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民意的力量

這年頭和法國人做鄰居,還是非常有挑戰性的,必須要隨時保持警惕。

萊茵蘭地區是一塊飛地,又有一個好鄰居,很早之前普魯士政府就做好了失去萊茵蘭地區的心裡準備,只不過沒有想到會以這種方式失去。

英奧兩國施加的外交壓力,普魯士政府無力承認,只能選擇妥協。短期內來說,放棄萊茵蘭地區對普魯士王國也是一件好事。

賣掉萊茵蘭地區後,不但可以擺脫財政危機,同時也擺脫了法國人的威脅,可以集中力量和俄國人對抗。

如果硬撐着不賣,沒準下一次普俄戰爭中,法國人就直接硬上的。經歷過意大利地區被吞併後,普魯士政府對法國人的節操完全沒有信心。

如果不是列強之間相互牽制,萊茵蘭地區早就丟了。不要看原時空普魯士王國賭贏了,就認爲普魯士王國軍事實力在法國之上,實際上恰恰相反。

或許現在的法蘭西帝國軍事實力不一定比歷史同期強多少,但紙面上的實力可是非常驚人的。常備軍是普魯士王國的兩倍,綜合國力是普魯士王國的三倍以上。(包括法屬意大利地區和殖民地)

在擁有俄羅斯帝國這個大敵後,再和法蘭西對上,那絕對是腦子進水了。

經過一番象徵式掙扎過後,普魯士外交大臣傑弗理·弗裡德曼無奈的宣佈:出售萊茵蘭地區,公開進行拍賣價高者得。

毫無疑問,這是在離間英法奧三國同盟。真要是拼財力,無論是比利時,還是德意志聯邦帝國,都不可能是法蘭西的對手。

奧地利公使胡梅爾:“貴國拍賣萊茵蘭地區沒有問題,但萊茵蘭是德意志地區的一部分,上面生活的都是德意志民衆。

綜合各方面因素,萊茵蘭地區還是加入德意志國家好,我建議這次拍賣由德語文化圈國家:瑞士、比利時、德意志聯邦帝國、新神聖羅馬帝國參與。

作爲提議者,我方可以避嫌,退出這次拍賣。”

“避嫌”完全是在給自己臉上鍍金,放一塊飛地在法國人的眼皮子底下,誰能夠睡得着?

歐洲各國不想法國人在中歐擴張,同樣也不想奧地利在中歐擴張,就算是想要拿萊茵蘭地區也沒機會。

“飛地”也是相對而言的,如果面對法國人,那的確是飛地;要是換成德意志聯邦帝國,那就是兩面夾擊。

法國外交大臣蒙特羅怒氣衝衝的站了起來:“不行,既然是公開拍賣,自然是價高者得。歐洲所有國家都有資格參與,怎麼能夠狹義的限制爲德意志國家呢?”

能夠用錢買到萊茵蘭地區,這麼好的事情,怎麼能夠錯過呢?就算是機會再小,蒙特羅也必須要爭取。

胡梅爾針鋒相對道:“我們都是文明人,大家都清楚要治理好一個地方,離不開民衆的支持。

貴國文化傳統和萊茵蘭地區格格不入,如何能夠和當地民衆處理好關係?作爲文明國家,我們必須要尊重民意。”

“民意”這玩意兒是法國人最先搞出來的,拿破崙三世就是尊重民意上位的。並且是真的民選皇帝,不是陰謀復辟。

這並不意味着歐洲各國就真的尊重民意了,統治階級往往在對自己有利的時候,選擇尊重民意,反之就假裝沒看見。

爲了把法國踢出去,胡梅爾毫不猶豫的高舉“民意”大旗。這是既是利益需要,也是政治需要。

作爲德意志地區的領袖,奧地利有責任出這個頭。要不然的話,比利時和德意志聯邦帝國哪來的膽子和法國人爭。

見火候差不多了,一直在看戲的英國外交大臣麥克林侯爵:“胡梅爾爵士說得不錯,作爲文明社會的一員,我們必須要尊重民意。

萊茵蘭地區民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德裔,文化傳統都更加適合和德意志國家合併。

現在新神聖羅馬帝國退出了,那麼最適合參與拍賣的國家就是比利時、德意志聯邦帝國和瑞士。”

英奧兩國立場一致,還在觀望的歐洲各國紛紛參與進來,這一刻大家都在“尊重民意”。

……

十幾個國家立場一致,蒙特羅也頂不住壓力。現實擺在眼前,大家都不想看到法蘭西繼續擴張。所謂的“民意”就是一塊遮羞布,是大家用來裝裱自身形象的。

真要是尊重民意,愛爾蘭地區已經獨立了,蘇格蘭地區也獨立了,各大殖民帝國也土崩瓦解。

事實是一回事,嘴中說的又是另外一回事。大家都是要面子的,說一套做一套是必須的。

要是沒有遮羞布,直接攤開來說法國實力太強,大家擔心法蘭西壯大後威脅自身安全,後面大家還怎麼相處?

“哼!”

冷喝一聲表示自己的不滿後,蒙特羅選擇了沉默。沒辦法,這個場合不適合舌戰羣雄,大家的態度很堅決,根本就沒有辦法說服。

想要威逼利誘,領頭的又是英奧兩國,盤外招也是自取其辱,法蘭西還沒有單挑歐洲的實力。

蒙特羅的沉默,很快獲得了大家的高度讚揚,各種馬屁撲面而來,比如說:“顧全大局”、“有國際責任感”、“尊重民意楷模”……

然而落入蒙特羅耳中,就全部變成了諷刺。沒有達到目的,再多的好話,也不能夠帶來利益。

作爲政治人物,如果獲得了各方讚揚,不要急着高興,最好還是先冷靜下來反思一下。

通常情況下,只要兩種情況會收穫大家的讚揚。第一種情況,那就是你死了,對待死人大家總是寬容的;第二種情況,那就是你的做法符合他們的利益。

在國際上第二種情況,大部分時候都可以解釋爲:你做錯了,讓大家獲了利。這種情況下是最容易收穫讚揚的,生前身後名都會有。

要不然的話,敵人不摸黑你就不錯了,還要指望別人給你一個好評?

尊重對手,那是尊重死了對手、或者是倒臺的對手,還在任上的對手,不想辦法打倒,還要替對手揚名,這是一種什麼精神?

安撫完了法國人,大家的目光就聚集在瑞士、比利時、德意志聯邦三國代表身上,等待他們的答覆。

瑞士公使波多爾斯基率先給出了答案:“雖然我們很想購買萊茵蘭地區,但是受限於財力,我們還是不得不忍痛放棄。”

看着一副痛心疾首表情的波多爾斯基,大家都差點兒信了。瑞士聯邦政府確實窮,受限於生產力、資源,這個年頭瑞士還沒有發展起來。

不過說受限於財力放棄萊茵蘭地區,大家更加願意相信瑞士人是忌憚法國人,不敢打這塊飛地的主意。

這方面瑞士和比利時、德意志聯邦完全不一樣,後兩者是直接和本土接壤,可以增加自身的國力。

以比利時王國爲例,獲得了萊茵蘭地區,要不了多久綜合國力就會倍增。作爲歐洲大陸上最早完成工業化的國家,在很多領域比利時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

可惜受限於本土太小,發展潛力不足,比利時沒能摸到列強的門檻,只能以小國身份存在。

拿到了萊茵蘭地區,他們可以完成向中等國家過渡,到時候他們的生存能力將大大增加。

要是落入了德意志聯邦手中,實力增幅還會更加明顯。別的不說,重工業超過西班牙是必然的。

買家就剩倆了,普魯士外交大臣傑弗理·弗裡德曼也不氣惱,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要麼法奧兩國一起下場競拍,要麼兩國相互牽制下一起出局。奧地利不想這個時候粘上這個麻煩,直接選擇拉着法國人一起退場。

拍賣會不可能馬上進行,大家都沒有完成內幕交易,怎麼可能這麼快就有結果。這可不是有錢就行了,還要考慮政治影響。

……

第九十章、大麻煩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三十章、加入——拆分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一百六十六章、皇帝的食譜第九十章、大麻煩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廉潔的部門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一百五十章、搶糧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九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四十五章、楷模弗朗茨第三十八章、攝政第四章、裁軍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一百六十二章、腦殘戰略?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百章、捧殺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四章、風波起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第五十九章、審問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一百三十四章、穩第十一章、宮廷衛隊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勢和游擊隊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六十章、代價第一百零八章、都靈陷落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十章、意外事件第兩百零五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兩百六十章、瘋子和天才第一百二十九章、貴族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二十七章、撤退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不靠譜的英國奶媽第四章、蝴蝶效應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兩百三十九章、列強作風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一百三十五章、說服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視人才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八十五章、裝逼技術第一百六十五章、爲了生存而戰鬥第兩百三十一章、融資第一百五十七章、戰略vs戰術
第九十章、大麻煩第六十九章、爲了不當非皇而努力第兩百三十三章、添堵第三十章、加入——拆分第一百三十五章、培養軍官第八十一章、威尼斯戰役第八十四章、都吃飽了第一百六十六章、皇帝的食譜第九十章、大麻煩第四十四章、戰略收縮第六十五章、一體化進程第一百三十二章、最廉潔的部門第五十八章、聖誕節第一百五十二章、加速第一百六十八章、奮鬥的……第六十六章、上船容易下船難第兩百四十八章、令人瞠目結舌的政治第一百一十章、算計第一百三十一章、災難降臨第一百五十章、搶糧第一百五十一章、合格的官僚第九十五章、兵敗如山倒第兩百七十章、困獸猶鬥第九十八章、不討喜的王位第四十五章、楷模弗朗茨第三十八章、攝政第四章、裁軍第十一章、科學家檔案庫第十三章、名將之殤第三十章、國際反應第三十二章、失控第一百六十二章、腦殘戰略?第一百零一章、都是聰明人第三十四章、非戰之罪第七十九章、最黑的國會第四十四章、美妙的誤會第一百五十八章、牆倒衆人推第一百章、捧殺第三十三章、退羣了第四章、風波起第六十二章、締造一個民族第五十九章、審問第三十七章、守規則的沙皇第一百零四章、瑣碎第一百一十九章、爾虞我詐第兩百一十五章、臺前幕後第六十九章、實用主義者第一百一十三章、考驗和信譽第一百七十四章、三大公國第三十一章、債務危機第一百零三章、諜海風雲第三十九章、不正常的商業貸第兩百二十九章、中亞鐵路第一百四十一章、威脅第一百三十四章、穩第十一章、宮廷衛隊第三十九章、第一把火第一百三十四章、損失慘重第兩百二十四章、維和部隊第一百三十八章、冬季攻勢和游擊隊第六十四章、騎虎難下第六十章、代價第一百零八章、都靈陷落第一百一十六章、英奧戰爭??第兩百一十七章、序幕第十章、意外事件第兩百零五章、忙碌的腓特烈第兩百六十章、瘋子和天才第一百二十九章、貴族第六十八章、大忽悠第一百二十一章、艱難的抉擇第一百二十二章、一個時代結束第兩百四十七章、叢林法則第一百一十一章、逼出來的國策第八十八章、這就是政治第六十一章、非洲農場計劃第九十八章、公正判決第二十七章、撤退第一百三十九章、英國人的計劃第一百八十一章、不靠譜的英國奶媽第四章、蝴蝶效應第六十一章、近東戰爭爆發第六章、日常操作——挖坑第兩百三十九章、列強作風第五十三章、英國人的反擊第六十五章、亞歷山德羅維奇第一百二十九章、真做假時假亦真第一百三十五章、說服第兩百三十二章、狠辣第兩百零六章、維多利亞詛咒第兩百七十七章、難民危機第一百六十九章、重視人才第一百零七章、規劃好的命運第一百九十五章、資本運作第兩百章、聯姻對象第七十六章、牛皮糖第八十五章、裝逼技術第一百六十五章、爲了生存而戰鬥第兩百三十一章、融資第一百五十七章、戰略vs戰術