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遠憂與近慮

“此事說起來可就話長了,唔,先生曾看過孤所出示之海圖,當知這天下之大並非僅限我中華之地,當今之世,大小國度無數,我大唐固然是天下第一強國,雄踞東方之地,卻不能無憂患之意識,似這大食國生性蠻野,又是方興之帝國,攻掠成性,孤不得不防啊。”

對張柬之這等股肱之臣,李顯自是無甚太多的保留,隨口便將對大食國的態度述說了出來,言語雖平淡,可對大食國的敵意卻是畢露無遺。

“殿下,某以爲大食國縱強,可離我大唐萬里之遙,中間又隔有小國無數,理當不致與我大唐有甚瓜葛罷?”

張柬之是個認死理之人,並不因面對着的是李顯便有所更易,在他看來,大食國壓根兒就不該是大唐的威脅纔對,自不會因李顯的解釋而釋懷,這便眉頭微微一皺,接着往下追問道。

“先生所言甚是,然,這只是表象而已,以其國宗教信仰而論,大食國遲早有一日會蔓延至我大唐疆域,真到那時,再要防範便已是遲了,孤寧願及早動手解決之。”

李顯活了三世人,極其清楚歷史的原本之走向,對好戰而又兇殘的大食國素無好感,對其所信奉的教義也不怎麼感冒,雖說不致立刻便動手去征伐大食國,可該做了基本準備工作卻還是得先行着手辦了去纔是正理。

“宗教?”

張柬之乃儒家子弟,對宗教素來是持反感之態度,可也就是獨善其身罷了,自不會霸道到干涉旁人信仰之地步,這一聽李顯言語中似乎對大食國的宗教頗爲忌憚,疑心立馬便起了。

“沒錯,該國之人信奉的教義名爲伊斯蘭教,信奉安拉爲唯一真神,極度虔誠禮拜之,以致到狂熱之地步,嚴禁其餘宗教在其國境內傳播,一經發現,便處以極刑,倘若其只是在該國境內實行此等教義,那倒也與它人無妨,問題是該國狂信徒無數,每每言稱要將其真神的榮光撒遍天下,爲此,屢屢舉大軍四下征伐,所過之處,但凡不信其教義者,皆殺,老幼不留,屠城之事屢見不鮮,實是蒼生之大禍也,孤素厭惡之,光是此條,孤便不能容之,除此之外,還有兩條也是孤必欲取之的根由之所在。”

李顯沉吟了一下之後,還是決定將自個兒對大食國宗教的瞭解詳詳細細地道了出來,只是說到另兩個理由之際,突然間覺得有些子說過了些,便即就此停住了嘴。

“兩個根由?某倒是不知,還請殿下詳述一二。”

張柬之只信天地,不信鬼神,對於宗教之禍並無甚深刻的認識,正因爲此,他對李顯所提出的第一個理由其實並不感冒,也不想去問個究竟,不過麼,這一見李顯沒給出另兩條根由,卻是不打算就此放過了,這便狐疑地追問了一句道。

“唔,這麼說罷,先生所見之海圖上有一地峽,若是挖開運河,則可將紅海與地中海連成一體,貨船便能直抵歐羅巴洲,所得之利則更甚與大食國之交易,此等要道自當該掌控於我大唐之手,此爲其一,再者,大食國雖地處沙漠,土地貧瘠,然,卻盛產火油,此物不單是軍工所需,將來也會是民用之基礎,孤自不能錯過了去。”

李顯皺着眉頭想了想之後,雖尚有些猶豫,可到了底兒,還是決定不瞞着張柬之,這便將另兩個根由也盡皆說了出來。

“火油?殿下,請恕張某直言,這事物我河西、西域也均有產出,其雖可燃,其味卻臭,縱使遊牧之民也不屑用之,又如何有大用之說?”

李顯軍中早已普及了火油彈,張柬之雖不管軍事,卻也沒少見過這等事物,對火油自是並不陌生,可也沒覺得這玩意兒能派上多大的用場,這一聽李顯說得如此玄乎,心中的疑慮不單沒有消減,反倒更盛了幾分,這便皺着眉頭刨根問底地追問了下去。

“先生還記得孤前些日子請先生去看過的那機械麼?”

先前的話語已是有些子泄露了天機,李顯自是得設法自圓其說一番,這便眉頭一揚,不答反問了一句道。

“殿下是說那蒸汽機麼?那事物雖有些門道,可與火油又有甚牽連不成?”

前些日子張柬之確曾隨李顯去研究院觀摩過剛試驗成功的蒸汽機原型,只是那玩意兒如今還只是個粗胚子,噪音極大不說,本身的體積也笨重得可以,輸出的功率也不大,加之李顯當時也沒做出甚特別的說明,張柬之對蒸汽機的功用也只是略知一二,並不清楚其劃時代的意義之所在,此時見李顯慎重其事地拿蒸汽機出來說事,還真有些子摸不着北了。

“呵呵,都怪孤沒將事情說清楚,那蒸汽機眼下雖笨重不堪,難以大用,可隨着各項技術指標之提升,此物當可廣泛推廣了去,以其爲推力,無論船、車,又或是工坊皆可大用,既可節約人力,又可提高效率,實爲不世出之發明也,至於火油麼,若是能得以提純,則可作爲蒸汽機之燃料,唔,孤已令人着手準備實驗之,一旦成功,則我大唐不敢說永世位於天下之巔,至少可保千年之領袖,這一條,孤可敢以項上人頭做保,正因爲此,孤纔不能放任大食國就此崛起,當然了,這都是後話,而今孤也就是布上幾手閒棋,待得朝堂綏靖之後,再緩緩行了去不遲,那大食國來使便是孤的閒棋之一,將來或許有大用也說不定。”

李顯一拍腦袋,笑呵呵地便將話兜圓了起來,前後一連貫,還真蠻像那麼回事的,至於到底是不是這麼回事兒,那可就是見仁見智的事兒了。

“殿下,最近朝中似乎不太平啊,或許年關一過,將有波瀾矣!”

李顯倒是說得順溜無比,可在張柬之看來,李顯着實有些子神棍的嫌疑,不過麼,看在李顯沒忘了朝堂正事的份上,張柬之也就沒再糾纏於這等“細枝末節”之事了,話題一轉,便已談到了正事上頭。

“嗯,那武承嗣調任刑部侍郎便是個明顯的信號,看樣子孤那位母后養精蓄銳夠了,這一開春怕是真要大動上一回了的。”

一說起朝堂局勢,李顯也是一陣的頭大——這兩年來,太子一直在監國,大權在握之下,很是在朝堂裡安插了不少的心腹,王晙,謝盛等原本的東宮屬官盡皆高居廟堂之上,前者任戶部侍郎,後者則是吏部侍郎,不僅如此,更有林奇晉升禮部尚書之高位,並領了來春開科取士的主考大位,顯示出太子必欲總攬朝堂大權之決心,在這等局勢下,已舔好了傷口的武后自然不肯坐視大權旁落,而前兩年被太子壓制得極慘的越王李貞更是徹底滑到了武后一邊,二者聯手之下,動作頻頻,武承嗣、裴守德等人在朝堂上極度活躍,與太子一系的關係相當緊繃,火藥味已是漸漸起了,偏生高宗耳根軟,一會兒偏向太子,一會兒又偏向武后,早令夕改,弄得下頭的諸臣工們都有些子無所適從,儘管李顯一系的官員們目下還都沒捲入風波中,可隨着朝局進一步惡化,那也是遲早的事兒,該如何應對着實令李顯頭疼不已的。

“張某還是那句話,不管東方盛還是西風強,坐觀可之!”

自打前幾日接到密報,說是武承嗣調任刑部侍郎起,張柬之便已在思索着相應的對策,得出的結論還是以不變應萬變,只是李顯卻始終沒下個決斷,張柬之又不好催促,此時逮住了機會,自是再次進言了一番。

“先生之意孤自是知曉,只是此番風波恐是小不了,嘿,孤那母后可不是等閒之輩,不出手則已,一出手便是狠招,這兩年的蟄伏下來,所積蓄的能量不小啊,太子那廝這回怕是要有大難了,他若就此倒下,孤可就得直接面對來自母后的壓力了,孤雖不懼,卻也不勝其煩,而今河西大計方纔展開,孤實不能半途而廢,一句話,朝堂還不到該亂的時候,至少還得再穩個三年左右的時間,若是任由孤那母后胡整了去,這朝局又豈能有寧日!”

對於張柬之求穩的想法,李顯顯然有着不同的意見,只因他太清楚武后的爲人了,自是壓根兒就不信太子能獨自扛過武后所挑起的風波,只是李顯也想不好該如何不着痕跡地幫襯着太子,萬一要是引火燒了己身的話,那樂子可是不小,而這,纔是李顯心煩的根由之所在。

“殿下,穩既是不可得,何不就讓其徹底亂了去,水渾了,魚兒也好藏身罷,太子素來性急,未必便聽得殿下之勸,且殿下之鞭雖長,尤有不及之時,強自爲之,恐難免傷及自身,這一條殿下不可不察。”

張柬之對太子的能力是實在不看好,也不希望其就此總攬了大權去,畢竟太子之位越是穩固,李顯上位的難度便越大,身爲謀臣,張柬之自然要爲李顯爭取最大的利益,在他看來,入主東宮便是利益之最大化。

“此事孤再好生想想罷,左右母后招未出,議也無甚意義,走一步看一步好了。”

這天下就沒有人比李顯更瞭解武后的狠與毒的,一旦被其得了勢,那後果可是有些不堪的,從這點上來說,李顯是絕對不願見到武后得勢的,只是正如張柬之所言的那般,他畢竟遠在河西,雖有着信鴿的傳遞消息,可畢竟有滯後之虞,鞭長莫及也是不免之事,縱使不甘,李顯也真沒太好的法子,只能是悶悶地給出了個不算決斷的決斷,可內心裡的愁緒卻是愈發濃了起來……

第17章 急轉直下第197章 摧枯拉朽(中)第382章 都在挖坑第306章 彼此試探(一)第28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645章 太平公主的禮物第26章 順勢而爲(下)第86章 約法三章(中)第659章 相位之爭(七)第218章 有愛便要去爭取第667章 狄仁傑斷案(一)第114章 吏部尚書之爭(上)第761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中)第317章 大局初定(下)第684章 糊塗案糊塗斷(五)第105章 跑出一打醬油的第247章 明槍暗箭(一)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46章 良好的開端第501章 打出來的協議(四)第384章 廓州烽火(二)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132章 一地雞毛(上)第202章 四面楚歌(下)第110章 各方謀算(下)第158章 無疾而終第460章 臨州盟會(三)第744章 艱難的和議(一)第507章 天后主政(下)第462章 暗夜殺機(上)第649章 欲迎還拒(下)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223章 白馬寺遇襲(五)第60章 虎爺犬孫(上)第246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下)第126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783章 彈章 如潮(中)第604章 農夫三拳(下)第216章 思念如海第506章 天后主政(上)第96章 妥協的藝術(四)第72章 夜宴(一)第317章 大局初定(下)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53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三)第497章 大海濤聲(六)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757章 御前紛爭(下)第562章 風捲殘雲(四)第350章 李旭輪之官第442章 突圍而走(中)第602章 迴歸與別離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114章 吏部尚書之爭(上)第634章 必要的交易(中)第460章 臨州盟會(三)第446章 教訓你,沒商量(下)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14章 家庭會議第三百六十二 神威震北原第660章 殺意隱隱第292章 兄弟之約(上)第30章 考驗(上)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1章 生與死的交響樂第670章 狄仁傑斷案(四)第789章 夜探麗水軒(上)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126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194章 突破大通河谷(上)第111章 武后臨朝(上)第22章 新愁舊恨(下)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564章 風捲殘雲(六)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316章 大局初定(上)第411章 連捎帶打(三)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第132章 一地雞毛(上)第789章 夜探麗水軒(上)第238章 亂之序幕(下)第455章 部族大聯盟(上)第762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下)第132章 一地雞毛(上)第317章 大局初定(下)第341章 陰謀進行時第584章 破城而入(上)第793章 城門殺局第56章 好消息壞消息七十五章 夜宴四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785章 狄仁傑建功第279章 “雄起”的高宗(上)第53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353章 殺機暗藏(上)第102章 奇峰突起(下)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146章 驅武妙策(下)第537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五)第349章 據理力爭(下)
第17章 急轉直下第197章 摧枯拉朽(中)第382章 都在挖坑第306章 彼此試探(一)第285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下)第645章 太平公主的禮物第26章 順勢而爲(下)第86章 約法三章(中)第659章 相位之爭(七)第218章 有愛便要去爭取第667章 狄仁傑斷案(一)第114章 吏部尚書之爭(上)第761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中)第317章 大局初定(下)第684章 糊塗案糊塗斷(五)第105章 跑出一打醬油的第247章 明槍暗箭(一)第563章 風捲殘雲(五)第46章 良好的開端第501章 打出來的協議(四)第384章 廓州烽火(二)第378章 血與火(下)第132章 一地雞毛(上)第202章 四面楚歌(下)第110章 各方謀算(下)第158章 無疾而終第460章 臨州盟會(三)第744章 艱難的和議(一)第507章 天后主政(下)第462章 暗夜殺機(上)第649章 欲迎還拒(下)第774章 鐵騎縱橫(四)第223章 白馬寺遇襲(五)第60章 虎爺犬孫(上)第246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下)第126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783章 彈章 如潮(中)第604章 農夫三拳(下)第216章 思念如海第506章 天后主政(上)第96章 妥協的藝術(四)第72章 夜宴(一)第317章 大局初定(下)第269章 狠狠打壓(上)第53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三)第497章 大海濤聲(六)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757章 御前紛爭(下)第562章 風捲殘雲(四)第350章 李旭輪之官第442章 突圍而走(中)第602章 迴歸與別離第169章 高調出擊(下)第114章 吏部尚書之爭(上)第634章 必要的交易(中)第460章 臨州盟會(三)第446章 教訓你,沒商量(下)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14章 家庭會議第三百六十二 神威震北原第660章 殺意隱隱第292章 兄弟之約(上)第30章 考驗(上)第172章 摟草打兔子第1章 生與死的交響樂第670章 狄仁傑斷案(四)第789章 夜探麗水軒(上)第440章 獵殺與反獵殺(下)第126章 太子的反擊(三)第194章 突破大通河谷(上)第111章 武后臨朝(上)第22章 新愁舊恨(下)第420章 試點工程(下)第564章 風捲殘雲(六)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316章 大局初定(上)第411章 連捎帶打(三)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第132章 一地雞毛(上)第789章 夜探麗水軒(上)第238章 亂之序幕(下)第455章 部族大聯盟(上)第762章 天荒盆地伏擊戰(下)第132章 一地雞毛(上)第317章 大局初定(下)第341章 陰謀進行時第584章 破城而入(上)第793章 城門殺局第56章 好消息壞消息七十五章 夜宴四第64章 函谷關夜話(中)第785章 狄仁傑建功第279章 “雄起”的高宗(上)第533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353章 殺機暗藏(上)第102章 奇峰突起(下)第25章 順勢而爲(中)第146章 驅武妙策(下)第537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五)第349章 據理力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