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七章、頭疼醫頭,腳痛醫腳

識時務是日本能夠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從明治維新開始,日本政府就在努力抱英國人的大腿,儘管約翰牛並不怎麼看出來的得上他們,沒有收他們這個送上門的小弟。

但數十年如一日的努力,印象分總是有的。不過在國際競爭中,僅憑印象分還是不夠的,更重要的還要看機遇。

對日本人來說,眼下無疑是最好的機會。國際局勢風雲變幻,被歐洲社會孤立的英國人現在急需盟友。

霸主自有霸主的氣度,不列顛需要的是盟友,不是寵物,不可能什麼阿貓阿狗都收。

原時空日本是在甲午戰爭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才被英國人看中,成爲了遠東反俄急先鋒。

現在也不例外,在菲律賓羣島爭奪戰中,日本表現出的實力讓英國人高看了一眼,纔有進一步接觸的機會。

……

唐寧街,自從歐陸戰爭分出勝負,格萊斯頓首相就沒有睡過好覺了,整個人就像是蒼老了十歲。

剛剛閉幕的維也納和會,更是給了不列顛致命一擊。牛逼哄哄的法蘭西帝國,現在已經被斬斷了手腳,短時間內是指望不上了。

沒有任何意外,不列顛最擔心的德奧合併還是發生了,復興的神聖羅馬帝國成爲了新的歐陸霸主。

並且這個霸主和以往的水貨霸主不一樣,實力實在是太雄厚了,讓挑戰們望而怯步。

事實證明,沒有最糟糕只有更糟糕。作爲法蘭西的支持者,不列顛早早就站在了反法同盟的對立面。

即便是最後關頭反戈一擊,那也不等於事情結束了。有海峽保護者,反法同盟自然沒有能力對他們進行清算。

沒有直接清算,不等於就放棄報復了。在維也納和會的最後關頭,反法同盟就窮圖匕見,以奧地利爲核心的“歐陸聯盟”出現了。

顧名思義,“歐陸聯盟”自然是歐洲大陸國家組成的聯盟。儘管不列顛也屬於歐洲,但他們是海洋國家,所以歐陸聯盟就沒他們什麼事了。

單從字面意思,格萊斯頓也知道奧地利拉着各國組建“歐陸聯盟”是爲了搶奪話語權。

不管願不願意接受,被排斥在外的不列顛,都喪失了在歐洲大陸的發言權。

這還不是最糟糕的,更糟糕的是沒人規定“歐陸聯盟”只能管理歐陸事務。如果維也納政府願意,完全可以利用這個聯盟干涉國際事務。

歐陸聯盟的實力遠超剩下國家的總和,在這個拳頭大即是真理的年代,擁有的話語權自然是無與倫比的。

換句話說就是不列顛的霸主地位被動搖了,儘管他們還擁有世界第一的皇家海軍,但是面對“歐陸聯盟”這個怪胎,仍然沒有任何底氣。

原本以爲只是英奧爭霸,怎奈導演拿錯了劇本,劇情變成了不列顛和“歐陸聯盟”爭霸。幸好還沒有拍攝完成,要不然不列顛就完蛋了。

“外交部已經和俄、西、北歐聯邦等多國進行了接觸,總體來說是不容樂觀,大家對神聖羅馬帝國的信心比我們預想中要高得多。

現在我們只能等敵人犯錯誤,再找機會分化歐陸聯盟。這個聯盟不解散,我們就永遠處在被動地位,根本就奈何不了躲在背後的神聖羅馬帝國。”

看得出來,喬治的心情非常糟糕。作爲不列顛的外交大臣,國際局勢發展到現在這一步,榮獲“不列顛最糟外交大臣”的稱號,已經是板上釘釘了。

政敵沒有趁機發難,不是因爲理解,更不是因爲有節操,而是沒人願意接下這個爛攤子。等一切塵埃落定,就是他滾蛋的時候。

相比之下,內閣中的其他人境遇就要好得多。甭管國際局勢多麼惡化,不列顛還是在歐陸戰爭中撈足了好處的。

法國人積累的財富,大都通過貿易流入了不列顛,現在的英倫三島正處於經濟最繁榮的時期。

雖然從長遠來說,倫敦政府的糟糕決策,令不列顛陷入了尷尬境地;但是短期內國內各階層都獲了利,民衆對政府的感觀還不錯。

事實上,喬治也是想多了。“史上最糟糕外交大臣”的稱號只會由後人送給他,眼下英國民衆根本就沒有意識到失去了什麼。

自從用外交手段拿到法國人軍艦,鞏固了皇家海軍的霸

主地位後,輿論抨擊外交部的聲音都小了很多。

格萊斯頓擺了擺手:“慢慢來吧,我們不着急。神聖羅馬帝國剛剛重立,內部問題還有一大堆,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維也納政府都要忙着梳理內政,根本就顧不上我們。

反法同盟也不是鐵板一塊,現在只是因爲法國人短時間聯合在了一起。法蘭西在維也納和會上被削弱的很慘,對各國的威脅已經大大降低。等大家感受不到法國人的威脅後,這個聯盟就該壽終正寢了。

別看神聖羅馬帝國現在威風八面,他們折騰的越厲害,就越容易引發各國的忌憚,法蘭西就是前車之鑑。

怕就怕他們不折騰。要是維也納政府一直維持現在這種國際形象,不在歐洲大陸上搞事情,那就真的麻煩了。”

法蘭西戰敗對不列顛的衝擊也非常大,無論是民間還是政府都在分析原因。最後得出的結論,把他們自己都嚇了一跳。

沒有辦法,法蘭西戰敗的原因套在不列顛身上同樣適用——“得罪的人太多了”。

法國人得罪的人多,不列顛得罪的人也不少。幸好有海峽保護,要不然不列顛還存不存在,都是一個未知數。

反思歸反思,一時半會兒倫敦政府也沒有扭轉這種局面的能力。隨着歐陸同盟的建立,已經沒有哪個歐陸國家會和他們結盟了。

包括剛剛戰敗的法蘭西也不會例外。現在很多法國人都認爲自家戰敗是受英國人的出賣,而巴黎革命政府則是英國人扶持的傀儡。

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不算冤枉。法國革命黨流亡海外第一站就是倫敦,要不是英國政府的庇護,這幫傢伙早就被波拿巴王朝給咔嚓了。

從表面上來看,如果英國政府不在最後關頭捅刀子,而是全力以赴的支持,法國人未必不能以體面的方式結束這場戰爭。

戰敗後,很多傲氣的法國人仍然不願意承認戰敗是因爲自身實力不濟,他們迫切需要一個能夠令自己接受的藉口。

在有心人的引導下,陰謀論就開始大行其道了。不列顛恰好滿足所有的條件,被推上了風頭浪尖。

當然,這都是小問題。戰敗後的法蘭西已經無法入英國政府的法眼,除了嚷嚷幾句外什麼事情都幹不了。

外交大臣喬治:“還有一個問題,日本人希望從我們手中購買軍艦,以對抗西班牙的遠征艦隊。

外交部建議答應他們。隨着歐陸戰爭的結束,獲得勝利的西班牙人也變得不安分了。馬德里的報紙上甚至出現了收回直布羅陀海峽的聲音。

雖然還不成氣候,但是我們仍然不得不提高警惕。萬一維也納在背後挑撥一下,沒準自信心爆棚的西班牙人就幹蠢事了。

爲了避免最糟糕的情況發生,我們最好還是找機會讓西班牙人清醒一下。

反正隨着法蘭西海軍的煙消雲散,皇家海軍的壓力已經大幅度減輕。馬上我們又要接受法國海軍的大批軍艦,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皇家海軍都要面臨軍艦過剩的問題。

趁機處理一批多餘的軍艦給日本人,不僅可以利用他們消耗西班牙的實力,還可以節省大量的經費。”

軍艦太多的煩惱,目前只有英國人獨自享受了。本來皇家海軍就有一大堆軍艦,現在又接收了法國人的大半軍艦,皇家海軍接下來要面臨的問題是有軍艦沒人開。

因爲剛剛結束一次軍艦大拍賣,國際軍火市場恰好處於飽和狀態,除了日本之外,根本就找不到第二個買家。

海軍大臣阿斯特利咒罵道:“別給我提法國人的軍艦,該死的奧地利人盡丟給我們一堆破爛,其中還有近十分之一的軍艦馬上就要退役了。

還有他們承諾的工程師、造艦技術,通通都是扯淡。所謂的工程師,就是一幫苦力工人。

移交造艦技術資料被混雜在了一起,其中大部分都是風帆戰艦的,就算是有法國人核心技術,一時半會兒我們也找不出來。”

作爲世界第二大海軍強國,法蘭西海軍的家底同樣是非常雄厚,雖然總體上比不上不列顛,但是在部分領域卻是世界第一。

沒有人會放任競爭對手做大,奧地利也不例外。打擊競爭對手,自然是無所不用其極。

從一開始皇家海軍就沒有指望能夠獲得法國人的核心技術,就算是奧地利人敢給,他們也不敢直接拿來用。

只不過被人擺了一道,阿斯特利的心情還是不好受。尤其是在得知享受特別待遇的就只有他們後,阿斯特利的心情就更糟糕了。

“主力艦沒有問題,些許瑕疵就不要提了。不管怎麼說,這些軍艦也鞏固了皇家海軍的霸主地位。

從長期來看,奧地利會是我們未來最大的敵人;但在短時間內,對我們威脅最大的還是俄國人。

沙皇政府已經宣佈中亞鐵路立項了。在確定歐洲大陸無法突破後,俄國人的戰略已經轉移到了印度。

光被動應對肯定不夠,我們必須要想辦法主動出擊。阿富汗的地理環境多麼複雜,大家都清楚。要打擊俄國人,最好還是開闢新戰線。

留給我們的選擇餘地已經不多了,北歐聯邦指望不上。除了繼續支持波斯人外,我們還要在遠東地區給俄國人找一個敵人,讓沙皇政府疲於奔命。

當然,南洋地區也不能放棄。隨着歐陸聯盟的成立,我們在南洋地區的競爭也落入了下風。要是再讓西班牙人拿回了菲律賓羣島,局勢還會對我們更加不利。

海軍部派人評估一下日本海軍的實力,如果可能的話,就讓他們變成我們插入南洋地區的一顆釘子。”

做出這樣的決定,格萊斯頓也非常無奈。明知道這是治標不治本,但是沒有辦法,眼下不列顛只能選擇先治標。

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八十六章、醜聞第八十三章、巴拿馬運河第兩百三十七章、成功沒有僥倖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八十四章、賣隊友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三十五章、顛倒黑白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強時代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八十七章、使館危機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五十一章、不願意接受的現實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九十七章、交易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兩百六十章、瘋子和天才第五十七章、產業調控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一百八十八章、聰明人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五十八章、收網第六章、努力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一百一十五章、越發猖狂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一百六十五章、爲了生存而戰鬥第一百六十四章、應對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二十一章、印、印、印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五十章、發展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二十一章、陰差陽錯的經濟危機第兩百一十六章、俄奧同盟解體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第一百四十七章、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第兩百三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三十章、跳坑了第三十九章、雲涌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廉潔的部門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三十七章、看不懂的資本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兩百七十一章、軍官不夠用了第四十七章、軍備競賽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七十四章、無奈中的妥協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五十四章、白折騰了第二章、競爭無處不在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二十六章、反思第十章、最廉價的情報組織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一百五十八章、海上歲月第二十章、密謀第二十九章、跑路也不容易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一百七十五章、黑科技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一百六十三章、難民潮
第一百三十章、引子第一百六十四章、戰爭結束第八十六章、醜聞第八十三章、巴拿馬運河第兩百三十七章、成功沒有僥倖第一百四十一章、巴黎股災第九十五章、中華會館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八十四章、賣隊友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一百五十四章、現在—未來第三十五章、顛倒黑白第一百九十章、苦逼的留學生第一百二十四章、列強時代第一百九十七章、偷襲呂宋島第八十七章、使館危機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五十一章、不願意接受的現實第二十一章、美國反戰運動第九十七章、交易第兩百二十四章、奧地利威脅論第兩百二十二章、黑鍋天降第兩百六十章、瘋子和天才第五十七章、產業調控第一百七十六章、苦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一百八十八章、聰明人第一百一十四章、難產的國王第一百八十六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戰略第五十八章、收網第六章、努力第一百五十一章、英吉利海峽之戰第四十七章、第一次意奧戰爭爆發第一百一十五章、越發猖狂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一百三十九章、影響深遠的勝利第二十九章、卑鄙手段第八十章、歐洲反猶運動第一百六十五章、爲了生存而戰鬥第一百六十四章、應對第十章、美麗的誤會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二十一章、印、印、印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九十章、被逼出來的……第一百六十五章、運河爭奪戰第五十章、發展第一百六十八章、奪取指揮權第二十一章、陰差陽錯的經濟危機第兩百一十六章、俄奧同盟解體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一百零五章、叛亂結束第一百四十七章、維托裡奧·埃馬努埃萊三世第兩百三十二章、各取所需第六十四章、危機中總是伴隨着機遇第三十章、跳坑了第三十九章、雲涌第七十五章、俄國人的反擊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廉潔的部門第兩百一十章、法國人的新計劃第八十六章、計劃暴露第兩百零六章、鬱悶的腓特烈第三十七章、看不懂的資本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一百零四章、栽贓陷害第三十二章、分贓不均怎麼辦第三十章、麻煩事兒第兩百七十一章、軍官不夠用了第四十七章、軍備競賽第十七章、禍水南引第八章、奧地利公務員考試第七十四章、無奈中的妥協第一百二十八章、勾心鬥角第四十四章、孤家寡人第五十四章、白折騰了第二章、競爭無處不在第八十章、學會做漁翁(南街的盟主加更4)第一百九十七、政治藝術第一百三十六章、最後的理想主義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一百一十一章、暗度陳倉第兩百二十六章、俄奧協議第二十六章、反思第十章、最廉價的情報組織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長第一百五十八章、海上歲月第二十章、密謀第二十九章、跑路也不容易第一百八十五章、禍不單行第一百四十章、掀桌子第一百五十五章、宣戰第兩百二十章、天坑第一百七十五章、黑科技第兩百三十五章、誘餌第一百四十五章、奧地利的準備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八章、蘇伊士運河第七十八章、戰爭中的機遇第四十章、想做漁翁而不得第一百六十三章、難民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