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

在大建鐵路之前,還有一個問題擺在了奧地利政府面前,鐵路的標準軌距。

這個標準不能夠亂制定,寬軌鐵路好還是窄軌鐵路好,這要根據實際需求來確定。

從最窄的鐵路軌距610mm,到最寬的鐵路軌距2141mm,都屬於備選方案。當然如果現實需要的話,還可以繼續縮小、或者是放大軌距。

寬軌鐵路的優點是列車的穩定性提高,不容易翻車,可以提高列車運行的平穩性和舒服度。缺點是轉彎半徑過大,建設成本增加。

當然軌道寬了,車廂也可以隨之變寬,載重量會隨之增加,前提條件是鐵路能夠承載更大的載重量,這需要綜合性的考慮,不是光軌距就能決定的。

總的來說寬軌鐵路的載貨量要大些,受限於其它因素,載重量卻未必增加。

在客運上,寬軌鐵路顯然更加佔優勢,擁有更寬敞的空間,更舒適的體驗感。

變軌技術神馬高大上的東西,這個年代是不需要考慮的,包括後世的高性能列車,這個年代同樣也生產不出來。

或許後世窄軌鐵路上同樣可以跑三米多寬的火車,在這個年代顯然是做不到。如果平原地區還沒有多少問題,一旦上山下坡,那是分分鐘就要翻車。

除此之外,還要考慮政治、軍事因素。爲了國防安全,故意修建和鄰國不同標準的鐵路,就是爲了戰爭時期,讓敵人不能迅速利用他們的鐵路。

……

“陛下,爲什麼一定要統一所有鐵路的軌距呢?我們到固定站點換車,不就行了麼?

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建造鐵路,將建設成本降到最低。”鐵道部長施泰因疑惑的問

弗朗茨解釋道:“我們必須要效率問題,想想看將一輛火車上的貨卸載,重新裝載到另一輛火車上,這需要多長的時間,又需要增加多少人工?”

施泰因想了想說:“陛下,這點兒時間不算什麼,火車運輸的速度比起傳統運輸已經快了太多。

增加的人工成本和鐵路建設成本相比,更是不值得一提。我們的資金有限,沒有必要浪費在這裡。”

弗朗茨揉了揉額頭,他終於知道這個年代各國的鐵路亂象是怎麼回事了。

受限於時代,這個年代的人思想認知上與後世不一樣。

人們還沒有進入到快節奏生活年代,大家不覺得時間有多麼寶貴。人工成本更是低的不像話,還感受不到勞動力的值錢。

不過,弗朗茨還是要想辦法說服他們。不要以爲就德國人固執了,實際上奧地利人也不差多少,尤其是這種低情商的工程師。

作爲這個年代的高級人才,他們有自己的堅持。如果說服不了,弗朗茨就只能強制命令他們執行。

顯然,這不是他想要的。如果不能讓這些人盡心辦事,在鐵路設計上稍稍消極怠工一點兒,造成的損失都是數以千萬計的。

爲了避免被人坑了,奧地利鐵路的核心設計師都是一幫本國的技術宅,就算是外聘技術人員也都是來自德意志地區,思想上全部都是“三觀正確”的主。

弗朗茨回答道:“未來國家發展的需要,這關係到國家的下一步戰略,還有問題麼?”

“沒有了,陛下。”施泰因回答道

思想認知上的差異,一時半會兒是說不清的,弗朗茨也懶得解釋了,直接找一個理由糊弄一下。

反正忽悠這種腦袋一根筋的技術人員,要比忽悠政客們容易多了,他還要拿着鐵道部給出的設計依據,用來說服政府,想想就令人頭疼。

沒有辦法,這裡奧地利帝國。皇權雖然高高在上,但是底下的大臣們同樣擁有很高的地位,皇帝要是做的太過分,令他們不高興了,人家直接掛印而去。

換人很容易麼?

確實容易,想當官的人遍地都是。

只不過,要找既有能力,又夠忠心,還要擁有足夠聲望的大臣就難了。

如果隨心所欲的話,保管要不了多久身邊剩下的全是一羣馬屁精,皇帝的命令就是聖旨,無條件的擁護。

能不能執行下去,就沒有人知道了。弗朗茨可是知道這個世界上百分之八十的好政策,到了下面就變了味。

要是沒有強力政府的監督,官僚們都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進行解讀,最後搞得面目全非。

任何人都不喜歡堅持原則的下屬,這種人常常令領導的面子很受傷,既然皇帝帶了頭,他們自然要效仿了,最後政府中剩下的都是圓滑之輩。

後果會怎麼樣,弗朗茨不敢想。反正一個國家,只要上層爛掉了,下層的墮落速度會超乎常人的想象。

要避免這種情況發生,那麼就只能制定一套規則,作爲規則的制定者,同樣也要受到規則約束。

“以奧地利的實際情況,你們按照年經濟增長速度百分之五計算,考慮五十年內我們的運輸需求,設計出一套適合奧地利的標準體系,有問題麼?”弗朗茨問道

“沒有!”施泰因回答道

技術上東西他還是有信心的,至於經濟增長速度的問題,那個是政府的問題,能不能達到百分之五,這就不管他的事了。

弗朗茨似乎想到了什麼,又補充了一句:“等一等,還要考慮到連通神聖羅馬同盟和巴爾幹地區,未來我們會向他們推廣這一套標準,最終大家的鐵路網會連成一體。”

建立神聖羅馬同盟的最終目的,就是要實現經濟一體化,統一鐵路標準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巴爾幹半島別的地區可以不要,但是貝爾格萊德必須要拿下,這是巴爾幹半島的門戶,掌握了這裡就控制了巴爾幹半島的命脈。

多瑙河流域兩個公國也必須要掌握在手中,這關係到匈牙利的糧食出口,同時這裡也是奧地利重要的進出口貿易通道。(瓦拉幾亞公國、摩爾達維亞公國)

在鐵路沒有貫通之前,匈牙利的糧食都是經過多瑙河流域,進入到黑海中運往歐洲各國銷售的,匈牙利地區的進出口貿易,也嚴重依耐於多瑙河。

這也是爲什麼奧地利堅決反對俄羅斯佔據黑海海峽的原因,這威脅到了奧地利的國家安全。

專業的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人士乾的好,奧地利的大鐵路計劃,上馬的還是有些倉促。

誰讓弗朗茨低估了貴族們的投資熱情呢?

或許在很多資料上,貴族都是腐朽、落後的,可實際上他們在保守的同時,也有着進步的一面。

貴族從小到大都接受着最好的教育,接收到了常人接觸不到的信息,開闊了視野。

在這種情況下,培養出來的下一代,怎麼可能都是傻子白癡呢?

他們保守反對政治變革,那是自身利益決定的,怎麼可能讓既得利益者反對自己的利益呢?

真正的蠢貨早就見上帝去了,1848年奧地利大革命,貴族集團內部也發生了一次大洗牌,很多判斷失誤、被貪婪矇蔽了雙眼的貴族,已經被除名了。

貴族們的觀念,在這個時候也發生了轉變,或者說是現實逼迫他們不得不進行轉變。

爲了儘快平息叛亂,弗朗茨推動解放農奴、土地贖買,實際上也是貴族階級做出的讓步。

法國人的例子告訴了他們,要是不讓步革命蔓延,最後的損失還會更大,所以他們一面做出讓步,一面又幫助政府鎮壓叛亂。

其中有一部分處於革命漩渦中的倒黴蛋,在這場變局中選擇了逃避,結果等大局已定的時候,土地已經被強制贖買了。

這些人在喪失了土地這個支柱過後,率先開始了尋找新的項目進行轉型。這個時候鐵路出現了,很多人都看到了這種新式交通工具的潛力。

他們需要一個新的產業,維持家業不墜落,鐵路就是很多人的選擇,在這麼多的人努力下,鐵路建設速度被人爲的加快了。

纔會出現這種,前線已經在開始做施工準備了,鐵路軌道的標準還沒有出爐。

運輸要求的基本資料,政府已經提供了。鐵路設計師們要計算出運力需求並不難,再由運力需求決定鐵路標準,這就更加簡單了。

很快設計標準就擺在了弗朗茨的面前,別的各種參數他這個外行也看不懂,唯一引起他重視的還是軌距。

鐵道部提出了四中方案,即:1524mm標準體系、1600mm標準體系、1665mm標準體系、和1712mm標準體系。

前期開工的主幹道,都是商業繁華地區。無論是客運,還是貨運需求量都是最高的。

在建立鐵路標準體系的時候,自然是重點考慮了這一地區的要求,加上考慮五十年時間,這個標準自然就上漲了不少。

沒有窄軌鐵路,這個年代受限於火車製造技術,窄軌鐵路的運輸量受到了限制,由於穩定性不足,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很少被用在主幹道鐵路建設上。

最終的選擇權又到了奧地利政府手中,理論上來說上面的幾種方案現在都是可行的,選用哪一種就成爲了一個難題。

第一百六十七章、坑隊友中段第七十九章、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第九十九章、招生第兩百四十章、英日南洋密約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一百三十八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十二章、爲了貴族的榮耀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二章、推廣神盾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發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軍官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一百四十七章、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第一百一十六章、聯姻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二十六章、豬隊友拯救日記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第一百一章、論緩衝的必須性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兩百一十七章、備戰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九十九章、豪賭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三章、鴻門宴第五十章、發展第二十四章、長子誕生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聖誕節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一百八十一章、不靠譜的英國奶媽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兩百零一章、煩惱第一百四十四章、向南還是向東?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三十五章、又見交易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兩百三十七章、成功沒有僥倖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一章、新的時代——神盾結算體系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一百零七章、序幕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第二章、沙皇玩兒陰謀了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十章、波旁復辟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一百三十七章、戰略優先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二十章、密謀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二十三章、中亞亂局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四十二章、無良想法和買單第二十七章、糾結的路易斯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一百三十五章、被低估的拿破崙四世第八章、毒瘤第四十一章、日漸壯大的農產主階級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五章、戰爭契機第一百一十五章、越發猖狂第一百二十五章、屠城
第一百六十七章、坑隊友中段第七十九章、各取所需(南街的盟主加更5)第九十九章、招生第兩百四十章、英日南洋密約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一百三十八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六十九章、不嫌事大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十二章、爲了貴族的榮耀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二章、推廣神盾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一百二十三章、公使案爆發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二十三章、真正的少年軍官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六十三章、干涉南北戰爭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一百四十七章、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第一百一十六章、聯姻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二十六章、豬隊友拯救日記第九十二章、就等跳坑了第一百一章、論緩衝的必須性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兩百一十七章、備戰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九十九章、豪賭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兩百五十七章、各顯神通第三章、鴻門宴第五十章、發展第二十四章、長子誕生第一百零三章、利益綁架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聖誕節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一百八十一章、不靠譜的英國奶媽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兩百零一章、煩惱第一百四十四章、向南還是向東?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三十五章、又見交易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兩百三十七章、成功沒有僥倖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一章、新的時代——神盾結算體系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一百零七章、序幕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第二章、沙皇玩兒陰謀了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十章、波旁復辟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五十一章、不可或缺的錯誤(打賞加更)第一百三十七章、戰略優先第三百零九章、法不責衆第二十章、密謀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二十三章、中亞亂局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四十二章、無良想法和買單第二十七章、糾結的路易斯第六十七章、敵友難分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一百三十五章、被低估的拿破崙四世第八章、毒瘤第四十一章、日漸壯大的農產主階級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五章、戰爭契機第一百一十五章、越發猖狂第一百二十五章、屠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