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反攻倒算(下)

按大唐體制,除監察御史之外,只有五品以上官員方有上朝面聖之榮幸,七品以上官員除了將要就任前能得以陛辭之外,並無面聖之權限,當然了,聖上有召是另一回事,然,即便是奉詔進諫,倘若聖上不問的話,此等小官員並無開口言事的權限,即使有本章要奏,也必須經其上司覈准並轉呈,不得直送御前,從此朝規出發,元萬頃能得以面聖已是天恩浩蕩了的,待要上本,那就是逾制,不管所奏之本是否合理,皆是大過一條,在場諸人皆是朝中極貴之輩,對於朝規如何自不會不清楚,這一見元萬頃居然敢當庭上本,自是全都變了臉色,鬧不明白這傢伙究竟是發了甚瘋來着。

“放肆,聖上面前豈由得爾孟浪如此!”

元萬頃是違了制,可諸宰相都知曉其乃是武后一黨,儘管驚疑,但都保持了沉默,可李賢卻無此顧慮,毫不客氣地便大聲喝斥道。

“六弟稍安勿躁,父皇自有主張。”

李弘先前是支持李顯兄弟倆一把,不過打的主意卻是要引小哥倆與武后去劇鬥不休,並非真心要幫李顯的忙,此時見李賢跳將出來指責元萬頃的無禮,李弘又怎會放過這等火上澆油的大好機會,這便假意地勸了李賢一句。

“六哥,太子哥哥說得是,父皇英明,當有聖裁。”

李賢脾氣素來就犟,被李弘如此一激,臉色“唰”地便漲得通紅,氣惱萬分之下,立馬便要當庭與李弘辯個分明,好在李顯見機得快,緊趕着上前一步,插到了兩位兄長之間,笑呵呵地出言解說了一句,李賢見狀,自不好再發作,暗自握了下拳頭,便就此閉緊了嘴。

李弘見李顯及時止住了李賢的爆發,心中自是暗叫可惜不已,可也沒再多煽風點火,只是笑着對李顯點頭示意了一下,而後將目光轉到了高宗與武媚娘處。

高宗本身不是個講規矩的人,可卻並不想看到有人對其不講規矩,這一見元萬頃不顧朝規地跪在了殿前,臉色立馬就難看了起來,只是顧念着此人乃是武后看中之人,不好發作於其罷了,再被李弘哥幾個一鬧,臉色已是寒得簡直能滴出水來了。

“陛下,元直講生性耿直敢言,此番上參雖是略有違制,膽氣卻是可嘉,姑妄聽之亦可,若有不當,再行重處亦來得及。”武媚娘顯然也沒想到元萬頃會在此時跳將出來,可卻不能坐視其就這麼被高宗盛怒之下給處置了,忙笑着從旁諫言道。

高宗對武媚孃的話向來就沒有免疫力,儘管心中對於元萬頃的無禮痛恨得很,可武媚娘既然已開了口,高宗也不好再行發作其,只能是輕哼了一聲道:“元愛卿有何本章要上就說罷,朕在聽呢。”

“臣位卑不敢忘社稷,縱百死而無怨,今查有一妄爲事,不敢隱瞞,特稟明陛下,以求聖裁。”元萬頃本就是個狂放之人,絲毫不因高宗面色不愉而膽怯,也不因違制上奏而萎縮,一挺身,一派慷慨激昂狀地稟報道:“上官儀謀逆案雖因故無法審明,然,陛下既已責其流配愛州,則已是犯官矣,按制,當全家齊去,不得擅留一人,今,臣卻知曉朝中有人擅自收留上官儀之孫女,其罪大矣,自當緝拿交有司訊問,臣特奏明陛下,以聞!”

“嗯?安有此事,何人敢爲此逆行,說!”

上官儀是否謀逆高宗心中有數,可此事關礙太大,卻是窮追不得,流放上官儀雖是無奈,可畢竟已是事實,高宗自容不得有人在其中作手腳,此時一聽元萬頃言辭灼灼,登時便怒了,霍然而起,一拍龍案,高聲喝斥了起來。

好個元老狗,居然在此處做起了文章來了,嘿,老子早就知道此事必起波瀾,早些發作出來也好!!元萬頃剛一開口,李顯便已猜到了其將要說些甚子,心中雖怒,卻也並不懼怕,只因早在收留上官婉兒之際,李顯便已防着有人來上這麼一手了。

“父皇,此事孩兒清楚,還是由孩兒來說罷。”不等元萬頃指證,李顯已從容不迫地站了出來,亢聲稟報道。

“嗯?吾兒此言從何說起?”高宗顯然沒想到李顯會在此時跳將出來,不由地便起了疑心,皺着眉頭掃了李顯一眼,不悅地吭了一聲。

“回父皇的話,元直講所要指證之人大約就是孩兒罷,孩兒不出面說清楚的話,只怕元直講又要妄言聳聽了。”李顯不以爲意地笑了笑,一派輕鬆狀地回答道。

“顯兒休得胡言,此乃大逆不道之事,爾安敢胡亂參乎其中?”

武媚娘人雖在深宮,可消息卻是靈通得很,自是早就知曉了李顯暗中收留上官婉兒的事情,之所以隱忍不發,只是在等待一個恰當的時機罷了,可卻沒想到此事會在此時由元萬頃捅了出來,心中對元萬頃的沉不住氣雖是惱火異常,可該出手的時候,她卻也絕不會手軟,尤其是先前剛被李顯勝了一局,武媚娘自是想着當場扳回一把,若是能給李顯來個一個深刻的教訓更好,此際見李顯冒將出來,自不肯放過擠兌的機會,不待高宗出言,一頂“大逆不道”的帽子已揮舞了起來,隨時準備扣到李顯的頭上。

“母后教訓得是,孩兒實不敢肆意妄爲,此事實另有隱情,且容孩兒詳細道來。”李顯心中有底氣,自是不懼怕頭頂上那即將壓下來的大帽子,很是冷靜地對着武媚娘躬了下身子,語氣平緩地回答道。

“哦?是麼,那就說好了,娘可是好奇得很。”武媚娘觀顏察色的能力自是強得很,這一見李顯一派胸有成竹之狀,心頭不由地便是微微一沉,已預感到上官婉兒一事恐難令李顯折腰,只不過她並不情願就此放李顯一馬,這便眉頭一皺,淡漠無比地追問道。

“啓稟父皇、母后,此事的來由說起來還與李太史有牽連,當初上官儀初得孫女之際,曾請了李太史代爲推命,據聞,李太史曾有言,說此女與上官一家八字相沖,若不送養,恐有大礙,上官大人並不信然,以爲說笑耳,後果然事發,竟自身陷囹圄,故是惡奴誣陷所致,卻未必不是與此女相沖有關,上官大人悔之已晚,本自忖必死,卻不料竟有峰迴路轉之一日,再不敢不信,遂又讓李太史代爲推命,得一準信,說是將此女過繼兒臣府上主薄張瑤前爲養女,可保此女一世平安,那張主薄本是謹慎人,得聞此事,並不敢自專,來問兒臣,兒臣以爲此事依我《大唐律》並無不妥之處,遂允之,後,兒臣又因此事前去李太史府上求證,並無差池之處,事情之來由便是如此,兒臣所言句句是實,還請父皇聖斷。”李顯早就安排好了相關首尾,壓根兒就不怕查驗,左右李淳風處本就有所交待,加之其早已飄然不知所蹤,便是武后一黨想要找李淳風對證亦不可得,這會兒說起謊話來,自是理直氣壯得很。

“竟有如此之曲折,朕倒是不知,行之,爾一向重刑名,且說說看,顯兒此舉是否違制。”高宗聽李顯如此說法,心中的怒氣已去了泰半,可還是不敢斷言李顯此舉是否有違律法,這便點了戴至德的名,要其作出個判斷來。

“回陛下的話,老臣以爲周王殿下若是所言無虛的話,確不違制,然,其中真僞尚需查驗過方可下定論。”戴至德生性嚴謹,儘管內心深處同情上官儀的遭遇,可口風卻是很緊,並無一絲一毫的偏袒之處。

“唔,許相以爲如何?”聽完了戴至德的答案,高宗還是沒有立馬下結論,而是側頭看向了捋須不語的許敬宗,試探地問道。

“陛下,此案看似不大,可關礙到周王殿下之令名,老臣以爲還是查上一查好了。”

許敬宗以構陷他人起家,可謂是朝中最老奸巨猾者,冷眼旁觀到這會兒,心中早就有了計較,自是看得出高宗希望此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武后則有着深究的意味在,至於李顯所言的話麼,許敬宗卻是半句都不信的,但卻知曉李顯那頭只怕是早就有了相關準備,若不動真格去查,十有八九是查不出個所以然來的,事情的關鍵還在於查的力度能多大,依他的判斷來說,要公然審訊李顯似乎有些不太現實,畢竟天家的臉面還是要的,再說了,此案並非謀逆巨案,實不可能動用大刑去審李顯這麼個親王,光靠大理寺上門去調查,又怎可能有所收穫,最終的結果還是不了了之罷了,不過麼,只要是查案,總是能給李顯找上些不痛快的,而這顯然符合武后的需要。

“唔,那就查查也好,媚娘,你看如何?”高宗見兩位宰相都說要查,自也就順水推舟了起來,可又放心不下,這便問了武媚娘一句。

“陛下聖明,妾身子不敢有異議。”武媚娘其實很想將此事進一步鬧大,可理智卻告訴她此舉不可爲,萬一要是大動干戈之下一無所獲的話,反倒會傷及自身在詔獄一案上已然受了損的威信,故此,儘管違心,卻也不得不表態同意了高宗的意見。

好險,總算是熬過了這一關!李顯見武媚娘已開了口,心裡頭懸着的大石頭總算是落了地,暗自慶幸之餘,也暗自警醒了起來,不斷地提醒自己,鬥爭方纔開始,尚不到鬆懈的時候,未來的路依舊難行,能否笑到最後,尚在未定之天……

第400章 奇兵出擊(二)第759章 戰前部署第68章 北門學士第505章 訓兒(下)第624章 糧庫之戰(五)第123章 宮中起變故第130章 兄弟齊心(上)第258章 進退之間第483章 追殲黑風盜(五)第737章 推波助瀾(一)第122章 收服與被收服第662章 波濤洶涌(上)第225章 從長計議(上)第457章 部族大聯盟(下)第694章 西征第一戰(三)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214章 和平的代價第245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上)第544章 烽火連天(三)第198章 摧枯拉朽(下)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第61章 虎爺犬孫(下)第242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上)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365章 鄯州攻防戰(上)第236章 亂之序幕(上)第444章 揚長而去第34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12章 忽悠李賢第584章 破城而入(上)第31章 考驗(中)第432章 欽差駕到第465章 巔峰對決(二)第780章 摩擦(上)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11章 二王鬧京師(中)第594章 霸道手段第12章 二王鬧京師(下)第383章 廓州烽火(一)第403章 戰後安排第606章 御前官司(下)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第221章 白馬寺遇襲(三)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778章 前塵往事(下)第113章 武后臨朝(下)第458章 臨州盟會(一)第288章 夜幕深沉第229章 馴“明”記第254章 公堂上的較量(中)第769章 天荒山阻擊戰(八)第216章 思念如海第323章 巔峰一戰(中)第131章 兄弟齊心(下)第553章 大決戰(四)七十三章 夜宴二第682章 糊塗案糊塗斷(三)第795章 東都風雲動(一)第474章 連兒灣之戰(五)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682章 糊塗案糊塗斷(三)第690章 水落石不出(中)第725章 蛇已出洞第114章 吏部尚書之爭(上)第499章 打出來的協議(二)第594章 霸道手段第24章 順勢而爲(上)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703章 殺戮之樂章(五)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119章 意外之意外(下)第449章 驛站之血夜(三)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379章 騎軍突擊(上)第38章 初見駱賓王(下)第791章 大勢所趨(上)第505章 訓兒(下)第120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上)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422章 絕對強勢(二)第515章 狩獵邊關(五)第311章 魚與熊掌第660章 殺意隱隱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515章 狩獵邊關(五)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814章 完勝(上)第755章 兵權之爭(下)第557章 大決戰(八)第601章 直入青宮第232章 白雁之約(中)第481章 追殲黑風盜(三)第645章 太平公主的禮物第191章 不服?打到你服!(二)第261章 矛盾上交(下)第99章 各取所需(上)
第400章 奇兵出擊(二)第759章 戰前部署第68章 北門學士第505章 訓兒(下)第624章 糧庫之戰(五)第123章 宮中起變故第130章 兄弟齊心(上)第258章 進退之間第483章 追殲黑風盜(五)第737章 推波助瀾(一)第122章 收服與被收服第662章 波濤洶涌(上)第225章 從長計議(上)第457章 部族大聯盟(下)第694章 西征第一戰(三)第28章 反攻倒算(下)第214章 和平的代價第245章 這個交易你沒得選擇(上)第544章 烽火連天(三)第198章 摧枯拉朽(下)第807章 善後事宜(上)第61章 虎爺犬孫(下)第242章 要玩就玩得個大的(上)第752章 烽煙四起第365章 鄯州攻防戰(上)第236章 亂之序幕(上)第444章 揚長而去第346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第312章 忽悠李賢第584章 破城而入(上)第31章 考驗(中)第432章 欽差駕到第465章 巔峰對決(二)第780章 摩擦(上)第748章 艱難的和議(五)第329章 獵鷹行動第548章 烽火連天(七)第295章 雌威無邊第133章 一地雞毛(下)第11章 二王鬧京師(中)第594章 霸道手段第12章 二王鬧京師(下)第383章 廓州烽火(一)第403章 戰後安排第606章 御前官司(下)第603章 農夫三拳(上)第221章 白馬寺遇襲(三)第204章 安西之變(中)第778章 前塵往事(下)第113章 武后臨朝(下)第458章 臨州盟會(一)第288章 夜幕深沉第229章 馴“明”記第254章 公堂上的較量(中)第769章 天荒山阻擊戰(八)第216章 思念如海第323章 巔峰一戰(中)第131章 兄弟齊心(下)第553章 大決戰(四)七十三章 夜宴二第682章 糊塗案糊塗斷(三)第795章 東都風雲動(一)第474章 連兒灣之戰(五)第711章 窮途末路(上)第682章 糊塗案糊塗斷(三)第690章 水落石不出(中)第725章 蛇已出洞第114章 吏部尚書之爭(上)第499章 打出來的協議(二)第594章 霸道手段第24章 順勢而爲(上)第7章 謀定而後動(二)第703章 殺戮之樂章(五)第775章 鐵騎縱橫(五)第119章 意外之意外(下)第449章 驛站之血夜(三)第647章 各有謀算第379章 騎軍突擊(上)第38章 初見駱賓王(下)第791章 大勢所趨(上)第505章 訓兒(下)第120章 孤就是要拉攏於你(上)第626章 糧庫之戰(七)第422章 絕對強勢(二)第515章 狩獵邊關(五)第311章 魚與熊掌第660章 殺意隱隱第240章 反客爲主(中)第515章 狩獵邊關(五)第685章 糊塗案糊塗斷(六)第814章 完勝(上)第755章 兵權之爭(下)第557章 大決戰(八)第601章 直入青宮第232章 白雁之約(中)第481章 追殲黑風盜(三)第645章 太平公主的禮物第191章 不服?打到你服!(二)第261章 矛盾上交(下)第99章 各取所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