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體制改革

聖誕節後,弗朗茨又忙碌了起來。年末的事情總是很多,政府的年終總結、來年的計劃、財政預算……

具體事物是下面的人負責,但是大的方向弗朗茨還是要把控的。作爲一名合格的皇帝,必須保證對政府的掌控力。

財政大臣卡爾:“陛下,這是今年財政收支報告。

新神聖羅馬帝國1875年財政總收入爲8652萬神盾,總支出爲8764萬神盾,財政赤字112萬神盾。

奧地利1875年度財政總收入爲1.5741億神盾,財政總支出爲1.5504億神盾,財政盈餘237萬神盾。

巴伐利亞1875年財政總收入1132萬神盾,支出和收入基本相當,財政收支平衡。

耶路撒冷王國1875年財政收入22萬神盾,財政支出314萬神盾,赤字292萬神盾。”

儘管奧地利政府就是新神聖羅馬帝國中央政府,但是在財政上還是要區分的。

要是財政不分開,中央政府財政赤字了,可沒有辦法向各邦國政府伸手要錢。

不光是財政上分割,實際上兩者的職能也是不同的。

奧地利政府主要負責奧地利的治理,比如說:收稅、維護社會治安、發展經濟、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這些都侷限在奧地利地區。

中央政府就不一樣了,這些具體行政事物,都是各邦國政府的職能,不需要他們干預。

但是中央政府要對整個新神聖羅馬帝國負責,主要職能包括:調解各邦國間關係、制定法律、司法機構、展開外交工作、訓練管理軍隊、發行貨幣、收取關稅、管理殖民地……

中央政府的財政收入沒有邦國的收入高,這也是很正常的,除了殖民地收入外,中央政府就只有鑄幣稅和關稅。

殖民地面積大,不等於財政收入也高。現在算是好的了,能夠基本上實現收支平衡,還略有結餘。

不過這個結餘,只存在於紙面上,在中央政府過一道手,又就被地方建設項目給消耗掉了。

早些年,中央政府赤字嚴重,還要各邦國政府一起分攤財政赤字。想要從別人兜裡掏錢,總是很困難的。

那個時候,每到年末就是維也納政府最痛苦的時候。必須要耐心給各邦國政府做思想工作,讓他們心甘情願的掏錢。

隨着殖民地經濟的發展,不再需要中央政府掏腰包補貼,這種情況才得以改變。

這種改變,並不是邦國政府想要看到的,不需要他們掏錢了,也意味着他們在帝國中的地位下降。

政治就是這麼現實,隨着中央政府的收支平衡,奧地利政府和中央政府合併也提上日程。

不管大家願不願意,這都是必然的結果。要不然殖民地本土化後,怎麼統治呢?

中央政府直轄殖民地沒問題,可要是直轄本土化的省份,那麼這些省份的政治地位,就要和邦國政府齊平了。

毫無疑問,非洲大陸那麼大,未來的發展潛力肯定是超過本土的。

現在不進行整合,把制度確定下來,未來這些省份發展了起來,肯定是要爭取政治權益的。

真要是過度到了民主自由時代,由民衆投票做決定了,那麼歐皇變成非皇,也是指日可待。

當初把殖民地放在帝國旗下,而不是放在奧地利旗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讓各邦國一起出錢,其次是有正統名分方便在德意志地區忽悠移民。

現在這些工作都完成了,已經到了卸磨殺驢的時候。政治就是這麼現實,弗朗茨已經決定合併奧地利、巴伐利亞、耶路撒冷的行政權。

1875年就是最後一次財政分開結算,後面就會完全合併。政府再也不用這麼麻煩,做兩本預算了。

弗朗茨接過了文件,仔細看了起來。即將過去的1875是一個好年,這是他登基以來,奧地利政府第一次出現財政盈餘。

儘管只要微不足道的兩百萬神盾,這也是一個偉大勝利。

繼位前幾年,弗朗茨就沒少爲財政頭疼,直到第一次近東戰爭爆發,靠發戰爭財才擺脫了困境。

後面加快了殖民擴張步伐,政府的財政也是長年赤字,最好的時候也就是收支平衡。

現在可是金本位時代,不是信用貨幣時期,政府要印刷貨幣,必須先看黃金儲備。

玩兒財政赤字刺激經濟,先要看看自家兜裡有多少錢。沒有辦法靠增發貨幣彌補虧空,長期赤字會增加政府債務。

政府的債務承受能力也是有限的,一旦超過了那個度,財政就會被壓垮。

這方面希臘就是反面教材,前面政府使勁發福利,絲毫不考慮財政赤字帶來的後果,後面就只能賴賬了。

毫無疑問,奧地利政府也欠了一屁股債,所謂的財政盈餘只是存在於紙面上,在龐大的債務面前一朵浪花都沒有。

片刻功夫後,弗朗茨合上了文件:“財政盈餘,就用來減持債務吧!我們的債務壓力還是很大的,要是遇到了突發情況,會非常的被動。”

新神聖羅馬帝國建立之初,小邦國擔心中央政府會拿帝國財政補貼奧地利,自己會吃虧。

爲了讓大家安心,弗朗茨定下了規則:中央政府不得對外舉債,財政赤字由各邦國政府分攤。

效果非常明顯,中央政府的錢自己都不夠花,每年都要向邦國政府伸手,每一筆開銷都被大家嚴格審覈,自然不存在挪用。

這麼一來,中央政府的財政赤字就落到了邦國政府身上。奧地利的體量最大,需要掏的錢也是最多,加上自身基礎設施的投入,債務一直在持續增長中。

時至今日,奧地利的債務總量已經高達5億神盾,近乎財政收入的3.2倍,比沙皇政府的外債都多。

當然這個算法並不合理,還有一些收入,沒有納入財政收入中,但卻可以用來償債。

不過這個數字,還是有些危險。在經濟高速發展期,不算是問題,一定進入經濟平穩期、甚至是衰退期,問題就出現了。

耶路撒冷王國財政赤字,弗朗茨提都沒有提,這是必然的結果。

農田全部休耕,城市又在進行重新規劃建設,都需要花錢。如果耶路撒冷不是聖地,估計連那22萬神盾的收入都沒有,直接純投入。

財政大臣卡爾:“是,陛下。”

停頓了一下,卡爾又補充道:“陛下,我們的財政合併計劃,遭到了各邦國政府的反對,帝國議會中可能會有麻煩。”

中央政府和奧地利合併是大勢所趨,大家都有心裡準備,弗朗茨早就和各邦國國王談過了,大致上大家是不反對的。

行政合併沒問題,那是從一開始奧地利政府就兼職中央政府,實質上雙方早就已經是一家了。

對已經造成的既定事實,各邦國政府清楚自己反對無效。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情況下,大家也就默認了。

可是財政不一樣,各邦國政府一直都在出錢補貼中央政府。好不容易實現了收支平衡,就被摘桃子了,換了誰心裡也不舒服。

這個問題上沒有辦法妥協,要是財政不能合併,又怎麼完成整合呢?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弗朗茨做出了決定:“如果無法說服各邦國政府同意,那麼就先擱置財政合併。

讓耶路撒冷那邊公佈重建計劃,同時準備好文件資料,在明年年初的帝國會議上,申請加入新神聖羅馬帝國。”

耶路撒冷王國從來都不是神羅帝國的一部分,但是耶路撒冷要加入神羅帝國,誰也不能反對。

沒有哪個天主教國家,能夠拒絕聖地加入。要不然民衆的唾沫星子,就能讓政府下臺。

帝國中多了耶路撒冷,不光是增加了一個邦國的話語權,還增加了一個大麻煩。

耶路撒冷王國一窮二白,重建工作纔剛剛開始,這需要鉅額的資金。毫無疑問,耶路撒冷王國自己是沒錢的。

重建聖地是宗教正確,加入神羅帝國後,這筆開銷就落到了中央政府頭上。按照慣例,這筆錢最後還是會落到了各邦國政府頭上。

弗朗茨已經做好計劃,準備靠教廷從世界各地募捐來支持耶路撒冷重建,爲此他都把耶路撒冷城的治理權許諾給了羅馬教廷。

不過這還在秘密談判中,羅馬教廷想要拿到耶路撒冷的統治權,必須配合奧地利穩定整個中東地區。

這不妨礙他先用耶路撒冷重建的鉅額開銷,給各邦國政府施加壓力。

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十一章、不夜城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五十六章、必須要跳的坑第兩百三十五章、苛刻的條件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十六章、戰第一章、教子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十二章、列強的節操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一百七十章、老將的對決第兩百一十七章、備戰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四十七章、軍備競賽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七十一章、心靈導師弗朗茨第八十五章、遠東風雲起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二十八章、準備第五十八章、國葬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九十章、轉折點第四十六章、比爛的組織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殘留很強大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六十九章、考驗的時刻到了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三十一章、猜測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十九章、自治省第兩百一十五章、專業的黑手第五十章、烏合之衆的狠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五十九章、審問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一百八十八章、聰明人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二十五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六十七章、權謀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九十二章、好消息第十六章、醞釀中的大革命(求票)第九十一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兩百三十九章、列強作風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
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十一章、不夜城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五十六章、必須要跳的坑第兩百三十五章、苛刻的條件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一百零八章、兩盟對抗時代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十六章、戰第一章、教子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十二章、列強的節操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一百七十章、老將的對決第兩百一十七章、備戰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五十六章、窮人戰爭第兩百三十三章、鬧劇——背鍋總統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一百二十二章、最後的準備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九十四章、神助攻第四十七章、軍備競賽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七十一章、心靈導師弗朗茨第八十五章、遠東風雲起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二十八章、準備第五十八章、國葬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一張百四十六章、威逼利誘第九十章、轉折點第四十六章、比爛的組織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殘留很強大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六十九章、考驗的時刻到了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三十一章、猜測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兩百八十八章、新挖的坑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一百九十四章、美國行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十九章、自治省第兩百一十五章、專業的黑手第五十章、烏合之衆的狠第一百三十四章、戰略分析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五十九章、審問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一百八十八章、聰明人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二十五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七章、巴黎在哭泣第六十七章、權謀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一百一十五章、餿主意第一百零一章、忙於內鬥的沙皇政府第九十二章、好消息第十六章、醞釀中的大革命(求票)第九十一章、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第六十七章、理想戰略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三十一章、墨西哥皇帝第一百二十一章、登陸戰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兩百三十九章、列強作風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