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必須要跳的坑

一個強力政府能夠爆發出來的戰鬥力,往往是超乎想象的。隨着弗朗茨的一聲令下,奧屬非洲殖民地和美洲各國的貿易額一下子活躍了起來。

大量的勞務輸出公司,在奧屬殖民地安家落戶,將當地多餘的勞動力輸出到了美洲和阿拉伯世界。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各國缺乏勞動力的窘迫局面發生了明顯好轉。在新式勞務輸出模式下,國際奴隸價格都出現了下滑。

勞務輸出公司實際上也是被逼出來的,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維也納政府禁止奴隸貿易,爲了繞過法律條款,頭腦靈活的奴隸販子,立即換了一個馬甲。

以勞務輸出公司的名頭出現在了奧屬殖民地中,堂而皇之的繼續開展業務。反正離開奧屬殖民地過後,就隨他們自己浪了。

最後這些移民變成了奴隸,還是成爲了包身工,就要看具體去了什麼國家。

這些事情,不在殖民政府官僚們的考慮範圍之內,反正他們的任務重大,五年之內要減少三層土著人口,不努力都不行。

尤其是殖民地還在不斷擴張中,這個壓力就更大了。殖民部給每個殖民政府都分配了任務,財政部還劃撥了每年200萬神盾的移民專項資金。

移民工作中產生的收益,全部歸個人所有。移民業務能力突出的官員直接提拔,完不成任務的官員全部撤職。

關係到了大家的飯碗,誰也不敢掉以輕心。況且,這裡面還有豐厚的利益,能拿多少就靠各自的能力了。

從1859年開始,奧屬殖民地就開始瘋狂的向外界輸出移民。

以美國爲例:1858年接收奧屬殖民地移民18.3萬人;1859年就猛然暴漲到了34.6萬;1860年更是增長到了37.8萬……

這一政策的直接後果就是,美國南北戰爭爆發時,國內白人數量比歷史上下降了五十多萬,而黑人數量卻增加了一百多萬。

利益永遠是最好的催化劑。從別的國家殖民地獲得黑奴,還要繳重稅,甚至是賄賂殖民地官員,在奧屬殖民地從事勞務輸出,卻可以領取補貼。

殖民地軍隊,也在頻繁出擊進攻土著王國。

1859年末,約西普·耶拉契奇還頒佈臭名昭著的遷界法案。

法律規定:移民、軍隊、政府公職人員遭遇當地人襲擊,方圓五十公里內的所有土著部落將全部強制遷移。

這直接引發了勞務輸出公司的強烈抗議,上好的勞動力怎麼能夠驅逐,這不是斷人財路麼?

殖民政府在執行的時候,不可避免的發生了變化。反正都是遷移離開,最後去了什麼地方都不重要,處理給勞務輸出公司也一樣。

沒什麼好說的,這個年代各國殖民政府誰也不比誰乾淨。沒有搞種族滅絕,那都算是和諧的。

……

在俄國人的支持下,印度起義軍一度突破了兩百萬,佔據了大半個印度地區。

毫無疑問,這是一支烏合之衆。僅僅軍隊數量上去了,戰鬥力垃圾的一塌糊塗,武器裝備是俄國人淘汰的破爛貨,平均下來三個人一支步槍。

起義軍佔據了上風過後,英國人施展了最拿手的挑撥離間。互不統屬的幾支起義軍,很快就陷入了內部權利鬥爭中,喪失了一舉將英國人趕出印度地區的最佳時機。

反應過來的約翰牛,不斷的向印度地區增兵,起義軍前期取得的戰略優勢,在內鬥中被白白浪費掉了。

接下來就是展示綜合國力的時間。到了1859年,英國人已經在印度地區投入35萬陸軍,逐漸取得了戰場上的主動權。

收到情報的弗朗茨,只能感嘆約翰牛的實力雄厚。勞師遠征的情況下,居然可以投入這麼多兵力。

不用懷疑,這樣的大手筆只有英國人能夠做到。顯然,沙皇政府的做法,已經刺激到了倫敦政府的脆弱神經。

直接用實際行動告訴了俄國人,想要搶奪印度,先想想自己能夠在這一地區投入多少軍隊吧!

想到了這裡,弗朗茨只是冷冷一笑。英國人這次的如意算盤,怕是打錯了。

尼古拉一世可不是什麼軟柿子,繼任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同樣不是省油的燈,就憑這想要嚇倒他們,怕是在做夢。

歷史上因爲克里米亞戰敗,俄國人在一邊舔傷口,支持印度叛亂的力度有限,才讓英國人快速鎮壓了叛亂。

現在的沙皇政府同樣在舔傷口,可是奪取君士坦丁堡的尼古拉一世如日中天,壓制住了內部矛盾。

加上奧地利提供的財力支持,沙皇政府的財政沒有歷史上那麼悲催,拿出一筆錢支持起義軍還是可以做到的。

況且,印度地區一點兒也不窮。起義軍中手中還有不少戰利品,可以用來購買武器彈藥。

如果印度人爭氣一點兒,他們還是有機會贏得戰爭勝利的。反正他們人多死的起,只要組織足夠多的炮灰和英國人耗就行了。

不管怎麼說,有了沙皇政府的支持,印度人還是可以再支撐一段時間的。

想到了這裡,弗朗茨又有些矛盾了。一方面他想要消耗英國人的實力,動搖英國人的霸權;另一方面他又不希望英國人衰落,不然干涉美國內戰的主力就沒了。

這種矛盾心裡下,維也納政府恪守了中立原則,沒有支持任何一方,當了一回吃瓜羣衆。

嘆了一口氣,弗朗茨將手中的情報在燭火中點燃,然後說道:“印度問題到此爲止,保持日常情報傳遞就可以了。

接下來的任務是美國,條件允許的話,還可以給他們添點兒亂,我們姑且算是支持南方的種植園主。”

“是,陛下!”泰倫回答道

這個任務非常的麻煩,跨洋電報還沒有連通,通信就成爲了情報傳遞最大的問題。

等船舶從美洲把消息傳回國內,黃花菜都涼了,弗朗茨只能選擇放權。能不能取得成果,完全就聽天由命。

從短期利益來說,支持北方的資本家們或許利益更大,他們贏了美國的棉花、菸草、糧食出口都會大幅度下降。

作爲競爭對手,奧地利可以獲得巨大的經濟利益。

可是從長遠來看,統一的美國太可怕了。天選之國不是瞎說的,他們的確佔據了全世界最肥沃的土地。

就算是統一的整個德意志地區,奧地利也無法和他們比發展潛力,這是先天決定的。

那怕是歐洲大陸不爆發戰爭,一直穩定發展下去,被美國超越也只是時間問題。

除非奧地利能夠吞下半個非洲大陸,並且完美的消化掉。想到了這裡,弗朗茨覺得還是讓美國分裂了好。

即便是一分爲二的美國,同樣還是具備成爲世界霸主的潛力。沒有辦法,美國自然條件實在是太優越了。

即便是分裂了美國,南北雙方的實力還是會隨着時間的推移逐漸拉大,指望南方獨立過後制衡北方政府,完全就是在做夢。

甚至這種獨立能夠保持多久,都是一個嚴重的問題。論起發展潛力來說,北方的資本經濟遠遠超過南方的種植園經濟。

當雙方的實力嚴重失衡過後,只要北方出現一個強勢領導人,統一戰爭還是會再次爆發。

想到了這裡弗朗茨就想哭,合着干涉美國南北戰爭,還不僅僅只是一次,搞不好會變成一個無底天坑。

這個時候,弗朗茨有些明白歷史上拿破崙三世的做法了。或許正是看到了這個坑太可怕,他纔會選擇更好欺負的墨西哥下手。

法國人突然退出,英西兩國立即就不滿了。說好的大家一起幹涉美國內戰,你丫的跑去進攻墨西哥,不是罔顧集體利益麼?

少了法國這個主力後,英西兩國也打起了退堂鼓,三國干涉聯軍還沒有入場就解散了。

然後,歐洲各國就坐觀美國人內戰。倫敦政府幾次想要干預,因爲內部爭論不休,耽擱了下來,不等他們下定決心,戰爭就已經落幕了。

“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

說的就是拿破崙三世,光想要拿好處,又不想擔風險怎麼可能呢?

明知道前方有坑,這一次弗朗茨還是決定要跳。沒有辦法,兩全相害取其輕。

無論干涉能否成功,都會給美國帶去更大的損失,拖延他們的發展速度。

要是僥倖成功就賺大了,美國這樣的移民國家,向心力本來就不強。統一戰爭不可能無限度的打下去,失敗兩三次過後,民衆就再也難以提起發動戰爭的勇氣了。

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一百一十九章、無奈的選擇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兩百四十章、山寨時代終結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五十一章、不願意接受的現實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二十二章、一月革命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八十八章、水淹七軍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二十六章、殘酷的戰爭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七十八章、不給機會(大章)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章、推廣神盾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三十四章、慌亂的大公們第一百八十八章、糾結的日本政府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四十八、地獄副本第二十四章、希望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九十七章、交易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二章、國際承認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一百七十一章、不再是主角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八十三章、巴拿馬運河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二十六章、反思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兩百三十七章、成功沒有僥倖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十五章、人性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三十六章、容克們的算盤第三十五章、近東戰爭結束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八十章、風雲變幻第三章、輸出英鎊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二十七章、撤退第兩百五十四章、帶歪了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二十八章、變通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三百零五章、擠兌法郎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六十三章、陰謀——陽謀(月票加更)第二十八章、債券第十五章、人性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
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一百一十九章、無奈的選擇第八十二章、一場比錯的戰爭第兩百四十章、山寨時代終結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五十一章、不願意接受的現實第一百二十九章、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二十二章、一月革命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八十八章、水淹七軍第九十四章、不歸路第七十六章、都在演戲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二十六章、殘酷的戰爭第兩百四十五章、虎視眈眈的漁翁第十四章、投資準備(求訂閱)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七十八章、不給機會(大章)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八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二章、推廣神盾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三章、蘇伊士運河通航第三十四章、慌亂的大公們第一百八十八章、糾結的日本政府第一百零六章、苦逼的弗朗茨第四十八、地獄副本第二十四章、希望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九十七章、交易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第一百零四章、比速度第三十一章、鼓勵生育第二章、國際承認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一百七十一章、不再是主角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八十三章、巴拿馬運河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二十六章、反思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十七章、提前的米騷運動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兩百三十七章、成功沒有僥倖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六十六章、安全第一第一百三十章、經濟發展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十五章、人性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十九章、作死之路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三十六章、容克們的算盤第三十五章、近東戰爭結束第兩百四十一章、信息的重要性第八十章、風雲變幻第三章、輸出英鎊第六十五章、再不打就沒錢了第五十七章、賣隊友進行時第二十七章、撤退第兩百五十四章、帶歪了第兩一十二章、貨幣霸權——新複本位法第十三章、殘酷社會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六十二章、全球巡航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二十八章、變通第二十三章、《解放黑人奴隸宣言》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二十五章、大國夢第三百零五章、擠兌法郎第一百四十五章、誘餌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六十三章、陰謀——陽謀(月票加更)第二十八章、債券第十五章、人性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