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烈焰焚城

滅鼠是一項傳統技術,早在數千年前人類文明中就出現了,最早的老鼠藥都可以追溯到先秦時代。

《山海經。西山經》中記載“皋塗之山”上“有白石焉,其名曰舉,可以毒鼠。有草焉,其狀如藥茇,其葉如葵而赤背,名曰無條,可以毒鼠”。

щшш ¤TTKдN ¤c○

最初是利用植物毒素,或者是礦物毒素,發展到19世紀已經是五花八門,各不相同的老鼠藥多達上百種。

“黑死病”的威名太盛,接到維也納政府的照會後,歐洲各國政府在迷迷糊糊中表示了支持。

亂七八糟的滅鼠藥,一船又一船往小亞細亞半島送。各種奇葩用法,搞得執行滅鼠工作的奧地利軍隊內心崩潰。

歐洲世界的目光都匯聚了過來,各國紛紛派出醫學專家,前來實地查看。

當然,這種熱點新聞永遠少不了記者。參觀了俄軍營地的慘狀後,各種懷疑都蕩然無存。

反土同盟再怎麼玩兒,也不可能拿幾萬士兵的生命來演苦肉計,“黑死病”的名頭算上坐實了。

黑死病在歐洲肆掠的幾百年時間裡,也是分階段、地域爆發的,一直持續到18世紀。

1347年至1353年最厲害,從西西里島開始,然後意大利、奧地利、法蘭西、英格蘭、中歐、北歐……

後面1629年到1631年的意大利瘟疫、1665年到1666年的倫敦大瘟疫、1679年的維也納大瘟疫、1720年到1722年的馬賽大瘟疫,以及1771年的莫斯科瘟疫。

雖然被認爲是黑死病,但仍然有所區別。究竟是瘟疫病毒發生變異,還是新的病毒,到現在都是未解之謎。

近東地區的瘟疫,纔剛剛開始發力,就已經爆發了驚人的殺傷力,歸結到其中也很正常。

……

自從瘟疫在軍隊中蔓延後,作爲最高指揮官的伊萬諾夫元帥,心情就沒有好過。別人可以找藉口溜號回國,就是他不能跑。

軍方老大也不好當,除了拿得出手的戰功外,還必須要有令衆人信服的人品。

保守的伊萬諾夫元帥,無疑是一名合格的軍人。收到瘟疫爆發的消息過後,就那馬不停蹄的從聖彼得堡趕了過來,承擔起了最高指揮官的責任。

伊萬諾夫關心的問:“奧地利人承諾的藥品,送過來了沒有?”

爲了這批藥品,他可是豁出去了。在聖彼得堡還和政府的高層大吵了一架,主要目的就是不讓沙皇政府過手。

雁過拔毛,這是沙皇政府的老毛病。

亞歷山大二世時期靠着鐵血手段,還能夠震懾住官僚;到了亞歷山大三世時期,施政理念變得緩和起來,官僚們的膽子又大了起來。

本來藥品數量就不足,再讓國內那幫傢伙扒一層皮,到手的就更少了。

這些藥品都是市場上的緊俏貨,被剋扣一部分也就算了,萬一碰到一個膽大包天的直接給調換了,那就要出人命了。

對國內官僚們的節操,伊萬諾夫元帥從來都不抱有任何信心。

厄茲居爾中將回答道:“只收到五千三百一十八支,剩下的最快也要等下個星期,才能夠到貨。”

聽到這個答案,伊萬諾夫元帥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現在病倒的俄軍士兵,都超過五萬人,藥劑不過十分之一。給誰用,不給誰用,這是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給國內發電,讓政府想辦法採購,沒有藥品是要大事的!”

現在伊萬諾夫最後悔的就是回國參加慶功宴,以至於浪費了最佳反應時間。

理論上來說,戰爭已經結束了,作爲戰勝國,俄軍隨時都可以撤回去,可惜現實不允許。

不說俄奧之間達成的交易,關鍵是現在感染的士兵人數那麼多,要是這個時候回去,豈不是把本土也給連累了?

況且,留在小亞細亞半島還可以向盟友求助,一旦回國那就不用指望了。

即便是有援助的藥品,也會被國內的權貴瓜分一空,根本就輪不到這些真正需要的普通士兵。

厄茲居爾中將提醒道:“元帥,這恐怕很難做到。這些藥品都是實驗室生產的,一直都是供不應求。

就算是政府肯花錢去買,也只能從黑市上用高價收購一小部分,還是無法滿足需求。”

……

安卡拉,從俄軍撤離開始,這座城市就完全荒廢掉了。

作爲疫情的誕生地,這裡成爲了滅鼠工作的重中之重,奧地利飛艇部隊已經從天上往下投放了數十噸滅鼠藥。

昔日的反土同盟聯軍指揮部,現在變成防疫工作指揮部。阿爾布雷希特這個滅亡奧斯曼帝國的總指揮,變成了滅鼠總指揮。

這是必然的結果,士兵們都在半島上,要是高層軍官跑了路,軍心也就散了。

阿爾布雷希特:“現在的滅鼠效率太低了,現在是冬天老鼠貯存了足夠的食物,出來活動頻率不高。

爲了在冬天結束前,最大限度的消滅老鼠,我們必須要採用更加積極的措施。

誰也不知道奧斯曼人準備了多少養鼠地下室,現在的情況也不適合派士兵入城搜索,我提議直接採用燃油焚城。”

反對自然是不可能的。現在這些地方都是奧地利的領土,爲了防治疫情,阿爾布雷希特要燒自家的城市,大家自然不會有意見。

如果是不知情的人,可能還會非常感動,以爲奧地利做出了莫大的犧牲。

畢竟焚燒的城市,都是自家的產業。就算是戰爭中有所破壞,可是大體框架還是好的,修修補補又滿血復活了。

阿爾布雷希特是知情者,早早就清楚維也納政府的近東開發計劃中,不包括舊城修復計劃。

要麼重新選擇地區建新城,要麼進行大規模改建,反正最後都會面目全非,再加一把火也無傷大雅。

俄軍元帥伊萬諾夫:“閣下的提議非常好,俄羅斯帝國願意提供二十萬噸火油。”

英國代表謝樂爾·艾伯利:“不列顛願意提供三十萬噸火油,用來消除隱患。”

……

這不是一家一國的事情,爲了自身的安全,歐洲各國這次難得的沒有互相拆臺。無論能力大小,大家或多或少都出了一份力。

各國提供的燃油不少,不過那都是理論上的數值,什麼時候能夠到位,還是要看官僚們的節操。

作爲東道主,奧地利不得不承擔起責任。幸好電力已經在國內的大部分城市普及,要不然民衆們連燈油都買不到了。

自從防疫指揮部做出烈火焚燒病源的決定後,奧地利就開始缺油了。

沒有辦法,奧地利確實有很多石油,可問題是都埋在地底下,一時半會兒根本就不可能挖出來。

僅靠羅馬尼亞地區那幾個油田提供的產能,根本就不能滿足奧地利的需求。

從五年前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奧地利都是世界第一石油進口大國。

費利克斯首相:“政府已經盡力了,國內能夠籌集到的燃油,都送到了近東地區。

國際上現貨也被我們掃蕩一空,連帶着國際燃油價格都大幅度上漲。

不過這仍然是杯水車薪,歐洲各國承諾提供的燃油不少,可惜他們的效率太低了。

等他們的物資到位,估計都快到夏天了,近東地區的疫情不容許拖延。”

猶豫了片刻功夫後,弗朗茨緩緩說道:“那就動用我們的戰略儲備,先把安卡拉這個源頭給消滅掉。”

如果換個時間點,弗朗茨是絕對不會這麼輕易放棄國家戰略儲備油的。

時至今日,石油已經是奧地利的一種重要能源。第二次工業革命中興起的內燃機產業,就是全靠油來帶。

沒有足夠的石油供應,奧地利在第二次革命中建立起來的產業優勢,直接會葬送掉一半。

不過現在不一樣了,隨着國際局勢的緩和,歐洲大陸一時半會兒是不會爆發戰爭的。

尤其是在吞併奧斯曼帝國後,奧地利的戰略安全已經得到了保障,政府可以放心大膽的開發中東石油。

只需要再撐過最艱難的一段時間,後面中東地區的石油被開採了出來,就再也不用爲油不夠用而擔心。

……

安卡拉,成爲了第一座被烈火焚燒的城市。滾滾濃煙升起,無盡的罪惡在烈焰中化爲灰燼。

這只是一個開始,凡是發生大規模疫情的地區,附近的城市都成爲被淨化目標。

Wωω¤ тTkan¤ ¢O

整個1884年,防疫總指揮部的工作都是放火和投放老鼠藥。截止到疫情結束,先後有二十三座城市被烈火洗禮。

……

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五十八章、收網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七十三章、畫大餅的新高度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八十章、送上門的藉口第四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十八章、缺人第一百一十六章、聯姻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一百三十七章、戰略優先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一百二十七章、洗不清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六章、神盾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一百三十七章、戰略優先第兩百四十三章、復辟的前奏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一百零七章、暗藏殺機第兩百三十章、毛奇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七十二章、汽車工業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一百四十七章、新記錄第五十八章、收網第一章、新的時代——神盾結算體系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四十章、戰時經濟體制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三十七章、四國公約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兩百零一章、煩惱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一百五十九章、遭遇第四十九章、年輕一代第一百七十一章、災難的開始第五章、大婚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一百二十七章、洗不清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二十六章、殘酷的戰爭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五十七章、立憲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一百六十八章、法蘭西需要盟友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八十八章、水淹七軍第兩百三十四章、發現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五十八章、國葬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八十四章、賣隊友第兩百零四章、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十五章、強國夢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
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五十八章、收網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九十五章、吹牛逼戰略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兩百六十一章、籌碼第七十三章、畫大餅的新高度第三百零三章、大買賣第一百四十一章、借道第八十章、送上門的藉口第四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一百二十六章、製造恐慌第十八章、缺人第一百一十六章、聯姻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四十四章、“創業者”VS“蛀蟲”第八十六章、連鎖反應第一百三十七章、戰略優先第五十四章、撿來的元帥頭銜第一百二十章、君士坦丁堡拆遷隊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一百二十七章、洗不清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一百三十八章、倫敦會議第六章、神盾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六十八章、轉折點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一百三十七章、戰略優先第兩百四十三章、復辟的前奏第九十九章、普俄衝突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一百六十三章、投降否?第四十五章、法律武器第三十七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六十一章、匈牙利(求票票)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兩百六十八章、棄子第九十四章、軍備競賽第一百七十八章、發展的蘭芳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三十九章、漁翁現第兩百二十八章、糾結的……第一百零七章、暗藏殺機第兩百三十章、毛奇第八十九章、列強是要吃肉的第七十二章、汽車工業第三十五章、慶典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六十九章、地中海是我們的內海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三十六章、選擇很重要第一百四十七章、新記錄第五十八章、收網第一章、新的時代——神盾結算體系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四十章、戰時經濟體制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三十七章、四國公約第七十二章、第二羅馬帝國第兩百零一章、煩惱第五章、財產自主權第三章、法國的應對第一百五十九章、遭遇第四十九章、年輕一代第一百七十一章、災難的開始第五章、大婚第四十八章、大家都在準備第一百二十七章、洗不清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第八十七章、搞事情的約翰牛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零八章、容克VS文官+資本第二十六章、殘酷的戰爭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五十七章、立憲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一百六十八章、法蘭西需要盟友第九十六章、戰爭藉口第一百四十九章、熱愛大自然的奧斯曼第八十八章、水淹七軍第兩百三十四章、發現第一百四十三章、風波起第五十八章、國葬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八十四章、賣隊友第兩百零四章、站隊的時候到了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兩百九十章、大帝之殤第十五章、強國夢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八十四章、開闢新戰線第一百零七章、最適合做盟友的國家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第三十三章、共同防禦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