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

沙皇政府在行動,柏林政府也沒閒着。不同於俄國人家底厚實,有足夠的抵押品,普波聯邦就要窮逼的多了。

拿資源抵押?

抱歉,普波聯邦的礦產資源有限,最有價值的大概是波蘭地區的農產品。

遺憾的是農業危機還沒有完全過去,國際農產品交易市場上仍處於供大於求,根本就不值錢。

如果只是價格問題,也不是不能商量。資本逐利,打打折還是可以商量的。

關鍵是安全性無法保障,一旦普波聯邦戰敗就全部打水漂了,俄國人可不會承認這些貸款。

資源抵押不行,那麼領土、稅收、鐵路、港口呢?

理論上這些東西都是有抵押價值的,前提條件是銀行家們肯買賬。

涉及到的資金額度太大,除非能夠說服財團接手,要不然即便是獲得各國政府支持都不行。

沒辦法,誰也不敢肯定普波聯邦能夠贏得戰爭。輸了戰爭,柏林政府的所有承諾都是空頭支票。

不同於俄羅斯帝國,即便是輸了戰爭,也亡不了國。現在沙皇政府拿出的抵押品,即便是普波聯邦贏得戰爭,也沒有能力去佔領。

普波聯邦不一樣,他們的家底有限,一旦戰敗就全部賠進去了。

沒有人懷疑俄國人的胃口,就算是無法吞下普波聯邦,還可以拿去抵債。維也納政府對波蘭沒興趣,但是對普魯士地區的野心卻是人盡皆知。

口號喊的久了,假的也變成了真的。弗朗茨的大德意志計劃,喊了這麼多年,早就已經深入人心。

除了政府高層有限的幾個人外,剩下的奧地利人都是以統一德意志地區爲奮鬥目標。

柏林政府不可能,也不敢拿自家核心領土做抵押。要不然俄國人還沒打過來,國內的容克貴族就先政變了。

不要和他們扯大局,如果容克貴族都有大局觀念的話,原時空德國也不會那麼悲劇。

柏林王宮中,威廉一世期待的問道:“有銀行肯接手麼?”

這年頭的國際貸款、發行債券,最佳的方式是先搞定銀行財團,由銀行出面擺平政府。

只要和銀行簽訂了協議,基本上都能夠獲得批准,可以省下很多政治上的附加條件。

外交大臣傑弗理·弗裡德曼:“截止到目前爲止,只要五家銀行表示出了興趣。

這幾家都是小銀行,想要豪賭賭一把,就算是談成了,最多也就發行幾千萬馬克的債券。距離我們的預期目標,差距甚遠。”

(1馬克約合黃金0.358克)

這個世界上永遠不缺乏賭徒,即便是外界普遍不看好普波聯邦,同樣也有人敢接生意。

沉默了片刻功夫後,威廉一世緩緩的開口:“和猶太人聯繫吧!只要他們肯替我們發行債券,或者是提供貸款,就支持他們獨立建國。”

威廉一世不喜歡猶太人,但是現在不得不和猶太人合作。因爲沙皇政府反猶的關係,俄國的猶太人遭到了血腥屠戮,雙方的關係非常糟糕。

敵人的敵人就是盟友。這個年代猶太人沒有安全感,尤其是俄國反猶運動爆發後,爲了自身的安全猶太人必須要進行反擊,讓世界看到他們的力量。

原時空的日俄戰爭中,日本政府能夠支撐下來,除了英國人的支持外,猶太資本也是出了大力的。

外交大臣傑弗理·弗裡德曼:“陛下,這恐怕不夠。猶太人反俄不假,可是猶太資本更注重實際利益。

主張獨立建國的只是一部分普通猶太人,本身的話語權就不高。就算是他們願意和我們合作,也沒有能力承接多少債券。”

這年頭猶太人建國的呼聲還不高,分散在世界各地的猶太人,還是一盤散沙,沒有團結起來。

猶太資本就沒有國家概念,只忠誠於利益,遭到了歐洲社會的排斥,處境一直都不怎麼好。

大部分猶太資本家都擔心猶太國家建立,自己會遭到所在國家政府的猜忌、甚至受到打壓,一直反對獨立建國。

沙皇政府的反猶運動,確實震撼了不少人。可惜沒有什麼用,倒黴的大都是普通人,資本家依靠資本的力量,提早就收到消息跑路了。

“哎!”

嘆了一口氣後,威廉一世無奈的說:“嘗試一下吧,儘可能的多籌集經費。外交部做好準備,我要出訪歐洲。”

現實很殘酷,即便是再不願意,爲了籌集到足夠的戰爭經費,也不得不送上門去讓人狠宰一刀。

……

首相毛奇:“陛下,剛剛收到消息,今天早上8點15分,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元帥逝世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在普俄戰爭一觸即發的當口,軍方的警天柱又倒下了一顆。

阿爾布雷希特·馮·羅恩是普魯士三傑中知名度最低的,但是他對普魯士王國的貢獻一點兒也不低。

單單是主導了軍制改革,建立了強大的普魯士陸軍,就足以留名青史。

羅恩在普魯士軍隊中擁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充當着軍方和政府之間權利鬥爭的潤滑劑。普俄戰爭過後,柏林政府能夠穩定實現權力過度,他是居功甚偉的。

威廉一世沉聲說道:“準備國喪!”

看的出來,他現在的心情非常糟糕。早在兩個月前,羅恩的就已經臥病在牀,威廉一世已經做好了準備。現在真的發生了,他還是難以接受。

政治人物抗打擊能力,都是強大的。威廉一世很快就從悲痛中走了出來,開始考慮羅恩去世帶來的影響。

要平衡軍方和政府的力量,從來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羅恩去世後,必須要找到新的接替者,充當潤滑劑。

這個人可不好選,必須要在軍隊中足夠的威望,能夠令大家信服,同時還必須要敏銳的政治判斷力。

威廉一世首先就想到了毛奇,很快又排除掉了。毛奇在軍隊中的威望確實夠了,可惜政治眼光真的不咋地。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毛奇才能夠成爲首相。要是換了一個政治能力超強,又在軍隊中擁有影響力的主,威廉一世也不敢讓他出任首相。

君權和相權也是要相互博弈的,功高震主的事情,在東西方都一樣。弒殺功臣還不至於,要是手下人能力太強,制衡、打壓還是少不了的。

猶豫了再三過後,威廉一世還是決定先穩住。普俄戰爭一觸即發,柏林政府不能再起風波了,再大的問題也只能戰後再說。

帶來的後遺症,他已經顧不上了。贏得了戰爭,才需要解決;要是輸了戰爭,都流亡海外了,操心也是白搭。

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五十九章、皇子總督第一百章、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啓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一百一十一章、埃塞俄比亞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六十一章、南北談判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五十二章、菸酒專賣制度第五十七章、立憲第一百一十六章、添堵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九十一章、因爲需要而正義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四章、戰略鐵路計劃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一百章、發飆的……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聖誕節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五十七章、朝聖之路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一百六十三章、戰爭之神第一百二十八章、殖民之路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二十四章、長子誕生第五十一章、兩個瀕臨破產的國家第六十七章、權謀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八十六章、殊途同歸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兩百章、財可通神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兩百九十八章、弱國無外交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兩百三十章、毛奇第三十五章、近東戰爭結束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一百七十章、老將的對決第十三章、將星雲集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五十章、不能墮落的階層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一百三十三章、各取所需第六章、努力第十五章、嚇倒了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一百一十三章、沒有底線的操作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兩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兩百一十七章、備戰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一百三十七章、戰略優先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
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五十九章、皇子總督第一百章、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啓第二十九章、被動的妥協第一百二十四章、鬧劇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一百六十一章、普波聯邦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七十八章、論官僚技術哪家強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一百一十一章、埃塞俄比亞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六十一章、南北談判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五十二章、菸酒專賣制度第五十七章、立憲第一百一十六章、添堵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九十一章、因爲需要而正義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九十二章、英國人的外交能力第四章、戰略鐵路計劃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兩百七十六章、跑路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二十四章、鐵路網第八十二章、帶不動的豬隊友第一百五十九章、大通脹第八十三章、小內閣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一百章、發飆的……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兩百三十八章、換個聽話的上臺第一百八十二章、特殊的聖誕節第一百五十六章、空降兵出籠第一百五十七章、朝聖之路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第一百六十三章、戰爭之神第一百二十八章、殖民之路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兩百零八章、金融市場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二十四章、長子誕生第五十一章、兩個瀕臨破產的國家第六十七章、權謀第兩百五十一章、巴拿馬獨立組織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八十六章、殊途同歸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兩百章、財可通神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一百九十四章、明碼標價的政治誘降第兩百九十八章、弱國無外交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第兩百三十章、毛奇第三十五章、近東戰爭結束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一百七十章、老將的對決第十三章、將星雲集第三十七章、下黑手第五十章、不能墮落的階層第七十七章、生產線第一百四十六章、攪屎棍上線第一百三十三章、各取所需第六章、努力第十五章、嚇倒了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一百一十三章、沒有底線的操作第五十三章、法國入場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九十六章、政客的狠第一百三十七章、戰地記者第一百三十八章、經濟轉型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一百八十七章、移民第兩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兩百一十七章、備戰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一百三十七章、戰略優先第兩百二十三章、戰爭結束第一百零五章、無疾而終第一百零二章、俄阿密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