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買賣——不做

戰爭既然已經打響,那就不是想停就能夠下來的。尤其是岌岌可危的古巴島,若不快點兒派出援兵,搞不好就要易主了。

西班牙政府的家底,早在前面的戰爭中,就已經消耗得差不多了。從國內籌集到的資金又非常有限,根本就支撐不了多久。

沒時間等調查結果出來,儒尼奧爾先找上了維也納政府。很明顯,對遊走在邊緣地帶的銀行家,儒尼奧爾還是非常忌憚的。

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吸取了經驗教訓。簽訂了貸款合約,不等於就一定能夠拿到貸款。

七千萬神盾可不是一筆小數字,全世界每年財政收入超過七千萬神盾的國家,一共就那麼三家,也可以算四家。

只不過第四家太過腐敗,明明實際收入已經超出了七千萬神盾,但是最後落到中央政府手中卻遠遠不到。

如此鉅額的一筆貸款,全世界有實力承接這筆貸款的銀行,絕對不會超過十家,甚至有可能連五家都不到。

通常來說,這種高風險的大額國際貸款,都是多家銀行聯手,組建銀行團共同放貸的。

主流商業銀行尚且如此吃力,被排斥到了邊緣地帶的幾個高利貸販子,就能夠拿出這麼多錢?

萬一簽了合同,浪費了時間,最後放款的時候才發現被騙,那就麻煩大了。

這種套路手段,在歐洲大陸上演了不止一次,西班牙歷史上就親身經歷過。

當然,被坑與坑人從來都是相互的。西班牙政府固然被金融家們坑過,他們也沒少坑回來。

破產、賴賬、反猶,一系列的配套操作,那是熟得不能再熟了。正是因爲套路大家都熟悉,儒尼奧爾才更加懷疑。

……

“非常抱歉,我們對摩洛哥地區沒有興趣。帝國的殖民地已經夠多了,我們沒有繼續擴張下去的計劃。”

一邊說着,韋森貝格一邊端起了咖啡,輕輕的吹了一口氣,慢慢的細品了起來。

上杆子的買賣,不是好買賣。摩洛哥地區憑藉獨特的地理位置,以及肥沃的土地一直都倍受歐洲列強窺伺。

雖然西班牙最先向摩洛哥發起殖民,然而不等他們吞下摩洛哥地區,歐洲列強都湊了過來。

在二十年前,還上演了一出英奧法西四國摩洛哥地區爭奪戰。

經過了一系列的鬥爭之後,奧地利率先選擇放棄,轉而向東非地區擴張;隨後英國人又被擠了出去,最後就剩下地緣優勢的法西兩國。

正常情況下,西班牙肯定是爭不過法蘭西的。只不過當時拿破崙三世將擴張的戰略重心放在了意大利地區,最後法西瓜分摩洛哥的格局形成。

摩洛哥王國雖然沒落了,但是本身還是有一定實力的,加上法西兩國相互牽制,這個非洲小國神奇的保存了下來。

歐陸戰爭剛結束後,摩洛哥地區才被劃分給了西班牙王國。只不過西班牙人太忙了,一直都沒有時間吞下嘴邊的這塊肉。

這一拖就出了問題。法西兩國在摩洛哥地區的擴張,不光只是經濟市場,同樣還伴隨着大量移民的涌入。

截止到歐陸戰爭爆發前,法西兩國殖民者在摩洛哥地區已經搶佔了上百萬公頃土地,開闢了數千座農場和種植園。

原本摩洛哥政府惹不起法西兩國,只能忍氣吞聲。可是伴隨着法蘭西的戰敗,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不甘心淪陷殖民地的摩洛哥有識之士,開始嘗試驅逐法蘭西殖民者。沒有國家做後盾的法國殖民者,很快就遭受到了最殘酷的社會毒打。

反法運動的勝利,直接促使了摩洛哥地區民族主義的覺醒。儘管只是誕生了萌芽,蘇丹政府依舊軟弱,但西班牙人還是遇到了麻煩。

從1860年,西班牙入侵摩洛哥開始,兩國就結下了血仇。1884年~1885年,西班牙佔領里奧德奧羅港後,更是激起了摩洛哥各部落的反抗。

隨着矛盾的積累,1891年、1893年西班牙再次和北摩洛哥部落發生戰爭。

勝利不等於事情結束,反而是仇恨的積累。伴隨着古巴叛亂的消息傳開,摩洛哥地區變得再次不安穩了起來。

現在只需要一點兒火星,就能夠引爆。疲於奔命的西班牙政府,已經沒有能力再開第三戰場。

沒錯,西班牙人現在懷疑維也納政府就是幕後黑手,或者說是幕後黑手之一。

一個明牌的英國人就夠他們受得了,再來一個背後捅刀子的神羅,那日子就真的沒法過了。

在這種背景下,病急亂投醫的西班牙政府,直接拿摩洛哥地區做籌碼,準備和維也納政府進行交易。

這麼明顯的操作,自然瞞不過韋森貝格。替別人背黑鍋已經夠鬱悶的,再當一回接盤俠,那簡直就無敵了。

神聖羅馬帝國早就過了飢不擇食的時代。現在收下西班牙人的摩洛哥,傳出去那不真成趁火打劫了?

如果是西班牙佔領的摩洛哥也就罷了,問題是西班牙政府擁有的也就一個名義。縱使達成了交易,最後還是要神羅自己動手去。

與其花錢買罪受,還不如從一開始就不接這個爛攤子,等西班牙丟掉摩洛哥再採取行動。

得到了這個答案,儒尼奧爾並不感到奇怪,要是一口應承纔有問題。談判纔開始,就流露出勢在必得的意圖,還怎麼壓價?

至於維也納政府對摩洛哥沒興趣,到大街上隨便逮住一個問,都沒有人會相信。

“神羅的非洲”可不是空穴來風。關於神羅獨佔非洲大陸的計劃,廣爲流傳的都有N個版本。

縱使維也納政府沒興趣,非洲那幫貴族領主,也會想辦法去推動實施。

現在沒有采取行動,無非是大家都忙着建設自家領地,一時半會兒顧不上開疆擴土。

等過上十年八年後,大家的領地建設初步完成,就會有人採取行動了。

其他國家的殖民地能不要守住,儒尼奧爾不知道,反正西班牙肯定守不住摩洛哥。

都不需要維也納政府出兵,周邊的貴族領主們聚攏起來一湊,就能夠拉出幾萬人來。

類似的事情,已經發生了不要太多。畢竟,神聖羅馬帝國在非洲的地盤,都是這樣一點一點打出來的。

除了剛開始殖民的時候是維也納政府派兵打的,後面的戰鬥,基本上都是下面人自發組織的。

“打”,說起來簡單,真要是做了,那就要人命了。反法戰爭、菲律賓戰爭、以及現在古巴平亂戰爭,哪一場戰爭沒有讓西班牙吐血三升?

既然未來註定保不住,那還不如趁機賣上一個好價錢,先保住最富庶的殖民地再說。

至少西班牙政府可以肯定,神聖羅馬帝國不會窺伺古巴島,更不會打菲律賓羣島的主意。

根據以往的經驗,只要不涉及核心利益,維也納政府從來都是要臉的,不會向小弟的勢力範圍伸手。

“侯爵閣下,貴國不缺殖民地,我們自然知道。不瞞你說,這次出售摩洛哥我們也是被逼無奈。

連續的戰爭,西班牙王國已經耗盡了元氣。現在不得不忍痛割肉,出售摩洛哥以籌集資金彌補財政困境。

考慮到我們同貴國之間的傳統友誼,所以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貴國。如果能夠達成這筆交易,相信對我們兩國來說都是雙贏。”

韋森貝格點了點頭,不過依舊不爲所動。意思他是聽明白了。

無非是神聖羅馬帝國不要,摩洛哥就要賣給英國人了,反正西班牙現在是無力參與非洲紛爭,也不打算去湊哪個熱鬧了。

國與國之間,從來都是利益優先。別看英西兩國現在因爲古巴問題鬧得很僵,只要西班牙做出妥協,馬上又可以變得睦鄰友好。

“閣下的意思,我明白了。貴國出售摩洛哥地區的主要目的是爲了籌款。

如果能夠通過別的辦法,籌集到足夠的資金,那麼是否要出售摩洛哥地區並不重要。

其實貴國缺乏資金的問題,我們還是可以幫忙的。神聖羅馬帝國有最先進的金融體系,只要貴國的資金缺口不是太大,我們都能夠幫忙解決。”

雖然不支持獨霸非洲的戰略,但是韋森貝格也不反對擴大帝國的疆域。如果摩洛哥風平浪靜,他自然樂意掏一筆錢買下來。

反正都是殖民地,只要出價足夠高,就不能算趁火打劫。畢竟,領土交易在歐洲世界,又不是什麼新鮮事。

可惜摩洛哥的局勢已經非常緊張,指不定什麼時候又會爆發戰爭。再花這筆錢,就顯得冤枉了。

至於西班牙政府會不會把摩洛哥賣給別人,至始至終韋森貝格都沒當成一回事。

英國人又不是傻子,花巨資買下名義上的主權,就爲了和神聖羅馬帝國增加邊界線?

想想就知道不可能。現在拿下摩洛哥地區,對英國政府來說,已經不僅僅是財富,更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南非的好望角,東非的英屬埃塞爾比亞,都是現成的例子。爲了維護地方穩定,英國政府不得不駐紮重兵。

雖說兩國政府在剋制,儘可能的壓制衝突,可是免不了下面總有人頭腦發熱。

尤其神聖羅馬帝國成爲了新的霸主後,周邊的貴族領主們就不安分了。真刀真槍的幹雖然沒有發生,但是策劃土著叛亂卻是時有發生。

要知道當年奧地利時期,還有一支當地的土著殖民軍,到了現在連影子都看不到了。

據說是因爲殖民政府開得軍餉太低,這些人當了逃兵,流竄到了埃塞俄比亞地區。

具體是怎麼回事,因爲一場大火燒燬了檔案。反正最終的結果就是,十幾萬殖民軍拖家帶口,在英屬埃塞爾比亞佔地爲王。

沒有辦法,當時英國人對埃塞俄比亞只是名義上的統治。僅僅幾千龍蝦兵,要管理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再怎麼努力也顧不過來。

何況遷移的又是土著,最初沒有引起重視,後面反應過來的時候遲鈍了一點點,也是可以理解的。

沒得說,反應過來了那就打吧!列強嘛,總是喜歡用拳頭講道理。

很遺憾,龍蝦兵雖然能夠擊敗這幫不速之客,卻沒有辦法將這些傢伙消滅掉。

爲了解決這些麻煩,英國政府是多次增兵,怎奈敵人是越打越多。非洲土著長得差不多,打着打着不小心就擴大化了。

權衡利弊過後,英國人發現叢林自己打下來了也沒用,人太少、土地太多根本就管理不過來。

更令英國人揪心的是,在一系列的平亂戰爭中,自家的領地居然縮水了一圈。不知不覺中,原來設置的界碑位置已經發生了挪動。

最後還是倫敦政府出面和維也納政府溝通,才解決了問題。維也納政府雖然保證不在向英國人的地盤擴張,但是已經佔領的土地,那就沒辦法退回去了。

吃了一次虧過後,英國政府只能硬着頭皮增兵。爲了避免界碑再一次自己跑路,邊界只能駐軍守着。

受增兵的影響,殖民地軍費開銷大增,以至於到現在英屬非洲都是賠錢貨。

爲了戰略需要,英國政府咬牙也就忍了。要是再花重金買下摩洛哥地區,那就真是腦袋有坑了。

沒有競爭對手,摩洛哥地區又跑不掉,韋森貝格自然不着急。眼下維也納政府還忙着呢,等閒下來了再動手不遲。

反正西班牙政府足夠窮,還不起債是早晚的事情,到時候總是需要拿出東西抵債的。

相比能夠創造大量財富的古巴和菲律賓,僅僅只是名義上所有的摩洛哥地區,顯然更加容易被捨棄。

“侯爵閣下,真是太感謝了。不瞞你說,爲了籌集資金,我們真的是想盡了辦法。

日本人不甘心失敗,在菲律賓羣島上扶持了叛軍,菲律賓戰役還在延續;英國人又策劃了古巴獨立運動,到處都需要錢。

西班牙的家底有限,只能解決其中一部分資金,目前我們還有七千萬神盾的經費缺口。

……”

儘管不知道韋森貝格在算計什麼,但是能夠拿到貸款,儒尼奧爾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現在最重要的就是哭窮賣慘,以博取同情。反正除了殖民地之外,西班牙也沒有什麼值得令人窺伺的。

根據以往的經驗,維也納政府在這方面相當有節操。雖然同樣存在政治附加條件,但是他們不放高利貸。

“七千萬神盾”,聽到這個數字過後,韋森貝格眉頭微微一皺。

別看維也納政府放出去的貸款高達十幾億神盾,但那都是分批進行的。除了俄國人之外,還沒有誰一次性從這裡借走那麼多錢。

尤其是借給還款能力明顯有問題的西班牙,那就更需要權衡利弊了。

第五章、瑞士僱傭兵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一百二十二章、可怕的疾病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六十三章、陰謀——陽謀(月票加更)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三章、輸出英鎊第六十四章、各方抉擇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二章、爭取第七章、巴黎公社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百零四章、一支筆,一杯咖啡……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來)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八十三章、大陰謀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二十三章、大棋盤第五十五章、亂世用重典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一百零八章、真正的危機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三十章、英俄戰爭爆發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強時代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一百四十八章、牆頭草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五十九章、審問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一百零九章、俄國人的戰略抉擇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八十八章、寒冬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一百七十五章、紛亂的美洲第八十五章、裝逼技術第五十五章、雙標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九十一章、因爲需要而正義第五十八章、國葬第一百五十三章、逼宮與導火索第四章、戰略鐵路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七十三章、畫大餅的新高度第三十七章、處心積慮的起義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第一百四十二章、陰謀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
第五章、瑞士僱傭兵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一百二十二章、可怕的疾病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六十三章、陰謀——陽謀(月票加更)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三章、輸出英鎊第六十四章、各方抉擇第五十章、工業學費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二章、爭取第七章、巴黎公社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百零四章、一支筆,一杯咖啡……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來)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八十三章、大陰謀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二十三章、大棋盤第五十五章、亂世用重典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一百零八章、真正的危機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三十章、英俄戰爭爆發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七十二章、利益催化劑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強時代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一百四十八章、牆頭草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五十九章、審問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一百七十三章、影響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一百零九章、俄國人的戰略抉擇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八十八章、寒冬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一百七十五章、紛亂的美洲第八十五章、裝逼技術第五十五章、雙標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九十一章、因爲需要而正義第五十八章、國葬第一百五十三章、逼宮與導火索第四章、戰略鐵路計劃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七十三章、畫大餅的新高度第三十七章、處心積慮的起義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第一百四十二章、陰謀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