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喬治一世在行動

不管願不願意,法國人既然對比利時宣戰了,利奧波德二世就只能硬着頭皮跟上。

戰而不宣這種沒有皮面的事情,利奧波德二世還幹不出來,比利時民衆也不會答應。

1890年9月28日,在一片慌亂中,比利時政府對外發布通電公開向法蘭西宣戰。

毫無疑問,這封宣戰電報不光是給法國人看的,更多的還是做給奧地利看的。

彷彿就是在說:老大,小弟都上了,現在看你的了。

當天下午,弗朗茨在帝國議會進行了反侵略演講,痛斥了法蘭西的無恥行爲,然後代表們一致通過了對法宣戰議案。

次日,弗朗茨在維也納宮發佈了《告法蘭西人民書》,列出了一堆的戰爭後果,號召法國民衆站起來反對政府發動的侵略戰爭。

毫無疑問,這樣的勸告文書半點兒作用也沒有,都已經宣戰了,自然不可能聽他吆喝幾聲就收手。

當然,要是把意大利人勉強也算入法國民衆中,那麼這次政治作秀就是完美級別。

公告發出後,羅馬就爆發了反戰、反侵略運動,並且迅速蔓延到多個意大利城市。如果不是意大利獨立組織表現的太無能,沒準又是一次人民起義。

1890年9月29日,法國政府向奧地利宣戰,同日法軍入侵比利時和盧森堡,拉開了歐陸戰爭的序幕。

漢諾威王宮中,喬治一世此刻正喋喋不休的咒罵道:“該死的不列顛騙子,都是一羣生孩子……”

從表情上就可以看出來,喬治一世被英國人給坑慘了。

德意志聯邦的實力不弱,背後還有一個奧地利,加入英國人承諾的安全保障,喬治一世誤認爲法國人這次的目標只是比利時。

在這種背景下,喬治一世自然要鼓動奧地利上,自己躲在後面看戲了。

爲了拖奧地利下水,反法同盟建立前期,喬治一世是積極配合。

一直持續盟約簽訂過後,自認爲大局已定,加上英國人的不斷忽悠,喬治一世就開始消極怠工了。

反正德意志聯邦內部亂得很,動作遲緩一些也說得過去,不怕盟友追究責任。

除了面子上做做樣子外,喬治一世並沒有督促各邦國擴軍備戰,盟友催促他都是往帝國議會上推。

比奧兩國向法國人宣戰後,喬治一世還在暗自慶祝計劃成功,誰知道法國人居然連他們這個看戲的都不放過。

躲是躲不過去了,因爲蝴蝶效應的關係,盧森堡仍然德意志聯邦中的一員,並沒有獨立出去。

作爲“北方的直布羅陀”,盧森堡這樣的戰略要地,法國人自然不可能放過。

要不然等戰爭進行到關鍵時刻,德軍從盧森堡殺出,法國人就只能哭了。

事實證明,英國人的保證在法國人那邊不值錢。不管德意志聯邦有沒有參戰,反正法軍都已經動手了。

除非喬治一世能夠坐視盧森堡淪陷不管,要不然這場戰爭他們打定了。

“陛下,息怒!英國人的事情未來再和他們清算,當務之急還是儘快動員,保證西部國土的安全。

同時加強同盟友之間的聯繫,消除之前的誤會,想辦法贏得這場戰爭。”艾瓦爾首相勸說道

沒有理會首相,喬治一世追問道:“英國人怎麼說?發生了這樣的事情,他們不該給我們一個解釋麼?”

漢諾威主導的德意志聯邦中央政府,從上到下都是親英派,就連德意志聯邦境內人數最多的親奧派,在這裡都是極少數。

英漢之間傳統友誼源遠流長,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兩國都擁有共同的君主,近百年來兩國都是最親密的盟友。

現在發生了這種事情,對喬治一世的衝擊可想而知,連帶着對親英派領袖的首相也不待見了。

“英國政府表示這是一個誤會,他們正在和法國進行溝通,讓我們先保持冷靜。”外交大臣魏德倫德忐忑的回答道

確實可以算是誤會,起碼法德兩國還沒有互相宣戰,理論上來說還有調停的可能。

冷靜是不可能的了,法軍正在進攻盧森堡地區,喬治一世可以冷靜,前線的官兵們可冷靜不了。

再怎麼親英,喬治一世也不是傻子。如果英國政府強勢宣佈介入,他還可以等等看,輕描淡寫的說誤會,這是在糊弄傻子。

“誤會個鬼,難道跑去盧森堡的法軍是去度假?

告訴英國人,如果法軍不在24小時內撤出德意志地區,那就戰爭吧!

命令駐紮在萊茵蘭地區的第一師、第二師、第七師立即增援盧森堡,命令第九師、第十一師向比利時地區運動,隨時做好增援比利時的準備。

通知各邦國代表,今天晚上召開帝國議會。政府立即以中央政府的名義,對外發布全國動員令。

安排下去,明天我要去柏林。事情到了現在這一步,我們必須要爭取普魯士的支持。

……”

在關鍵時刻,喬治一世還是表現出了一個君主應有的素質,有條不紊的發佈了一系列命令。

不想和法國人開戰,不等於德意志聯邦就沒有做戰爭準備。德意志地區混戰了幾百年,能夠生存下來的諸侯王個個都是家學淵源,沒有一個省油的燈。

歐洲局勢緊張,大家怎麼可能沒有準備呢?德意志聯邦最大的問題是協調難度大,而不是其他。

喬治一世被英國人忽悠,事實上也是被逼無奈。因爲這個時候跟着法國人打一仗,無論勝負如何,都有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可能會丟掉皇位。

輸了戰爭,不是被法國人擼掉皇位,就是被民衆掀下臺。

贏了戰爭,德奧合併就是大勢所趨,在德意志地區哥達王朝根本就沒辦法和哈布斯堡王朝競爭,漢諾威也競爭不過奧地利。

對一名君主來說丟掉皇位,可不僅僅只是少了一個名頭,而是伴隨一生的恥辱。

英國人的許諾就是一根救命稻草,內心深處的慾望,驅使着喬治一世相信。

現在謊言被拆穿了,喬治一世已經清醒了過來。既然戰爭無法避免,那就要面對現實。

贏了這場戰爭,他還有談條件的資本,就算是保不住皇位,也可以有一個體面的落幕。

要是輸了戰爭,那就喪失了全部主動權,只能依靠英國人的支持維繫統治,還隨時都有可能被民衆推翻。

經歷了剛剛發生的事情,喬治一世已經對英國人喪失了信心,準備自力更生了。

要和法國人打仗,普魯士王國的重要性就體現了出來。憑藉和俄國人對壘的輝煌戰績,普魯士王國可是德意志聯邦的武力擔當。

儘管在之前的戰爭中損失慘重,戰後又被奧地利挖角,普魯士王國仍然有不俗的戰鬥力。

“陛下,鑑於目前複雜的國際局勢,英國人很有可能和法國人站在一起,我提議暫停支付英國人的貸款。”艾瓦爾首相補救道

德意志聯邦被英國人坑了,作爲親英派的領袖,相信英國人許諾的艾瓦爾首相,肯定是要負責的。

不想跟着完蛋的艾瓦爾首相,果斷的選擇和英國人做切割,親英派變成了反英派。

政治人物嘛,變臉如翻書,這都是正常操作,艾瓦爾首相沒有絲毫心裡壓力。

“這恐怕不行,英國政府在支持法國人不假,可那都是暗地裡的,明面上不列顛仍然是中立國。

我們這個時候宣佈債務違約,很有可能將英國人真的逼向法國人一方,局勢會對我們更加不利。”外交大臣魏德倫德

現在是19世紀,賴賬可不是什麼好玩兒的,武力催收那是常有的事情,這年頭真正賴賬成功的歐洲國家也就俄國人。

面對英國債主,德意志聯邦明顯不具備賴賬的實力。真要是撕破了臉,倒黴的還是他們自己。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喬治一世咬了咬牙說道:“以戰爭爆發財政緊張爲由,發電給英國人,告訴他們我們要延期支付貸。

這次他們擺了我們一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倫敦政府會給我們一定的安撫。

現在延期支付債務,英國人應該不會大動干戈。記住語氣要誠懇一點兒,外交部要儘量安撫英國人。

必要的時刻,可以給英國人做出承諾,只要法國人撤軍我們馬上恢復支付。”

喬治一世要賴英國人的賬也是被逼出來的,德意志聯邦有錢,那是地方邦國有錢,中央政府從來都窮得叮噹響。

稅收收不上來,德意志聯邦中央政府就連支付工作人員薪水,很多時候都拿不出來,必須要由漢諾威財政墊付。

戰爭又是吞金獸,鉅額的戰爭經費,中央政府是肯定掏不出來的。

要各邦國政府承擔,又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扯皮。在這個節骨眼上,那是能省一分是一分,延期支付英國人的債務總比財政破產的好。

順便還可以警告一下英國人,不要做得太過分,要不然德意志聯邦完蛋了,他們的債務也就完蛋了。

可惜喬治一世底氣不足,警告的意味被吹沒了。

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一百四十六章、十字路口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殘留很強大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四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十八章、詐捐門第二十章、逼出來的歐洲經濟峰會第兩百領四章、洗白之路第九十六章、針鋒相對(補)第三十五章、顛倒黑白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五十八章、第五十九章、落井下石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八十八章、水淹七軍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二十四章、攤牌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六十一章、南北談判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九十九章、豪賭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九十二章、殺人誅心第四十一章、越來越遠的真相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七十章、反作用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戰爭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五章、戰爭契機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一百一十九章、無奈的選擇第三十三章、結盟否?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二十四章、長子誕生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二十四章、希望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三百零五章、擠兌法郎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三十章、只在乎曾經擁有的鐵路第十九章、自治省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十章、法蘭西的面子值多少錢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三章、輸出英鎊第兩百九十八章、弱國無外交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二十五章、大國夢
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一百四十六章、十字路口第一百一十章、封建殘留很強大第一百二十六章、沒得選擇第五十一章、人事調整第四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十六章、豬隊友養成記第兩百八十一章、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四十五章、進退維谷第十八章、詐捐門第二十章、逼出來的歐洲經濟峰會第兩百領四章、洗白之路第九十六章、針鋒相對(補)第三十五章、顛倒黑白第六十八章、零風險高回報第一百二十八章、禁毒運動第一百零五章、宣而不戰第五十八章、第五十九章、落井下石第一百六十七章、人間煉獄第兩百八十九章、不是錢是命第八十八章、水淹七軍第八十六章、政治藝術第一百七十章、迷惑不解第二十四章、攤牌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八十一章、法律武器第三十七章、各有算計第八十章、黑山人的奮鬥第二十六章、南非風雲起第一百一十七章、適得其反第一百七十一章、殖民地交易第一百五十五章、近東條約第一百九十章、不列顛的抉擇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八十六章、醜聞第一百零六章、序幕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三章、傳奇人物——卡爾大公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一百四十二章、艱難的抉擇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七十三章、有坑還是要跳第六十一章、南北談判第二章、奪權第一步——金本位改革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九十九章、豪賭第一章、沙皇想要廢奴了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十一章、股災來了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九十二章、殺人誅心第四十一章、越來越遠的真相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兩百一十一章、最早的無線電第十三章、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第七十章、反作用第四十章、近東開發1.0第八十六章、準備殺羊了第四十二章、第二次普丹戰爭第五十章、看熱鬧不嫌事大,再添上一把火第一百一十一章、認準就對了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五章、戰爭契機第一百二十七章、難民危機爆發第兩百二十二章、霸權鬥爭的延續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八十四章、邪惡的自由貿易第一百一十九章、無奈的選擇第三十三章、結盟否?第九十八章、殖民地本土化——相忍爲國第七十五章、後續影響第二十四章、長子誕生第九十六章、合作共贏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二十四章、希望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三百零五章、擠兌法郎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兩百八十五章、生活多艱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九十九章、激進派≠作死派第三十章、只在乎曾經擁有的鐵路第十九章、自治省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四十九章、戰略豪賭第三十章、讓市場恢復信心?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十章、法蘭西的面子值多少錢第兩百三十章、危機來了第三章、輸出英鎊第兩百九十八章、弱國無外交第七十六章、戰略抉擇第二十五章、大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