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計劃

奧地利使館,一名年約三十來歲的工作人員彙報道:“公使閣下,這是我們最近收集到的情報。

值得注意的是,在麥克林侯爵來訪的同時,英國外交部常務次長克勞也同一時間進入了法國使館中。

兩人在密室中會談,具體內容沒有人知道。初步判斷他們的談話內容,應該和近東戰爭有關,有一半的可能涉及到了德意志統一問題。”

拉攏奧地利制衡法蘭西,又拉着法蘭西制衡奧地利,利用英法奧三國同盟維護歐洲大陸的穩定,鞏固他們的世界霸主地位,就是英國人的外交政策。

英國人和法國人接觸,胡梅爾沒有感到絲毫意外。英國人想要保下奧斯曼帝國這顆釘子,維也納政府也準備留下這個腐朽帝國慢慢剪羊毛。

真要是一下子把奧斯曼帝國打死了,奧地利也吞不下這塊肉。到時候歐洲各國一起瓜分,不但破壞了維也納政府實施的欺詐戰略,還將英法放進了自家的後花園。

“統一德意志地區”喊喊口號就行了,要是當真那就輸了。作爲政府高層胡梅爾非常清楚,維也納政府沒有做好統一德意志地區的準備。

胡梅爾點了點頭:“文件放在這裡吧,我會抽時間看的。現在繼續盯着英國人,我總感覺事情沒有這麼簡單。”

事情進展太順利了,順利到胡梅爾什麼都不需要做,就可以得到想要的結果。

如果是別的事情,都可以提前進行慶祝了。但是在爾虞我詐的國際外交上,越是這種時候,越需要提高警惕。

誰也不能保證,這會不會是競爭對手放出來的煙霧彈。英奧兩國只是達成了口頭協議,不具備半點兒約束力,想要反悔太容易了。

……

唐寧街首相官邸內,英國內閣高層齊聚一堂。

格爾斯頓首相:“計劃進行的怎麼樣,法奧兩國上鉤了沒有?”

外交大臣麥克林:“進展的非常順利,法奧兩國都非常警惕對方。只要我們控制好時間,按計劃分步進行,不給他們留下私底下交易的時間,就大局已定了。

相比法奧兩國,我更加擔心德意志聯邦帝國。德意志地區邦國太多,奧地利在德意志地區影響力太大,當地的民族主義已經覺醒。

我擔心就算是有我們在背後支持,他們也未必會按我們的計劃走。萬一他們沒有堅持住,我們的投資就打水漂了。

要知道至今爲止,漢諾威都沒有真正掌握這個國家。他們的帝國議會還是按照傳統模式,一個邦國一票,這非常令人頭疼。”

“一邦國一票”,這是德意志聯邦帝國建立的前提條件,要不然衆多德意志邦國爲什麼要跟着漢諾威混?

在投票權的背後,還有奧地利的手筆。打造這種政治結構模式,從一開始就是爲了杜絕德意志聯邦被整合起來。

現在效果非常不錯,經過了這麼多年,德意志聯邦帝國還是那個“喜劇帝國”,遇到事情就吵吵吵。

按理來說這樣的政治構架會影響國家的發展,然而事實恰恰相反,當地經濟發展的非常不錯。

這些邦國都有高度自主權,可以靈活的制定經濟政策,根本就不需要漢諾威主導的中央政府插手。

經濟基礎決定政治構架,受地地緣、文化、政治外交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德意志聯邦衆多邦國不可避免把經濟和奧地利綁在了一起。

不是每一個小邦國都有野心,對很多小國來說,發展好經濟就行了。反正無論是誰當老大,都輪不到他們當老大,只要是自己人都可以接受。

很多村鎮級別的邦國,乾脆連軍隊都取消了。對他們來說,養不養軍隊都一樣。

這年頭已經不流行決鬥了,動則幾萬、幾十萬軍隊,都超過了他們的總人口,遇到外敵入侵也打不贏,不如抱大腿保障自己的安全更靠譜。

按照英國人的計劃,後面德意志聯邦帝國會和奧地利做切割,徹底擺脫奧地利的影響,成爲一個真正的獨立國家。

德意志聯邦帝國的最高權利機構是帝國議會,在一邦國一票的基本制度下,這些不起眼的小邦國要是聯合起來,可以否決中央政府的任何決策。

麥克林的擔心是有道理的,萬一德意志聯邦帝國議會站出來唱反調,到時候就要鬧笑話了。

格爾斯頓首相皺了皺眉頭:“這確實是一個問題,不過可以讓德意志聯邦政府自己處理。

如果無法說服這些邦國,大不了讓皇帝下令關閉帝國議會。這可能會引發小混亂,不過我相信他們還是可以克服的。

德意志聯邦帝國兼併萊茵蘭地區過後,他們的實力會有質的突破,經濟總量、工業總量都可以排進歐洲前五。

如果奧地利吞併了德意志聯邦,那麼歐洲大陸就真的一家獨大了,這是歐洲各國都不想看到的。

現在讓德意志聯邦和奧地利進一步切割,徹底斷絕德意志統一的可能,已經是大勢所趨。維也納政府就算是再生氣,也沒有辦法抗拒歐洲各國共同的意志。”

德意志聯邦帝國本來就是德意志地區經濟最繁華的區域,再加上萊茵蘭地區,那就更厲害了。

打開地圖就知道,原時空德二帝國的精華都在這裡,單純看工業和經濟,相當於原時空同期半個德二帝國的實力。

這個體量已經不小了,經濟總量都超過了西班牙本土,人均收入還超過現在的法奧兩國。

唯一的短板是內部邦國衆多,分散了國家實力,尤其是拉低了軍事實力。要不然的話,德意志聯邦都可以加入列強俱樂部。

如果單純計算本土的經濟總量,現在法奧兩國都超過了不列顛,奧地利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經濟體。

經濟結構決定上層建築,體量大到了一定程度,同時發展海權和陸權,實際上也並非不可能。

一旦奧地利吞併德意志聯邦帝國,就擁有同時發展陸、海權的實力,已經嚴重威脅到了不列顛的霸主地位。

財政大臣拉路克·羅伊德:“我們似乎忽略了什麼,僅僅是更改國名,未必就能夠達到目的。

不要忘了,德意志聯邦帝國早就是獨立國家,和奧地利人搗鼓的神羅帝國沒有絲毫關係,但是維也納政府照樣舉着德意志地區統一的旗號,德意志地區民衆一樣買賬。

法國人搗鼓出來的民族主義,現在已經在德意志地區發揚光大,根本就不受以往的遊戲規則限制。

如果不能讓民間做切割,更改國名實際上的作用也非常有限,甚至有可能會進一步刺激民族主義。”

從法理上來說,奧地利和德意志聯邦沒有絲毫關係。按理說德意志聯邦帝國國內的民衆不會買奧地利的賬。

可惜遇到了民族主義,情況發生了變化。民族主義份子堅持認爲德意志地區是一個整體,他們承認新神羅帝國繼承已經滅亡的神羅帝國法統,反而不承認現在的德意志聯邦帝國。

這就讓事情變得複雜了起來,德意志聯邦帝國獨立了沒錯,但是奧地利仍然有統一德意志地區的民衆基礎。

英國人想要讓德意志聯邦帝國更改國名,實際上是政治上做進一步的切割,爲淡化德意志大統一理論打下基礎。

外交大臣麥克林搖了搖頭:“德奧兩國文化傳統一脈相承,想要讓民間分割開來非常困難。

就算是早先脫離神羅帝國的獨立國家,實際上也就荷蘭做得比較好,基本上完成了去德意志化。

比利時、瑞士都深受德意志文化影響,但他們和奧地利已經切割了開來,維也納政府的德意志統一戰略中都沒有兩國。

普魯士王國也做得不錯,要不了多少年,就可以擺脫德意志大統一思想的影響。

德意志聯邦帝國因爲內部問題,缺乏一個強有力的政府,所以遲遲沒有動作。

現在我們必須要推上一把,要不然可能某一天,我們打個盹兒的功夫,德意志地區就統一了。”

……

第九章、美國版鴻門宴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五十章、不能墮落的階層第八十七章、分裂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軍第一百五十三章、解決不了問題,就……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三十七章、處心積慮的起義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一百零三章、作死遇到坑隊友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兩百三十章、毛奇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八十三章、巴拿馬運河第一章、新的時代——神盾結算體系第五十五章、比爛的時代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二十六章、反思第十八章、危機四伏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一百五十二章、驚呆了的數字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六十二章、類我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五十八章、收網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買賣——不做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五十二章、菸酒專賣制度第一百一十三章、俄國官僚的戰鬥力第六十九章、考驗的時刻到了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四十章、戰時經濟體制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五十九章、拿破崙三世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兩百四十五章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九十九章、招生第四十六章、禍水東引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一百一十六章、聯姻第一百一十四章、誤入的卡車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七十章、想要止損的法國人第八十七章、布達佩斯攻防戰——暗流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八十章、風雲變幻第四十七章、風波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四十九章、複雜的俄國政治第一百三十章、戰爭通碟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當人子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二十章、這樣做,我也很爲難第八十二章、戰場上的幽默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兩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七十章、亞歷山大二世第一百七十一章、不再是主角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八章、債務延期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五十章、發展第一百零四章、一支筆,一杯咖啡……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
第九章、美國版鴻門宴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五十章、不能墮落的階層第八十七章、分裂第一百四十四章、苦逼的英軍第一百五十三章、解決不了問題,就……第一百四十章、經不起考驗的外交關係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三十七章、處心積慮的起義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一百零三章、作死遇到坑隊友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兩百三十章、毛奇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八十三章、巴拿馬運河第一章、新的時代——神盾結算體系第五十五章、比爛的時代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二十六章、反思第十八章、危機四伏第一百四十五章、民間反應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十七章、俄奧密約第一百五十二章、驚呆了的數字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六十二章、類我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五十八章、收網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買賣——不做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五十二章、菸酒專賣制度第一百一十三章、俄國官僚的戰鬥力第六十九章、考驗的時刻到了第三十八章、英布戰爭爆發第一百一十七章、急了第四十章、戰時經濟體制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五十九章、拿破崙三世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兩百四十五章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九十九章、招生第四十六章、禍水東引第兩百四十九章、轉變第八十五章、黑歷史第一百一十六章、聯姻第一百一十四章、誤入的卡車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第一百三十三章、空襲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七十章、想要止損的法國人第八十七章、布達佩斯攻防戰——暗流第一百九十一章、復辟集團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八十章、風雲變幻第四十七章、風波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四十九章、複雜的俄國政治第一百三十章、戰爭通碟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當人子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二十章、這樣做,我也很爲難第八十二章、戰場上的幽默第三十一章、措施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兩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七十章、亞歷山大二世第一百七十一章、不再是主角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八章、債務延期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五十章、發展第一百零四章、一支筆,一杯咖啡……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