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

事情沒有出乎英國人的意料,時間拖到了1874年末,見奧地利沒有繼續戰爭的意思,可能是擔心後面沒人管飯,又或者是急着回家過聖誕節,沙皇政府就果斷的選擇了妥協。

1874年12月18日,奧地利、俄國、奧斯曼三國在倫敦簽訂《近東條約》。

條約內容:

1、奧斯曼帝國承認戰爭失敗,爲這場戰爭負責;

2、歸還耶路撒冷王國,轉讓阿拉伯半島主權給奧地利作爲賠償;(備註:不包括兩河流域地區,但是含科威特地區)

3、割讓高加索地區給俄羅斯帝國,賠償俄國人戰爭經費200萬盧布;

4、開放黑海海峽爲自由海峽,任何時期、任何情況下,三國均不得封鎖海峽;

5、奧地利海軍從即日起解除對奧斯曼帝國沿海封鎖;

6、條約簽訂之日起,雙方在一個月內交換俘虜,三個月內撤出對方領土;

……

條約傳到維也納宮,弗朗茨果斷的批准了。奧斯曼帝國本身就是一個窮鬼,割地就行了,索要戰爭賠款那是浪費時間。

俄國人努力爭取了這麼久,最後也就拿到了200萬盧布賠款,對個人來說這是一筆鉅款,但是對國家來說就微不足道了。

這次戰爭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不是飛艇部隊閃亮登場,也不是聯軍勢如破竹,反而是阿拉伯半島的天價轉讓費。

條約上雖然沒寫具體折價金額,但是奧地利提出的30億神盾賠償金,還是被報紙報道了出去。

這個標題新聞,最受吃瓜羣衆們喜歡。從30億天價賠償到阿拉伯半島主權,這中間的價值差距何止是十倍。

茶餘飯後談談就行了,正常人都不會認爲阿拉伯半島就值那麼多錢,更沒有人認爲奧地利就能夠索賠那麼多錢。

漫天要價,落地還錢。本來就是談判中的正常手段,最後的結果和最初的要求差距大也正常。

弗朗茨不由慶幸沒有要求在條約上寫上抵償賠款數額,要不然這個話題,能夠爭執到下下個世紀。

作爲近東戰爭的勝利者,奧地利最大的收益不是領土擴張,也不是經濟利益,而是宗教影響力加強了。

收復耶路撒冷的功績,足以令弗朗茨在宗教史上留名,連帶着他的頭銜又變長了,比如說:“聖地收復者”、“聖徒”、“基督世界保衛者”……

羅馬教廷這次非常大方,榮譽頭銜不要錢的批發,不光是皇帝有,參加耶路撒冷收復戰爭的官兵都沒有落下,集體授予了“聖地收復者”的榮譽稱號。

如果不是顧及維也納政府的反應,估計羅馬教廷還會批發聖騎士。庇護九世已經帶着一幫大主教親臨耶路撒冷,等着弗朗茨過去加冕,爲了復興教廷他們也是拼了。

都是被逼出來的,最近這些年,羅馬教廷被法國人打壓的很慘,連梵蒂岡教廷總部都要受制於人。

不要說特權了,現在教皇都必須遵守法國人的宗教管理法。拿破崙三世殺雞儆猴的時候,還把觸犯法律的紅衣主教送進了監獄,完全不給教廷留面子。

現在跑去耶路撒冷建立教區,那也是迫不得已。起碼弗朗茨給他們開出更加優厚的條件,在教廷自家的一畝三分地內可以做主。

中東地區情況複雜,沒有一個在前面頂雷的可不行。耶路撒冷教區重開,未來背黑鍋的就有了。

維也納宮,費利克斯首相彙報道:“這次耶路撒冷戰役,主要是圍困爲主,城區內沒有爆發大戰,建築物破壞並不大。

王宮已經開始維修,最多兩個月就能夠修建完成,不會影響明年4月份加冕。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當地宗教衝突比較多,儘管我們已經遣返奧斯曼人回國,還是有漏網之魚在搞破壞。

政府準備實施治安嚴打活動,在當地實施身份實名登記,嚴查非法滯留在當地的破壞份子。

……”

收復耶路撒冷,不等於事情就完了,弗朗茨這個國王還差最後臨門一腳。在法理上,要到耶路撒冷加冕過後,纔算是耶路撒冷王國真正的合法君主。

弗朗茨問道:“教廷的人表現怎麼樣,有沒有扶持的對象?”

想了想後,費利克斯首相:“表現的中規中矩,看樣子是被拿破崙三世折騰怕了,基本上在我們事先約定的範圍內活動。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幾位紅衣主教表現的都差不多,扶持誰上位都一樣。接下來是耶路撒冷修復工作,纔是考驗他們能力的時候。”

耶路撒冷修復工作,可不僅僅只是修復受損的建築物,還要重建被奧斯曼帝國破壞的古建築。

這方面教廷最有發言權,他們有完善的資料記錄。修復聖地不是一家一國的事情,弗朗茨不準備當這個冤大頭。

歐洲最適合幹這個的就是羅馬教廷,所以募集資金、城市改建的任務也落到了教廷頭上。

聖地重建過後,耶路撒冷教區也需要一位有份量的宗教領袖,負責當地信仰教化工作,沒有能力是不行的。

弗朗茨點了點頭:“耶路撒冷的重建工作,完全放權給教廷。如果他們乾的不錯,連管理工作也可以一起交給他們。

我們負責收稅和治安就行了,奧地利不缺一座小城市。政府的工作重心還是在土地休耕上,中東地區土地沙化嚴重,要是再不治理,要不了多久就徹底淪爲了一片沙漠。

如果在奧斯曼帝國手中聖地變成沙漠無所謂,要是在我們手中聖地變成沙漠,那我們就是罪人了。

政府要儘快組織人手將當地的耕地變成山林、草原,並且在已經沙化的土地種植防風固沙的植物,資金主要從信徒手中募捐,或者是直接鼓動朝聖的信徒親自動手。”

弗朗茨對耶路撒冷興趣不大,這座古老的城市即便是發展起來,也不過是一座旅遊城市,但中東地區的石油資源就由不得他不在乎了。

保護聖地只是名義上的,實際上還是爲未來開採石油資源奠定基礎。現在中東的自然環境,沒有後世那麼糟糕,只要稍加保護就不會出現水比油貴的特殊情況。

反正又不需要付出多少代價,當地人口被遷移離開後,土地全面休耕,沙化問題就解決了大半。

再號召朝聖的信徒,參與植樹造林這種有意義活動,每年增加百八十平方公里的綠洲,還是可以做到的。

衆人自然不知道弗朗茨在打什麼注意,不過這並不影響大家執行。耶路撒冷既然到了奧地利手中,即便是爲了面子,維也納政府也不能讓當地變成了沙漠。

殖民大臣斯蒂芬提議道:“陛下,阿拉伯半島也存在着嚴重土地沙化問題,殖民部建議遷移當地民衆,同樣進行土地休耕。”

弗朗茨滿意的點了點頭,這學習能力就是快。阿拉伯半島土地沙漠化更加嚴重,治理難度也更大,不過這不是重點,關鍵是半島上的遊牧部落不好統治。

現在奧地利想要控制阿拉伯半島,主要是看中了半島的戰略位置,並不指望從半島上掠奪財富。

半島上的遊牧部落窮得叮噹響,主要經濟支柱是養駱駝,就算是派人去收稅,也不一定能夠養活稅務官。

要是放任不管,只要有人暗中支持,這些部落又會威脅奧地利對當地的統治。這種背景下,遷移當地部落離開,無疑是降低統治成本的最佳方式。

弗朗茨回答道:“阿拉伯半島早就過度開發,爲了保護自然環境,確實需要進行數十年的休耕。

不過阿拉伯半島可不小,半島上還有不少小國,想要做到這一點可不容易,殖民部做好計劃了麼?”

阿拉伯半島面積可不小,即便是地廣人稀,至少也有兩三百多萬人口。不是耶路撒冷地區能夠比的,要遷移當地民衆離開也不是那麼簡單。

(備註:不計算幼發拉底、底格里斯河流域人口密集區,這部分沒有包含在條約內)

殖民大臣斯蒂芬解釋道:“陛下,阿拉伯半島乾旱缺水,人口分佈都是沿水源地聚集的,我們只要控制了水源地就夠了。

殖民部計劃,留下一部分青壯勞動力送往非洲大陸挖礦和修鐵路,剩下的全部遣送回奧斯曼帝國。”

缺水是阿拉伯半島最大的短板,一旦水源地喪失了,遊牧部落也遊不起來了。

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六章、努力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十八章、缺人第七十四章、無奈中的妥協第八十二章、戰場上的幽默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三十九章、雲涌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五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一百章、倒黴蛋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六章、努力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三十五章、慶典第六十二章、奧斯曼帝國危機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十章、波旁復辟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三十五章、顛倒黑白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十五章、強國夢第八十五章、飛來橫禍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十二章、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德胡伊失守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兩百六十二章、急眼了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五章、躺贏戰術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二十一章、陰差陽錯的經濟危機第二十三章、中亞亂局第二十七章、不同的世界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一百六十四章、運河爭奪戰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三十三章、經濟危機爆發第七十九章、春秋大夢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十三章、將星雲集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一百七十三章、投機者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六十七章、挑戰者與維護者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二十六章、豬隊友拯救日記第九章、打造:人設第九十二章、特倫託之戰——反擊第四十一章、閱兵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四十章、戰時經濟體制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五十章、烏合之衆的狠第十二章、自由燈塔必須要亮起來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
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六章、努力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十八章、缺人第七十四章、無奈中的妥協第八十二章、戰場上的幽默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三十九章、雲涌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五十四章、釣魚執法第一百章、倒黴蛋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六章、努力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三十五章、慶典第六十二章、奧斯曼帝國危機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七章、西班牙王位之爭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十章、波旁復辟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三十五章、顛倒黑白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十五章、強國夢第八十五章、飛來橫禍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十二章、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德胡伊失守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兩百六十二章、急眼了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五章、躺贏戰術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二十一章、陰差陽錯的經濟危機第二十三章、中亞亂局第二十七章、不同的世界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一百六十四章、運河爭奪戰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一百章、虛張聲勢第三十三章、經濟危機爆發第七十九章、春秋大夢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十三章、將星雲集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一百七十三章、投機者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六十七章、挑戰者與維護者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二十六章、豬隊友拯救日記第九章、打造:人設第九十二章、特倫託之戰——反擊第四十一章、閱兵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四十章、戰時經濟體制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五十章、烏合之衆的狠第十二章、自由燈塔必須要亮起來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兩百五十六章、毛奇的大計劃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