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不夜城

1868年聖誕夜,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這一夜拉開了人類新的時代。

奧古斯特是一名普通的維也納市民,這些年維也納的變化,另他應接不暇,仿若在夢中一般。

帶着家中的孩子,望着明亮的路燈,這就是聖誕節最好的禮物。

“父親這是電燈麼,爲什麼這麼亮呢?”

聽到了兒子的問話,奧古斯特不知道從何說起。這個年代沒有互聯網,知識傳播全靠書本。

儘管奧古斯特學歷不低,可是專業不對口。作爲一名醫生,他是不需要研究電燈的,自然回答不上來這個問題。

不光是他,整個維也納都沒有多少人知道爲什麼。維也納不是一座工業城市,有從事這方面研究的工作室,卻沒有生產這類產品的工廠。

維也納是內陸城市,又是首都,集合了政治中心、金融中心、文化中心、科研中心、教育中心於一體。

這麼多的頭銜加身,實在是不能再增加一個工業中心了。不然暴漲的人口,能夠把這座美麗的城市擠崩潰。

從弗朗茨繼位到現在,僅僅二十年時間,維也納的人口就增長了兩倍,目前仍然在以8%速度高速增長。

這顯然不是自然增長,如果人口自然增長速度有這麼快,那麼統一全世界都不是夢。

即便是關閉了工廠,作爲兩個帝國的首都,維也納每年還是有大量的人口涌入。

人口增長是城市發展的動力,時至今日,維也納已經是全世界最繁華、美麗的城市,沒有之一。

人均收入躍居世界榜首,巴黎和倫敦都比不了,儘管他們的經濟也很發達,但是大量的工人拉低了平均數。

這也是維也納能夠率先成爲不夜城的原因。維也納民衆們的收入已經能夠負擔得起照明費用,而其它城市還承擔不起。

這個年代電費可不便宜,只要中產階級和富人能夠享受的起。一名普通工人一年的收入,還不夠電力公司開戶的錢。

自從1866年大型發電機技術突破後,奧地利的電力公司就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如果哪一座城市沒有電力公司,那麼這一定是一座小城市。

現在奧地利每一座超過人口超過十萬人的城市,都有電力公司安家落戶,至少也有一個分部。

作爲新能源產業,維也納政府一直都在扶持,現在是電力公司跑馬圈地的黃金時期。

可惜成本還是居高不下,沒有能夠實現全民普及。阻礙電力普及的最大障礙不是發電成本,而是電線成本,或者說是銅和橡膠。

就算是利用率再低,一千克煤怎麼也能發一度電,奧地利的煤不值錢,發電又不挑食,什麼煤都可以用。

單純的發電成本每千瓦時不超過5格羅申,不過輸送到居民家中的時候,一度電的價格就變成了8先令,整整增長了159倍。

(1盾=100先令=10000格羅申)

沒辦法,用戶數量不多,電線成本又高,加上攤銷費用自然就上去了。

新能源發展最直接好處就是:在經濟危機一片蕭條下,奧地利的鍊銅產業和橡膠產業逆市增長。

相關產業鏈上衆多企業因此受益,至少被帶動5億神盾的市場,爲奧地利的經濟復甦貢獻出了力量。

摸了摸兒子的小腦袋,奧古斯特慈愛的說道:“這個問題,我也不知道,需要我的小科學家親自去研究。”

維也納的學術氛圍還是很濃的,科學家在奧地利的社會地位非常高,尤其是出了弗朗茨這位熱衷於給科學家授爵的皇帝后,更是受到了社會各界的追捧。

當然爵位不是那麼好拿的,每年都不一定有一個名額。弗朗茨是現實主義者,沒有看到成果之前,就算是吹得天花爛墜,他也不會理會。

這也無傷大雅,仍然無法阻止民衆們的熱情。奧古斯特也不例外,總是把兒子的興趣愛好往科研上引。

顯然,小傢伙不是那麼買賬,搖晃了一下腦袋說道:“不,實驗室太枯燥了。怎麼比得上縱馬馳騁天下,我的志向是要成爲一名偉大的軍人。”

看着手舞足蹈的兒子,奧古斯特只能無奈的接受這個現實。不是學霸,想要成爲科學家太難了,成爲一名軍人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德意志地區的傳統是強大的,成爲一名優秀的軍人,纔是大部分人的目標。

不要看奧古斯特是一名醫生,實際上他也曾是一名軍人,只不過已經退役了。

在全民兵役制度,基本上每一個成年男性,都會進入部隊服役。沒有服過兵役男性,在社會上容易受到歧視。

現在奧地利的服役率仍然高達95%,剩下的那百分之五自然就是殘次品了。普通人就算無法進入正規軍,也會進入預備役。

這不僅僅只是一項義務,還是大家的一項權利,法律上的定義是:每個公民都有保衛國家的權利和義務,服兵役權也是公民權利之一。

這不是弗朗茨的鍋,而是奧地利的憲法核心決定的:權利與義務對等。

沒有服過兵役,也意味着沒有履行保衛國家的權利和義務,自然也就喪失了政治上的權利,包括一系列的社會福利。

現在的社會福利還不多,還看不出來有多少影響,未來就不一樣了。

現在失業救助和養老金的問題,已經被提上了日程。拿破崙三世開了先河,弗朗茨也不得不跟風。

就如同當年奧地利最先制定勞工保護法,現在就是歐洲各國的標配,包括俄羅斯帝國都有勞工保護法。

從這方面來說,歐洲的無產階級戰鬥力還是非常強悍的。在爲自身爭取權益上,大家都很積極。

遲遲還沒有通,主要是企業的負擔問題。要增加這兩項支出,自然少不了要加稅,不然沒錢拿什麼發?

拿破崙三世會丟掉皇位也不奇怪了,後世扣在他頭上的帽子,大部分都是虛的,真正的原因只有一個:資本家苦拿破崙三世久已。

社會主義皇帝也是有代價的,絕對不是歷史書上輕描淡寫的一筆。無論是改建巴黎,還是提高工人階級福利,這些都需要錢。

經濟發展固然能夠增加稅收,可是相伴隨的支出也增加了。拿破崙三世繼位時,法國的財政赤字高達10億法郎。

到了現在不但抹平了開銷,還能夠有餘力給工人發福利,這些錢可不是直接印票子就可以的。

從他登基前後的稅收變化,就可以看出問題來。奧爾良王朝時期大資本家們承擔的交稅,不足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一,現在已經超過了財政收入的百分之三十。

無論是失業救助金,還是退休養老金,這些錢都是從資本家們口袋裡掏出來的。

只看他成立法國兩大中央銀行“土地信貸銀行”及“動產信貸銀行”,以及在巴黎和各省成立土地銀行,就知道割了金融資本家多少肉。

前車之鑑不敢忘,弗朗茨也在幹同樣的事情,甚至還要更進一步。只不過奧地利資本家們的戰鬥力不行,政治上被貴族們壓制死死的。

爲了降壓,弗朗茨可是不定期在收編大資本家。甭管權利有多少,這些人變成了統治階級的一員,階級立場就變了。

想要他們把倖幸苦苦獲得的權利,拿出來和原來的資產階級同伴共享,那是不可能的。

資本家和資本家之間天然相互對立,競爭讓這個羣體四分五裂,只要不讓壟斷財團出現,這個集團就沒有對抗政府的實力。

……

1868年的聖誕夜,給這個時代留下了震撼的一幕,“不夜城”這種存在於科幻小說中的場面,在維也納變成了現實。

電報絕對是19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得益於電報高效的傳播速度,次日“維也納=不夜城”的消息搶佔了歐洲報紙的頭版。

這個聖誕節,歐洲民衆眼中只有一個“不夜城”。

電燈照明,早就在歐洲大陸出現了,可是讓一座城市亮起來,很多人想都不敢想。

實際上,維也納也沒有全部亮起來,只是安裝了路燈,很多居民家中仍然是油燈照明。

報紙自然不會詳細說明這些問題,直接一筆帶過,讓歐洲大家想當然的認爲維也納已經普及了電燈照明。

小國看熱鬧就行了,大家的心態好,維也納本來就是歐洲最富裕的城市,最先成爲不夜城也很正常。

落在某些人眼中就不一樣了,對這個年代的英法民衆來說,這就不能夠忍了。

倫敦

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五十八章、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十二章、神聖羅馬同盟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和軍事的區別第一百二十二章、砸鍋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六十三章、陰謀——陽謀(月票加更)第兩百四十三章、復辟的前奏第十七章、《勞工保護法》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十四章、金礦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六十五章、都不好過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二十二章、吾日三省吾身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五十九章、皇子總督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章、登基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三十四章、被帶偏的話題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兩百六十三章、驚天計劃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一百八十八章、聰明人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五十八章、收網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三十章、洗白了(求訂閱)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一百五十九章、遭遇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一百九十三章、主導權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一百零七章、序幕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一百零六章、普魯士的野心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三十一章、甲午第八十五章、遠東風雲起第一百零九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六十九章、油田第三十一章、措施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三十六章、顛倒黑白第九章、1867眼球效應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十二章、自由燈塔必須要亮起來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一百二十七章、追趕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
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兩百四十七章、博弈第兩百二十一章、分攤風險第兩百八十章、最佳盟友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五十八章、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十二章、神聖羅馬同盟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一百五十五章、政治和軍事的區別第一百二十二章、砸鍋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六十三章、陰謀——陽謀(月票加更)第兩百四十三章、復辟的前奏第十七章、《勞工保護法》第一百七十四章、殖民第三十二章、干涉聯軍(加4-1)第十四章、金礦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兩百一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六十五章、都不好過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二十二章、吾日三省吾身第九十章、政治爲王第五十九章、皇子總督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章、登基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三十四章、被帶偏的話題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兩百六十三章、驚天計劃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一百五十三章、七傷拳第三十八章、攝政第一百八十八章、聰明人第六十八章、開普敦條約第五十八章、收網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七十一章、爾虞我詐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九十一章、背叛的代價第三十章、洗白了(求訂閱)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七十二章、匈牙利權利鬥爭(求票票)第三十二章、各有算計第四十七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一百五十九章、遭遇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一百九十三章、主導權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一百零七章、序幕第二十二章、破產啦第一百零六章、普魯士的野心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一百一十章、戰爭賠償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三十一章、甲午第八十五章、遠東風雲起第一百零九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六十九章、油田第三十一章、措施第六十章、一舉多得第三十六章、顛倒黑白第九章、1867眼球效應第一百七十章、皇帝的新衣第四十三章、被迫進行的改革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十二章、自由燈塔必須要亮起來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一百二十七章、追趕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一百三十一章、遲緩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