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

政治鬥爭是殘酷的,這次埃塞俄比亞戰爭是本傑明內閣一手推動的,自己挖得坑,就得自己負責埋。

英國民衆是傲氣的,他們可以容忍敗給任何一個歐洲列強,卻無法接受輸給非洲土著。

爲了不被在野黨抓住把柄,引發輿論抨擊,軍方的虛假戰報,本傑明內閣只能捏着鼻子認了。

“把印度殖民軍損失,從傷亡人數中踢出去,另外陣亡人數先不要全部公佈,把損失分攤到後續戰爭中。

發動我們所有的力量,儘可能的引導輿論,把影響壓制到最低。如果控制不住局勢,就製造一個大新聞轉移公衆視線。”

沒有辦法,本傑明不想剛上任,就灰溜溜的被趕下臺。

聽了本傑明的話,陸軍大臣福克斯:“抱歉,首相。剛纔是我拿錯了戰報,那是上次英布戰爭的。

這一份纔是前線發回來的戰報,經過了一個月的苦戰,我軍以陣亡351人、受傷1126人的代價,殲滅敵軍9568人。

不過埃塞俄比亞實在是太大,法奧兩國又在虎視眈眈,爲了搶在法奧兩國之前佔領埃塞俄比亞,前線部隊向國內請求援兵8萬人。”

看着陸軍大臣又拿出了一份新的戰報,衆人已經見怪不怪了。政治上的奇葩事多得去了,不多做幾手準備怎麼行呢?

福克斯已經是第三次出任了陸軍大臣,就連英布戰爭輸得那麼慘,他都能夠全身而退,何況這次小敗呢?

如果內閣要追究責任,估計福克斯就要把前線那幫軍官賣了;現在內閣政府不準備追究責任,作爲好領導,福克斯自然要幫忙遮掩。

本傑明請福克斯出任陸軍大臣,就是看中的他應變能力。

同樣的戰報,換了一個說法過後,情況一下子就發生了變化。

求援都求的這麼水平,原本是前線吃了敗仗、兜不住了,瞬間變成了防備法奧搶奪戰利品。

毫無疑問,這個說法更能夠讓英國民衆接受。萬一未來戰場上英軍損失慘重,應付各方責難的藉口都找好了。

甭管什麼樣的敗仗,把黑鍋往法奧兩國身上一丟,倫敦政府的責任就輕了大半。

就算是在野黨也無話可說,英國陸軍就那麼點兒,殖民的主力都是炮灰部隊,打不贏陸軍強國那是正常的。

本傑明首相:“就這麼對外公佈吧!命令伊斯梅爾給我狠狠的教訓那幫***,我們不能讓小夥子們的血白流。”

……

外交大臣愛德華:“外交部剛剛得到一個消息,或許對我們有所幫助。

法國人又不安分了,他們從哥倫比亞政府手中拿到巴拿馬運河開發權,正在籌備運河公司,看樣子是準備要搞事情。”

相視一笑,本傑明首相做出了決定:“沒錯,法國人強行從哥倫比亞政府手中奪取運河開發權,公然踐踏了一個國家的主權。

爲了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政府應該儘快把消息通報給媒體,揭露法國人的無恥行徑。”

這是瞌睡就送來了枕頭,倫敦政府正愁怎麼轉移公衆視線,法國人就搞了大新聞。

法國人是否合法取得運河開發權,這並不重要,關鍵是現在倫敦政府需要法國人是非法的。

理由牽強了一點兒也沒關係,有爭議纔有話題。只要鬧上幾個月,民衆也就淡忘了這次小敗仗。

反正英法都敵對了幾百年,民間的嘴仗從來都沒有停過。大家都已經互噴習慣了,這點兒小問題影響不到兩國關係。

就算是有些許影響,本傑明首相也不在乎,只要能轉移公衆視線,得罪法國人根本就不值得一提。

巴拿馬運河的問題,在本傑明首相看來,完全就是法國人搞出來的一場鬧劇。

奧地利人就在隔壁,早就視巴拿馬地區爲自家勢力範圍,怎麼可能讓法國人獲得運河控制權。

總不能又聯合開發吧?

巴拿馬運河不同於蘇伊士運河,對法奧兩國的戰略意義沒有那麼大,不存在不可或缺的說法。

美洲還沒有發展起來,就算是巴拿馬運河開通,短期內根本就無法獲得豐厚的收益。

沒有足夠的利益,如何能夠合作?

巴拿馬運河開通英奧兩國都不是受益者,本着損人利己的原則,倫敦政府不想看到巴拿馬運河開通,維也納政府想必也是如此。

現在大家可以看熱鬧,等法國人運河挖得差不多了,大家再跳出來搗亂,正好坑他們一回。

……

維也納宮,弗朗茨似乎是被人唸叨了,今天打幾個噴嚏。

除了打噴嚏外,就沒有別的症狀。弗朗茨沒有看醫生,對這個年代的醫療水平,他是充分的不信任,能不吃藥還是儘量不要吃。

不同於後世,現在藥品幾乎都有副作用。很多藥品本身生產技術都不成熟,就匆忙上了市。

很多人實際上不是病死的,反而是被治死的。這不是醫生不負責,主要是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大部分人能夠抵抗藥品的副作用,還有一部分人沒抗住。

如果身家富足,有專門的醫生隨時服務,多半可以發現問題,及時制止服用出現副作用的藥物。

普通人家就不行了,即便是發生了問題,很多人也會繼續服用藥物,根本就想不到是藥品副作用導致病死加重的,這也是醫療事故層出不窮的原因。

這些問題很難解決,想要管理都不行。這個年代藥品種類太少,如果禁止副作用大的藥物上市,很多病將變得無藥可用。

不光是藥品本身成分的問題,還有工業技術不發達的原因。在工業生產過程中,無論是溫度、原材料品質、加入的劑量誤差,都有可能導致副作用增加。

解決不了的問題,自然只能先擱置。對患者來說賭一把,也比等死的好,沒有希望纔是最可怕的。

爲了建立完善的醫療衛生體系,弗朗茨已經努力了很多年,遺憾的是現在仍然只能覆蓋到百分之七十的人羣。

這還是隻是理想數字,真正可以得到有效救治的患者,只有中產階級往上。

普通人最多也就看看小病,稍微嚴重一點兒的,都要靠上帝保佑。不是醫療資源不足,主要是兜裡沒錢。

最關鍵的是看了醫生,也不一定靠譜。就比如說弗朗茨,就經常看醫生,可是他就很少吃藥,尤其是化工生產的西藥。

很多時候,他寧願喝一碗中藥。不管怎麼說,在這個年代中醫還是有競爭力的,雖然慢了一點兒,可是副作用小啊!

爲了小命着想,弗朗茨養了一支專業的醫療隊伍,裡面中西醫都有。

皇室所使用的西藥,都是專門生產出來的,部分藥品對技術要求高的,還是實驗室直接生產的,最大限度的保障藥品質量。

……

殖民大臣斯蒂芬彙報道:“陛下,英國人決定向非洲大陸增兵8萬。現在可以確定,前段時間流傳的英軍戰敗是真的。

英國陸軍規模有限,他們要增兵肯定是從本土抽調一部分一部分,再從印度抽調一部分殖民軍。

這些部隊抵達非洲大陸,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我們可以搶在英國人抵達之前,先從埃塞俄比亞撕下一塊肉來,你看?”

弗朗茨搖了搖頭:“沒必要,埃塞俄比亞地區我們已經蠶食了不少,再繼續搶地盤,英國人就要急眼了。

況且,埃塞俄比亞土著也沒有那麼好對付。前幾年爲了給英國人添麻煩,我們可沒少幫他們提升戰鬥力。

現在是時候檢驗成果了,正好看看我們的投資有沒有白費,吸取一下經驗教訓。”

相比非洲其它地區,埃塞俄比亞確實算進步的。儘管幫他們訓練軍隊的教官,給出的評價都很低,那也只是相對奧地利軍隊而言的。

如果英國人不增兵,弗朗茨還是很看好“戰士皇帝”的,對付印度殖民軍,他們還是沒問題的。

現在情況發生了變化,倫敦政府似乎是要認真了。決定勝負的核心因素,不在於埃塞俄比亞的實力有多強,關鍵要看英國人的重視程度。

“是,陛下!”斯蒂芬回答道

外交大臣韋森貝格:“陛下,法國人建立的巴拿馬運河公司,向我們提出商業合作,他們希望能夠在三年內從奧地利引進二十萬勞工,用來開挖運河。

他們給出的價格不錯,每名勞工支付30神盾的轉讓費,運輸問題由他們自己負責。”

這是大家約定好的,法國資本家想要從股市上撈錢,需要奧地利政府配合,自然需要支付一筆好處費,要不然運河計劃連啓動的機會都沒有。

引進勞動力,只是一個幌子。名義上這些錢,都是勞工的薪水,實際上卻落到了維也納政府的口袋裡。

弗朗茨:“答應法國人,勞工就從索馬里半島土著中徵召,不足的部分由其它地區補充。以後有類似的情況,外交部都可以直接答應。”

勞務輸出的高峰期已經結束,現在奧屬非洲的土著數量已經不多,其中還有一部分是殖民政府養的打手。

如果不是新佔領了索馬里半島,弗朗茨懷疑奧屬非洲大陸,都不一定能夠湊夠二十萬勞工。

第五十五章、比爛的時代第二十六章、反思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戰略第七章、佈局輿論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九十二章、武力施壓第四章、狠人利奧波德二世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八十九章、風波起第七十八章、標題黨誕生第一百零八章、真正的危機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二十八章、變通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一百七十二章、君主立憲第五十九章、條件第二十五章、腓特烈號第九十九章、法國版的大型翻車現場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三章、輸出英鎊第六章、神盾第十五章、人性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一百六十七章、聖誕百態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八章、愛德華-馮-鮑恩菲爾德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三十一章、猜測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一百四十七章、新記錄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一百二十七章、洗不清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六十九章、考驗的時刻到了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兩百零三章、不合邏輯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五十七章、立憲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佈雷希第九十章、大麻煩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十九章、良心銀行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行動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二十四章、陽謀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十九章、自治省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二十二章、轉折點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三十五章、慶典第兩百五十四章、帶歪了第一百一十五章、狠辣戰略第十八章、詐捐門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五章、豬隊友第七十三章、畫大餅的新高度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視人才第四十六章、講規矩的菲克尼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樣煉成的》
第五十五章、比爛的時代第二十六章、反思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五十五章、苦日子來了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六十章、新三足鼎立戰略第七章、佈局輿論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一百一十章、有限戰爭責任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九十二章、武力施壓第四章、狠人利奧波德二世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八十九章、風波起第七十八章、標題黨誕生第一百零八章、真正的危機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一百五十七章、南線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二十八章、變通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一百七十二章、君主立憲第五十九章、條件第二十五章、腓特烈號第九十九章、法國版的大型翻車現場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三章、輸出英鎊第六章、神盾第十五章、人性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一百六十七章、聖誕百態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八章、愛德華-馮-鮑恩菲爾德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一百四十九章、裝甲部隊上線第三十一章、猜測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一百一十九章、識破第五十四章、搶奪棉花市場第一百四十七章、新記錄第四十四章、利益決定真相第二十八章、逆反心理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一百二十七章、洗不清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六十九章、考驗的時刻到了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十四章、挖美國牆角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兩百零三章、不合邏輯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五十七章、立憲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佈雷希第九十章、大麻煩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十九章、良心銀行第一百九十九章、提前行動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二十四章、陽謀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十九章、自治省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二十二章、轉折點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三十五章、慶典第兩百五十四章、帶歪了第一百一十五章、狠辣戰略第十八章、詐捐門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五章、豬隊友第七十三章、畫大餅的新高度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視人才第四十六章、講規矩的菲克尼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九十一章、《逃兵是怎樣煉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