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

清晨,陽光給大地鍍上金色,潮溼的空氣中還夾雜着幾分甜蜜,枯黃的大樹開始抽出新芽,訴說着春天的來到。

今天又是一個好天氣,用過簡單的早餐後。打開一份殖民地發展報告,弗朗茨開始了一天的工作。

正常情況下,他是不會關心這些細節的,只不過這次有點兒特殊。新布魯克地區去年放了一個大衛星,引起了維也納政府的重視。

新布魯克地區連續三年人口出生率超過5.1%,除了毛熊之外,歐洲幾個大國都無法與之相比。

作爲移民地區,適合生育人口居多,出生率較高是正常的。不過連續三年保持這個記錄,就引起弗朗茨的重視了。

這個年代是歐洲人口大爆炸的時代,各國的人口出生率都很高。

俄國人自然歐洲冠軍,根據收集到的資料,奧地利人口署做出判斷,最近十幾年來毛熊的生育率最低記錄是4.92%,最高紀錄則是5.39%,絕大部分時間都超過了5.1%。

好吧,這個數據沒法比。毛熊的出生率高,那是因爲他們的死亡率高同樣高。

這個年代,俄羅斯的人口正常死亡率一般在3.6%左右,偶爾還會超過4.0%,同樣是歐洲冠軍。

要是按照普通國家的人口出生率,俄羅斯帝國早就沒人了。

從歐洲整體情況來看,奧地利的表現也是不錯的,人口出生率保持在4.1%左右,僅此於俄國人。

要看具體人口出生率,就會發現:中歐地區人口出生率偏低,部分地區已經下降到了3.6%;南歐地區人口出生率偏高,局部地區可以達到4.5%。

越發達的地區人口出生率越低,這已經成爲了弗朗茨面臨的最大難題,如果不改變這種現狀,參考隔壁的法國就知道了。

作爲歐洲最開放的國度,法蘭西的人口出生率一般在2.6%左右,死亡率也差不多在2.3%徘徊,保持着及其微弱的增長速度。

如果放在後世,這個人口出生率,估計法國人要樂瘋了。很遺憾,這個時代一點兒也不起眼,這是大家開足馬力造人的時代。

面對居高不下的死亡率,誰敢玩兒不生育,就等着種族滅絕吧!

弗朗茨已經接受了出生率比不上俄國人的事實,靠醫療技術條件上的優勢,人口增長率總算是和俄國人拉平了。

鼓勵生育的文件,弗朗茨也發過很多,只不過收效甚微。大部分殖民地的人口出生率也不高,加上高死亡率,人口增長速度一直都非常低。

新布魯克地區人口出生率爆棚,弗朗茨自然要關注了。這可是關係到未來的大計,如果可以推廣的話,那就賺大發了。

這份報告不是殖民地官員自己報上來的,而是弗朗茨親自派調查組取得的。

原因自然很簡單,萬一有人數據造假呢?

非洲又不是南洋和美洲,混血兒是不可能的。那些地區搞出一堆混血兒出來,還真有可能糊弄過去,只要特徵不是太明顯的,很難一眼區分出來。

以官僚們的節操,爲了政績造假太正常了。所以南洋和中美洲人口出生率一直都偏高,只要不是太過分,維也納政府也不會追究,非洲可沒有效仿的條件。

作爲重點經營的地區,維也納政府對非洲的重視程度,超過其它地區殖民地的總和。

爲了保證對殖民地的控制力,這裡一直都是重點監管地區,官僚們的自主權都受到了限制。

比如說:總督,在別的殖民地都是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在這裡,總督也是最高指揮官,不過只是武官負責軍事,民政問題有地方政府管理。

不能夠湊數,並不代表着不能夠造假。殖民地死亡率一直都偏高,但是隨着地方開發的完善、醫療技術的進步,死亡率也在持續下降中。

如果有官僚出生率造假,提高出生率數據,再延用之前的死亡率,無形中提高了死亡人數。

用人爲增加的死亡人數,抵消掉這部分造假的出生人口,賬面上就被抹平了。

反正殖民地死亡率只要沒有增加,就可以交代過去,而人口出生率則是地方官員政績的考覈標準之一。

想出這個辦法的人才,據說是會計出身的,做假賬什麼的最擅長了。

目前被弗朗茨發配到了一家即將破產的國有礦業公司中上班,什麼時候企業起死回生,什麼時候才能夠回到城市。

人才難得,不能浪費了。萬一乾的好,就挽救了一家國企;要是乾的不好,下半輩子只能留在礦山做礦工好了。

……

仔細看了一遍報告,弗朗茨相信這次不是數據造假了。上面的列舉的措施,確實能夠刺激生育。

新布魯克地區所有福利的待遇,都和生孩子掛鉤了,生育越多福利越多。

比如說:政府發放的失業救助金,只有生育了子女的父母,纔有資格領取。(爲國家立下功勞者,或爲社會做出重大貢獻者不受限制)

還非常人性化的規定,有一個孩子計算一份,有兩個孩子的父母就可以領取兩份,依次累計上不封頂。(夫妻雙方一人失業的,按五折發放。)

這只是其中之一,作爲移民城市,新布魯克地區的住房都是市政府提供的,這也是鼓勵移民的優惠條件之一。

反正土地不值錢,主要成本就是建設成本,提供住房問題也不大。新布魯克市政府提供的都是小房子,通常不會超過五十平米。

而大戶型住宅,則被政府故意定了一個高價,就快向維也納的房價看齊了,總之普通人是買不起的。

然後出臺了規定:凡是生育三個以上子女的,可以享受購房優惠,每多一個子女贈送40平米,超過八個孩子家庭,政府免費提供裝修,並且附贈傢俱一套。

除了這些,還有一系列的優惠政策,比如說生育假期、生育補貼金,儘管錢不多,可地方政府的重視還是體現了出來。

就連養老金都出來了,奧地利是有養老金的,只不過現在只是有功於國者,纔有資格領取。

新布魯克市政府擴大了領取範圍,只要生育了五個子女,及以上的都有資格領取,這個標準還是按生育數量計算,多一個子女增加百分之三十。

這一條可以略過,這個年代平均年齡還在四十歲上下徘徊,能夠活到六十歲領養老金的,都是鳳毛麟角了。

奧地利的沒有建立養老保險制度,不是弗朗茨不重視這個問題,而是根本就不需要。

能夠活到六十歲以上的,家庭條件通常都不錯,要是窮的揭不開鍋了,也不可能有那麼長的壽命。

一系列的鼓勵生育措施,對於單身狗、丁克家庭、生育子女少的家庭就非常不和諧了。除非爲國家立下過功勞,不然這些社會福利,都和他們沒有關係。

弗朗茨都懷疑,這是不是有穿越者亂入。因爲被後世的低生育率嚇着了,才搞出來這麼極端的人口刺激措施。

不管怎麼說,有效就行了。只要民衆們不反對,弗朗茨自然不會有意見。

既然在新布魯克地區已經實施,並且取得了效果,這就意味着民間的抵制情緒不會太強。

利用有限的資金刺激生育,提高人口增長率,這對奧地利來說意義非凡。

如果這麼玩兒下去,搞不好奧地利的人口出生率,還能夠逆襲俄羅斯。

弗朗茨非常懷疑,這項政策如果變成了國策,歐洲各國會不會跟風,要是大家都這麼來,世界還不被玩兒壞了?

很快他就打消了這種憂慮,生得出來也必須要養的起才行。這個年代生五六個孩子的家庭多得去了,能夠養的活多少就是一個問題。

沒有避孕套之前,懷孕通常都是不受控制的。各國人口出生率都很高,棄嬰率同樣也非常高。

這個時候,弗朗茨突然發現奧地利的義務教育也刺激到了人口增長,畢竟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管飯,節省了家庭開銷。

這算是意外之喜了,當初決定學校管飯,那是爲了鼓勵家長送孩子上學,爲此學生們還很長時間都要靠沙盤學習。

1860年之後,才能夠保證所有學生拿到課本。從去年開始,才能夠領到免費發放的作業本。

奧地利玩兒的是最窮義務教育,估計未來還會被很多文人吹捧上神壇。畢竟有故事,才能夠流傳下去。

即便是現在,沙盤都沒有丟。畢竟現在紙還是很貴的,學校發放的作業本,仍然不能夠滿足需求。

弗朗茨當即決定,把這有意義的沙盤傳承下去。要不要作一次秀,讓兒子們也用用,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最後他還是決定要臉,這實在是太假了,傳出去都沒有人信,多半還會被人笑話的。

這份兒變態的人口刺激計劃,弗朗茨也沒有準備自己推動,直接轉交給了首相。

一個好皇帝是不能夠搶內閣工作的,反正首相都要退休了,正好臨走前把這項工作落實下去。

要不然換新人上來,自身的威望不夠,能不能頂住壓力,推動這份計劃都很難說。捱罵是必然的,至少自由主義者們會把政府噴得狗血淋頭。

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七十章、反作用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一百零四章、一支筆,一杯咖啡……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一百八十一章、路德維希二世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強時代第一百八十一章、不靠譜的英國奶媽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二十章、密謀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一百一十三章、被人坑了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八十九章、坑的最高境界第四十一章、越來越遠的真相第兩百六十二章、急眼了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四十章、逼宮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九章、僱傭兵第五十一章、有錢好辦事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七十四章、戰爭稅第二章、競爭無處不在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兩百六十六章、巔峰對決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一百五十九章、遭遇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八十六章、殊途同歸第三百零八章、點燃的炮竹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九十章、轉折點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兩百三十章、毛奇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四十五章、黑死病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七十六章、牛皮糖一百零三章、干涉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四十一章、越來越遠的真相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八十六章、殊途同歸第十六章、忍痛割肉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十二章、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一百六十四章、運河爭奪戰第四十七章、敵在國會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四十七章、軍備競賽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
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七十章、反作用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一百零四章、一支筆,一杯咖啡……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一百八十一章、路德維希二世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強時代第一百八十一章、不靠譜的英國奶媽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二十章、密謀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兩百七十二章、遺產與威脅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一百一十三章、被人坑了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三百一十章、新維也納體系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八十九章、坑的最高境界第四十一章、越來越遠的真相第兩百六十二章、急眼了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四十章、逼宮第五十一章、糾結的英法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一百九十三章、最強腦補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九章、僱傭兵第五十一章、有錢好辦事第一百八十七章、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七十四章、戰爭稅第二章、競爭無處不在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兩百六十六章、巔峰對決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六十二章、海軍界笑柄第一百零二章、命懸一線的撒丁王國(求票票)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一百七十五章、戰略公路第兩百七十五章、不得不背的鍋第一百五十九章、遭遇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六十章、醜聞與君主要素第一百零二章、俄奧關係遇冷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八十六章、殊途同歸第三百零八章、點燃的炮竹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四十四章、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第九十章、轉折點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兩百三十章、毛奇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兩百五十三章、肉在鍋裡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四十五章、黑死病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七十六章、牛皮糖一百零三章、干涉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四十一章、越來越遠的真相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八十六章、殊途同歸第十六章、忍痛割肉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十二章、第三次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一百六十四章、運河爭奪戰第四十七章、敵在國會第七十七章、問題軍艦第四十七章、軍備競賽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