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豆腐渣工程的威力

法俄開始靠攏,也加速了英奧兩國的談判。爲了增加話語權,英國人甚至還準備把普魯士人拉進聯盟中。

毫無疑問,這遭到了法奧兩國的強烈反對。蛋糕就這麼大,三家瓜分就已經很勉強了,怎麼可能再放一個競爭對手進來呢?

要是普魯士王國加入了聯盟,那麼俄羅斯帝國是不是也要加入進來?俄國人進來了,北歐聯邦也可以進場了。

一個帶一個,要不了多久歐洲各國都進來了,這個聯盟也變得毫無用處。

英國人的搗亂天賦沒得說,無時無刻不在想着搞事情。和他們做盟友,要時刻保持警惕,一不小心就被坑了,這不比做敵人安全多少。

歐洲局勢風雲變幻,還是影響到了南非戰爭。自從英國人增援了一批印度軍團後,菲克尼子爵的第二套方案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即便是故意露出了破綻,英國人都沒有出城決戰的意思。大有任你千變萬化,我自巋然不動的意思。

隨着時間的推移,開普敦地區的人口也在直線下降,戰爭難民已經約翰牛轉移的七七八八,剩下的都是軍隊。

後勤壓力緩解的英國人,並沒有沒有閒着,正在儲備物資過冬,看樣子是要打一場持久戰。

到了現在,戰爭也發生了變化,經常看到一幫印度士兵和黑人士兵在進行混戰,英布兩國的軍隊都變成督戰隊。

炮灰對炮灰,除了財政部門外,誰都不心疼。原本想要利用炮灰部隊增加守軍傷亡,逼迫英國人退出的戰略破產。

沒有辦法,這麼耗下去,最先撐不住的絕對是奧地利。徵兵工作難,炮灰不夠用。

非洲大陸本來就是地廣人稀,又加上之前的移民戰略,導致奧屬殖民地內土著數量下降。

戰爭進行到了現在,殖民地政府先後已經提供了百萬炮灰,幾乎找得到的部落,都被徵過一次兵。

這些部隊不是在前期的戰鬥中損失掉了,就是在攻城戰中倒下了,或者是被督戰隊處決了。現在的徵兵速度,已經趕不上前線的消耗速度。

當然,傷亡這麼大,炮灰部隊中的逃兵數量自然是不在少數。南非地區這麼大,隨便往山林裡面一鑽,那都是藏身之處。

只要躲進了山林之中,布爾共和國軍也沒有辦法繼續追擊了。只要不是成羣結隊的一起跑,還是很容易藏身的。

潰兵的危害自不用說,剛剛佔領的英屬南非地區還沒有移民,遭殃的自然成爲了當地的土著部落。

潰兵也是要吃飯的,叢林中的食物雖然豐富,可是潰兵多了也就不夠分了。

食物不足,那就只能出去搶了。布爾共和國軍隊自然沒有人敢動,拿着冷兵器,跑去搶劫現代軍隊,除非是想不開了。

叢林法則,弱肉強食。沒有青壯的土著部落就到了血黴,這些逃兵面對布爾共和國軍隊的時候不敢造次,對上自己人的時候可不手軟。

不對,還不能算自己人。只要同部落的纔是自己人,其他的都是敵人。對待敵人自然要兇狠了,一時間開普敦周邊地區大亂,不知道有多少部落走向了滅亡。

這種變化,菲克尼子爵是一無所知,他不關心土著部落的內部紛爭。遲遲無法攻克開普敦,菲克尼子爵壓力大增。

想要讓英國人認輸,幾乎是不可能做到了。敵人擁有海上優勢,除非英奧兩國徹底撕破臉皮,奧屬非洲殖民地部隊參戰,就憑自己手中的兵力,菲克尼子爵沒有橫推的信心。

比他壓力更大的是德爾福總督,不管怎麼說菲克尼子爵還是打了勝仗的,無非是戰果大小的問題,德爾福總督可是一路吃敗仗。

持續了快半年的攻城戰,也不是沒有效果,看着炮彈和人命,開普敦已經被毀滅的差不多了。

如果有衛星地圖的話,就會發現原來的開普敦城,大部分地區都落入了“布爾人”手中,還被英國人掌握的只要一小塊地區。

只不過這沒有任何作用,後面還有一大堆的鋼筋混凝土要塞,從開普敦到好望角一眼望去全是要塞碉堡。

質量是拿不出手,可是數量夠多啊!德爾福總督的烏龜戰術,看起來是不起眼,可實用性還是沒得說。

當然,這一戰術只有財大氣粗的英國人玩兒得起。不要看這些豆腐渣工程的要塞,幾乎所有原材料都是從外面運過來的。

比如說:水泥、鋼筋就是從本土運過來的,光這個運輸距離,就讓成本上去了。

工程變成了豆腐渣,那都是被逼出來的。砂石料就地取材,海沙的質量本身就不過關,數量不夠的時候就用泥土來湊,因爲缺水就用海水頂替。

太多的無奈加在了一起,讓英國人後期修的要塞碉堡越來越垃圾,很多時候都是隻追求數量,完全不考慮質量。

不過這些問題,正在進攻的布爾共和國軍隊還是一無所知,畢竟前期肯了硬骨頭,現在又在打巷戰,還沒有接觸到這些真正的豆渣工程。

既然知道是豆渣工程,幹嘛還要修呢?這裡面的原因就多得去了,靠防禦工事震懾敵人,利用臨時要塞進行戰略欺騙。

這是德爾福總督給倫敦政府報告的理由,只能算是勉強湊合。

這種層次的戰略欺騙,在爆發前效果或許有效,戰爭已經開打了,只要炮彈飛了過去,虛實很快就會暴露出來。

可是要塞還是要修的,要不然提高原材料的資本家們,靠什麼賺錢?這些特殊生意,可都是國內大人物的。

斷人財路的事情,與人爲善的德爾福總督是從來都不會做的。這也是他現在緊張的原因,一旦開普敦最後的地區失守,後面的豆腐渣工程就要暴露了。

耗資數百萬英鎊的防禦工事,在戰場上不堪一擊,那麼德爾福總督想要平安退下來都難,這個黑鍋他背定了。

“威爾,外交部和奧地利人談判進展怎麼樣?”

殘酷的現實,讓德爾福總督把希望寄託在了外交部身上。只要擺平了維也納政府,城外的“布爾共和國軍隊”馬上就會散去。

真以爲帶上了一個馬甲,就不知道誰是誰啦?要是布爾人實力這麼強,當年也就不用向內陸遷途了。

“總督閣下,這次談判進行的非常順利,只不過並沒有涉及到南非問題。奧地利人一口咬定和我們作戰的是布爾人,要談判的話就和布爾共和國政府談。”

威爾非常鬱悶,大家都不願意揭開這個蓋子。針對南非戰爭的談判,根本就無從下手。

除非他們肯放下臉面,聽奧地利人的建議,和這個馬甲“布爾共和國政府”進行談判。

倫敦政府抹不開面子,就把問題擱置了下來。這只是表面上的說法,德爾福總督非常清楚真實原因是沒有人願意背黑鍋。

戰場上都失敗了,談判桌上怎麼可能有好果子吃呢?在南非問題上,不列顛讓步成爲了必然,要是簽訂的條約中吃了虧,在外交生涯中就是一個洗不掉的污點。

趨於利害是政客們的本能,德爾福總督看得開,沒有進行報怨。深深的嘆了一口氣後,說道:“罷了,事已至此回天乏術!

威爾給倫敦政府發電,爲了維護帝國的利益,減輕戰爭帶來的損失,開普敦殖民政府申請和布爾共和國進行外交談判。”

這意味着英國人的南非戰略全面破產,作爲一線執行人,德爾福總督肯定是要爲此負責的。

不過現在談判,總好過戰爭失敗後談判的好。真要是一路被敵人推到了好望角,要是不想上軍事法庭,德爾福總督就只能戰死沙場給國內一個交代了。

既然如此,還不如主動出來承擔責任算了。就憑這場戰爭餵飽了衆多的權貴,他的結局都不會太悽慘。

打了敗仗的人多得去了,不是每一個都要被追究責任。德爾福總督唯一的問題在於他主動挑起了戰爭,又沒有能夠贏得戰爭。

只要簽訂一份勉強過得去的條約,回國去避幾年風頭,事情也就過去了。

德爾福總督可是有後臺的,等風頭過了,還可以繼續出來做官。

危機當前,英國人還是有效率的,當天就向對面的“布爾共和國政府”提出了談判要求。

收到了英國人提出的談判邀請,菲克尼子爵懵逼了。爲了這場戰爭,他也是費盡了心思,都想不到拿下開普敦的辦法,沒有想到英國人居然就認輸了。

談判是必須要談的,無法依靠武力奪取開普敦,再繼續打下去已經沒有了必要。

參加這次戰爭的奧地利貴族都有各自的家業,不能離開太長的時間,軍功撈得差不多夠了,他們的目標也就完成了。繼續和英國人死磕下去,誰都談不到好。

英國人的後面豆腐渣工程確實好對付,問題是菲克尼子爵等人根本就不知道,還以爲都是貨真價實的要塞。

信息上不對稱,菲克尼子爵自然不敢冒險。要不然他真有可能賭一把,直接發起全面進攻,不惜一切代價把英國人趕出南非。

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擇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五十九章、條件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五十九章、落井下石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軍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八十三章、大陰謀第兩百三十七章、成功沒有僥倖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九十九章、招生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兩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槍聲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擇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九十六章、南洋大學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一百四十七章、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一百零九章、俄國人的戰略抉擇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一百零九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十五章、強國夢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九章、僱傭兵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二十三章、中亞亂局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一百三十六章、法蘭西的計劃第兩百零七章、都靈攻防戰第一百八十八章、糾結的日本政府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十二章、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第一百六十四章、運河爭奪戰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一百二十五章、造勢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一百一十三章、打亂普魯士的部署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四十一章、處理戰俘第五章、大婚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四十八章、準備決戰第四十二章、無良想法和買單第兩百四十三章、修修補補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八章、毒瘤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一十三章、被人坑了一百零三章、干涉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三十八章、風起第十五章、強國夢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九十九章、法國版的大型翻車現場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
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一百四十二章、神羅版海獅計劃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擇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五十九章、條件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兩百九十一章、思想纔是統一的核心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五十九章、落井下石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軍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八十三章、大陰謀第兩百三十七章、成功沒有僥倖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九十九章、招生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兩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槍聲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一把零三章、沙皇的抉擇第九十三章、眼前利益VS長遠利益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九十六章、南洋大學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一百四十七章、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一百零九章、俄國人的戰略抉擇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一百零九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十五章、強國夢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十章、意外事件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九章、僱傭兵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二十三章、中亞亂局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一百三十六章、法蘭西的計劃第兩百零七章、都靈攻防戰第一百八十八章、糾結的日本政府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十二章、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第一百六十四章、運河爭奪戰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一百二十五章、造勢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一百一十三章、打亂普魯士的部署第一百三十七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四十一章、處理戰俘第五章、大婚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四十八章、準備決戰第四十二章、無良想法和買單第兩百四十三章、修修補補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八章、毒瘤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一十三章、被人坑了一百零三章、干涉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三十八章、風起第十五章、強國夢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九十九章、法國版的大型翻車現場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