荒山阻擊戰(二)第145章 驅武妙策(上)第212章 虛虛實實(上)第448章 驛站之血夜(二)第261章 矛盾上交(下)第784章 彈章 如潮(下)第644章 調虎離山第105章 跑出一打醬油的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332章 領導權之爭(三)第105章 跑出一打醬油的第13章 摘桃子的李弘第511章 狩獵邊關(一)第411章 連捎帶打(三)第500章 打出來的協議(三)第654章 相位之爭(二)第580章 當雄會戰(四)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245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上)第511章 狩獵邊關(一)第63章 函谷關夜話(上)第13章 摘桃子的李弘第254章 公堂上的較量(中)第403章 戰後安排第53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四)第203章 安西之變(上)第29章 來了個“三/陪先生”第720章 對飆演技第659章 相位之爭(七)第402章 奇兵出擊(四)第289章 宮廷劇變(上)第119章 意外之意外(下)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452章 和爲貴(中)第225章 從長計議(上)第71章 微露的殺機(下)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629章 惡人先告狀(二)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242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上)第461章 臨州盟會(四)
第312章 忽悠李賢第200章 吐蕃異動第651章 順水推舟(中)第53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三)第609章 林虎歸來第613章 東宮大宴(下)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79章 趕盡殺絕(中)第330章 領導權之爭(一)第636章 各自部署(上)第55章 武后的應對第181章 狐假虎威第622章 糧庫之戰(三)第381章 李賀發威第794章 唐州易手第130章 兄弟齊心(上)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182章 別有蹊蹺第148章 洛陽的召喚第570章 英雄末路(五)第673章 狄仁傑斷案(七)第196章 摧枯拉朽(上)第281章 意外的結果第163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一)第790章 夜探麗水軒(下)第55章 武后的應對第601章 直入青宮第361章 北原追逐戰(下)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第592章 東都風雲亂(五)第715章 勸進風波(二)第584章 破城而入(上)第487章 五年發展綱要第272章 決勝一擊(上)第370章 河州之殤(上)第154章 無毒不丈夫(三)第294章 兄弟之約(下)第579章 當雄會戰(三)第671章 狄仁傑斷案(五)第661章 密謀第251章 明槍暗箭(五)第94章 妥協的藝術(二)第222章 白馬寺遇襲(四)第379章 騎軍突擊(上)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495章 大海濤聲(四)第559章 風捲殘雲(一)第527章 乾字計劃(一)第583章 直搗邏些(下)第63章 函谷關夜話(上)第217章 一曲傾情,再舞傾城第245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上)第176章 謀奪帥印(一)第12章 二王鬧京師(下)第306章 彼此試探(一)第497章 大海濤聲(六)第322章 巔峰一戰(上)第764章 天荒山阻擊戰(二)第145章 驅武妙策(上)第212章 虛虛實實(上)第448章 驛站之血夜(二)第261章 矛盾上交(下)第784章 彈章 如潮(下)第644章 調虎離山第105章 跑出一打醬油的第610章 李顯邀宴第332章 領導權之爭(三)第105章 跑出一打醬油的第13章 摘桃子的李弘第511章 狩獵邊關(一)第411章 連捎帶打(三)第500章 打出來的協議(三)第654章 相位之爭(二)第580章 當雄會戰(四)第431章 盡皆歸降第245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上)第511章 狩獵邊關(一)第63章 函谷關夜話(上)第13章 摘桃子的李弘第254章 公堂上的較量(中)第403章 戰後安排第536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四)第203章 安西之變(上)第29章 來了個“三/陪先生”第720章 對飆演技第659章 相位之爭(七)第402章 奇兵出擊(四)第289章 宮廷劇變(上)第119章 意外之意外(下)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452章 和爲貴(中)第225章 從長計議(上)第71章 微露的殺機(下)第385章 廓州烽火(三)第658章 相位之爭(六)第727章 飛鳥行動(中)第629章 惡人先告狀(二)第109章 各方謀算(上)第242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上)第461章 臨州盟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