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禍水東引

原本就仇視西班牙的摩洛哥部落,在獲得大批武器彈藥之後,會發生什麼自然是不言而喻了。

既然賣軍火都套上了英國人的馬甲,繼續冒充英國政府支持摩洛哥反西運動,那就更是不在話下。

有支持古巴獨立運動的先例在,再暗中支持一下摩洛哥反西運動,也是非常自然的操作。

至少以摩洛哥部落酋長的思維模式,完全找不到懷疑的理由。何況,其他的都可以騙人,貨真價實的武器彈藥卻不可能說謊。

認知上的差異,爲這場騙局補上了最後一個漏洞。酋長們怎麼也不可能想到,在他們眼中價值連城的武器彈藥,到了另一波人眼中不比土豆、小麥貴多少。

槍是摩洛哥人的膽,正所謂“手中有槍,心中不慌”。拿到了武器的酋長們,面對西班牙殖民者的時候,底氣一下子就上來了。

忍氣吞聲,不存在的。要知道背後可是有大英帝國在支持,看看對面直布羅陀海峽內的英國軍艦,就給酋長們帶來了無與倫比的信心。

在仇恨和利益的驅使下,一時間摩洛哥地區的西班牙移民倒了血黴。被人敲悶棍根本就不算什麼,能夠撿回一條命都是幸運兒,倒黴蛋都被送去見了上帝。

幸好摩洛哥地區沒有了食人部落,要不然沒準還要去燒烤架上走一遭。

民間衝突政府背鍋,沒有任何毛病。腐朽的摩洛哥政府,對內管不住下面的部落,對外又不敢得罪列強。

原時空也是如此,西班牙人和摩洛哥地方部落幹了好幾次仗,摩洛哥政府都在裝聾作啞。

腐朽的摩洛哥蘇丹政府在發愁,陷入無盡麻煩中的西班牙政府,此刻同樣也不好受。

一方面是僑民的人身財產安全必須要保障;另一方面是疲憊的西班牙,已經無力再開闢第三條戰線。

外交上的強勢,實際上只是虛張聲勢。土著部落不買賬,光嚇唬摩洛哥政府也是於事無補。

……

馬德里,內閣會議室。

從步入會場開始,安東尼奧首相就用手指敲擊着桌子,彷彿是陷入了無盡沉思中。

“人到齊了,那麼今天的會議就開始吧!相信你們都收到了消息,我們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

繼菲律賓、古巴叛亂之後,摩洛哥地區也不穩了。敵視我們的土著部落,獲得了英國人的資助,正在給我們製造麻煩。

接下來該採取什麼措施,維護帝國的利益,就是我們今天需要討論的話題。”

不管英國人有沒有支持摩洛哥人反西運動,現在都必須是英國人在支持,這是政治需要。

時至今日,無論西班牙政府是否願意,都必須要站在英國人的對立面。

維也納政府的錢可不是白拿的,要是再不表明立場,接下來就不光是摩洛哥局勢動盪,而是西班牙局勢動盪。

不同於聲名狼藉、又有海峽阻隔的英國人,神聖羅馬帝國在歐洲大陸上的影響力,要恐怖的多。

如果維也納政府停止對他們的支持,轉而支持革命黨,西班牙不光守不住殖民地,就連本土也會陷入混亂中。

儘管作爲保守派大本營的維也納政府,現在不可能支持革命黨,但是西班牙政府不知道啊?

政治這玩意兒,誰也說不準。嘴上喊打喊殺,暗地裡提供支持的故事,在政治上發生的太多了。

反正英西關係一直都不好,最近又在殖民地問題上被英國人坑掉了半條命,那就乾脆一條道走到黑,直接反英算了。

當然,西班牙政府的反英力度,僅限於政治上喊幾句口號,表明自己的立場。真正承擔反英重任的,還是神聖羅馬帝國。

如果不列顛真的沒落了,安東尼奧不介意立即衝上去落井下石,要不然做事還是留一線的好。

“軍事手段明顯不可取,菲律賓戰勢未休,鎮壓古巴叛亂又到了關鍵時刻。不光軍方承受不了,財政也頂不住啊!”

財政大臣西格弗裡德語重心長的說道。不是他想要幫軍方推脫,主要是政府的腰包確實不鼓。

儘管外交大臣出去轉一圈,借了兩筆鉅款回來,比預想中更多一些,但是再多的錢也經不起吞金獸消耗。

對衆人投來的期待目光,外交大臣儒尼奧爾眉頭一皺,好心情瞬間就沒了。

“不要抱太大期望,摩洛哥王國對下面的部落只有名義上的統治權。就算是和他們達成了協議,也約束不了下面的土著。

總不能指望我們和未開化的土著部落談吧?摩洛哥地區有大大小小上千個部落,比我們的外交官都多。”

在內心深處,儒尼奧爾早就已經暗自吐槽了起來:真以爲外交部是萬能的,什麼事情都能夠解決?

明知道摩洛哥地區局勢動盪,背後有人在操縱,還指望靠談判解決,簡直就是……

殖民大臣塔博亞達侯爵冷漠的說道:“軍事不可取,外交辦不到。我們總不能放任不管吧?

那幫未開化的土著,可不懂什麼是國際規則。如果政府不早日採取措施,打擊他們的囂張氣焰,恐怕接下來的襲擊就不是個例了。

西班牙的顏面已經被人踐踏到了地上,要是繼續放任下去,未來會發生什麼,想必大家都很清楚。”

事實上,西班牙同摩洛哥土著部落之間的衝突,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

爲了解決這個危機,西班牙政府曾多次出兵。然而,最終的結果卻非常感人。

原時空西班牙可是和摩洛哥人一直pk到了1926年,最後還是聯合法國人一起瓜分,才佔領了北摩洛哥地區。

雖說原時空在美西戰爭中喪失了最富庶的殖民地,西班牙的國力遭受了重創,但是現在的西班牙也沒好到哪裡去。

除了收回了魯西永地區,面子上比較光鮮外,實質上並沒有多少區別。

古巴和菲律賓雖然在手中,可是這兩塊殖民地,都在鬧獨立。不僅不能向國內輸血,反而要從西班牙政府身上不斷吸血。

兩難的選擇,擱在任何一個政府身上,都會感到頭疼。

落到效率不高的西班牙政府頭上,那就更不用說了。天天都在開會討論,就是拿不出可行的方案來。

……

倫敦

隨着國際局勢的不斷惡化,作爲這個時代當之無愧的霸主,約翰牛自然不會坐以待斃。

維也納政府採用外交手段,不斷圍堵不列顛,幾乎是一個公開的秘密。受限於地緣政治,英國政府沒有辦法在歐洲大陸同神羅競爭。

明眼人都知道按照目前節奏走下去,時間拖得越長,對不列顛就越不利。

可是不拖又不行,神聖羅馬帝國雖然是不列顛最大的競爭對手,但是雙方的發展方向卻是截然不同。

一個是以陸權爲核心,再輔以海權爲羽翼;一個則是完全以海權中心,放棄了陸權發展。

真要是現在攤了牌,誰也奈何不了誰不說。關鍵是在對抗的消耗戰中,不列顛很可能會被對方活活拖死。

人口不足、工業趕不上,又缺乏盟友。這讓英國政府如何敢攤牌?

不撕破臉皮,不列顛的霸權還可以維繫下去。一旦真翻了臉,馬上就有可能會跌落。

一個理智的政府,自然不會玩兒不入流的賭國運。動不動就上賭桌梭哈,不適合已經穿鞋的玩家。

作爲老派帝國,不列顛最擅長的還是充當攪屎棍。只不過現在的歐陸局勢,限制了他們的發揮。

不過這些困難,沒有嚇到英國人。沒有條件,那就自己創造條件。

打擊西班牙只是第一步,看似不列顛沒有從中獲得什麼收益,但這削去了神羅的一臂助力。

唯一的問題在於高估了西班牙的實力,誤判了西班牙對神羅的重要性。

不過這隻能算西班牙倒黴,不列顛不願以一己之見vs三大列強,必須要找機會分化俄西同神羅的關係。

俄奧同盟不好破,那就只能拿西班牙開刀了。離間奧西關係確實成功了,只不過西班牙也差不多廢掉了,兩國的仇恨結大發了。

新仇舊恨加在一起,英西關係算是徹底涼涼。幸好西班牙衰落了,沒有能力報復,要不然倫敦政府這次就翻船了。

過程曲折不要緊,只要最終的結果是好的,那就行了。

雖然沒有多少實質收益,但是把西班牙拉下馬,不列顛仍然是名義上的勝利者。

粉碎了可能出現的“奧俄西反英同盟”,沒錯僅僅只是因爲一個“可能”,就導致了西班牙涼涼。

到了現在這一步,列強競之間的爭就是這麼殘酷。感覺了威脅,就可以出手把你打下去,理由就是這麼簡單。

唐寧街10號,英國內閣會議再一次開啓。

羅伯特·塞西爾首相:“俄奧同盟持續了快半個世紀,如果往上追溯,還可以延續到上個世紀。

長時間的結盟,兩國利益已經交織在了一起,單純依靠傳統的方法,我們很難將他們分開。

但是這個聯盟,對我們的威脅又太大了。一旦某一天翻了臉,我們就要面臨兩個強國的威脅。

俄國人南下印度,神羅殺出地中海。亞歐美非四洲都會淪爲戰場,帝國沒有能力同時應付這麼多條戰線。

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如果不列顛的霸權想要延續下去,就必須要打破俄奧聯盟。

最不濟也要在發生衝突的時候,讓其中一國保持中立,帝國不能同時面對兩個敵人。

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維也納政府幫俄國人修的中亞鐵路,已經完成了三分一的工程量,鐵路很有可能在1900年前通車。”

只提俄奧聯盟,沒有談歐陸聯盟,自然不是羅伯特·塞西爾忽略掉了。主要是俄奧聯盟根深蒂固,而歐陸聯盟卻只是草臺班子。

儘管在之應對前經濟危機和干涉菲律賓戰役中,歐陸聯盟發揮了重要作用,增強了聯盟的凝聚力。

但草臺班子就是草臺班子,想要理順聯盟內部的恩怨情仇,都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完成的。

讓歐洲各國做羽翼,跟着搖旗吶喊沒有問題。真要是讓這些國家出兵和不列顛開戰,維也納的面子也沒那麼好使。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因爲實力。西班牙廢了後,歐陸聯盟中就剩俄奧兩個大國了,其餘國家就算是敢參與霸權紛爭,也沒有足夠的實力。

即便是神羅想辦法把這些小國拉下水,也甭指望這幫牆頭草會真出力。歐陸聯盟的存在,純粹是政治意義大於軍事意義。

相比之下,俄奧同盟纔是不列顛不得不面對的存在。俄國人拿走印度,神羅取不列顛剩下的殖民地和霸權,利益分配一目瞭然。

外交大臣卡梅倫:“我們已經嘗試過分化俄奧關係,但是最終的結果大家都知道,每一次都是徒勞無功。 Www⊙t t k a n⊙¢O

沙皇政府那幫官僚已經被利益腐蝕掉了,俄奧同盟和他們的個人利益綁在了一起,任何人想要斷他們的財路,都會遭到最猛烈的打擊。

維也納政府更不用說,內部穩定的可怕,還有一個哈布斯堡王朝建立以來威望最高的皇帝壓着。

如果只是這些也就罷了,關鍵在於從沙皇政府戰略南移之後,俄奧兩國就不存在覈心利益衝突。

無論我們怎麼挑撥兩國關係,俄國人的第一戰略目標始終都是印度,而神羅的戰略目標則是世界霸權。

恰好我們同時擋住了俄奧兩國的路,成爲了他們的共同敵人。”

共同的敵人+共同的利益=最親密的盟友。

真理公式放在這裡,誰也沒有辦法推翻。指望外交部拆分俄奧同盟,確實是難爲人了。

“要不然禍水東引吧?”

經濟大臣阿奎納提議道:“俄國人的戰略目標選擇,也不僅僅只有一個印度,東邊同樣還有一片富庶堪比印度的土地。

沙皇政府內部同樣有一份黃俄羅斯戰略,唯一的問題只是在於交通。既然奧地利人能夠幫俄國人修中亞鐵路,我們同樣可以幫俄國人修西伯利亞鐵路。

以沙皇政府的貪婪,他們是不會放棄對東方野心的。能夠成爲老大,就沒有人願意做苦逼的老二。

俄國人不可能不清楚,一旦讓神羅取得霸權,就是兩國密約期的結束。

一旦讓神羅取得了霸權,縱使他們拿下了印度,俄奧兩國之間的實力也不會縮小,反而會進一步拉大。

我們現在給他們提供一個新的選擇,一個可以超越神羅的機會,沙皇政府沒有道理會拒絕。”

死道友不死貧道,在挖坑埋雷的行業中,不列顛絕對是宗師級的。

·

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六十一章、南北談判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五十三章、解決不了問題,就……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九十九章、法國版的大型翻車現場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九十四章、人情世故第二十九章、跑路也不容易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三十六章、法蘭西的計劃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褻瀆第五十三章、以本傷人第兩百九十六章、耐心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六十三章、法蘭西危機第七十二章、不能挖埋自己的坑第一百三十二章、計劃微調第一百五十九章、遭遇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九十四章、人情世故第兩百三十章、高風險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六十四章、各方抉擇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七章、黑暗時代第十八章、詐捐門第六十七章、挑戰者與維護者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九章、拿破崙三世上臺第五十二章、包裝很重要第二章、國際承認第兩百一十一章、搞破壞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七十章、攪屎棍上線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十五章、嚇倒了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十九章、風波第一章、強取豪奪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十九章、自治省第兩百九十六章、耐心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一百七十一章、災難的開始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零四章、一支筆,一杯咖啡……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一章、強取豪奪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佈雷希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八十三章、戰地求生手冊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一百三十章、英俄戰爭爆發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第兩百零二章、給得太多了第兩百四十三章、修修補補第一百二十七章、運河遇襲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四章、後續影響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一百六十八章、法蘭西需要盟友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
第兩百二十一章、難產的臨時政府第一百三十五章、進退維谷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三十二章、因地制宜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二十一章、最窮的沙皇第六十一章、南北談判第五十五章、不作死就不會死第一百零六章、糾結的卡洛斯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一百五十三章、解決不了問題,就……第兩百二十七章、靈活外交第九十九章、法國版的大型翻車現場第兩百四十九章、悲觀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兩百五十二章、本世紀最大的誤會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四十章、蘇伊士運河股權第九十四章、人情世故第二十九章、跑路也不容易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一百八十九章、觀念之差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三十六章、法蘭西的計劃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九十三章、司法公正不容褻瀆第五十三章、以本傷人第兩百九十六章、耐心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二十七章、標準體系第一百零六章、欠債的是大爺第六十三章、法蘭西危機第七十二章、不能挖埋自己的坑第一百三十二章、計劃微調第一百五十九章、遭遇第兩百零五章、大決戰第五十四章、信仰危機第九十九章、我們要中立第六十三章、戰略重心轉移第九十四章、人情世故第兩百三十章、高風險第四十八章、嘴炮的戰鬥力第六十四章、各方抉擇第六十四章、偏離軌道的計劃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七章、黑暗時代第十八章、詐捐門第六十七章、挑戰者與維護者第七十四章、豬隊友集合了第九章、拿破崙三世上臺第五十二章、包裝很重要第二章、國際承認第兩百一十一章、搞破壞第一百一十八章、外交先行第兩百五十五章、燙第兩百零一章、賴賬的最高境界第一百零一章、擴大的戰爭第十一章、反土同盟第八十九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七十章、攪屎棍上線第二十三章、混水摸魚第十五章、嚇倒了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十九章、風波第一章、強取豪奪第兩百零七章、自由貿易時代第十九章、自治省第兩百九十六章、耐心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十三章、揮淚大甩賣的專利授權第一百七十一章、災難的開始第一百零二章、各有算計第一百零四章、一支筆,一杯咖啡……第九十七章、奧波衝突第十一章、缺兵少將(6-1/5)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次近東戰爭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一章、強取豪奪第三十三章、苦逼的西班牙第二十七章、不給活路第十四章、坑隊友的阿爾佈雷希第一百一十三章、喜劇帝國誕生記第八十三章、戰地求生手冊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一百三十章、英俄戰爭爆發第兩百二十章、禍不單行第兩百零二章、給得太多了第兩百四十三章、修修補補第一百二十七章、運河遇襲第兩百四十四章、操心第四章、後續影響第六十四章、影響力第兩百七十八章、止損第兩百九十七章、兩份條約第五十三章、節操碎地第三十四章、迷霧重重第四十九章、友誼見證第一百六十八章、法蘭西需要盟友第六十三章、全靠襯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