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後續影響

顧客就是上帝,甭管人家買的武器是否合適,那都是人家的自由。

正所謂“千金難買我高興”。在這個問題上,神羅的軍工企業腦子都非常清醒,從來不強迫顧客買自己不喜歡的商品。

技術封鎖,出口限制通通不存在的。現在是19世紀,就算是把武器建造圖紙全部打包送人,都沒有幾個國家能夠複製出來。

拿着武器逆推技術,那就更不用說了。估計也就英國人能夠做到,其它國家就算是把技術推了出來,一時半會兒也無法量產。

那麼問題來了,英國人搞一堆陸軍裝備出來,能夠幹什麼?

總不能爲了和神羅搶奪軍火市場吧?

要知道,這年頭正處於武器更新換代的大時代。今天還是先進技術,明天就有可能被時代淘汰。

想要一直保持領先,就必須要不斷的投入。以目前國際軍火市場的盤子,再怎麼努力經營,和平年代也養不起幾家吞金獸。

神羅的軍工企業可以不斷投入,那是因爲神聖羅馬帝國本身就是全世界最大的軍火買家。僅自身的軍費開銷,就佔到了全球軍費開銷總額的1/3以上。

英國人的軍費開銷確實不低,但那也要倫敦政府捨得把錢往陸軍上砸才行。很遺憾,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爲了保持皇家海軍的優勢地位,英國政府就足夠努力了,再和神羅搞陸軍軍備競賽,那絕對是嫌死得不夠快。

至於空軍,這年頭就是一個小弟弟。不管弗朗茨如何重視,空軍仍然被海陸兩軍遠遠甩在後面。

神羅都是如此,其他國家就更不用說了。對很多國家來說,搞幾架飛機回去的象徵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

儘管空軍在反法戰爭中表現出了不俗的戰鬥力,但是飛機的殺傷力主要都衝着飛艇去了,對地面部隊的威脅有限。

在很多人看來,飛機最大的戰略意義,不是用來轟炸,而是用來偵查敵情,和打擊敵人地面部隊的士氣。

想要改變這一點,除非發動機技術再次突破,提高飛機的載重量。能夠將更多、更大的炸彈,從天上扔下來,才真正具備戰略轟炸的意義。

當然了,真要是發動機技術突破,不光飛機能夠受益,地面上的坦克裝甲車同樣會受益,就連內燃機工業也會迎來新的發展契機。

對神羅來說,這是花一份錢多方受益的項目。要是擱英國人頭上,那就只是單純的飛機受益,最多加上汽車工業。

沒有辦法,誰讓英國資本家躺着賺錢已經習慣了,抱着蒸汽機就是不願意撒手。

原本不列顛是工業界的一哥,可是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爆發後,就迅速開始掉隊。

不管是科技研發創新,還是新技術的運用和推廣,英國人都落後了。

一步落後,步步落後。如果用心追趕也就罷了,要是故步自封在哪裡等着,那麼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差距只會越來越大。

好吧,這也不能怪英國政府。英倫三島就那麼大點兒地方,人口也不過三千多萬,就算是想要往前衝,天花板也鎖死了上限。

能夠在先天條件受限的情況下,超越世界各國成爲海上霸主,已經非常了不起了。

……

倫敦,唐寧街首相官邸內,羅伯特·塞西爾正和政府高層一起看“電影”。

儘管是無聲電影,畫面也不夠清晰,但是電影的內容還是震撼了衆人。

伴隨着記錄片結束,羅伯特·塞西爾首相問道:“奧地利軍隊的表現,你們覺得怎麼樣?”

“看起來是訓練有素,氣勢非常足。不過海軍和陸軍不一樣,海軍更加重視技術,匹夫之勇難以成勢,這些不能體現海軍的戰鬥力。”

海軍大臣弗羅拉無所謂的回答道。

在場的衆人,就他最沒壓力了。皇家海軍百年積累起來的優勢,不是競爭對手一朝一夕就能夠追上來的。

除非維也納政府不顧一切的爆海軍,靠數量堆上來。顯然,這對一個陸權國家來說,是完全不可能的。

從神聖羅馬帝國的軍費開銷就可以看出來,陸軍第一海軍第二空軍第三,穩得是一塌糊塗。

儘管神聖羅馬帝國的軍費開銷已經是世界第一,但是分到海軍手中的軍費,卻遠遠比不上皇家海軍。

技術經驗上沒有優勢,又捨不得砸錢氪金,想要靠有限的軍費超越皇家海軍,根本就不現實。

“你們海軍每年有那麼多軍費,自然是不愁了。我們陸軍就慘了,每天都要吃糠咽菜,連一杯咖啡都混不上。

從影片中的內容來看,我非常懷疑,我們和奧地利人是不是生活在同一個時代。

可惜現實非常殘酷的告訴我:是!

現在不用懷疑了,我可以直接得出結論,陸軍和奧地利人相差了不只一個時代。

如果再不加大軍費投入,某一天在戰場上遇到了,我們不會比戰敗的法國人表現更好。”

不放過任何一個要軍費的機會,這是英國陸軍百年來的傳統。作爲“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孩子,要是再不學會哭,那就要真的被餓死了。

顯然,斯凱布魯是一名合格的陸軍大臣。適當的運用了修辭手法,強調了雙方的實力差距。

如果是熱血沸騰的青年,沒準現在已經想方設法,爲陸軍籌款了。

可惜,在場的都是政壇老油條了。英國陸軍跟不上時代,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經歷的多了,大家也就慢慢習慣了。

英國陸軍的每一次進步,都是被外在壓力逼出來的,一般來說都是受到社會毒打的時候。

比如說:第一次近東戰爭、南非戰爭,戰敗之後不列顛陸軍就獲得了短暫的黃金髮展期。

當政客們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之後,馬上又變了一副嘴臉。寧可將經費投入海軍浪費掉,也不願意爲陸軍多花一個便士。

在這種背景下,斯凱布魯自然要快刀轉亂麻。趁大家還沉浸在影片中,沒有回過神來,提前敲定結果造成既定事實。

外交大臣卡梅倫:“放心吧,爵士。我們已經買回了樣品,要不了多久就能夠實現國產化。

不過奧地利人的手真是黑,飛機一百架起賣,坦克裝甲車直接打包五百輛。

除了少量需要供企業研究技術外,剩下的都會裝備到部隊,你們想要的飛行師、坦克師、裝甲師全都有了。”

靠競爭對手幫忙增加編制,說出去都沒有人敢信,然而這一切卻真的發生了。

作爲老派工業強國,英國的技術並不差,儘管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掉隊了,英國企業仍然能夠造出這些裝備來。

只不過這需要大量的研發時間,以及大筆的經費投入。

問題是誰都知道英國陸軍是窮鬼,飛機坦克造本動則上萬,縱使搞出了這些裝備,陸軍也不可能大量採購。

陸軍不採購,殖民地軍隊就更加買不起了。國內沒有市場,國際上要面臨神羅的競爭,同樣難以拉到訂單。

花費大代價,把產品搞了出來,最終的銷量只有三位數。搞不好連研發成本,都收不回來。

資本逐利,沒有足夠的利潤,英國軍工企業自然缺乏動力。雖然也在進行相關技術研究,但是投入的力度那就完全沒法比了。

可是站在國家的層面上來說,不列顛又不能沒有這些先進裝備。即便是戰場上可能用不到,那也必須要有。

這關係到了日不落帝國的顏面,作爲世界霸主,但凡是能夠撐場面震懾人心的武器,都必須要有。

不光要有,還要能夠自造。企業不願意搞,政府就要爲他們創造條件,幫他們完成技術突破。

畢竟,和平年代軍工企業的小日子本來就很一般,必須要嚴格控制成本,才能夠保持盈利。

如果不是政府要求,估計很多軍工企業,都砍掉了陸軍裝備研發生產部門。

國會盯得緊大訂單給不了。不過提供樣品模型,讓企業逆推技術,幫他們節省研發成本還是可以的。

這也是在發現維也納政府進行武器大甩賣後,英國政府立即訂購的原因。

雖然價格看起來貴了一點兒,但是考慮到技術溢價,實際上還是很合算的。

飛行師、坦克師、裝甲師這些都是陸軍夢寐以求的,但是斯凱布魯卻高興不起來。沒有辦法,關鍵問題還是回到了軍費上。

技術兵種可不是步兵那麼廉價,這些飛行師、坦克師、裝甲師加在一起,估計陸軍小一半的軍費都沒有了。

要是不增加財政撥款,這讓其他部隊的日子怎麼過?

正當斯凱布魯在盤算,怎麼說服衆人增加軍費的時候,羅伯特·塞西爾首相又給補上了一刀。

“增加了飛行師後,加上之前的飛艇部隊,我們的空中力量已然大增。繼續留在陸軍中,就顯得不合時宜了。

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借鑑神聖羅馬帝國的成功經驗,單獨設立一個新的軍種,管理這些空中部隊。”

聽到這個噩耗,斯凱布魯立即臉色大變。

拿飛艇部隊換裝甲部隊,看起來似乎差不多。實際上這背後隱藏的利益,就大得去了。

本來陸軍就勢弱,要是再多一個空軍出來搶資源,斯凱布魯都不知道未來的日子該怎麼過。

畢竟,皇家海軍太強勢,飛行部隊獨立成軍,也沒有能力和他們爭奪軍費。唯一能夠搶的,就是陸軍的軍費份額。

加上不列顛歷來都有打壓陸軍的優良傳統,斯凱布魯瞬間感覺到了“前途無亮”。

倒不是說文官出身的斯凱布魯,真的就對陸軍感情有多深,問題是他現在是陸軍部長。

要是不能爲陸軍爭取權益,憑什麼獲得軍方的支持?

一個沒有軍方支持的陸軍大臣,註定是坐不穩的。估摸着空軍建立之日,就是他離職滾蛋之時。

斯凱布魯幽怨的望着羅伯特·塞西爾首相,彷彿是在說:我們可是政治盟友,有你這麼坑隊友的麼?

或許是意識到了吃相有些難看,不利於領導班子的團結,羅伯特·塞西爾首相隨即補充道:“考慮到實際情況,一躍而就直接成立空軍太過突兀,恐怕很多人會接受不了。

短時間內,空軍還是先掛在陸軍部下面。只不過飛行部隊必須要建立獨立的領導層,爲未來拆分做準備。”

這個補充令斯凱布魯神色稍緩,但是不滿之情,仍然掛在臉上。顯然,首相已經下定了決心拆分陸軍。

從在場衆人那一臉平靜的表情就可以看出來,顯然這件事情他們事先已經溝通過的了,就剩下斯凱布魯這個陸軍大臣最後知道。

“首相閣下,這麼做太明顯了。真要是組建了獨立的領導班子,誰都知道政府要拆分陸軍。

神聖羅馬帝國的空軍是以飛機爲核心,飛艇部隊並沒有全部劃入空軍,其中相當大一部分飛艇都留在了陸軍。

作爲使用空中力量經驗最豐富的國家,神聖羅馬帝國這麼做,肯定有他們的道理。

既然我們要借鑑他們的成功經驗,那就要全面學習,不能只學其中的皮毛。

把新購買的飛機,直接整編成一個飛行師,劃爲陸軍部直屬部隊。既不會引起外界的懷疑,也不會影響未來的拆分工作。”

胳膊拗不過大腿,不想接受現實也不行,斯凱布魯現在能夠做的,就是儘可能的爲陸軍爭取權益。

如果是在國會、或者是公衆場合,斯凱布魯肯定要爲據理力爭。但是在僅有幾個人參加的高層會議上,就沒有必要繼續作秀了。

大人物自有大人物的氣度,動不動面紅耳赤的爭吵,那大都是做給外人看的。

同一個政黨出身,本來就是政治上的盟友,真要是經常爭得翻臉拍桌子,那麼這個團體早就玩兒不下去了。

事實上,從弗朗茨帶頭建立陸海空三軍後,跟隨的國家就不少。英國政府內部也不乏支持效仿的聲音。

作爲聰明人,斯凱布魯一眼就能夠看出三軍獨立的好處。但是作爲陸軍大臣,他又不希望這一切發生在自己任期內。

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兩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五十八章、國葬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七十九章、拿破崙四世的奮鬥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兩百零二章、棄子第三十章、跳坑了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一百六十二章、腦殘戰略?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一百五十二章、驚呆了的數字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七十六章、聯軍的計劃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第兩百三十章、高風險第八十一章、轉折之戰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五十五章、即將消失民族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一百二十章、更改計劃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一百七十七章、體制改革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五十三章、戰略性移民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二章、國際承認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一百三十章、英俄戰爭爆發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一百七十五章、黑科技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十八章、別無選擇第二十八章、都在演戲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七十八章、忠誠在奮鬥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一百五十八章、海上歲月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二十五章、腓特烈號第八十五章、遠東風雲起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八十二章、棋子的無奈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一百四十八章、牆頭草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褻瀆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兩百一十章、炮灰總動員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一百三十八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七章、黑暗時代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九十二章、特倫託之戰——反擊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二十章、密謀第二十七章、不同的世界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十五章、人性第七十章、想要止損的法國人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
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十六章、棉花危機第一百二十章、政治藝術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兩百三十一章、掀翻桌子第一百八十四章、就食於敵第八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三十五章、唯纔是舉第一百一十二章、昏暗的日子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五十八章、國葬第兩百七十九章、善戰者無赫赫戰功第七十九章、拿破崙四世的奮鬥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兩百零二章、棄子第三十章、跳坑了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三百零六章、針對性打擊第四十八章、搞事情的弗雷德里希第一百六十二章、腦殘戰略?第一百九十八章、複雜的政治第十五章、賠錢買賣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一百五十二章、驚呆了的數字第五十八章、起義失敗第七十六章、聯軍的計劃第十七章、西非衝突第一百五十章、道德綁架第兩百三十章、高風險第八十一章、轉折之戰第四十六章、又一個歐陸平衡第五十五章、即將消失民族第二十三章、聲南擊北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一百二十章、更改計劃第一百零四章、清君側第一百七十七章、體制改革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五十三章、戰略性移民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二章、國際承認第三章、革命浪潮第三十八章、俾斯麥第一百三十章、英俄戰爭爆發第一百一十二章、債主的煩惱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一百七十五章、黑科技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兩百二十八章、法國人的麻煩第十八章、別無選擇第二十八章、都在演戲第兩百四十二章、用工慌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兩百一十八章、籌集經費第一百六十一章、奧撒協定第七十八章、忠誠在奮鬥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一百五十八章、海上歲月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二十五章、腓特烈號第八十五章、遠東風雲起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八十二章、棋子的無奈第一百八十六章、引爆第一百四十八章、牆頭草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褻瀆第九十八章、鷸蚌相爭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兩百一十章、炮灰總動員第一百六十章、西線危機第一百三十八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三十二章、跑偏的沙皇政府第七章、黑暗時代第九十章、趁火打劫第九十二章、特倫託之戰——反擊第一百九十六章、南洋亂局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二十章、密謀第二十七章、不同的世界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十五章、人性第七十章、想要止損的法國人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