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

每一筆鉅額貸款,都不是三言兩語能夠敲定的。除了政治利益交換外,還伴隨着一系列的風險評估和細節談判。

商業貸款和純粹的政策性貸款是不一樣的。

純粹的政策性貸款由政府完全兜底,銀行只是代爲放款,完全不需要考慮風險和收益;商業貸款就不一樣了,縱使有政府提供擔保,那也僅限於本金部分。

具體收益和風險如何,還是要商業銀行自己派人去做評估。理論上來說,只要銀行認爲風險大於收益,這筆貸款就告吹了。

從這方面來看,即便是同意維也納政府發放這筆貸款,西班牙政府最後能不能拿到貸款,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當然,事情也不是不能商量。資本逐利,只要收益足夠高,風險也就不再是問題。

沒能得到維也納政府的全力支持,還要去和銀行家們討價還價,儒尼奧爾自然是非常的失望。

根據以往和銀行家們打交道的經驗,儒尼奧爾知道這次不出血是不行了。想起西班牙目前的財政狀況,儒尼奧爾整個人都不好了。

“借錢難,還錢更難!”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筆貸款到手後,西班牙王國就要超越美利堅聯盟國,成爲僅次於美利堅合衆國的世界第三大債務國。

排在他們前面的自然是俄國人。這年頭能欠下鉅額債務也是一種本事,除了沙皇政府舍吾其誰?

雖然維也納政府身上同樣也揹着鉅額債務,但神聖羅馬帝國仍然是債權國。

如同一家企業,欠了上游原材料商的貨款,同時還有下游經銷商們的應收賬款沒有收上來。

貨款要計入成本,應收賬款要計入利潤。利潤超過成本就是盈利,反之就是虧損。

維也納政府雖然欠別人的錢多,但是架不住欠他們錢的人更多。綜合計算下來,仍然是債權大於債務。

看看隔壁沙皇政府的債務就知道了,大部分都是從這裡借走的。除此之外,還有一幫小弟也是應收賬款大戶。

沒有辦法,銀行也是需要評估風險的。

像已經宣佈破產的歐洲各國,根本就沒有哪家商業銀行敢借錢給他們,有人擔保都不行。

討債也是需要時間的,近乎百分百的違約率,擱誰身上也不願意幹啊!

最後只能採取折中方案,銀行借錢給維也納政府,維也納政府再借錢給他們。

以至於不斷減持債務的維也納政府,自身的債務不僅沒減少,反而還增加了許多。

原本儒尼奧爾也是想獲取這種特殊貸款的。畢竟,由維也納政府接過了風險,銀行給出的貸款利息通常都會很低。

很遺憾,這樣好事想想就行了。沒有拿出足夠的利益進行交換,維也納政府怎麼可能充當這個冤大頭?

何況,西班牙又不是拿不出抵押品。對比那幫一窮二白的小弟,西班牙政府還是相對富裕的。

無論是發鈔權,還是殖民地,又或者是關稅,甚至是領土,都是可以拿出來抵押的。

維也納政府不感興趣,不等於就沒人感興趣了。在很多人心目中,這些都是優質資產。只要賣給合適的客戶,那都是能夠收穫滿滿的。

“榨油”這種事,還是適合專業人士。在這方面銀行家們絕對是最專業的,沒有之一。

至於違約風險,想發財哪有不擔風險的?只要維也納政府肯擔保,風險就在可控範圍之內。

……

“查清楚了沒有?”

儒尼奧爾問道。

儘管和維也納政府就借款問題初步達成一致,但他還是沒有放棄猶太資本那一條線。

“錢”這東西永遠不嫌多。如果可能的話,儒尼奧爾還是想要儘可能多的獲取貸款。

畢竟,戰爭充滿了不確定性,不到最後時刻,誰也不能確定最終的開銷是多少。

若不是實在沒有辦法,陸軍部是不可能提出招募“法蘭西僱傭兵”作戰的。軍方都對自家的兵沒有信心,儒尼奧爾就更沒信心了。

看看菲律賓戰爭就知道了。西班牙最精銳的部隊,還擁有絕對的火力優勢,居然連一羣日本土著都搞不定。

儘管西班牙軍隊在交換比上佔了優勢,但是對比之後法國僱傭兵的表現,那就是貨比貨得扔。

事實上,西班牙政府軍戰鬥力不足的問題,在更要的時期就暴露了。如果深究的話,可以一路追溯到上個世紀,或者說是上上個世紀。

只不過現在的問題更嚴重了一些。所有人都知道,西班牙陸軍必須要進行改革,可現在是戰爭時期,西班牙政府根本就不知道該如何下手。

既然自家的軍隊不給力,那就只能靠“氪金”來彌補了。不準備點兒錢,儒尼奧爾真擔心再來一次資金不足。

布拉德公使:“時間太過倉促,我們只是查出了他們明面上的身份。暗地裡是否和其它勢力有勾結,暫時還無法確定。

說出來你可能不信,這些傢伙的故事,整理起來就是一本傳奇小說。

如果要取個名字的話,我覺得可以叫做《猶太資本家的奮鬥》、或者是《猶太資本家的韌性》。

根據我們查到的資料顯示:這些傢伙的前身還有一段輝煌家族史,父輩們曾主導過德意志地區最大的金融財團。

只不過因爲太過貪婪,想要把觸手伸到政治上,在1848年維也納叛亂時期曾暗中支持過革命黨。

事後,這些金融財團遭到了維也納政府清算。不過這些人反應足夠快,見勢頭不對,馬上就跑路了。

人跑掉了基業卻沒了。或是毀於叛軍之手,或是被維也納政府充了公。總之,1848年之後奧地利地區猶太資本的力量,遭到了重創。

風波過後,逃過一劫的幸運兒,憑藉提前轉移的資本,又重新東山再起。

只不過這次他們不走運,恰好趕上了維也納政府的反腐大案。涉案猶太資本家遭到了維也納政府的重點照顧,上百人上了絞刑架,數千人被流放海外。

事情結束後,猶太資本在奧地利金融界的力量,基本上被一掃而空,走向了衰落。

猶太財團雖然覆滅,但總是有幾條漏網之魚。眼下和我們接觸的人,就是曾經漏網之魚的後代,現在被推到明面上成爲了話事人。

目前只是查到和德意志地區的猶太資本有關。原本他們和奧地利猶太資本之間的聯繫就非常緊密,維也納政府的做法也損害到了他們的利益。

在利益的驅使下,這些人一直都是最反對重建神羅的。只不過後面胳膊拗不過大腿,只能接受現實。

神聖羅馬帝國建立後,爲了避免被清算,這些猶太資本也收斂了很多。

一方面儘可能的降低存在感;一方面加強建立人脈,努力結交權貴。

只是不知道爲什麼,突然找上了我們。”

明知道維也納政府的金融管制嚴格,不適合玩兒資本投機。猶太資本還是沒有跑路,反而留在神聖羅馬帝國,就已經能夠說明很多問題。

或許在外界看來,猶太資本就是一家,事實上猶太資本之間的競爭同樣激烈。

“今天你坑我,明天我坑你”,纔是資本運作的常態。

所謂的同胞之情,那隻存在於普通民衆之間。全世界的資本都一樣,本質都是——唯利是圖。

市場不是無限的,沒有人歡迎競爭對手加入。離開神聖羅馬帝國容易,但是換了地方不等於就有好日子過了。

反猶運動可不是鬧着玩兒的,沒有關係的外來戶,那就是送上門的肥羊。用肥羊考驗狼的意志,那簡直就是……

相比之下,神聖羅馬帝國的情況還算好的。雖然政府管得比較寬,但是維也納政府守規矩啊!

在規則範圍之內,雖然難以獲得暴利,但是勝在安全。不需要擔心一覺醒來,就被人給咔嚓了。

對普通猶太民衆來說,影響就更小了。除了教育管制嚴格,沒有猶太學校,只能去公立學校學習外,穩定的社會環境已經是他們的最愛。

不過和顛沛流離的生活相比,這些小瑕疵也不是不能妥協。畢竟,每天都要爲一日三餐忙碌普通猶太民衆,根本就無暇顧及那麼多。

在這種大背景下,雖然最近這些年,涌入神聖羅馬帝國的猶太移民很多,但是猶太民族的概念卻逐漸被淡化。

民族大融合,符合普通人的利益,卻傷害到了猶太資本的利益。

沒有這些普通人做掩護,他們就是黑夜裡的一盞盞明燈,走到哪裡都是最亮的崽兒。

迫於無奈,很多奧地利地區的猶太資本都不以猶太人自居,玩起了潛伏。

以至於從明面上來看,奧地利的猶太資本確實已經沒落,現在依附於北德意志的猶太財團生存。

查到內容並不是很多,可是光明面上的東西,就令布儒尼奧爾頭疼不已。

政治是殘酷的。根據以往的經驗,儒尼奧爾知道背景越是簡單,就證明背後的問題越大。

幾個遭受過社會毒打的猶太資本家,要是沒有人撐腰,憑什麼敢接這種高風險貸款?

“如果我們答應他們的條件,最快什麼時候能夠放款?”

不知道背後是誰,沒有關係,反正真金白銀騙不了人。只要能夠把貸款拿到手,儒尼奧爾也不在乎幕後是誰在操縱。

“算計”,也是要建立在實力的基礎之上。如果僅僅只是幾個權貴,儒尼奧爾不介意讓他們知道什麼是社會殘酷。

布拉德公使:“這些人承諾,在簽訂合同對外發布之後,一個月之內開始放款。

他們還提出了條件,要派人監督款項使用情況。爲了確保資金不被挪用,他們每個星期放一次款。

首批貸款一百萬神盾,之後根據實際情況,確定每週的放款額度。”

“有問題!”

這是儒尼奧爾第一反應。分批放款雖然是國際慣例,但是每週放一次款,那就顯得太過頻繁了。

在室內徘徊了幾步之後,儒尼奧爾緩緩說道:“答應他們,不過首批放款額度不能是一百萬神盾。

按照國際慣例,首批貸款的發放額度,不應該低於貸款總額的百分之十。並且放款時間,不能是一個月,必須要在一週之內。”

……

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擇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褻瀆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兩百四十四章、又見斷頭臺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七章、黑暗時代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十六章、淘金熱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八十五章、裝逼技術第八十七章、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真真第三十章、只在乎曾經擁有的鐵路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二十四章、希望第兩百六十四章、巴蛇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十二章、爲了貴族的榮耀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一百一十二章、瘋狂試探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二十八章、難產的村際鐵路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三十一章、猜測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兩百四十一章、賠錢買賣第十五章、改革派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傷亡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一百零八章、都靈陷落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八十九章、坑的最高境界第九十二章、好消息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四十一章、閱兵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買賣——不做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一章、登基第一百六十四章、應對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三十四章、政治孤立第五十七章、產業調控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三十八章、小國的無奈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七十八章、標題黨誕生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八十三章、踢皮球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十八章、危機四伏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二十四章、暗渡陳倉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八十一章、轉折之戰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
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三十六章、平叛與談判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擇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褻瀆第兩百八十三章、難民營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兩百四十四章、又見斷頭臺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七章、黑暗時代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十六章、淘金熱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八十五章、裝逼技術第八十七章、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真真第三十章、只在乎曾經擁有的鐵路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二十四章、希望第兩百六十四章、巴蛇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十二章、爲了貴族的榮耀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一百一十二章、瘋狂試探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一百七十三章、人生如戲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二十八章、難產的村際鐵路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三十一章、猜測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兩百四十一章、賠錢買賣第十五章、改革派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傷亡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一百零八章、都靈陷落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八十九章、坑的最高境界第九十二章、好消息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四十一章、閱兵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買賣——不做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一章、登基第一百六十四章、應對第四十三章、拿破崙遇刺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三十四章、政治孤立第五十七章、產業調控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三十八章、小國的無奈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七十八章、標題黨誕生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八十三章、踢皮球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十八章、危機四伏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五十九章、產業革命的根本——成本第二十四章、暗渡陳倉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八十一章、轉折之戰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