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革命浪潮

隨着一艘艘船舶離開,普魯士王國數百年集贊下來的底蘊,在悄然無息中被弗朗茨掏空。

不對,這應該和普魯士沒什麼關係了。現在這裡已經是俄國人的地盤兒,俄奧之間親密合作,完全是各取所需。

沙皇政府排除了隱患,穩定了地方局勢;奧地利增加了主體民族人口,雙方都是贏家。

受此影響俄奧關係變得更加和諧,作爲俄奧友誼的見證,前不久兩國政府還達成了貸款延期兩年支付協議。

純友誼性質,沒有任何政治附加條件。自從協議達成後,兩國在波羅的海一帶的貿易就繁榮了起來。

受此俄奧貿易繁榮的影響,奧地利從事國際航運業務公司率先走出了經濟危機,每天都有大量船舶穿梭于波羅的海和奧屬殖民地之間。

緊隨其後的是農產品、日用品企業,移民帶動了消費額上漲,把這些企業從破產的邊緣拉了回來。

代價就是奧地利國家銀行,陸續向移民發放了數千萬神盾的安居貸款,人爲的製造了消費市場。

……

里昂的一聲槍響,打破了歐洲大陸的寧靜。自1848年大革命後,歐洲的革命浪潮再一次被點燃。

法蘭西自然是重災區,從巴黎到羅馬無處不充斥着革命的傳單、標語,就和後世電線杆上的小廣告差不多。

“滅火”成爲了法國政府最重要的工作,警察、軍隊都沒時間休假了,大家都忙個不停。

受革命浪潮影響,歐洲各國的革命團體都紛紛響應。

1882年2月11日,西班牙首都馬德里爆發起義;

1882年2月13日,比利時最大的港口和重工業城市安特衛普,爆發了碼頭工人起義;

1882年2月13日,盧森堡爆發了煤礦工人起義;

1882年2月21日,瑞士爆發了農民起義;

1882年3月1日,倫敦爆發了紡織工人起義;

1882年3月7日,愛爾蘭地區爆發了獨立運動;

1882年3月12日,葡萄牙爆發了資產階級革命;

1882年3月17日,波蘭地區爆發了反俄起義;

……

在過去的不到兩個月時間裡,歐洲大陸就爆發了大大小小上百起革命,超過一半的工業城市都發生了罷工運動。

彷彿一夜之間,歐洲又回到了大革命時代。

看着別人倒黴那是心情愉悅,輪到了自己那就如坐鍼氈了。

作爲資本主義世界的領頭羊,奧地利也沒有能夠獨善其身。

在過去的兩個月裡,奧地利政府先後撲滅了米蘭紡織工人暴動、威尼斯獨立運動、薩克森銅礦暴動,破獲了數十起革命黨案件。

看的弗朗茨都膽戰心驚,他萬萬沒有想到,自己的治下居然有如此多的亂黨。

毫無疑問,這幫革命黨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是境外敵對實力支持的,其中三分二都是英國人的手筆。

令弗朗茨欣慰的是在這波革命浪潮中,維也納表現的非常穩定,不僅沒有辦法革命,連罷工都沒有發生。

這個時候,弗朗茨有些理解爲什麼後世歐洲各國要去工業化了。

平常時期還好,一旦遭遇經濟危機,製造業受到的衝擊太嚴重了。

尤其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那更是一場災難。

產品賣不出去,企業要裁員求生存,經濟危機中很難找到新工作,工人同樣需要生存,矛盾就產生了。

別的產業雖然也會受到衝擊,但因爲僱傭員工數量相對較少,又不像大工廠那樣集中在一起,爆發危機也分散在了各地。

理論上來說,只要沒人搗亂,奧地利這種殖民帝國是可以避免革命爆發的。

失業人羣國內沒有就業崗位,但海外殖民地上可以安置。通常來說,人只要有的選擇,就不會走極端。

想到了這裡,弗朗茨就對約翰牛恨的咬牙切齒。爲了報復英國人,弗朗茨第一時間決定增加對愛爾蘭獨立組織、英倫革命黨的支持。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次波及全歐洲的革命浪潮,也是幾個大流氓互相捅刀子的結果。

首相費利克斯:“陛下,剛剛收到消息,西里西亞難民營大約有五千餘人發起了抗議活動,要求政府出面干涉俄國人的暴行,解救受欺壓的……”

不待費利克斯把話說完,弗朗茨就憤怒的摔掉了手中的杯子。“抗議”,什麼時候罪犯也有權利抗議了?

沒有毛病,難民營接收的非法入境分子,法律上定義爲罪犯也是可以的。

因爲涉及人數過多,維也納政府沒有直接把所有人都定義罪犯,只是懲戒了帶頭人。

這次抗議活動,毫無疑問挑戰了弗朗茨的底線。俄國人的暴行,向奧地利政府抗議,這不是扯淡麼?

奧地利又不是國際警察,憑什麼干涉人家的內政。真要是胡亂指手畫腳,早晚都會被人打死。

維也納政府已經陸續安置了大部分,不過仍然還有二十餘萬人滯留在難民營,等待着安置。

弗朗茨冷笑道:“把所有參加抗議人員,全部遣返回俄羅斯帝國,送給亞歷山大三世種土豆。

相關責任人全部撤職,並且追究責任。派出調查組,嚴查事情的來龍去脈,我不相信這是難民自發的。”

難民營可是軍事化管理,居然還能夠爆發抗議活動,這要是沒有管理人員瀆職,說什麼弗朗茨都不信。

說句不好聽的,管理人員不願意,外界發生了什麼,難民營裡面的人都收不到消息。

這些人也沒有閒着,弗朗茨也在邊界上修起了圍牆。不是爲了什麼,主要是給難民找點兒事做,免得閒下來惹麻煩。

千防萬防,麻煩還是找上門了。爲了長治久安,弗朗茨必須要殺雞儆猴。

遣返回俄羅斯帝國,就是最大的懲罰。沙皇政府不會歡迎他們,能夠去西伯利亞種土豆都是幸運的了。

費利克斯首相提議道:“陛下,遣返這些鬧事的難民問題不大,麻煩的是愈演愈烈的歐洲革命浪潮。

雖然革命黨發起的暴動大都以失敗告終,沒有1848年那麼厲害,可這種頻繁發生的暴動,帶來的危害依舊不容小覷。

爲了歐洲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我們有必要再召開一次國際會議,把各國聯合政府起來,共同遏制革命思想擴散。”

這年頭就沒有不恐懼“革命”的政府,受生產力限制,全世界所有的國家,底層民衆日子都不好過。

“日子不好過”就有革命的意願,革命的土壤存在了,既得利益者自然恐慌了。

看似這些革命事件是孤立發生的,實際上這裡面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革命,都和國際勢力脫不開關係。

或許大家沒有直接策劃叛亂,但支持革命組織、傳播革命思想,給革命黨人提供庇護,這些都是大流氓們乾的。

當然,小國也有參與。只不過動作幅度更小一些,主要是做思想輸出。

1848年大革命過後,歐洲各國吸取了教訓,安分了一段時間,沒有想到現在又死灰復燃了。

在這個問題上,弗朗茨沒有指責別人的資格,類似的事情奧地利也沒少幹。

最起碼發生在英法國內的動亂,都有維也納政府的一份功勞。要是沒有奧地利參與,歐洲大陸就沒這麼熱鬧。

……

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九章、僱傭兵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八十六章、殊途同歸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九章、美國版鴻門宴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買賣——不做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七十六章、病急亂投醫第一百二十五章、屠城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四十三章、拿破崙三世的想法第一百四十八章、自找麻煩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一百零四章、一支筆,一杯咖啡……第六十二章、奧斯曼帝國危機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一百六十八章、法蘭西需要盟友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一百七十六章、埃及危局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德胡伊失守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兩百六十七章、小魚第四十九章、年輕一代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三章、輸出英鎊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一百七十六章、埃及危局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二十四章、陽謀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兩百四十六章、都是贏家VS沒有贏家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一百三十四章、穩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十三章、將星雲集第一百三十五章、被低估的拿破崙四世第八十八章、水淹七軍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六十九章、考驗的時刻到了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二十四章、攤牌
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九章、僱傭兵第一百三十二章、兵多任性第二十五章、衝量模式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八十八章、‘‘神羅派’’在行動第八十六章、殊途同歸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九章、美國版鴻門宴第三十八章、上杆子的買賣——不做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七十六章、病急亂投醫第一百二十五章、屠城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四十三章、拿破崙三世的想法第一百四十八章、自找麻煩第一百五十二章、心裡落差第一百二十一章、國際政治外交第八十一章、坎貝爾改革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一百三十一章、俄波衝突第六十七章、意外事故第一百零四章、一支筆,一杯咖啡……第六十二章、奧斯曼帝國危機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一百一十八章、巴爾幹半島開發計劃第一百六十八章、法蘭西需要盟友第一百零二章、虛虛實實第一百七十六章、埃及危局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德胡伊失守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六十五章、得與失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三十四章、夜深人靜的時候第一百一十七章、好主意=餿主意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七十一章、恐奧症患者第兩百六十七章、小魚第四十九章、年輕一代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七十四章、異想天開的計劃第七十六章、繼續挖坑第一百零一章、收復倫巴第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第三章、輸出英鎊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一百七十六章、埃及危局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二十四章、陽謀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兩百二十五章、分贓會議第兩百四十六章、都是贏家VS沒有贏家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一百一十五章、未雨綢繆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一百三十四章、穩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十三章、將星雲集第一百三十五章、被低估的拿破崙四世第八十八章、水淹七軍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二十九章、維也納暗流(求票票)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兩百一十四章、太平洋戰爭爆發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六十三章、貿易逆差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三十九章、外交變局第一百五十四章、懵逼的比利時第兩百九十四章、到此爲止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六十九章、考驗的時刻到了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七十五章、戰爭要爲政治服務第兩百五十八章、債務綁架第一百三十六章、馬六甲之戰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二十四章、攤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