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猜測

利弊很明顯,弗朗茨很頭疼。看上去三種方案都不錯,實際上三種方案都不怎麼靠譜。

表面上來看,奧地利的殖民地不少,隨便劃分一塊土地就能夠安置幾百萬人。

可實際上真要是去劃地了,情況就發生了變化。非洲大陸不用考慮,那是未來的本土。

南洋地區看似不錯,實際上能夠安置幾百萬人的島嶼也不多,反正新幾內亞弗朗茨捨不得讓出去。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加裡曼丹島人口都過千萬了,沒有那麼多無主之地。

或許在後世,周邊的幾個島嶼也能夠安置幾百萬人,但是現在真的不行。

弗朗茨還是有底線的,戰場上死人那是沒辦法。戰後故意製造一起餓死上百萬人的人禍,他還幹不出來。

當然,這個底線也僅限於自己不幹。如果是別人在幹,弗朗茨也可以看不見。

哦,譴責一下還是可以有的。再多,那就沒辦法了,世界就這麼殘酷,聖母在19世紀是活不下來的。

不同於物資充沛的後世,這年頭皇帝要是同情心氾濫,那是會死國的。

美洲也是問題,阿拉斯加面積很大,資源也又豐富,尤其是黃金已經開始開採,維也納政府肯定不會放手。

奧屬中美洲那是美洲戰略核心,不能被禍害了。剩下的就只有北冰洋那一片島嶼,以及南美的巴塔哥尼亞高原。

誰都知道北冰洋那一片島嶼不適合人類居住,一般人都活不下來,流放頑固分子還可以。

要是把這幾百萬人送過去,估計到時候活下來的也是百不存一,那和直接突突了沒有任何區別。

巴塔哥尼亞也不是什麼善地,至少在沒開發出來前是如此,與其說是把人安置過去,還不如說在禍害智利和阿根廷。

殖民地都開闢了這麼多年,奧地利才移民十幾萬,就足以說明了很多問題。

不是維也納政府不想增加移民,完全是自然條件惡劣,移民會自己跑去智利或者是阿根廷。

留下來的都是因爲工作,當地有礦產資源開發,農牧業全部集中在河谷平原,發展的是大農場。

後面兩種方案更坑,按照計劃亞美利亞王國也就那麼幾萬平方公里,最多不過十幾萬平方公里。

再多俄國人也不肯給,這點兒土地養活幾十萬亞美尼亞人肯定沒問題,再增加幾百萬人那就要餓肚皮了。

驅逐難民進入波斯,同樣不靠譜。如果人家是主動離開的,弗朗茨不介意推一把,強制驅逐那就過分了。

猶豫了一會兒後,弗朗茨做出了一個折中選擇:“先往美洲各國輸送移民,政府出資補貼,讓資本家們想辦法把人送進去。

重點是美利堅合衆國,每送過去一個移民補貼40神盾,送往其他國家的補貼35神盾,剩下的我們再想辦法進行安置。”

這是一個天價,地下黑市中的白人奴隸價格一般在10英鎊左右,黑人奴隸價格也就25英鎊左右,並且都是青壯。

現在都不需要冒險做奴隸貿易了,只要把人送過去,就可以領取維也納政府的補貼。

弗朗茨相信資本家們的主觀能動性,只要利益到位了,沒有什麼事情是辦不到的。

單獨把這幾百萬人送到一個地方安置,非常的麻煩,可是分散到全世界,這就不算啥了。

弗朗茨不擔心這些人會被趕出來,移民國家基本上都是男多女少,這些難民恰恰相反,青壯都死在了戰場上,剩下的大都是老弱婦孺。

確切的來說是婦孺更多,在年均壽命三十來歲的奧斯曼帝國,超過三十五歲就可以算是老人了,年過五旬的都是鳳毛麟角。

……

聖彼得堡,眼看戰爭就要結束了,分贓的問題也提上了亞歷山大的工作日程。

今時不同往日,這次近東戰爭的主角已經變成了奧地利,俄羅斯帝國變成了輔助。

“拿人手軟,吃人嘴短。”

維也納政府的物資也不好拿,戰爭的後勤全靠奧地利提供,戰後的戰利品分配中沙皇政府自然要付出代價了。

亞歷山大三世面無表情的問道:“在我們的約定範圍之外,維也納政府又提出了新的要求。

他們想要準備讓亞美尼亞人獨立建國,作爲兩國的緩衝,地點就在屬於我們的高加索地區,你們覺得的怎麼樣?”

瞭解亞歷山大三世的人都知道,面無表情意味着沙皇陛下很不高興,只是良好的教養讓他剋制住了情緒。

當然能夠剋制情緒,意味着情況還不算太糟糕,不用擔心一言不合就被趕回家種地。

沙皇有脾氣都是正常的,在歷代沙皇中亞歷山大三世都算是好伺候的,至少他不會殺大臣。

內政大臣齊爾諾梅爾故作氣憤道:“陛下,這種事情萬萬不能答應。俄奧兩國的邊界線綿延上萬裡,哪裡需要什麼緩衝?”

萬里還是誇張了一點點,不過七八千里還是有的。

兩個大國緊挨着,爲了減少衝突自然需要緩衝區,可惜俄奧兩國漫長邊界線決定了緩衝不過來。

俄奧也算是世交了,從反法戰爭開始,雙方就成爲了盟友。中途盟約雖然斷過,但實質上的盟友關係,一直都沒有結束過。

幾代人下來,大家都已經習慣了。除了統治者還互相擔心對方的威脅外,民間根本就沒那概念。

財政大臣阿利舍爾·古洛夫反對道:“話不能那樣說,俄奧都是大國,邊界線還是短一點的好。

早在十幾年前,就有人提出兩國交換領土,以縮短邊界線,減少兩國爆發衝突的可能。只是因爲地理位置的關係,最後沒能達成一致。

奧地利人想要亞美利亞人獨立建國,肯定不會只因爲一個虛無縹緲的承諾,很有可能是維也納政府在進行試探。

當年無法做到的事情,不等於現在也沒辦法做到。

維也納政府不是提出補償了麼,沒準他們是想要趁我們財政困難,掏錢買下小亞細亞半島,以減少兩國的邊界線。

我覺得可以先接觸一下,如果奧地利人給的補償合適,劃出一片貧瘠的土地給亞美尼亞人建國也可以。”

邊界線漫長也是有利有弊,在可能增加衝突的同時,也意味着兩國政府必須要更加慎重考慮兩國關係。

要是爆發了戰爭,那是真的防禦不過來。你能打過來,我能打過去,分出了勝負也是兩敗俱傷。

俄奧友好已經不是單純依的利益結合,還包含着兩國政府的無奈。做敵人的成本太高,大家只能做盟友。

每次提起“領土交易”,沙皇政府就會聯想到遠去的阿拉斯加,留下無盡的悔恨。

當然,亞歷山大三世是理性的,不是民間哪些憤青。他非常的清楚,當初拿阿拉斯加抵債也是無奈之舉。

不把阿拉斯加丟給奧地利,以俄羅斯帝國的實力,也保不住那塊凍土。

別看只有白令海峽相隔,實際上那就是無法跨越的天塹,距離決定了沙皇政府的力量投放能力幾乎爲零。

在當時來說,面對英屬加拿大殖民地的威脅,引入奧地利的力量是最好的選擇。

至於黃金,亞歷山大三世確實眼熱,但架不住俄羅斯帝國實力有限,根本就守不住那塊寶地。

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五十三章、愛國者第七十四章、無奈中的妥協第一百一十七章、坑也不好挖第一百一十四章、超級走私商道第一百一十七章、坑也不好挖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第一百零四章、一支筆,一杯咖啡……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一百七十一章、災難的開始第五十五章、雙標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四十一章、越來越遠的真相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一百七十四章、醞釀中的反擊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五十五章、雙標第兩百三十八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四十八章、準備決戰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六章、努力第二十一章、套牢經濟第十二章、列強的節操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二十八章、變通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五十一章、有錢好辦事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兩百五十章、倒黴蛋第五十二章、服老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當人子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十章、意外事件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五十二章、服老第兩百零五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五十四章、蘿莉養成計劃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佈雷希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二十二章、轉折點第兩百零四章、站隊的時候到了第四十八章、誘敵深入第兩百三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三章、鴻門宴第一百一十四章、誤入的卡車第兩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十二章、列強的節操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十章、波旁復辟第十五章、轟動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七十八章、不給機會(大章)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七十九章、拿破崙四世的奮鬥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八十九章、坑的最高境界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
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五十三章、愛國者第七十四章、無奈中的妥協第一百一十七章、坑也不好挖第一百一十四章、超級走私商道第一百一十七章、坑也不好挖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第一百零四章、一支筆,一杯咖啡……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一百七十一章、災難的開始第五十五章、雙標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第一百零五章、勤儉持家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四十一章、越來越遠的真相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一百七十四章、醞釀中的反擊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三十五章、最有價值和最沒價值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第一百零八章、約翰牛的外交手段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二十九章、暗度陳倉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五十五章、雙標第兩百三十八章、沒有硝煙的戰爭第七十一章、暗度陳倉的改革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四十八章、準備決戰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六章、努力第二十一章、套牢經濟第十二章、列強的節操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七十一章、法國人的進擊第二十八章、變通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五十一章、有錢好辦事第一百二十一章、坑貨隊友上線第兩百五十章、倒黴蛋第五十二章、服老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當人子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三十二章、順勢而爲的羅伯特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五十章、法蘭克福會議第十九章、控制死亡率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十章、意外事件第兩百八十七章、北德意志的可行性第五十二章、服老第兩百零五章、忙碌的腓特烈第五十四章、蘿莉養成計劃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佈雷希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二十二章、轉折點第兩百零四章、站隊的時候到了第四十八章、誘敵深入第兩百三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一百一十一章、不堪回首第三章、鴻門宴第一百一十四章、誤入的卡車第兩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五十九章、加特林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兩百一十六章、風起雲涌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十二章、列強的節操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十章、波旁復辟第十五章、轟動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第七十八章、不給機會(大章)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一百三十七章、互相算計(二合一)第七十九章、拿破崙四世的奮鬥第一百九十九章、聯姻考慮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八十九章、坑的最高境界第四百一十二章、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