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虛虛實實、真真假假真真

經過慎重考慮,倫敦政府還是做出了封鎖波羅地海的決議。事實上,從柏林政府同意接下俄國人在英國下的訂單後,國會中反對封鎖波羅地海的聲音就不見了。

反俄一直都是英國人的國策,在不損害大家利益的情況下,打擊一下俄國人自然不會有人反對。

1866年1月11日,皇家海軍以剿滅海盜爲由,堵住了波羅地海的大門。

封鎖波羅地海是不存在的,只是考慮到過往船舶的安全,皇家海軍建議大家暫停出入波羅地海。

意見給出來了,至於聽不聽全憑自願。要是被海盜打劫了,不要後悔就行。

“海盜”的威脅是恐怖的,在兩艘俄國商船遭遇不測後,大家都明智的選擇暫停這條海上貿易線路。

一時間英國外交部,堆滿了各國的抗議書。外交大臣雷斯林爵士下令冷處理,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普俄戰爭繼續下去,是符合法奧利益的。沒有大國出頭,小國能夠做的也就是抗議。

在弗朗茨看來,添油戰術是最消耗國力的打法。俄羅斯帝國不能夠發揮兵力優勢,直接壓死普魯士,在戰略上已經失敗了。

政治家看問題和普通人不一樣,戰爭贏了未必就是勝利,戰爭輸了也未必就是失敗。

歷史上有太多的經典案例,普通人看來是主人公飄了、馬失前蹄,然而仔細分析背後的得失,就會發現最後的勝利者居然是前面輸家。

只不過近代以來,隨着民衆的覺醒,對統治階級的要求更高,這種玩法的成本逐漸升高,最後被拋棄掉了。

英國人的封鎖,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俄奧貿易額再次增加了。現在沙皇政府沒得選擇,就這麼一個賣家了。

價格上漲了多少,弗朗茨不關心,反正現在沙皇政府直接向資本家們下訂單,談成什麼價格就是什麼價格。

反正現在沙皇政府有錢了,官僚們會想辦法花出去的。物資價格上漲,資本家們的利潤跟着增加,官僚們的回扣也增加了,就連維也納政府的稅收也隨之增長。

這是三贏的局面,你好、我好、大家好。

情報頭子泰倫遞出了一份文件,說道:“陛下,這是法國人的最新歐洲戰略。”

沒有在克里米亞戰爭中獲得勝利,拿破崙三世還是很開明的,在制定戰略的時候,從來都是集思廣益。

集思廣益的好處是降低了出錯率,同樣也增加了暴露了機率。任何事情,一旦知道的人多了就不在是秘密。

法國人的這份戰略計劃,雖然沒有搞得人盡皆知,可是參與制定者也有數十人之多,泄露也就不奇怪了。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法國人故意放出來的煙霧彈。真真假假的戰略,幾乎每個國家都有一打計劃。

在事情沒有發生前,誰也不知道那一份戰略是真的,只能儘可能多得蒐集資料,然後做出判斷。

甚至連拿破崙三世本人都不敢保證哪一份計劃,纔是他們未來真正的戰略。

通常備選方案會有好幾種,一般會根據國際局勢的變化,選擇最適合眼下的戰略。

這種選擇是隨時可能發生變化的,除非是那種長期性國策,變化的可能性較小,其它的任何戰略都只是備選方案之一。

仔細的看了一遍,弗朗茨不得不承認法國人的野心夠大。

既想利用普俄戰爭把俄國人從世界霸主的位置上拉下來,又在圖謀普魯士人的萊茵蘭地區。

這只是第一步戰略,後面還有吞併比利時、德意志聯邦萊茵河以西的計劃,甚至還準備兼併意大利地區。

在心裡,弗朗茨已經爲這份宏大的戰略計劃打了一個叉。這樣的戰略能夠實施纔有鬼,如果是拿破崙時代還差不多。

除了利用普俄戰爭,把俄國人從歐陸霸主上拉下來比較靠譜外,剩下的戰略沒有一點可以實施的。

“俄法奧”三國瓜分普魯士,從一開始就是謬論。

沙皇政府爲了這次戰爭投入了這麼多,光普屬波蘭都收不回來戰爭成本。要是讓法國人拿到最大的蛋糕,亞歷山大二世心裡能夠平衡?

就算是他心胸開闊,資敵的事情也不能幹吧!分贓從來都不是一項簡單的工作,尤其是和敵人一起分贓的時候。

法國人獲得萊茵蘭地區,工業發展潛力增長了至少一倍,而獲得普屬波蘭的俄羅斯帝國,只能算是聊勝於無,根本增加不了多少實力。

奧地利更不用說了,瓜分普魯士帶來的利益直接是負數。讓弗朗茨選擇,他寧願和法國打一仗,也不會接受這種坑爹的瓜分條件。

從收益上看:區區十來萬平方公里土地,直接讓奧地利在戰略上陷入絕地。這部分領土帶來的價值,還沒有增加的國防開銷多。

政治上:一旦參與瓜分普魯士,就意味着弗朗茨放棄了德意志共主的政治地位,新神聖羅馬帝國的皇位合法性將受到嚴重挑戰。

這和原時空的德二帝國不一樣,他們本來就沒有共主的稱號。因此威廉一世沒有成爲德國皇帝,退而求其次變成德意志皇帝。

在法理上,德意志帝國就是一個共和國,皇帝只是世襲總統。即便是威廉一世通過《皇帝宣言》拿到了皇帝頭銜,實際上的身份仍然只是聯邦主席。

這也是一戰失敗,威廉二世丟掉皇位的主要原因。要知道哈布斯堡王朝都掙扎了一下,如果不是末代皇帝卡爾接連幹蠢事,還可以保住幾頂王冠的。

法理不同於其它,一旦丟失就無法再次挽回。弗朗茨的共主地位就是源於德意志地區統一,一旦和其它國家瓜分德意志地區,民衆們還能夠接受他這個皇帝?

哪怕是爲了自身的利益,弗朗茨也不可能放任這種情況發生。

“把情報轉交給內閣,讓他們安排人對比法國人之前的戰略進行分析,看看法國人在隱藏着什麼。”弗朗茨吩咐道

這些亂七八糟的戰略,實際上也是有價值的,誰也不能夠保證這些戰略不會變成現實。

至少和原時空俾斯麥的德意志統一計劃相比,法國人的這份戰略成功率要高得多,而原時空俾斯麥異想天開的計劃成功了。

還有加富爾搗鼓的意大利戰略,伊藤博文制定的日本戰略,從機率上來說都比法國人這份計劃成功率更低。

有這麼多成功的案例,弗朗茨自然不敢掉以輕心。畢竟法國人的實力雄厚,只要拿破崙三世不抽風跑到前線瞎指揮,他們就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帝國之一。

理論上這麼多計劃,除了萊茵蘭地區奧地利無法妥協外,別的地區都是有可能實現利益交換的。

萊茵蘭地區的礦產對法國人很重要,實際上也不是無法代替,比利時就是替代品之一。

只要保證數十年內煤炭供應,隨着海上運輸的發展,航運成本持續降低,從海外殖民地開採礦產資源運回本土,成本也在工業的接受範圍內。

甚至法國人乾脆找個機會先下手爲強,打奧地利一個措手不及,從戰場上奪取萊茵蘭地區。

弗朗茨從不懷疑這種可能性,奧地利參謀部都有上百份進攻法蘭西的作戰計劃,並且還在不斷增加中,法國人有同樣的想法一點兒也不奇怪。

第兩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一百八十一章、不靠譜的英國奶媽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當人子第三十六章、尋找對手第九十二章、武力施壓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十五章、嚇倒了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傷亡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二十七章、撤退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九十章、大麻煩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兩百一十一章、搞破壞第五十一章、不願意接受的現實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一百零七章、暗藏殺機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一章、教子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二十八章、難產的村際鐵路第七十章、攪屎棍上線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十二章、爲了貴族的榮耀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一百七十二章、君主立憲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五章、大婚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十四章、誤中副車第八十五章、飛來橫禍第四十五章、楷模弗朗茨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五十五章、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四十五章、聯姻否?第兩百六十四章、巴蛇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一百一十三章、打亂普魯士的部署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傷亡第一章、強取豪奪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一百三十八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五十四章、白折騰了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一百零九章、福禍相依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一百九十二章、運河風波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十二章、爲了貴族的榮耀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十九章、自治省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一百一十三章、打亂普魯士的部署第八十三章、大陰謀第一百章、日俄斷交
第兩百九十二章、要搞事情了第一百八十一章、不靠譜的英國奶媽第一百一十章、走私技術哪家強第一百六十六章、不當人子第三十六章、尋找對手第九十二章、武力施壓第二十五章、誤中副車第一百零二章、爾虞我詐第十五章、嚇倒了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傷亡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二十七章、撤退第九十一章、引爆危機第九十章、大麻煩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第兩百一十一章、搞破壞第五十一章、不願意接受的現實第十六章、開發波黑地區第七十七章、歷史的修正力第一百六十二章、兩敗俱傷的日俄戰爭第一百二十三章、殘酷第一百二十三章、王位第一百一十八章、愈演愈烈第五十一章、政治軍事哪個重要?第六十一章、猝不及防的世界戰略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一百零七章、暗藏殺機第兩百八十二章、驅逐難民第一章、教子第九十四章、應付了事第二十八章、難產的村際鐵路第七十章、攪屎棍上線第十九章、發財?從挪用**開始第四章、後續影響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十二章、爲了貴族的榮耀第一百五十章、登陸倒計時第一百四十九章、美洲人的美洲第一百七十二章、君主立憲第七十九章、使館風雲第五章、大婚第三十八章、消失的先知先覺,心態變化第三十六章、解散奶瓶軍第一百七十九章、聖誕攻勢第二十二章、資本無國界第七十八章、錢太多也是一種煩惱第十四章、誤中副車第八十五章、飛來橫禍第四十五章、楷模弗朗茨第三十三章、三月革命第五十五章、亂世用重典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四十五章、聯姻否?第兩百六十四章、巴蛇第二十一章、放縱模式2.0第十七章、善於學習的法國人第一百一十三章、打亂普魯士的部署第六十八章、最後的一擊第一百五十四章、落井下石第一百七十七章、平民傷亡第一章、強取豪奪第一百零五章、存在中的野心第一百三十八章、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百五十八章、驚險歸途第一百八十章、軍購第五十四章、白折騰了第七十九章、俄奧貿易第五十六章、唯有利益永恆第三十六章、大移民第一百零九章、福禍相依第四十三章、沒有永遠的敵人第兩百五十九章、沙皇的抉擇第一百九十二章、運河風波第九十七章、沒有底線的時代第五十五章、羅馬起義爆發第十二章、爲了貴族的榮耀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九十三章、日奸在奮鬥第二十章、若要取之,必先與之第一百六十二章、謀生第十九章、自治省第兩百三十六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四十三章、局勢進一步惡化第七十三章、壟斷集團第一百一十八章、飛艇轟炸大隊第四十二章、土地定性第六十九章、禍水西引第四十八章、爛攤子第五十六章、非比尋常的聚會第一百二十六章、陰謀論第九十五章、大兼併時代第四十七章、馬赫迪起義第七十三章、中亞鐵路通車第一百零九章、遍地嫌疑犯第一百一十三章、打亂普魯士的部署第八十三章、大陰謀第一百章、日俄斷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