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亂世用重典

新神聖羅馬帝國是一個棉花進口和消費大國,每年都要從外界進口五六百萬神盾的棉花。

即便是如此,依然不能夠滿足國內工商業的需要,奧地利同時還是一個棉布進口大國。

當然,這和維也納政府推行的經濟發展政策也有關係,棉紡業沒有被列入重點發展項目。

爲了保住歐洲第一糧食出口大國的地位,政府不提倡在本土種植棉花,原材料不足成爲了制約奧地利棉紡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這種背景下,在殖民地推廣棉花種植,不僅可以節省大量的外匯,還可以拉攏國內的紡織業資本家。

比如說:巴伐利亞就是德意志地區的傳統棉紡業中心,很多資本家因爲缺乏原材料,都自己跑去西非開闢種植園了。

這筆政治、經濟賬,大家還是會算的。

費利克斯首相盤算了一遍說道:“陛下,種植棉花最大的問題就是收割的時候,需要大量的勞工力。殖民地不同於國內,想要短期僱傭大量的人手太難了。

除非我們學習美國人,訓練一批廉價的黑奴勞動力,不然就無法解決這個問題。

可是大量使用土著勞工,又和我們的長遠戰略相違背,不利於長治久安。”

這是一個最現實的問題,不然弗朗茨也不會跑去種橡膠樹了。現在皇室種植園,棉花種植面積上不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勞動力不足。

實際上橡膠園也需要大量的勞動力,不過橡膠樹不是一天長成的,在橡膠收割前對勞動力的需求量小的多。

目前的移民數量還是有限,這些人不可能全部都跑去種棉花,也不是所有地區都適合種植棉花。

除了棉花外,咖啡、棕櫚、可可、橡膠、菸草、大豆、花生等經濟作物,同樣是發展的重點。

小麥、玉米、稻穀、土豆這些農產品雖然不是發展的重點,可是自給自足還是需要做到的。精打細算的種植園主們,可捨不得掏錢出去買。

這些產業都需要勞動力,偏偏殖民地又是地廣人稀。勞動力缺的不是一星半點兒,弗朗茨毫不懷疑就算是移民千萬,也可以輕鬆消化掉。

弗朗茨無奈的說:“勞動力不足,就只能靠大家自己想辦法了。除了從國內招募移民外,還可以去海外招募勞工。

總之原則只有一個,外來勞工必須要同化完成,符合我們的全部要求,纔可以落籍。”

這個時候,弗朗茨突然希望俄國人廢除農奴制了。一旦沙皇政府解放農奴,要不了多久就會出現大量的破產農民。

這種大字不識一籮筐的破產農民,都是優質的移民。沒有文化傳承的,永遠都是最容易同化的。

不像現在農奴制社會,農奴都是貴族的財產,想要在沙俄招募勞動力,出錢買吧!

明面上不能夠進行的人口交易,暗地裡這個市場依舊存在,可惜成本太高了。

從海外招募勞工說起容易,做起來一點兒也不輕鬆。歐洲大陸的移民選擇餘地太多了,大家都有自己的圈子。

除了國內,奧地利也就在德意志地區和意大利地區有點兒面子,能夠招募到移民。到了西歐地區,基本上沒有人買賬。

逼不得已,大家纔將目光投向了遠東地區。不管怎麼說,這些地區的勞動力,都要比當地土著好用。

反正這個年代,歐洲人均收入是亞洲的十幾倍,僱傭東亞地區的勞動力,那也是物美價廉。

這也不是沒有隱患,起碼在民族融合上,難度增加了好幾倍,當然這也比無法融合當地土著好。

殖民大臣約西普·耶拉契奇提醒道:“陛下,如果大量招募海外勞動力,未來的治安、勞資衝突,都會成爲嚴重的社會問題。”

他到是不擔心本土移民受欺負,恰恰相反,約西普·耶拉契奇擔心的是本土移民欺負外來勞工,引發社會矛盾。

永遠不要考驗殖民者們的節操,除了弗朗茨這種家大業大愛惜羽毛的還注意吃相外,很多農場主、種植園主、礦主都是爲了利益無所不知其及。

這方面老牌貴族們做的還好一些,他們招募的勞工大都是自家原來的農奴,屬於知根知底的,爲了家族聲譽還有所收斂。

還在進行資本原始積累的爆發戶就不同了,拖欠、剋扣薪水,甚至是賴賬的事情時有發生。對自己人都是如此,外來勞工就更不用說了。

因爲這些人的胡作非爲,殖民地政府的工作量大增。最後,不得不搞勞工僱傭登記制度。

國內都沒有實施的戶籍制度,在殖民地反而先開始實施了。要不是技術問題,弗朗茨都準備發放身份證了。

現在殖民地人少,這麼管理還可以。隨着未來人口的不斷增加,這個管理難度也會直線上升。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弗朗茨狠狠的說:“亂世用重典,殖民政府必須要把社會秩序建立起來,嚴厲打擊犯罪分子。

幫派組織、街頭小混混、長時間晃盪的無業遊民,全部給我丟進礦場裡面去。

勞資衝突問題,就抓典型殺一儆百好了。逮着幾個問題嚴重的嚴肅處理,然後進行宣傳。”

坦率的說,弗朗茨這個命令和法律是相違背的,不過殖民地不是本土,維也納政府從來沒有說過要使用本土的法律。

造成社會治安問題的主要是就業,如果所有人都有正當工作,黑社會的生存空間也就小了。

弗朗茨的命令相當於從源頭上斷絕了幫派組織的發展,現在修改規則了,不需要等犯罪過後才能抓捕,只要是幫派分子就送去挖礦。

就連小事不斷、大事不犯的混混,警方也不需要尋找犯罪證據,直接丟礦山勞動改造。

無業遊民也一樣,在勞動力嚴重缺乏的殖民地,都找不到工作,那麼幹脆政府安排工作好了。

不用擔心,弗朗茨是有節操的。沒有犯罪證據被送進況且挖礦的人,政府還是要市場價支付工資,沒有什麼冤枉不冤枉的說法。

犯罪分子、潛在犯罪分子都挖礦去了,如果社會治安還能夠惡化,那麼殖民地官員就可以自己去挖礦了。

相比社會治安,勞資衝突實際上還是小問題。市場需求決定了勞資雙方的關係。

在勞動力嚴重缺乏的時候,還敢剋扣工資,不怕人家撂挑子不幹?

弗朗茨不認爲這種蠢貨會很多。前面這麼幹的人,都是一幫沒有把心態擺正的蠢貨,現在已經爲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真正麻煩的是勞動力過剩的時候,這些人才敢肆意妄爲。政府想要嚴厲監管,還要考慮帶來的失業問題。

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九十六章、糧食=勞動力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七十一章、普魯士的反擊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一百五十章、搶糧一百零三章、干涉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四十九章、年輕一代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四章、戰略鐵路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路德維希二世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第兩百三十八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二十一章、陰差陽錯的經濟危機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第三十一章、甲午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一百八十八章、聰明人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六十九章、油田第二十章、密謀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二章、國際承認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一百零六章、一盤大棋第三十七章、看不懂的資本第二章、競爭無處不在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第一百二十五章、鐵甲艦第八十七章、分裂第十二章、精明的威廉二世第五十五章、比爛的時代第一百四十七章、神風特工隊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六十九章、油田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二十八章、變通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一百三十四章、穩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三十三章、經濟危機爆發第二十四章、攤牌第八十七章、使館危機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九十七章、三缺一第七十五章、危機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八十三章、戰地求生手冊第十章、法蘭西的面子值多少錢
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九十六章、糧食=勞動力第四章、蝴蝶效應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七十一章、普魯士的反擊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一百五十章、搶糧一百零三章、干涉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四十九章、年輕一代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四章、戰略鐵路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路德維希二世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第兩百三十八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二十一章、陰差陽錯的經濟危機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第三十一章、甲午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一百八十八章、聰明人第四十三章、第二次維也納體系崩潰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四十三章、最後的反擊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一百零五章、禍不單行第六十九章、油田第二十章、密謀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二章、國際承認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一百零六章、一盤大棋第三十七章、看不懂的資本第二章、競爭無處不在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第一百二十五章、鐵甲艦第八十七章、分裂第十二章、精明的威廉二世第五十五章、比爛的時代第一百四十七章、神風特工隊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兩百二十九章、無暇顧及第六十九章、油田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一百五十六章、大勢所趨的金本位改革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二十八章、變通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一百三十四章、穩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三十三章、經濟危機爆發第二十四章、攤牌第八十七章、使館危機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兩百零八章、焦頭難額第九十七章、三缺一第七十五章、危機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八十三章、戰地求生手冊第十章、法蘭西的面子值多少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