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英法協約

不列顛駐巴黎使館中,英外交大臣喬治和公使羅伯託·費爾南德斯相視而坐,室內的氣氛非常壓抑。

從他們的臉色上可以看出來,剛剛結束的歡迎宴會,並不是那麼愉快。

拿破崙四世不僅自己缺席了,還在宴會進行中臨時通知召開政府政府會議,法國高層集體離場。

實權人物都離開了,最後接待喬治爵士的就只剩下幾名外交部工作人員,和一堆掛着空銜的貴族。

最基本的對等接待原則都放棄了,這已經不僅僅只是下馬威的問題,完全是對喬治的無視,絲毫沒有給大英帝國面子。

外交上被冷遇,這種事情在外交上並不奇怪。英法關係本來就不好,比這更失禮的事情都發生過,令喬治發愁的是任務。

“公使閣下,你長期待在巴黎,對法國政府比較瞭解。你覺得要說服法國人支持我們,需要付出什麼代價?”

喬治這次訪問巴黎走得很匆忙,在不確定法國想要什麼前,他只能根據實際情況隨機應變。

略加思索過後,羅伯託·費爾南德斯:“爵士,法國人的胃口很大,些許利益恐怕是滿足不了他們。

如果不是局勢特別危急,我建議穩住法國政府就行了,拉攏他們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

事實上,現在法國政府正忙着梳理內部,短時間內法國政府也無力摻合國際事物。”

趁火打劫是國之常情,現在不列顛需要法蘭西了,法國政府自然不會客氣。

喬治不爲所動道:“法國人現在最想要什麼?”

在外交活動中,即便是口若懸河,也抵不過利益。

喬治不認爲靠忽悠就能說服法國人,現在要拉攏法國政府,就必須要拿出切切實實的利益。

羅伯託·費爾南德斯公使回答道:“法國人的戰略目標,幾乎沒有變過。一直都瞄着歐陸霸權,大革命後收斂了幾分,現在又有死灰復燃的趨勢。

法國的激進團體想向中歐地區擴張,奪取歐陸霸權;資本家想要奪取比利時和萊茵蘭地區,解決工業原材料的成本問題。

這些利益訴求,遭到了國內貴族保守派的反對,他們擔心進軍中歐會引發新的反法戰爭。

目前手握大權的恰恰就是這些保守派,他們反對在歐陸擴張,主張緩和同歐陸各國間的關係,用開發殖民地的辦法,解決國內工業原材料不足的問題。

最近一段時間,法國政府非常熱鬧。拿破崙四世結束阿爾及利亞之行後,回到巴黎第一時間就下令撤換了當地的一批官僚。

爲了空出來的官帽子,法國政府內部各大派系爭的是你死我活,甚至還有高官直接大打出手。

現在拿破崙四世正忙着平衡各方勢力,除非是我們能夠拿出法國各個利益集團都無法拒絕的條件,要不然短期內根本就拉攏不了法國人。”

繞是事先知道法國內部局勢很複雜,喬治也無法想象法國政府亂到了這個地步。

政治鬥爭激烈的時候,根本就不需要問緣由。“你支持,我就反對”,反之亦然。

大家都是爲了反對而反對,或許成不了事,但壞對方的事還是足夠了。

隨便一點兒雞毛蒜皮的小事,大家都可以吵個沒完沒了,何況是牽扯重大的國際站隊呢?

真要是一個個去做思想工作,喬治毫不懷疑,不等他說服這幫人,自己就要先退休了。

“比利時和德意志聯邦都是我們的潛在盟友,支持法國人向中歐擴張,就意味着放棄了這些盟友。

況且,就憑法國人現在的實力,這個時候向中歐擴張,也未必就能成功。

以奧地利的號召力,完全可以組建新的反法聯盟。別的國家無法確定,比利時、德意志聯邦這些直接受害者,肯定會第一時間靠過去。

無論最後誰取得了勝利,歐洲都會出現一家獨大的局面,我們就被動了。”

沒有辦法,支持法國人向中歐擴張,不僅要賠上不列顛國際聲譽,也意味着他們要放棄在中歐地區的支點,未來再想要插手歐陸事務就難了。

如果只是這些,也不是不能商量。反正英國人的國際聲譽也不咋地,再掉也掉不到哪裡去。

關鍵是喪失後臺後,比利時和德意志聯邦肯定會拖奧地利下水,最後就變成了法蘭西vs以奧地利爲首的反法聯盟。

英俄互相牽制,法奧戰爭的勝負,就變得無法控制。

除非是兩敗俱傷,要不然贏家就是歐陸霸主,並且還是敵視不列顛的歐陸霸主。

羅伯託·費爾南德斯公使點了點頭:“當然,維護歐陸勢均力敵是我們的國策。

如果不能從戰略上入手,那我們就只能從經濟上入手,不過後遺症會比較嚴重。

比如說:單方面廢除針對法國人的高額關稅。”

聽了這個提議,喬治的臉就一下子垮了下來。豈止是後遺症比較嚴重,分明就是要人命。

針對法蘭西的高額關稅,那是對法國人退出自由貿易體系的報復行動。

況且,現在英法相互之間關稅也幾乎均等。不列顛單方面廢除,那就意味着法國商品能夠自由進出英國市場;而英國商品要進入法國市場,卻要繳納高額的關稅。

這樣的條件,喬治要是敢同意,國內的資本家非得生撕了他。

“公使閣下,這個玩笑一點兒都不好笑。要是單方面放棄關稅,你知道那意味着什麼嘛?”

羅伯託·費爾南德斯公使點了點頭:“當然,那意味着不列顛變成了法國人的經濟殖民地。

所以,從一開始我就反對這個時候拉攏法國人的。現在我們手中的籌碼太少,法國人的胃口又太大,本身就不可能談攏。

事實上,我們都清楚,奧地利直接插手中亞的可能性幾乎爲零,中間還隔着一個波斯帝國呢。

有沒有法國人的牽制,都無關緊要。只要法國人不出問題,就算是什麼都不用幹,奧地利政府都必須要防一手。

當務之急,還是想辦法結束軍備競賽,而不是爲了一個不可能實現的目標去浪費時間。”

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讓法國人出手牽制住奧地利,誰也不能保證中途會不會擦槍走火,引爆兩國之間的戰爭。

要是連出場費都不給足,怎麼能夠讓法國政府心甘情願的冒險?

停頓了一會兒後,喬治緩緩說道:“假如是我們和法國人結盟呢?

我們不能支持法國人向中歐擴張,但這不意味着我們不能默認法國人向中歐擴張。

反正都要奧地利頂着,在沒有十足的把握之前,法國人是不會冒然出兵的。

不列顛需要時間,只要拖到我們解決了中亞的問題後,這份盟約最後要不要履行,主動權還是在我們手中。”

沉思了一會兒功夫後,羅伯託·費爾南德斯慎重的說道:“爵士,這是國內的最終決定麼?

要知道,這麼幹了過後,我們在法蘭西經營了這麼多年的成果,都要毀於一旦。”

親英派不等於無條件親英,絕大部分親英派份子還是會以自己的國家利益爲重。

本來前幾年的做空法郎,狠狠的得罪了法國人,就導致了法國政府中的親英派人士數量急劇減少。

現在再來一波,估計未來法國政府中連親英派這個羣體都要消失了,剩下的只有赤裸裸的仇恨。

在大多數人眼中,叛徒可是比敵人還要可惡的。親英派和反英派,實際上也就只有一線之隔。

喬治不爲所動道:“這是必須要付出的代價。如果可能的話,我也不願意這麼極端,但爲了不列顛的利益沒有辦法。

我們的苦心經營,不就是爲了這一天麼?

從現在開始,大使館要把我們所有的人脈關係都發動起來,促成這次結盟。”

……

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十六章、醞釀中的大革命(求票)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十二章、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九章、1867眼球效應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四十九章、年輕一代第十三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八章、禍不單行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十章、波旁復辟第一章、登基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一百三十二章、計劃微調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四十一章、布爾共和國第一百零四章、交易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頁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五十二章、服老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計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七十二章、不能挖埋自己的坑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二十九章、鼓勵移民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三百零八章、點燃的炮竹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二十章、安全衛生大整頓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視人才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一百二十五章、被演了第一百一十一章、埃塞俄比亞第五十九章、審問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五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四十五章、聯邦政府的反擊第八十五章、飛來橫禍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九章、日常生活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勢和游擊隊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時候兵太多也是麻煩第七十一章、心靈導師弗朗茨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六十六章、最佳盟友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五十七章、超長實習生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五十二章、服老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十七章、西非衝突
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十六章、醞釀中的大革命(求票)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十二章、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第四十五章、落井下石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四十章、資本涌入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九章、1867眼球效應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四十九章、年輕一代第十三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八章、禍不單行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兩百二十三章、不得不出的錢第一百三十三章、英國人的算計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十章、波旁復辟第一章、登基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一百三十二章、計劃微調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八十八章、吾道不孤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兩百八十四章、矛盾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兩百二十六章、《對法處置草案》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四十一章、布爾共和國第一百零四章、交易第四十二章、大預備役戰略第七十四章、新的一頁第兩百七十三章、沒有勝利者的華沙會戰第兩百六十五章、大勢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第五十二章、服老第一百九十一章、各有算計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七十二章、不能挖埋自己的坑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四十九章、維和部隊第十四章、紛亂的世界第二十九章、鼓勵移民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三百零八章、點燃的炮竹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二十章、安全衛生大整頓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視人才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一百二十五章、被演了第一百一十一章、埃塞俄比亞第五十九章、審問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五十八章、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四十五章、聯邦政府的反擊第八十五章、飛來橫禍第一百一十二章、封國之爭第九章、日常生活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勢和游擊隊第兩百一十九章、最後的籌碼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一百四十八章、有時候兵太多也是麻煩第七十一章、心靈導師弗朗茨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六十六章、最佳盟友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五十七章、超長實習生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五十二章、服老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十七章、西非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