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

1855年1月1日是歐洲歷史上值得紀念的大日子,這一天《四國公約》正式生效,歐洲大陸進入了新維也納體系時代。

各國按照條約規定,開始履行各自的責任與義務。“誤入”塞爾維亞地區的英軍士兵,也開始被遣返回國。

本來在談判開起的時候,這些英軍士兵就可以離開了,但是在塞爾維亞地區待了那麼久,他們也沒有閒着。

雖然倫敦政府給他們支付了生活開銷,可是大家兜裡沒有零花錢啊,倫敦政府的官僚們可不會把軍餉送過來。

奧地利只是解除了他們的武裝,並沒有限制他們的人身自由。除了固定的地方住宿用餐外,方圓幾公里隨便浪,酒館就是他們的最愛。

奧地利政府也只是負責提供一日三餐,額外的消費,自己掏腰包吧!坐吃山空的日子很快就讓英軍士兵赤貧了,沒錢的日子不好過,時間長了肯定受不了。

違反亂紀?現在塞爾維亞地區處於軍管狀態,逮住了是可是存在掉腦袋風險。

這個時候當地在進行重建,缺乏青壯勞動力,爲了自己的日子更加舒坦一些,不少士兵就幹起了兼職賺零花錢。

塞爾維亞地區青壯損失慘重,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混的時間長了,不少英軍士兵還在當地組建了家庭。

有了家庭,自然就和當地有了牽掛。這個年代交通不便,這一別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是永別,如果不是英國政府一再催促,估計還要拖的更久。

奧地利政府一共收容了2183名英軍士兵,最後離開的時候這個隊伍已經壯大到了3128人,增加出來的自然就是家屬了。

英國內閣收到這個消息過後有什麼感受姑且不論,反正弗朗茨收到這個消息後整個人都蒙圈了。

不過考慮到塞爾維亞地區的特殊情況,他也就理解了。適齡女子總是要出嫁的,當地的青壯不足就只能外面找了。

英國人的牌子這個年代還是很好用的,至少對塞爾維亞當地人來說,這個身份還是有誘惑力的。

跨國婚姻,在奧地利是合法的,只要雙方自願,然後到教堂完成登記,就受法律保護。

不光是英軍士兵,不少奧地利駐塞爾維亞軍隊也有同樣的情況,爲此總參謀部還發生過爭議,最後在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政府給開了綠燈。

阻攔是不可能的,這點兒氣度弗朗茨還是有的,人家你情我願棒打鴛鴦幹嘛?只不過增加了一筆英軍士兵家屬生活費,讓倫敦政府買了單。

在政治上,這還成爲了英奧友誼的見證,至少英國的媒體是這麼報道的。約翰牛也是要面子的,真實原因已經沒有人追究了。

這只是一個小插曲,無非就是給人們留下了茶餘飯後的笑談,很快就過去了。

在條約生效的當日,奧地利也和奧斯曼帝國完成換約。奧斯曼帝國承認戰敗,割讓塞爾維亞、瓦拉幾亞、摩爾達維亞、波黑地區給奧地利,上述地區領土主權正式發生變更。

領土割讓這沒有什麼好猶豫的,都被法俄兩國隔開了,這種地區就算是就給奧斯曼帝國,他們也無能爲力。

相比之下,法國人和奧斯曼帝國的領土交易就發生了爭執,法國代表直接開出了一張貸款收據付款,奧斯曼人自然不滿意了。

說好的現金交易,現在怎麼能夠反悔呢?不過法國人就不這麼認爲了,從債務當中減去兩億法郎,不也是現金支付麼?

反正隨便奧斯曼人怎麼抗議,巴黎政府都打定了主意,現金不可能給的,就是減持債務。 ωωω ◆ttкan ◆c o

沒有辦法,法國政府現在也不富裕。近東戰爭打到了現在,法國政府的軍費開銷也是一個天文數字,拿破崙三世同樣在爲財政問題頭疼。

況且丟失了巴爾幹半島後,奧斯曼帝國的償債能力也大幅度下降,如果不減持債務,這些貸款能不能收回來都是一個問題。

資本家們不肯承擔這個風險,就鼓動法國政府出頭接過這筆債務了,爲了拉攏人心拿破崙三世自然是同意了。

爭議歸爭議,還是不影響條約的履行。國際貸款通常都是霸王合同,很快法國人就找到了貸款合同上的解釋條款,證明了他們這麼做的合法性,讓奧斯曼人乖乖的閉了嘴。

條約全部正常履行,新維也納體系建立了起來,籠罩在歐洲大陸上的戰爭陰雲煙消雲散。

……

聖彼得堡

大街小巷都在慶祝這次偉大的勝利,不過這不包括沙皇政府高層,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們非常清楚這次勝利的水分有多大。

如果不是突如其來的瘟疫,打擊了法國人的信心,估計這個時候俄軍還在君士坦丁堡鏖戰。

冬宮中尼古拉一世咆哮道:“怎麼偉大的俄羅斯帝國,連一點兒戰後的撫卹金都拿不出來麼?”

灰色牲口不值錢,可畢竟是打了勝仗,死掉的多少總要給點兒撫卹吧?活下來的也要給點兒嘉獎,加官晉爵他們夠不上,一點兒賞金總是要發的!

這些工作如果不做好,下一次誰還給沙皇賣命?

財政大臣阿瑞斯坦利羅德苦笑着回答道:“陛下,這次戰爭的傷亡太大,君士坦丁堡又需要重建,政府的財政早就入不敷出了。現在要一次性拿出上億盧布,實在是太困難了。”

君士坦丁堡必須要重建,這是政治、宗教上的雙重需求,那怕是砸鍋賣鐵,沙皇政府都只能硬着頭皮上。

戰後撫卹、賞金也必須要發,兩者是同樣的重要。這對俄國財政來說,無疑是一個考驗。

俄國人必須要感謝這場瘟疫讓戰爭提前結束了,如果再拖上一年半載,就算是砸鍋賣鐵他們也湊不出來錢。

尼古拉一世厲聲呵斥道:“沒錢,就去想辦法。財政困難的事情不需要你提醒,現在財政部的任務是想辦法解決這次財政危機。

無論如何,戰後的撫卹金都必須要發放,君士坦丁堡的重建費用也必須要籌集出來。”

“陛下,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向民間募捐君士坦丁堡重建費用,如果實在不行就只能加稅了。

政府缺錢,戰後獎賞我們可以儘量避免直接給現金,比如說給予士兵本人連同家屬自由民身份。

還可以學習奧地利人,根據功勞大小給普通士兵授予土地,減少財政開支。”阿瑞斯坦利羅德回答道

俄羅斯帝國農奴擺脫身份限制,就是替沙皇陛下當兵打仗,立下了戰功就可以變成自由民。

這條路非常的窄,農奴是貴族的私有財產,沙皇也不可以隨便剝奪,授予自由民身份的同時,也必須要給農奴的主人進行補償。

現在阿瑞斯坦利羅德的意思,無疑是在打新佔領區的土地了。無論怎麼說,保加利亞地區的土地要比俄羅斯帝國大部分地區都要肥沃。

這些土地也是財富,可以拿出來和貴族們進行交易。農奴是沒有私有財產的,給士兵們封賞土地,還不如說是給士兵的主人封賞土地。

既然大家都拿到了好處,那麼授予這些農奴士兵自由民身份,自然不是問題了,政府要收取君士坦丁堡重建稅也就好說了。

這是建立在近東戰爭獲勝的情況下,不然想要給這麼多士兵自由民身份,估計貴族們可沒這麼容易妥協。

解放農奴不是那麼容易做的,作爲財政大臣阿瑞斯坦利羅德都不敢直接說解放農奴,而是利用迂迴的手段,借戰後獎賞的機會釋放一部分農奴。

尼古拉一世不是傻子,很快就明白了阿瑞斯坦利羅德的意思。參加這次近東戰爭的俄軍士兵,前前後後加起來都快兩百萬人了。

這其中大部分都是農奴出身,如果把這些人、連同家屬都變成了自由民,那麼無疑是撕開了廢奴的口子。

農奴制的危害尼古拉一世是一清二楚的,如果不是阻力太大,他早就開始幹了。

近東戰爭的爆發,讓他們見識到了資本主義國家的實力後,俄國上層已經意識到了必須要廢除農奴制,才能夠追上去。

藉着大勝封賞的機會這麼幹,可操作性非常高。就算是這次試探失敗了,政府也沒有直接宣佈廢除農奴制,那麼和貴族之間還留有緩和的餘地。

想清楚了這一切過後,尼古拉一世點了點頭,同意了阿瑞斯坦利羅德的計劃。

……

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十九章、鼓勵移民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第三十三章、經濟危機爆發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九十章、轉折點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聖誕節第一百三十五章、說服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一百章、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啓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一章、穿越第一百四十四章、向南還是向東?第三十章、洗白了(求訂閱)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四十一章、越來越遠的真相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一百三十四章、奧斯曼危機第一百一十六章、添堵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三十八章、風起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四十九章、年輕一代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一百二十五章、被演了第三十三章、結盟否?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五十四章、釣魚執法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二十六章、戰略誤導第一百四十八章、自找麻煩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五十五章、即將消失民族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兩百五十章、倒黴蛋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一百一十九章、無奈的選擇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二十章、逼出來的歐洲經濟峰會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八十九章、風波起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一百二十章、更改計劃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一百七十一章、災難的開始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一百一十四章、誤入的卡車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五十章、不能墮落的階層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佈雷希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十八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兩百三十七章、成功沒有僥倖第兩百四十一章、賠錢買賣第九十一章、因爲需要而正義
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二十九章、鼓勵移民第五十七章、冰火兩重天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一百零一章、踢皮球第十四章、賺錢只是意外第三十三章、經濟危機爆發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九十章、轉折點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一百一十九章、轟炸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聖誕節第一百三十五章、說服第四十一章、蕭條的股市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一百章、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啓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一百三十六章、維也納和會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一章、穿越第一百四十四章、向南還是向東?第三十章、洗白了(求訂閱)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四十一章、越來越遠的真相第八十三章、六月的債第五十六章、空頭支票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一百三十四章、奧斯曼危機第一百一十六章、添堵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三十八章、風起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五十七章、約翰牛的計劃(新的一週求票票)第四十九章、年輕一代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一百二十五章、被演了第三十三章、結盟否?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五十四章、釣魚執法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二十六章、戰略誤導第一百四十八章、自找麻煩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五十五章、即將消失民族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兩百五十章、倒黴蛋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一百一十九章、無奈的選擇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一百五十九章、奧斯曼危機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二十章、逼出來的歐洲經濟峰會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八十九章、風波起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一百二十章、更改計劃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一百七十一章、災難的開始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一百一十四章、誤入的卡車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五十章、不能墮落的階層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佈雷希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十八章、獨樂樂不如衆樂樂第兩百三十七章、成功沒有僥倖第兩百四十一章、賠錢買賣第九十一章、因爲需要而正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