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法國人的反擊計劃

法軍在埃及戰敗的消息傳回歐洲大陸後,立即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拿到報紙後的第一反應就是——今天是愚人節麼?

原時空意大利在非洲戰敗,都被歐洲世界嘲笑了上百年,現在法國人也享受到了同樣的待遇。

因爲仇恨值太高的緣故,法國人吸引的火力,比原時空的意大利還要密集。

作爲奧地利政府的官媒,維也納日報就用非常誇張的標題刊登了法軍戰敗的消息——帝國沒落之法蘭西。

這是一個系列報道,可以追溯到羅馬帝國,但凡是在歐洲歷史上影響力大的國家,都榜上有名。

爲了增強公信力,就連哈布斯堡王朝都榜上有名,還有一個牛逼哄哄的名字——第一日不落帝國。

自家的歷史,自然不能夠草率。一定程度上的藝術加工是不可避免的,總結起來就是:法國人太卑鄙,居然勾結異教徒。

這也是法蘭西最大的黑歷史,怎麼洗都洗不掉。

作爲天主教國家,厚着臉皮加入新教聯盟也就算了,畢竟大家都是信上帝的,勉強還可以接受。

可是勾搭上了歐洲公敵奧斯曼,那就不能忍了。最後的結果自然是:哈布斯堡王朝沒落了。

作爲勝利者的法國人,也沒有得意多久,在歐洲大陸被大家給孤立了。

天主教國家視他們爲叛徒,新教國家又不願意接納他們這個“異端”,直到宗教沒落後,這一情況才逐漸得到好轉。

如果說這是舊恨,那麼新仇就是反法戰爭了。

拿破崙大帝拿歐洲各國當踏腳石,鑄就了他的無上威名,作爲他的後人自己要繼承這些仇恨了。

尤其是拿破崙三世吞併意大利地區後,仇恨值再次爆表,從此陷入了孤立狀態。

這還不算最慘,起碼拿破崙三世還和英奧兩國簽訂了一份盟約。

雖然不怎麼靠譜,並且在歐洲大陸也沒有軍事同盟義務,不過再不靠譜的盟友也比沒有得強。

到了拿破崙四世這裡,情況就發生了變化。三國同盟到期後不在續約,沒有了盟約束縛,英奧搞起事情來也不客氣了。

發生在埃及事情就是現實案例之一,沒有英奧兩國的支持,估計叛軍早就完蛋了,哪來什麼解放埃及的雄心壯志?

要知道起義軍的造反綱領,都是業務能力嫺熟的英國人一手包辦的。這次阿斯旺大敗,也是約翰牛搗鼓的。

奧地利下的黑手,正在醞釀之中,還沒有來得及爆發出來。

……

再怎麼公正的媒體,都是有傾向性的。自家的黑歷史都刊登了出來,作爲背景板的法蘭西,自然和被黑成了炭。

當然,這都是哈布斯堡王朝復興之後,才做出來的帝國系列。要不然,弗朗茨也沒底氣去正視這一段歷史。

在這種背景下,“帝國沒落之法蘭西”自然不會有什麼好話。法蘭西陸軍世界第一,說白了也只是大家主觀上的判斷。

除了法軍過硬的軍事素養外,更多的還是心理因素。

爲了消除自家軍隊對法國人的恐懼,黑法國陸軍的戰鬥力,在歐洲大陸也是政治正確。

前面的安南小挫折,還不算什麼,畢竟法軍的傷亡不大。最多也就被歐洲媒體嘲諷了幾句,等條約簽訂後大家都默契的閉嘴了。

這次埃及之戰就不一樣了,四萬法軍連非洲土著都沒有打贏,丟人已經丟到姥姥家了。

沒有毛病,四捨五入一下,殖民地部隊也算法軍主力。

歐洲民衆知道法國人在埃及打了敗仗就行了,細節一點兒都不重要。

先是金融風暴、經濟危機大蕭條,藉着又是巴黎革命,把國內經濟搞得一團糟。

不等緩過一口氣,接着又發生了埃及大敗,說法蘭西沒落弗朗茨都差不多信了。

今時不同往日,現在的奧地利已經不需要法蘭西頂在前面,吸引英國人的目光了。

唱衰法蘭西,就是維也納政府接下來的一項重要政策。

不需要所有歐洲民衆都相信,只要德意志人和意大利人相信這一點就夠了。

給法國政府添堵的不光奧地利,幾乎所有的歐洲國家都在推波助瀾,只不過是以嘲諷爲主。

看法國人的笑話,這也是歐洲民衆喜聞樂見的節目。作爲阿斯旺大戰的策劃者,傑雷特中將也一戰成名天下知。

值得一提的是,這還是法國報紙替傑雷特中將揚的名。

不是法國人願意替敵人宣傳,主要是被逼無奈。輸給英國人,總比輸給非洲土著更能夠令人接受。

不光英國人支持叛軍的消息被披露了出來,就連奧地利也沒有藏住,維也納政府也順理成章的接到了法國政府的抗議書。

著名的文學家維克多-雨果還親自撰寫了一篇文章,揭露英奧兩國的無恥行徑——《兩個小丑的陰謀》。

……

巴黎,憤怒的法國民衆已經走上街頭向政府抗議了。作爲埃及總督的阿道夫,現在已經成爲了蠢貨、廢物的代名詞。

面對民衆們的怒火,拿破崙四世也頭疼不已。無論政府怎麼解釋,抗議示威的人羣都不肯散去。

就算是拉出了英奧兩國,法國民衆也固執的認爲是政府用人失誤,很多人都在質疑法國政府的人才選拔制度。

作爲當事人的阿道夫,祖宗八代都拔了出來,最後得出了結論——貴族關係戶=無能廢物。

要不是鞭長莫及,拿破崙四世都想把阿道夫抓回來,以平息民衆們的怒火。

當然,這種事情想想就行了。凡是都要講規矩,皇帝也不能肆意妄爲。

就算是打了敗仗,要追究阿道夫本人的責任,那也是先上軍事法庭。

民衆抗議只是小兒科,反正都見得多了,拿破崙四世也習慣了。

前不久安南失利也發生過,等條約傳回來後,所有的問題都解決了。

現在的當務之急,還是鎮壓叛亂。只要叛軍被剿滅了,這件事情很快就會淡化過去。

拿破崙四世問道:“國內的情況你們都清楚,陸軍部什麼時候才能出兵?”

陸軍大臣路斯基尼亞·哈菲茲回答道:“陛下,勞師遠征需要做的準備工作太多,最快也要一個星期。

並且在抵達埃及過後,還要休整至少一個星期,部隊才能夠投入戰場。

加上行軍的時間,向叛軍發起進攻,至少也是一個月後的事情了。”

某種意義上來說,拿破崙四世的催促也是阿道夫兵敗的原因之一。要不是皇帝催得緊,他也不會急匆匆的和叛軍決戰。

只是這種事情,自然不能是皇帝的責任,所以阿道夫只能自認倒黴。

有了前車之鑑,路斯基尼亞·哈菲茲就要謹慎得多了。這次是陸軍部選的人,要是再出現了兵敗,他這個陸軍大臣也難辭其咎。

拿破崙四世眉頭一皺:“埃及局勢危在旦夕,國內的輿論壓力又這麼大,陸軍部就不能快點兒麼?”

陸軍大臣路斯基尼亞·哈菲茲:“陛下,這已經是最快的速度了。增援埃及,需要海上行軍,我們必須要先篩選掉暈船的士兵。

到了地方過後,還要考慮水土不服的問題。一般來說,這種跨海作戰通常都會有半年,乃至更長的準備時間。”

這不是胡說八道,要是盲目出兵,即便是地中海風平浪靜,非戰鬥減員人數也會非常驚人。

尤其是到了地方過後,不進行必要的休整,就投入到戰鬥中,戰鬥力再彪悍的部隊,也會變成軟腳蝦。

面對油鹽不進的陸軍大臣,拿破崙四世也無能爲力。

好歹他也是軍校畢業的,這種基礎性的常識,怎麼會不知道呢?

只是內外壓力太大,一時間慌了神。對迅速平亂,抱有一絲不切實際的幻想。

嘆了一口氣後,拿破崙四世擺擺手說道:“罷了,就按照你們的計劃進行。

不過還是要抓緊時間,儘快平息這次叛亂,降低我們的損失。”

“是,陛下!”路斯基尼亞·哈菲茲回答道

盯着牆上的地圖,打量半響功夫後,似乎想到了什麼。

突然,拿破崙四世猛得一拍桌子,狠狠的說道:“英奧兩國接二連三的給我們製造麻煩,現在我們必須要反擊了。”

“反擊”這個詞一出現,衆人就陷入了迷茫中。

對英奧兩國接二連三的大動作,法國政府早就想反擊了,只不過他們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反攻英奧兩國的金融體系?

這玩意兒想想就行了,英奧兩國可不缺乏黃金儲備,英鎊和神盾的幣值都穩如泰山。

支持革命黨、民族分裂勢力?

巴黎政府已經在做了,只不過結局非常令人感動。除了愛爾蘭獨立組織折騰出來了幾朵浪花外,別的組織都只見投入不見動靜。

甚至還有冒充匈牙利獨立組織的詐騙團伙,從法國政府手中騙走了500萬法郎的鉅款。

以血還血,在對方殖民地搞事情?

法國政府一直都在做,只不過收效甚微。英國人搞得代理人統治,叛亂首先也是當地人自相殘殺。

奧地利雖然是直轄統治,但是對殖民地的控制力,明顯太強了。

尤其是隔壁的奧屬非洲,想要策劃殖民地叛亂,都不知道該去找誰。

地方實力派固然存在,可是人家都成奧地利貴族了,作爲既得利益者,沒道理造自己的反。

這些策略都不行,總不能在外交上給兩國添堵吧?

法國政府還是有自知之明的,不是他們的外交能力垃圾,主要是法蘭西在歐洲大陸的仇恨值太高,被歐洲各國排斥。

和英奧進行外交博弈,完全是自取其辱。還不如直接出兵打上門去,成功率或許還更高一些。

研究來研究去,最後法國政府無奈的得出了結論:要報復英奧兩國,必須要具備天時、地利、人和,傻乎乎的往上衝是沒有前途的。

外交大臣特倫斯·布爾金勸說道:“陛下,英奧兩國狼狽爲奸,冒然行動恐怕會引起更大的亂子,我們必須要謹慎行動。”

“狼狽爲奸”肯定是假的,除了上一次聯手做空法郎外,英奧兩國還真沒有再聯合針對法蘭西。

不過這些內情沒必要深究,法蘭西政府也是要面子的,如果不把敵人的實力誇大一點兒,就顯得他們太無能了。

反正從表面上來看,英奧兩國都在支持埃及叛軍,說兩國聯手在打壓法蘭西也不算太誇張。

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章、強取豪奪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兩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槍聲第七十二章、不能挖埋自己的坑第五十六章、必須要跳的坑第六十二章、類我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兩百零四章、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十七章、理念之爭第八十一章、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五十八章、國葬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兩百一十六章、俄奧同盟解體第六章、暗流涌動第一百一十六章、添堵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九十一章、成熟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兩百零二章、棄子第九十章、轉折點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兩百九十三章、距離霸權最近的一天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二十五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兩百一十七章、備戰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三十三章、結盟否?第二十二章、一月革命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一百二十三章、一頭牛引發的血案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四十二章、無良想法和買單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一章、穿越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六章、賭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一百六十章、停戰談判第八章、禍不單行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二十章、科學研究第一百六十九章、當飛艇遇上飛機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十九章、風波第一百一十二章、瘋狂試探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九十九章、豪賭
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一百一十四章、外交努力第六十七章、權謀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五十二章、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四十二章、軍事準備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章、強取豪奪第兩百六十九章、褪去的光環第兩百四十二章、巴黎的槍聲第七十二章、不能挖埋自己的坑第五十六章、必須要跳的坑第六十二章、類我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兩百零四章、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一百三十二章、烈火烹油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十七章、理念之爭第八十一章、兵馬未動,宣傳先行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五十八章、國葬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兩百一十六章、俄奧同盟解體第六章、暗流涌動第一百一十六章、添堵第二十一章、走鋼絲第九十一章、成熟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八十四章、股災預兆第兩百零二章、棄子第九十章、轉折點第七十三章、缺錢的匈牙利第兩百九十三章、距離霸權最近的一天第兩百四十八章、岌岌可危的南美戰爭第二十五章、談判桌上的交鋒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一百一十章、善意提醒第兩百一十九章、外交行動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兩百一十七章、備戰第七十章、進退兩難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八十二章、保命符=催命符第三十三章、結盟否?第二十二章、一月革命第兩百七十四章、人心第八十四章、不公平的對決第一百二十三章、一頭牛引發的血案第二十六章、領主的煩惱第四十二章、無良想法和買單第十八章、巴黎公社落幕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二章、開門放俄國人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一章、穿越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六章、賭第一百一十四章、新神聖羅馬帝國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一百六十章、停戰談判第八章、禍不單行第一百八十五章、難民潮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二十章、科學研究第一百六十九章、當飛艇遇上飛機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十九章、風波第一百一十二章、瘋狂試探第一百六十六章、填出來的通道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新戰略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六十五章、戰爭貸款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九十九章、豪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