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講規矩的菲克尼

殘陽如血,落日的餘暉揮灑在大地上,映照着滿地殘骸,空氣中瀰漫着血腥與硝煙。

不時還有暗棕鵟從天而降,從地上搶走一塊肉。氣氛格外的詭異,仿若置身於地獄之中。

忙碌着打掃戰場的士兵,無心理會這麼多。剛剛經歷了一場大戰,大家都有些身心疲憊,只是想快點兒收斂戰友的屍骸,送他們迴歸上帝的懷抱。

至於敵人的屍骸,就不用他們費心了,直接交給徵招的祖魯人處理,隨便挖個坑埋了就是。

沒有辦法,戰場上總有各種意外,比如說:遭遇意外暈倒了,或許是中彈受傷昏迷,這種情況要是交給不靠譜的祖魯人處理,他們能夠全部給活埋了。

要是敵人那無所謂,埋了也就埋了,要是自己的戰友被這麼處理,那就悲劇了。

所以打掃戰場上的時候,都是“布爾共和國”士兵帶着祖魯人勞工進行,前者負責檢察指揮,後者負責擡單架。

不遠處一名“布爾人”軍官帶着幾名士兵走了過來,這是一名年約四五十歲的中年男子,身材修長略有些偏瘦,一頭金黃色的頭髮,加上那一對眼睛,顯得格外蒼勁有力。

來人正是巡視戰場的菲克尼子爵,做戲就要做全套,參加戰鬥的人都換上了布爾共和國軍裝。

這批軍裝是臨時趕製出來的,由於時間太緊,不少軍裝都是普通衣服染了一下色,就湊合着用了。

不要小看這點兒改變,到了戰場上亮眼的軍裝就是活靶子,布爾共和國的黃綠色軍裝雖然不怎麼好看,可是勝在實用。

隨便往地上一爬,遠遠望去和當地的顏色差不多,更加容易隱蔽。

相比之下,對面的英軍就非常騷包了,紅色的軍裝制式美觀是美觀了。可惜和當地環境格格不入,就是一個個活靶子。

對常年混在非洲大陸的菲克尼子爵來說,美觀那是什麼,能夠吃麼?

作爲一名實用主義者,菲克尼子爵從來都不在意軍裝是否美觀。

即便是生活中,除了參加宴會,或者是某些活動他纔會穿禮服,其餘時間他都是一身軍裝,並且還是非洲適合叢林的迷彩服。

這是多年非洲生活總結下來的經驗,衣服和自然環境越接近,就越容易活下來。

實際上這個時期奧地利的軍裝也是多樣式,不同地區的駐軍軍裝顏色都不一樣。比如說:利比亞、西奈半島的軍隊就是土黃色軍服,而剛果地區的駐軍則是多種顏色的迷彩服。

在南非地區作戰,布爾共和國的黃綠色軍裝就比較合適。醜是醜了一點兒,可是勝在實用,自然沒有必要標新立異。

英國人軍裝太耀眼的弱點,也被菲克尼子爵給利用上了,多次在叢林中打他們的伏擊。

幾次交戰過後,英國人現在都學會了逢林莫入,主動收縮了戰線只是在正面戰場上和他們交戰。

菲克尼子爵清楚這只是一個開始,要不了多久,恐怕英國人連交戰都不會出來了。

這是戰場上交戰雙方交換比決定的,正面戰場上通常都是七比一、八比一,叢林之中十幾比一都是常有的事情。

這麼打下去,要不了多久英國人的優勢兵力就不復存在了。德爾福總督已經很努力了,英軍士兵也非常拼命。

可惜土著軍隊的戰鬥力就只有這麼點兒,除了送人頭外,他們在戰場上就是打醬油的。

如果不是英軍士兵在,連這個交換比都打不出來。不是說這些士兵不勇敢,實際上他們比大部分英軍士兵都要勇敢。

然而現在不是冷兵器時代了,勇敢不等於戰鬥力強。軍紀渙散、把命令當耳旁風,時常對着空氣就放搶,根本就不看有沒有敵人。

不光是19世紀,即便是到了21世紀,都有不少非洲軍隊是這麼打仗的。兩軍對射的時候根本就不看敵人位置,槍口擡得老高,子彈都向天上飛。

衝鋒的時候一擁而上,根本就沒有隊列。現在沒有馬克沁機槍,可是加特林奧地利還是不缺的,對付這種胡亂衝鋒的對象最適合了。

他們都不把自己命當一回事,英國指揮官就更加不會在乎這幫炮灰的傷亡了。戰爭一開始,就拿英國人就拿土著炮灰的命往上填。

和歐洲的戰爭相比,這更像是一場兒戲。所以儘管這場戰爭打得非常激烈,可主要傷亡都是這幫炮灰提供的。

如果不是擔心浪費彈藥,增加後勤壓力,菲克尼子爵也準備組建一支炮灰部隊,送上門去和英國人對耗。

這種事情菲克尼子爵可是有經驗的,當初清理土著部落的時候,爲了減小損失,都是組建土著軍隊上去打的。

殺起自己人的時候,這些人可不手軟。菲克尼子爵可以肯定死在殖民者手中的非洲人,絕對沒有死在他們自己人手中的五分一,甚至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畢竟勞動力也是錢,殖民者們還是很重視自己錢包的,只有這些土著軍隊不會在乎。等仗打完了,這些土著軍隊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即便是如此,菲克尼子爵還是組建了一支土著冷兵器軍隊。每一次肉搏的時候,就把他們派上去。

如果發現英布戰爭中,兩支黑人部隊在火拼,後方還有兩支白人軍隊在看戲,不要覺得奇怪,這都是正常操作。

這是雙方的默契,英國人也希望通過這種戰鬥拉平雙方的傷亡比,免得數據上不好看。

菲克尼子爵也不想立即結束戰爭,僅僅是把英國人趕出布爾共和國還不足以滿足他的胃口,他現在盯上英屬南非。

這種節節推進的小勝利,還不足以令英國人認慫,給他們留下了勝利的希望,戰爭纔會持續下去。

等把戰場推進到了英屬南非腹地後,纔是決戰的時機。那個時候這支布爾共和國新兵也變成了老兵,一舉爆發直接佔領開普敦,造成既定事實。

到了那一步,就該兩國外交部進行扯皮了。無論最終談判結果如何,他們的軍功都到手了。在這個問題上,所有參加這次戰爭的貴族們立場都空前的一致。

自從開啓了這種新型的戰鬥模式後,雙方的交換比迅速接近。從七比一八比一的超級數字,迅速縮小在二比一之內,偶爾還可以反超一下。

反正死得都不是自己人,雙方都沒有任何壓力。

無論是德爾福總督,還是菲克尼子爵,他們送上去的戰報,都不會有土著軍隊的傷亡情況,甚至這支部隊的編制都可以一筆帶過。

短短几個月時間內,英布戰爭的總傷亡人數都超過十萬,如果都是白人士兵,無論是誰都受不了。

現在這樣大家都好交差,吃了敗仗沒有關係,就逮着一支炮灰部隊狠揍,湊夠了人頭就可以寫戰報了。

春秋筆法一筆帶過,大敗都可以變成平手。之所以要撤退,那是戰略轉移,免得給敵人留下可趁之機。

德爾福總督的戰報就是這麼寫的,一面勝利的消息不斷,一面又在不斷向國內要援兵。這沒有毛病,找個藉口就行了,比如說:敵人增兵了。

這裡是非洲大陸,國會的議員老爺們不可能親臨前線查看。倫敦政府那都是自己人,要是前線打了敗仗,內閣也是要被國會質詢的。

一名身材魁梧,滿臉笑容的青年軍官跑過來,向菲克尼子爵報告道:“將軍,傷亡已經清點出來了,我軍陣亡76人、受傷84人;擊敗敵軍三千餘人,殲滅156人、俘虜98人。”

這個數據是自動過濾了雙方土著軍隊的傷亡,就算是記錄了下來,也沒有任何作用,那玩意兒維也納政府不會承認。

幹掉的白人士兵是軍功,殲滅的土著軍隊只能算是搭頭,折算下來只能算是一百比一。

就這個數據,還要在減去己方炮灰部隊的傷亡後,最後根本就沒有啥了。

這不是維也納政府苛刻,而是現實需要。如果沒有這個限制,一年之內這幫貴族都能夠創造上百萬人的戰績出來,然後就是元帥滿天飛、公爵遍地走。

節操那是什麼東西,根本就不存在好麼!就算是把當地土著全部變成軍功,這些殖民者同樣幹得出來。

有了這個約束條件就不一樣了,真要是有人靠土著刷軍功,至少也要幹掉幾十萬才能夠封爵,基本上不可能靠幾百人的殖民隊伍辦到。

沒有辦法爛刷戰績,沒有關係。除了戰績外,繳獲的戰利品、奪取的土地,這些都可以折算成戰功。

大部分貴族都是開疆擴土獲得冊封的,戰利品自然是私吞了,畢竟兌換軍功太貴了。

這是合法的,在殖民活動中所有的繳獲都可以自行處理,無論是向政府換取軍功,還是自己分了都可以。

正因爲如此,這次南非戰爭才變得搶手,畢竟這回是實打實的戰績,不光可以封爵,軍銜也可以獲得提升。

不要看軍銜沒用,實際上在德意志地區這是榮耀的象徵,尤其是真刀真槍殺出來的,最受人尊敬。

那怕是一介平民,靠戰功崛起,同樣會受到大家的尊重。反而是那種沒有軍功的貴族,會受到老牌貴族的鄙視。

戰爭進行到現在,到菲克尼子爵手下報道的貴族又多了一批。有個人名義參加的,也有帶領家族私軍參與的,甚至還有殖民公司旗下的武裝力量加入。如果戰爭持續下去,這個人數還會持續增加。

要不是這些人的加入,這支新生的“布爾共和國軍隊”想要形成戰鬥力,還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

畢竟士兵幾個月就可以練成,軍官可不容易培養。一支沒有合格軍官指揮的部隊,能夠發揮出來的戰鬥力也非常有限。

這個戰果,沒有出乎菲克尼子爵的意料,英國人還是那麼滑不溜秋,拿着炮灰部隊殿後,自己先給跑路了。

意氣風發的下令道:“知道了。傳令下去,各部隊先安置傷員,大部隊休整一天,然後再繼續向前進發。”

青年軍官回答道:“是,將軍!”

菲克尼子爵眉頭微皺,心平氣和的說道:“不要叫將軍,現在我只是一名上校,傳出去會讓人笑話的。”

沒有辦法,儘管指揮數萬軍隊作戰,他的軍銜依然是上校。就算是要晉升,那也要等戰後回到維也納過後。

在此之前,他就只能以上校的身份指揮全軍。這是規矩,要是提前就急不可耐的自稱將軍,傳了出去那是會被人嘲笑沒有教養、不懂規矩。

菲克尼子爵也是貴族出身,儘管只是小貴族,可那是也傳承了上百年的貴族家族,勉強稱得上是老牌貴族了。

對規矩菲克尼子爵一直都是非常重視的,尤其是涉及到了家族聲譽問題,那更是一點兒也不能馬虎。

……

第兩百六十二章、急眼了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九章、打造:人設第八十七章、分裂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節操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十八章、詐捐門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八十一章、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一百九十二章、謠言的威力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三十五章、顛倒黑白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一百零九章、英奧談判第一百七十二章、戰爭轉折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二十六章、黃雀在後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勢和游擊隊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十六章、淘金熱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節操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二十四章、希望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八十章、送上門的藉口第五十九章、審問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頁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殘留很強大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二章、推廣神盾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來)第三十五章、又見交易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九十五章、時機成熟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二章、競爭無處不在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九十五章、六六條約第二十八章、頭疼的戰略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二十七章、撤退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兩百零七章、都靈攻防戰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九十九章、法國版的大型翻車現場第三百零二章、法蘭克福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一百三十五章、被低估的拿破崙四世第九十七章、三缺一第十二章、神聖羅馬同盟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二十五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一百六十四章、應對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七十六章、病急亂投醫第兩百零三章、不合邏輯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十六章、戰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一百八十三章、遏制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四十五章、楷模弗朗茨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
第兩百六十二章、急眼了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九章、打造:人設第八十七章、分裂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節操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十八章、詐捐門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八十一章、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一百九十二章、謠言的威力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三十五章、顛倒黑白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一百零九章、英奧談判第一百七十二章、戰爭轉折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二十六章、黃雀在後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勢和游擊隊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十六章、淘金熱第一百四十三章、拉低的節操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二十四章、希望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八十章、送上門的藉口第五十九章、審問第一百二十四章、戰爭倒計時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頁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殘留很強大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二章、推廣神盾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七十七章、匈牙利解放者(加更票票拿來)第三十五章、又見交易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九十五章、時機成熟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二章、競爭無處不在第二十七章、不省心的弟弟第九十五章、六六條約第二十八章、頭疼的戰略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二十七章、撤退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兩百零七章、都靈攻防戰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二十三章、核心產業第九十九章、法國版的大型翻車現場第三百零二章、法蘭克福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一百三十五章、被低估的拿破崙四世第九十七章、三缺一第十二章、神聖羅馬同盟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二十五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一百六十四章、應對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七十六章、病急亂投醫第兩百零三章、不合邏輯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十六章、戰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一百八十三章、遏制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十九章、意外之喜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四十五章、楷模弗朗茨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