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

1850年10月23日,德意志聯邦議會在法蘭克福召開。奧地利提出所有邦國共同內閣後,迅速在大會上獲得大家的支持。

小邦國們的支持,唯一的作用大概是給奧地利壯聲勢,實際上是最終決定權還是在大邦國手中。

普魯士和巴伐利亞自然堅決反對了,大家一起組閣,每個國家派出一個代表,這樣的餿主意,他們能答應纔怪。

奧地利是德意志邦國中的老大,一旦這個內閣組建,首相自然是奧地利代表了,這根本就不用懷疑。

只要想想就知道,三十多人內閣遇到事情自然少不了爭吵,最後做出裁決的自然是首相了。

在這樣的體制下,巴伐利亞和普魯士的話語權自然會被壓到最低點,和別的小邦國沒有多少區別。

短時間他們還對別的邦國有影響力,時間長了小邦國就不會買賬了,反正在聯邦的體制下大家權利一樣,有本事咬我啊?

拉攏了小邦國過後,奧地利自然可以拉開統一的步伐了,比如說統一聯邦貨幣、統一聯邦軍隊、統一聯邦的財政……

不用着急,慢慢來溫水煮青蛙。百八十年過後,德意志聯邦就真的統一了。

這都是理想,現實是在普魯士、巴伐利亞反對過後,英法俄也跑出來反對。

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德意志地區不能夠統一,那怕是名義上的統一也不行。

英國人甚至提出解散德意志聯邦議會,讓巴伐利亞和德意志小邦國合併組建成一個新的國家,奧地利和普魯士自然滾蛋了。

這個提議巴伐利亞王國是支持的,法俄兩國也沒有意見。不過,遭到了普魯士和奧地利代表的激烈反對。

剛剛還是敵人的,在約翰牛一個提議之下,普奧瞬間就聯合起來。再一次佐證了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永恆的敵人了。

看到場子被英國人掃了,目的已經達到了,奧地利代表自然不會再提出選帝,去刺激普魯士人。

英國人的目的也達到了,分裂的種子被成功埋下。奧普巴三國都出現了矛盾,列強的支持無疑是刺激到了巴伐利亞的野心,只等着生根發芽。

如果巴伐利亞王國的實力再增加個兩三倍的話,在列強的支持下未必不能真的三分德意志。

畢竟三角定律是最穩定的,只要聯弱抗強,在其他歐洲國家干預下,無論是普魯士還是奧地利都會喪失統一德意志的機會。

可惜馬克西米一世除了擁有野心外,無論是巴伐利亞實力,還是統治者的政治手腕,差的都不是一星半點兒。

在巴伐利亞王國實力不濟的情況下,想要和普奧抗衡就必須要拉攏其他小邦國。

理論上來說,德意志地區的小邦國全部加起來,人口也有近一千七百萬,綜合實力和普魯士王國相差無幾。

這次巴伐利亞跑過去和普魯士王國聯手,提出建立“三國內閣”,無疑是損害了這些小邦國的利益。

在這種情況下,巴伐利亞在小邦國中的領袖地位受到了動搖。爲了虛無縹緲的利益,喪失了自身的根基,弗朗茨不由自主的把巴伐利亞的威脅下調了兩個檔次。

維也納美泉宮

陸軍部向奧地利政府提出了擴大預備役的建議,目前奧地利帝國除了擁有三十多萬現役陸軍外,還有五十多萬預備役。

理論上,戰爭爆發後奧地利政府可以在一個月內再動員五十萬大軍出來。

實際上,1848年就已經證明奧地利政府的動員機制不合格,動員二十多萬部隊就花了同樣的時間。

當然,這和當時奧地利政府的低效率也有關係,現在這個速度應該會大大提升。

動員預備役不光是把人召集起來就行了,還必須要經過一番訓練,才能夠恢復戰鬥力。武器裝備、彈藥物資儲備,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溫迪施格雷茨親王分析道:“爲了保證奧地利帝國的國防安全,現在動員機制已經不能夠滿足現實需要了。

自從巴黎二月革命過後,法國人就擺脫了維也納體系的束縛,這兩年軍事實力正在快速恢復中。

一旦法國政府的內部鬥爭分出了勝負,會不會挑起新一輪的對外擴張?擴張方向又在什麼地方?

這個問題沒有人知道,我們必須要實現做好準備,迎接即將到來的挑戰。

隔壁的普魯士王國這些年也不在安分了,他們的軍費支出有低於過百分之四十麼?

這樣的高軍費開支,不可能沒有目的。在最近幾十年裡,普魯士王國都領土擴張了好幾倍,現在他們還想要統一德意志地區。

不管是不是妄想,我們都必須要打消他們的企圖。

還有我們的盟友俄羅斯帝國,我知道在這裡懷疑盟友是不道德的,可是俄國人的實力確實太強大了。

假如在某一天我們發生了利益衝突,奧地利帝國不能連一戰之力,都沒有吧?

在未來的國際變局中,要保障奧地利帝國的國防安全,我們的軍事實力必須要提高。

考慮到財政承受能力,繼續擴大現役部隊數量困難太大,我們認爲在改組動員機制的同時,將預備役數量提升到兩百萬是一個合理的數字。”

“法國威脅論”、“普魯士威脅論”、“俄國威脅論”,一連拋出了三大威脅,顯然溫迪施格雷茨親王是做足了功課的。

財政大臣卡爾笑呵呵的說道:“陸軍部想要增加兩百萬預備役,我是全力支持的,只要不增加軍費開支就行了。”

不增加軍費開支,這怎麼可能呢?就算是預備役比現役部隊便宜的多,可是每年也必須要進行簡單軍事訓練啊?

奧地利的預備役和大多數國家一樣,都是由退役官兵組成。要提高這個數量也簡單,要麼擴大預備役的年限,要麼縮短現役士兵的服役時間。

想要把預備役數量提高到兩百萬,理論上是一點兒難度也沒有,除了需要錢外。

現在財神爺不給錢,那麼這份計劃不是扯淡麼?這個資金缺口可不是幾百萬,陸軍部東挪西湊就可以補齊,而是上千萬。

溫迪施格雷茨親王無奈的說:“卡爾先生,你不要開玩笑了。兩百萬預備役,這麼多人每年都要進行定期訓練,如果你們財政部不給錢,難道要我出去要飯?”

毫無疑問,軍方在這個時候拋出擴大預備役數量的提議,主要目的就是爲了爭奪下一年度的財政預算。

大量的外資涌入,1850年的奧地利已經出現了幾分繁榮的意思,一座座工廠拔地而起,就算很多企業是免稅的,同樣也給政府帶來了大量的稅收。

這並不矛盾,部分企業免稅並不意味着他們的上游原材料供應,和下游銷售渠道同樣也免稅。

儘管產業鏈的觀念還沒有深入人心,不過確實已經出現了。一家工廠創造的效益,絕對不僅僅是限於工廠本身。

除了帶動上下游直接產業鏈外,還帶動了周邊的餐飲、服裝、副食品等配套產業的發展。

不管資本家們的投資是不是理性,帶動了奧地利經濟的高速增長,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經濟高速增長意味着財政收入高速增長,政府有錢了大家才能出來搶預算,陸軍部只不過是胃口太大了一點兒。

財政大臣卡爾不爲所動道:“把預備役擴充到兩百萬,也不可能一步就到位吧?

按照目前的情況,就算是每年增加二十萬預備役,減掉超齡人員,最後完成也是十年後的事情了。

你們的“大預備役戰略”預算,實際上可以砍掉後面的一個零,幾百萬盾你們自己擠一擠也就出來了。”

果然都不是省油的燈,無論溫迪施格雷茨親王怎麼掩蓋,這個弱點還是暴露了出來。

溫迪施格雷茨親王解釋道:“話不能這麼說,國際形勢錯綜複雜,一旦俄國人出手打破局勢,我們就必須要採取行動,儘可能的提高我們的軍事實力,纔是保障奧地利帝國安全最有效的手段。

擴大預備役數量的辦法很多,不一定要等士兵退役後轉化,我們完全可以組織青壯進行一些簡單的軍事訓練。

戰爭爆發後,只需要一兩個月時間,他們就可以變成合格的士兵,比單純的招募新兵從頭開始訓練要快的多。”

卡爾想了想說:“這個辦法不錯,可是花費太大了。俄國人就算動手了,戰爭也不會短時間內結束,奧斯曼帝國又不是紙糊的。

根據以往的經驗,最短也要打上兩三年,要是拖的時間長了,打個十年八年也不是沒有可能。

到時候再用好了,放心一旦國際形勢發生變局,政府的重心都會轉向軍隊,你們想怎麼擴充都沒有問題。”

這種事情弗朗茨遇到的多了,基本上每年財政預算前都會出現,幾乎每次卡爾都是舌戰羣英。

“好了,財政的問題年度預算還有時間,你們下去慢慢商議。先討論一下陸軍部提出了預備役計劃,有沒有可行性。”

費利克斯首相回答道:“陛下,建立一支基數龐大的預備役,對我們的國防安全確實非常重要。

尤其是在我們接下來的戰略,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動員一支龐大的軍隊出來,可以將風險降低到最低。”

弗朗茨知道大家是準備學習俄國人的人海戰術了,現在是排槍時代,在戰場上人多的確佔優勢。

從人口上來說,奧地利和法蘭西相差無幾,除了毛熊那個變態外,在歐洲大陸上拼人多,奧地利帝國是不慫的。

“支持!”

“支持!”

……

在這個問題上大家很快達成了一致,人多力量大的真理再次被實踐證明是可行的。

弗朗茨嚴肅的問道:“那麼我的陸軍大臣,這麼龐大的軍隊,如何保證他們的戰鬥力?”

不能因爲兵多就當炮灰用,奧地利又不是毛熊,士兵戰死了也是要給撫卹金的。

弗朗茨可不認爲和士兵談愛國熱情有用,與其扯那麼多高大上的理論。

不如直接告訴他們打贏了就可以獲得土地、金錢、戰利品、爵位……這些看得見的東西更靠譜。

溫迪施格雷茨親王回答道:“陛下,保障軍隊戰鬥力最重要的一環就是軍官。我們陸軍部準備擴編軍官數量,給一線部隊的軍官們配上兩名副職。

戰爭時期,就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部隊擴充到一百萬,以便在戰爭初起佔據優勢。”

弗朗茨點了點頭,從目前的國際形勢來看,只要戰爭初起莽一波成功了,戰爭也就結束了。

普魯士王國國力有限,只能搞一波流,失敗了短時間內根本就無力再來一次;法國人只要在戰場上發生了大敗,法國民衆就會幫忙幹掉政府的。

只要不腦殘到去進攻法國本土,新的法國政府又會陷入持續的內鬥中,等他們內鬥結束,黃花菜都涼了。

第三十七章、四國公約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八章、債務延期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三百零二章、法蘭克福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一百三十五章、被低估的拿破崙四世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六章、大傾銷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五十三章、從天而降的黑鍋第兩百領四章、洗白之路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二十八章、債券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九十九章、豪賭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五十八章、收網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四十章、戰時經濟體制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一百六十七章、坑隊友中段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一百七十四章、醞釀中的反擊第一百零一章、丁口稅第四十二章、無良想法和買單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第九十六章、針鋒相對(補)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七章、遠洋艦隊第十八章、詐捐門第四十五章、聯姻否?第兩百一十三章、《告法蘭西國民書》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四十五章、聯邦政府的反擊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一百三十八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九十九章、法國版的大型翻車現場第七十章、想要止損的法國人第七章、菜鳥初鳴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二十二章、吾日三省吾身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十六章、淘金熱第兩百零二章、給得太多了第九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七章、黑暗時代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二十一章、套牢經濟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門藝術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五十七章、超長實習生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
第三十七章、四國公約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六十七章、全重火炮戰列艦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八章、債務延期第九十七章、英俄反應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三百零二章、法蘭克福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一百三十五章、被低估的拿破崙四世第兩百一十八章、內亂爆發第六章、大傾銷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五十三章、從天而降的黑鍋第兩百領四章、洗白之路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二十八章、債券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九十九章、豪賭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五十八章、收網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四十章、戰時經濟體制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一百六十七章、坑隊友中段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一百七十四章、醞釀中的反擊第一百零一章、丁口稅第四十二章、無良想法和買單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第九十六章、針鋒相對(補)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七章、遠洋艦隊第十八章、詐捐門第四十五章、聯姻否?第兩百一十三章、《告法蘭西國民書》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六十八章、都在玩借刀殺人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二十二章、貌似致命的誤會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三十五章、收買拉攏第四十五章、聯邦政府的反擊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一百三十八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九十九章、法國版的大型翻車現場第七十章、想要止損的法國人第七章、菜鳥初鳴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一百二十九章、上帝的面子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二十二章、吾日三省吾身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十六章、淘金熱第兩百零二章、給得太多了第九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五十章、英國人的“完美戰略”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七章、黑暗時代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二十一章、套牢經濟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第一百九十五章、投降也是一門藝術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五十七章、超長實習生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十三章、“愛心”人士出沒第二十四章、新的賭局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